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清晨,下雪了。大地银白。景泰三馆(文化官、博物馆、图书馆)馆长沈渭显说山地路滑,考虑安全,不宜外出。
我们只好在宾馆里围绕景泰历史文化、灵州道及骆驼客相关情况进行交流。
景泰东临黄河,西接武威,南邻兰州,北依宁夏、内蒙古,处在黄土高原与腾格里沙漠过渡地带,自古以来就是河西走廊的东端门户。习惯上,谈起丝绸之路都从“张骞凿空”开始。其实在这之前,东西交通大道逐步推进。秦始皇修筑咸阳到六盘山腹地泾水流域的“驰道”,联系北地郡与陇西郡。汉武帝时期设置“安定郡”(固原),开通连接黄河以南清水河谷通道与北方草原的“回中道”,又在秦朝焉氏塞基础上衍生出汉代萧关古道(丝绸之路东段北道)。其走向大致有两条:一是出长安,沿汧河、泾水过三关口,经固原、海源,在甘肃靖远县北渡黄河;二是出三关口,翻越六盘山,沿祖厉河北上,在靖远县附近渡黄河。
两条道都经景泰直抵河西走廊。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在安定时期基本走长安——凉州一线,有战乱则绕道草原路。根据最新研究成果,草原丝绸之路更早,有学者认为至迟在夏朝时期就开通了。目前,这项研究还在进行中。无论如何,草原丝绸之路、绿洲丝绸之路这两条大动脉或共同或交替发挥作用,保证了东西交通的进行。
景泰因其特殊理位置,融合了这两大交通带的特征。
据李孝聪《中国区域历史地理》记载,丝绸之路北线东段是由西安、泾川、固原(原州)、海原、靖远、北城滩、五佛寺、景泰、武威,然后一路向西。1974年,破城子甲渠侯官遗址发现一枚汉代里程简,书写长安到坻池的十几个地名及里程,其中媪围、居延置在景泰境内。学界认为媪围就是芦阳乡窎沟古城,居延置可能是寺滩乡三好村的白茨水。2013年3月25—28日,景泰县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局、文化馆组织邀请兰州部分高校相关专家对景泰县境居延置、会宁关、乌兰关、乌兰县址、汉长城、索桥古渡进行考察,认为白茨水地形条件不像一处重要驿站。而景泰县红水乡“老婆子水”则是一处较大古遗址,其南为设于汉代、明时重修的红墩子烽燧,距窎沟古城距离与白茨水相仿,专家认为可能就是居延置。
居延置当与居延海得名一样,曾属于匈奴居延部辖地。
媪围是是汉武帝在景泰设立的丝绸之路西过黄河的首个重镇,其城“因山为寨、垒石为城”,故址在景泰县城东芦阳镇窎沟村,东望黄河,南依米家山,北靠昌岭山,丝绸之路穿城而过,经永泰、三眼井、蒿沟岘和土门墩通往河西。这是一条最早通往西域的绿洲道路。1982年,兰州大学历史系魏晋贤教授、冯绳武教授和省考古研究所张学正所长曾实地考察,认为窎沟古城遗址符合《水经注》、《明史·地理志》相关记载吻合。西北师范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所长、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李并成教授多次实地勘察研究认为,窎沟古城的面积不仅在其周边高居榜首,是芦塘古城的2.5倍,是永泰古城的2.1倍,而且在丝绸之路沿线的其他汉代县城遗址中也是最大的。
关于城名来历,沈渭显说媪围的“围”偏旁也曾有“女”字,我推测媪围最初可能是这一带游牧的少数民族女性首领,或许是众多传说中的西王母原型之一。汉朝实施拓边政策,以夷制夷,建城池并以当地部落首领命名,也在情理之中。媪围城在黄河西岸扼守渡口,西岸则有平川境内着名的鹯阴城、柳州城。鹯是一种猛禽,西汉以此为名,不知道也有深意?
