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摘一束玫瑰送与你(1 / 1)

寻找阿依古丽 代应坤 2327 字 2个月前

他的收音机坏了,走遍了城市的大街小巷,寻找修理者。

他记不清这台收音机坏了多少次了,他只知道收音机伴随他已经三十年了。

最近几年,收音机几乎每一年都要坏一次,可每次找修理店都让他很无奈。修理店几乎全部关门了。去年他花费了三天时间,才在一家钟表店内找到一位修理者。

他清楚,这年月别说是修理收音机,就是电视机,DVD机,也很少有修理者了,一来这行当挣不了几个钱,二来消费者有的是钱,东西坏了扔了就是,谁愿意修理?不够麻烦的。

他天生性格倔,他就不信,偌大的城市就没有一个修理者?

那天,他在一家丧葬用品专卖店内,意外发现一位跟他年龄差不多的秃顶老头,正在摆弄一台破旧收音机。

他眼睛一亮。

秃顶老头儿把收音机拆开,看看,说,别修了。

为什么?他有些疑惑。

修理费需要十元钱,不划算了,新收音机也就十几块。秃顶老头儿说。

他说,你修吧,十块钱,行!

一会儿功夫,收音机放出了美妙的音乐,是李谷一的《摘一束玫瑰送与你》。

他掏出了十元钱。

他说,弟兄,不瞒您说,多少钱我都愿意修。这台收音机是我的老伴买给我的,她走了十几年了……秃顶老头儿眼睛也亮晶晶的,他说,弟兄,不瞒您说,我这修理收音机的行当我也不能丢,因为,我跟老伴是通过修理收音机认识的,她去世也有二十年了。

“摘一束玫瑰送与你,象征着爱的甜蜜。他在你意中,你在她眼里。雪白的玫瑰多美丽,纯洁的爱情更美丽……”歌声弥漫在小屋内。在两位老人的心中,不是永远绽放着一束美丽的玫瑰花吗?

第125章 蔷薇花,玫瑰花

亚哥哥,你看这朵蔷薇花漂亮吗?琴欢快地跑到亚面前。

漂亮,跟你一样漂亮。亚笑着说。

那你将来会娶我吗?琴仰起脖子,样子很可爱。

傻妹子,你说呢?

只要你愿意娶,我就敢于嫁!

琴把头埋进亚的怀里。那一年,亚16岁,琴14岁。

20岁那年亚考进南方一所大学,琴落榜,也没有复读。

亚大学毕业后,就地安排了工作,老家,那个偏僻落后的小乡村只在他的梦中出现过。

亚结婚那天,琴突然出现在现场。她捧着玫瑰花,向新郎新娘祝福。之后,亚再也没能见到她。

昨晚,亚在“帝都歌舞厅”陪客户飙歌,碰见了琴,她的身份是陪酒小姐。亚说,没想到我们能在这个地方见面。琴说,我可不这么认为。

两人喝着闷酒,一晚上几乎没有说话。是啊,说什么呢?

临分手时,他们互相留了对方的手机号码。

明晚你还会来么?琴轻轻地问,声音很美。

亚笑笑。

一天时间,短得像老鼠尾巴。第二天的晚上说到就到,亚刚刚吃好晚饭,手机信息就来了。

他一看,是琴发来的。上面是蔷薇花,还有玫瑰花。

亚对妻子说,我要出去一趟。

妻子问:你晚上是要召开经理会议吗?

不,我要去见一个小妹,老家来的。亚回答道。

天空飘着小雨,黑夜沉沉,这样的夜晚注定不会产生浪漫。

“奥迪”驶进了灯火阑珊的市区。

小妹,你得离开那个地方。亚心里说。

蔷薇花,玫瑰花,都是花。亚想起了自己的口头禅。

第126章 你的笔下是呼之欲出的春天(代后记)我与代应坤先生经常在各类笔会上相见。每次见面,我们交流的中心话题都是闪小说,涉及闪小说的创作特点、发展现状与前景、作者队伍与组织机构的建设等诸多方面。自然,也有我读他闪小说作品的一些体会与感受。譬如,题材广泛,构思精巧,意蕴深刻,等等,都是其闪小说的创作特色。

