张潮在《幽梦影》中说:“镜不幸而遇嫫母,砚不幸而遇俗子,剑不幸而遇俗将,皆无可奈何之事。”看来,“器物之不幸”在中国由来以久。本世纪初莫高窟藏经洞,这一伟大的艺术宝库以悲剧的形式走向世界,然后引起国人注意就是一种必然了。
不幸中之万幸,藏经洞里的大部分文物全保存了下来,并没像圆明园付之一炬。敦煌学也成为国际显学,长达近一个世纪而魅力不衰,这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奇迹。走近敦煌学,谁也无法绕过一位小人物一王道士,且众口一词,几乎全都痛斥他的“卖国行径”。进入卓越超绝的艺术殿堂之前,遇到这样的一个“发现者”、“守护人”不能不令人扫兴、乏味。但这是现实,谁也无法改变的现实。我写作这部书,并不是为王道士树碑立传,而是想用大量的资料和故事阐释陈寅恪先生所说:“敦煌者,吾国学术之伤心史也。”试图让大家更清楚地看出:为什么伤心?伤心在何处?以后会不会再伤心?
敦煌是我国学术的伤心史,有没有其他的伤心史?作为文明古国的中国,难道仅仅只有一座藏经洞吗?难道中国只有一个王道士吗?所有的责任难道由王道士来承担吗?
这是我写作的本意。后年将是藏经洞发现10月年,对王道士的争议也有了近一个世纪。现在已经到了世纪末,与其不厌其烦地苛责王道士,还不知透过他认识更多、更深刻的东西,这样变有现实意义。
在采访、搜集有关资料过程中,先后得到敦煌学专家段文杰、史苇湘及我的朋友张庆信张荣樵、江长胜、张智新、高德祥、吴永成、李少青、王无际、夏生平等人的鼎力帮助,这里向他们表示我真挚的谢意,并为我们在戈壁大漠中建立的友谊干杯!
还要感谢甘肃海德曼经济文化发展有限公(GAN SU HARDMAN ECONOMIC&CULTURE DEVELOPMENT CO.LTD.)。海德曼公司立足西北,面向二十一世纪,致力于发掘、传播西部文化,它也是西北地区以图书策划、文体活动策划、企业形象设计为主的几家文化公司之一。他们有着宏大的气魄和远见卓识,在目前市场经济处于低谷的条件下,毅然投资文化事业,这种精神是高尚的、难能可贵的!当他们得知笔者将对发生在本世纪初的藏经洞“盗宝事件”从宏观上进行挖掘、反思时,给我以极大的支持,此书才得以出版。他们在文化事业方面将还有许多举措,还有一系列的策划将付诸实现。他们公司名“海德曼”为英语“HARD MAN”音译,意为“努力.上进的人”,也可译为“开拓者”、“奋进者”,由此可见他们的胸怀和奋斗目标。借此书出版之际,向他们表示我诚挚的敬意和良好的祝愿!
著名画家苏朗先生在百忙中为本书设计封面,这里一并表示感谢!
冯玉雷1998年7月19日于兰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