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1 / 1)

综上所述,其实康有为的人品真的不敢令人恭维,用传统道德的眼光看,称其为**贼毫不为过。他不断享受着比自己女儿、孙女还要年轻的小妾的肉体,还不能满足他的**欲,他时时要到风月场所狎妓嫖娼。

在他落魄上海时,没钱也要嫖。为了嫖娼,他多次欠债。久而久之,让妓家知道了,一齐到康有为所住的客栈索取,康有为觉得很不好意思,就往广东逃。上船之日,各妓家都到船上来找他,搜了半天找不到。开船后,有水手看见船板内有人,大惊,呼众人来看,正是康有为先生。后来,有人写诗讽之:“避债无台却有舟,一钱不值莫风流”。

不过,尽管如此,康有为的一生绝对是潇洒的一生,传奇的一生,虽然他首先是个政治家,但他更是一个文人,一个一生不忘救国的文人,尽管后来事与愿违,但我们现在回顾他一生的奋斗史,还是能看出一个文人的执着。

康有为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祖父康赞修是道光年间的举人,父亲康达初做过江西补用知县。康有为自幼学习儒家思想,1879年开始接触西方文化。1882年,康有为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没有考取。南归时途经上海,购买了大量西方书籍,吸取了西方传来的进化论和政治观点,初步形成了维新变法的思想体系。

1888年,康有为再一次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借机第一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受阻未上达。1891年后,他在广州设立万木草堂,收徒讲学,弟子有梁启超、陈千秋等人。 1895年,他到北京参加会试,得知《马关条约》签订,联合1300多名举人,上万言书,即“公车上书”,又未上达。当年5月底,他第三次上书,得到了光绪帝的赞许。后来,光绪为他提出的变法所感动,亲自召见他,跟他商讨变法。

尽管众所周知的原因,变法运动失败,光绪遭软禁,六君子殒命,康有为逃往日本,在海外成立保皇会,招募海外保皇军队。经过他的努力,他在美国、墨西哥、南美洲、澳洲、东南亚,甚至南非,共建立保皇总会11个、分会103个,会员多大百万之巨。尽管他的手段和方式也许适应不了时代,但是他身上有一种书生与生俱来的执着和坚守。

我认为,康有为这一生应该没有什么遗憾,知识分子做成这样,非常之潇洒了。不过,这样一个传奇的知识分子,身后却是让人有点唏嘘。

1966年8月,青岛市第五中学红卫兵掘开了康有为的坟墓,据目击者回忆:康有为的棺木是红松做的,约4厘米厚,棺材被打碎后,暴出白骨。随葬物有一把美国华侨送的金锁,金锁正面刻有“先天下之忧而忧”,背面刻有“国学大师”,康有为左右手中均有一枚金币,一枚为日本金币,另一枚为印度金币,还有一枚玉佩。红卫兵将康的骨头扬了一地,把康有为的头骨绑在一根木棒上,游街示众,忙乱中还丢掉了下巴骨!

青岛博物馆的负责人王集钦以摆展览为名要求红卫兵将头骨送到展览会,展览结束后,康的头颅被扔在了台阶上,王就找了一个木箱,将头骨放进去,又钉上盖子,冒着危险把头骨藏在办公室里。1985年,青岛市人民政府重修康有为墓时,王才将头骨献上去。

国学大师康有为死的蹊跷,身后也不得安宁,这大概是他又一大悲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