众所周知,文学源自生活,广阔的社会生活是作家创作的富矿。代应坤先生曾做过教师,担任过乡镇干部,现为北京市安都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多样的职业经历,使其接触到广阔的社会生活。丰富的社会阅历与人生经验的积淀,经由灵心妙运,形诸笔端,作品便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风貌。或管窥让人五味杂陈之世相,或扫描官场仕相之怪状,或反映底层者之悲欣,或揭示人性之善恶美丑……这些作品,真实再现了芸芸众生五光十色的生存境况。

——程思良《闪小说界的一位健将》

应坤闪小说的选题毫无疑问带有他的职业经历中的所见所思。也正因为如此,才使他的作品漫溢着冷峻凝重的格调,读《哭娘》让我们心酸而震撼;读《上班第一天》让我们沉重而愤懑;读《背后的三颗子弹》让我们脊背发冷……同时,他的作品也带有较为鲜明的冷幽默色彩,例如《遇到同行》,例如《相貌是个大问题》。即使《寻找一种东西》也于深刻批判的同时不乏黑色幽默的浓烈意味。

应坤闪小说着重于叙述。他只说故事而从不过多的制造对话场景。他把自己想传达给读者的东西藏在凝练的字里行间,自己则不解说、不提示,不直白的强加于读者,只让读者自己去意会、体会。这样为文,更显出其高妙的匠心。对于这一点,我是自叹不如的。

——叶雨《代律师和他的闪小说》

代老师的闪小说《会讲人话的蛇》,像一副美轮美奂的画,更像一部悬疑片,深深地吸引着我的眼球,我忍不住多看了几遍。

“望着她,我再也无法入眠。”结尾的这句话,有力量,有深度,也让人欣慰。之前的梦,像个警钟,让主人公警醒,他深知自己错了,如果再继续错下去他不会有好的下场,他会痛改前非,早日结束这段孽情,心安理得的生活下去吗?作者没有挑明,但答案已经在每位读者心里。

——陈远芳《梦境还原真相》

闪小说具有小说的所有特征,免不了对人物进行刻画。文中人物性格鲜明。作者双线并行,明线写“我”与老同学相聚,叙谈。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塑造了“我”,面对在国家财政部任职的大学同学董辉,清明节回老家祭祖。“我”再三邀请他,唯财政部同学马首是瞻。再以“我”回忆老班长在企业倒闭那年,曾找过“我”。“我”对老班长的求助敷衍了事。甚至没有保存老班长的手机号。现在同学提起,我拍了拍后脑勺,感觉脸上火辣辣的。寥寥几笔,一冷一热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人物形象就出来了,人情冷暖,地位悬殊,亲如同学也难以脱俗,展现了人性的一点点阴暗面和丑的面目。

——蒲英《读代老师的有感》

《二十三块木板》通过细致的心理刻画,再现人的决择。作者善于把细节心理通过慢动作体现出来。作者通过钱数的变化展示三次变化的心理。从十块到二十块到最后为零。把人的心理从想卖点钱,然后想多卖点钱,到最后一分钱没捞到,一波三折,层层推进地表现出来。这富有节奏感的变化把人内心的自私和贪欲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直观可感,明白易懂。一篇优秀的小说就是通过出色而细致的心理来突现小说的表现力度,来表现作品的主题,把人物写活,把主题揭示地深刻。

小说也通过选择典型人物典型来加强作品的表现力度。如两位人物,一位是指导员,一位队长徐良才。指导员这个身份很特殊,指导员是思想引导者,通过他的表情,来强化他的心理。

——洪超《分与合的争锋》

《流浪的狗》:狗仗人势,主人成为阶下囚,狗自然也成了丧家之犬。看似写狗,实际上是通过狗的遭遇在写一种社会现象,声“狗”击“人”,角度新颖。

《大英雄吉姆》:没有目击者,吉姆所言就是唯一的事实。吉姆需要自己成为英雄,社会也需要一个战场上的英雄,这样一拍即合!

