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闻一多:拯救死水,敢做石子(1 / 1)

(一)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

不如多扔些破铜烂铁,

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

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

铁罐上锈出几瓣桃花;

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

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

让死水酵出一沟绿酒,

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小珠笑一声变成大珠,

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那么一沟绝望的死水,

也就夸得上几分鲜明。

如果青蛙耐不住寂寞,

又算死水叫出了歌声。

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

看他造出个什么世界。

中国的诗人中,把呕心的东西写出诗味的,大概就是闻一多了。诗人中说得上是硬汉的,闻一多绝对也算是一个。1899年11月24日,闻一多出生在湖北省浠水县下巴河镇。传说,闻一多的先祖就是文天祥,当年文天祥兵败被捕,押解的途中逃到浠水,为了躲避追捕把“文”改成了“闻”。族谱还有记载,闻一多当时他的20代后人。

也许先天就遗传了先祖的硬气,闻一多在他一生中都充满了硬气。1912年,他考入清华大学,一共8年学制,他却在那里读了十年书,一开始可能是英语不好(以前从来没有系统学过),所以留了一级,后来由于参加了学生风潮,又“留学”一年。

闻一多在清华的时候就是一个不“安分”的学生,当时中国正处于五四风潮,思想启蒙,但祖国羸弱。1921年,闻一多本应留学美国,但正赶上北京市学联发起了教授索薪罢教斗争,当局宣布,凡事参与罢课不参加靠设计的毕业班学生一律取消学籍。——这一招其实够狠的。所以,那些假革命者终于不敢拿自己前途开玩笑。全国78名学生,大多数参加了考试,并顺利出国留学,闻一多等29人坚持不肯走进考场,因此耽搁了一年。

1922年,闻一多终于留学美国,留美三年他是三换学校。在留学生中,他和梁思成、杨延宝三人是美术学的最好的,不过,梁、杨二人觉得美术不实用,就报考了建筑,只有闻一多选择了芝加哥美术学院西洋美术专业,这也使他成为清华历史上第一个出国学美术的人。

正因如此,美术学院只有他一个中国留学生,让他倍感寂寞。清华好友梁实秋当时在科罗拉大学就读,给他寄来了12封当地风光的明信片,谁曾想到,闻一多一看到这些照片官司是就被此地吸引,没过几天,就拎着个皮箱,出现在梁实秋学校面前。

一年后,梁实秋转学到哈佛读硕士,闻一多则再次转学到了纽约美术学院。

不过,正如前面所说,中国在国际上几乎没有什么地位,在美国的日子闻一多过的并不舒心,对于黄批发黑头发的中国人,美国人种族歧视非常严重。

清华同孤儿陈长桐去理发,坐在理发店好久,都没有伙计为他理发。后来拉住一伙计质问,这家伙居然说“我们不伺候中国人。”陈常桐非常气愤,到法院了告了他一状,官司是打赢了,但伙计向陈常桐道歉时说,下次您要理发通知一声,我带工具到您府上去,倒不是真歧视您,而是因为你们黄种人一来理发,白人都不来理发了。

还有一次,梁实秋等三人开车出去吃饭,在一个拐弯处和一个美国人的车相撞,警察跑过来一看,发现是三个中国人,不由分说地就把美国人给放了,而把中国人连车带执照一起扣了下来,尽管责任不在梁实秋他们,但是最后只好自认倒霉,交了170美元才得以回来。闻一多后来在画室里听到梁实秋的这个遭遇,气得大骂美国警察欺人太甚,把手中的画笔在桌上都敲断了。

诸如此类的事还有太多太多,一身正气的闻一多哪能再受这样的委屈,于是他决定提前回国。也许是恨屋及乌,在回国的船上,一看到祖国的土地,他就将西装脱下来扔到了海里,从那以后,他只穿中山装,所以我们看到他之后的任何照片,再没有穿过西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