忽然想起西汉时期着名的《盐铁论》。前81年(汉昭帝始元六年)旧历二月,朝廷召集贤良文学等60多人到长安,与以御史大夫桑弘羊为首的政府官员就盐铁官营、酒类专卖、均输、平准、统一铸币等财经政策,以及屯田戍边、对匈奴和战等重大问题展开激烈争论。贤良文学们请求废除盐、铁和酒的官府专营,并取消均输官。均输和平准是汉武帝时期利用行政手段干预市场和调剂物价的两种措施。均输就是在各地设置均输官,负责征收、买卖和运输货物,平准是官府负责京师和大城市平抑物价工作。后人称这次会议为盐铁会议。西汉后期散文家桓宽根据会议记录,加上与会儒生朱子伯介绍,整理成《盐铁论》。这部着作给我们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汉朝对盐实行官府专营。盐,是生活必须品,也是战略物资。西汉以前,或许游牧民族驮运盐和皮货、畜牧产品到中原交易。汉武帝向西拓展,也可能与控制盐湖等产盐地有关。倘若如此,媪围古城最初建立的目的在于控制盐,而非作为继续西进的桥头堡。
景泰有白墩子盐池,北边腾格里沙漠中有最早在战国时期就开采的察汗池盐湖。丝绸之路正式开通前或许就有盐路、盐道,张骞凿空通西域,运输盐的功能并未丧失。后来,西夏雄踞西北,依靠丰富的盐与北宋交换铁、茶叶等物品。直到民国末期,察汗池盐湖的青盐还通过景泰沿寺、一条山等转运站,运往新疆、陇东、陇西、中原、汉中等地。也穿越河西走廊到新疆哈密,骆驼客将低成本的盐运往新疆,又从新疆带回兽皮等特产。沈渭显的爷爷沈儒温生有四子:长子务农,二子经商,三子读书,曾跟随孙中山留学东洋,系同盟会会员,四子是地方绅士。二子专门经营驼队,半年汉中半年哈密,规模最大时有60峰骆驼行走在这两条运输线上,创造了家族的兴盛。与沈儒温同时的景泰芦阳人孙少卿依靠驼运输发家,最多时候有100多峰骆驼。孙少卿威望高,影响大,在哈密、张掖、酒泉、武威及陕西等省都有号子,相当于今天的连锁店。另外,五佛、营盘水、白墩子一带也有驼队。当地流传:“白墩子人不种田,拉的骆驼驼的盐。”
这些驼队兴盛都基于当地或腾格里沙漠中丰富的盐。不过,无论兴盛到什么程度,驼队在物质生活上都很低调,他们奉行的原则是:“吃欠些,穿烂些。”
我的家乡与媪围古城——窎沟同名。“窎”意为?深远、遥远,从字形看,应该与鸟有关。家乡距鹯阴城、柳州城大约五、六公里,曾是丝绸之路东线北道支线,上世纪五十年代大搞农田建设时发现过汉五铢钱。村西南山上至今保存明朝烽火台,山丘也因此名为“峰头山”。小时候,听说那里有骆驼放牧。父亲(冯攀耀,属龙,76岁)写过一些有关骆驼客的见闻:
我能清楚地记事,从1946年起,当时窎沟村只有几十口人,耕种土地,除了能浇上山水和平整些的土地外,其余全部是土山。山上长两种柴,当地人叫黑柴、米星。这两种柴非常耐旱,在我们这十年九旱的地方,其他柴草遇上特别旱年芽都不发,这两种柴照常长,只就是没有雨水好的年份长的茂盛而已。
这两种柴都是骆驼的最佳草料,骆驼吃草,面儿非常广。据我所知,就骆驼蓬一种不吃,其他什么草都吃。
骆驼属寒动物怕热,夏天什么也不干,就在山里放牧。夏天放牧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骆驼怕热,一种说夏天储存体膘。窎沟是放牧的最佳基地,响泉顾万照家,骆驼每年都在窎沟地盘放牧,具体不知多少,可能有几十峰。
我只看到放牧情景,至于怎么使用都是听说,几十峰骆驼赶到牧地只需两个人,一个做饭、看家,一个招呼骆驼。骆驼最好放牧,很有组织性,从不单独乱跑,放牧人只看它们吃草,晚上就地卧下。那时候狼很多,骆驼不害怕,但也警惕性很高,晚上一般卧在山顶,屁股对屁股,头朝外。有时候半夜起来走,其他的全部跟上。记得1948年,它们跑到粮食地里,把几家棉花、糜子吃了。后来赔偿。其中有我们的糜子,没有让他做赔偿,不知怎么骆驼背上有驮东西的口袋,顶了几条了事。
骆驼冬天起长途运输。拉骆驼在我们本地,每人拉六峰为一组,这都是指长途运输。当地长途运输路线,从条山至汉中,一个冬天能走两趟。那时候,长途贩运就是骆驼,它有很多特长,几天不吃不喝也能照常行走。另外不用住店,休息时随便找一块场地就行;再一个特点是驮的多,能驮四至六百斤。骆驼看去笨重,事实非常灵活,几百斤的东西,怎么能搭到它的背上?难以想象!其实,很简单,叫它卧倒,把所驮东西搭上去再起来上路,这是其他畜类办不到的。
据拉过骆驼的人讲,拉骆驼是非常吃苦的一门差事。因为都是冬天出行,又不住店,骆驼客有职业病,大部分有气管炎。
我们小时候成天在山里放驴、挖柴,和骆驼打交道也就多。我知道有两位民勤人,一位姓吉,一位姓王,两位老汉都没有家小。他们给民勤一家大地主家拉骆驼,不知因啥转到顾万照家,直到解放也没回老家。后来骆驼逐渐没了使用价值,他们也没有什么专业,人也老了,落户到宝积乡贺家川村,落在宝积乡的还有好几个。
记得解放前民勤县叫镇番,是否属实?传说解放前民勤有一家大地主,姓啥我忘了,他家有一万峰条骆驼跑运输。落户宝积乡的两位就是那家伙计,这些消息都是骆驼客传递过来的。顾万照家是宝积乡最大的地主,为人厚道,给他干活的人就能呆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