《专业对口》:专业不对口,再多的知识找不到施展的舞台。因为能“武”,我才有了用“武”之地。隐隐约约让我们对企业背后的故事多了一份猜想。

——孔爱丽《代应坤老师闪小说20则读后感》

小说是由文字和语言组成的。闪小说由于对文字的苛求更严格,所以,必须在文字上更精短。代应坤老师闪小说语言特色主要表现在用白描的手法讲故事,多用短句,以加快推进情节发展,譬如《寻找一种东西》一开头就用一个短句:“我是一名千万富翁。”接着又用一句“一场交通事故,让我在病**昏昏沉沉躺了三十年。”这些短句的运用,巧妙地推进了故事的进展,写起来也节省了笔墨,读起来张弛有序。

代应坤老师的作品涉及面很广,就这20篇作品而言,有反映农村生活的,有写官场的,还有写医疗方面的,甚至还有写国外的。

——石朋庆《用短镜头还原生活的真实与精彩》

敢于创新。代先生写闪小说,无疑是很大胆的,他总是敢于突破、勇于创新。《大英雄吉姆》也是一篇很成功的作品。战场上唯一存活下来的新兵,被人捧为大英雄,殊不知他不光误杀了自己的上司,还是因为装死才逃过了战争的劫难,让人读来心里五味陈杂。《会讲人话的蛇》在创作手法上也比较大胆,小说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写一个出轨者内心的惶惑,那睡梦中的毒蛇不就是睡在自己身边的人吗?代先生闪小说的创新还表现在有些作品通过时间的流逝来展现故事的发展变化;更有甚者,干脆让动物做主角来审视人间的社会,真是让人拍案叫绝。

闪亮结尾。以《遇到同行》为例,新开张的医院里,眼看一个患者即将被胖医生忽悠,结尾却突然交代患者就是内科医生,收到意想不到的喜剧和讽刺效果。像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譬如《二十三块木板》《海鹰突击队内的叛徒》《背后的三颗子弹》等都有异曲同工之妙。读代先生的作品,常会让人想起美国小说家欧。亨利的短篇小说。这种“欧。亨利式”的结尾,表现在闪小说创作上,很是难得!

——王宝泉《简析代应坤闪小说的艺术风格》

大家都知道,好题一半文。《二十三块木板》如果用“水摇车”来做标题,也未尝不可,但当我们读完全文,再回头思量时,显然会醒悟,还是用“二十三块木板”做标题高明,能给读者带来心灵的震撼。可以说二十三块木板是水摇车破碎的尸体,愚昧自私的人们正是制造悲剧的凶手。

再来谈谈作者在此文中是怎样成功塑造人物的。文中的主角自然是队长徐才良,他代表有良知的一方。他的对立面,是明里冠冕堂皇,实则稀里糊涂的队指导员和各自打着小算盘的依然是小农意识的群众。作者正是通过这种对比的手法,突出了悲剧人物的悲剧性格——众人皆醉我独醒,无可奈何花落去。另外,作者在人物描写上,也是颇有讲究的,既有语言描写,也有行动描写。人物的语言与人物的身份非常吻合,如“反正肥水没流外人田”,“中,中,劈了!”等等。

——谢林涛《浅谈闪小说的艺术性和思想性》

“孝心公司”也就应运而生了——有代人哭丧者、有代人垒坟者、有代人刻碑者、有代人祭奠者等等。难怪“孝心公司”的人们“眼睛一睁,忙到开灯”,因为他们的业务越来越大,生意越来越好了。因此,他们竟忙的“光记着给人家祭奠”,而忘了“自己的祖宗”。这是多么大的笑话与讽刺啊!然而,更令人窃笑的是结尾那句话:“清明节忘记给地下亲人烧钱纸、放鞭炮,对我来说,已不是一次两次的了。”

这篇《孝心公司》我读出了两层含义:一层是揭露当今有些国人越来越缺失孝悌、感恩之心;另一层是嘲讽那些打着“孝心”旗号的假孝者。“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代老师的这篇《孝心公司》所表达的宗旨不就是“弘扬孝道,鞭挞假孝”吗?

——杨希珍《弘扬孝道,鞭挞假孝》

《交往统计表》很切实很锋利地体现了现代社会交往的功利性、冷漠性,刻画了经济社会里人与人之间越来越淡漠的人际关系。此文语言很简洁,结构上也很单一,但是内容上层层递进,逐渐剥去了两人虚伪的外衣。在年龄身份地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友情由深便浅,最后变成没有。作者却什么话都没有说,所谓的意在言外也就是这样了。能在有限的篇幅里挖掘这样深刻的主题,堪称高手。

代老师的这篇闪小说没有在结尾斗转,而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讽刺与揭露滴水不漏,于无声处见精神。读过此文,是不是想到一首歌《友谊地久天长》?

——张红静《繁华的沙漠里敲不开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