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宋徽宗赵佶是宋朝第八位皇帝。 元丰八年(1085)封遂宁郡王。绍圣三年(1096)封端王(今广东省肇庆市)。其兄宋哲宗早夭,死后传位于他,在位25年(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1000年后,我们再来看宋徽宗,发现他真是第二个李煜,只是可能比李煜更顽主。
赵佶生于元丰五年(1082)十月十日,自幼养尊处优,逐渐养成了轻佻浪**的性格。据说在他降生之前,其父神宗曾到秘书省观看收藏的南唐后主李煜的画像,“见其人物俨雅,再三叹讶”,随后就生下了徽宗,“生时梦李主来谒,所以文采风流,过李主百倍”。这种李煜托生的传说虽然有点牵强附会,但在赵佶身上,的确有李煜的影子。徽宗自幼爱好笔墨、丹青、骑马、射箭、蹴鞠,对奇花异石、飞禽走兽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在书法绘画方面,更是表现出非凡的天赋,可谓是德智体全面发展。
可他和李煜一样,放在今日,肯定是一个非常杰出的艺术家,但他们偏偏都生在了帝王家。赵佶在位期间,过分追求奢侈生活,在位期间,重用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朱勔、李邦彦等奸臣主持朝政,大肆搜刮民财,穷奢极侈,荒**无度。又四处搜刮奇花异石,营造行宫。再大的家私也经不起宋徽宗这样糟蹋,后有人考证,赵佶竟将父亲留下的当时世界上百分之七十的财产给花光了。
谈到艺术,举一个例子就够了,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也和这位书画皇帝关系密切。张择端完成这幅歌颂太平盛世历史长卷后,首先将它呈献给了宋徽宗。宋徽宗因此成为此画的第一位收藏者。宋徽宗看到以后非常激动,用他著名的“瘦金体”书法亲笔在图上题写了“清明上河图”五个字,并钤上了双龙小印(今佚)。
但是,赵佶并不是仅仅迷恋艺术,可以这么说,只要是好玩的,都有他的份。早在他亲王的时候,赵佶就声色犬马,经常微服游幸青楼歌馆,寻花问柳,凡是京城中有名的妓女,几乎都与他有染,有时他还将喜欢的妓女乔装打扮带入王府中,长期据为己有。
与此同时,他结交的也是一帮狐朋狗友。赵佶有个最好的朋友叫王诜,娶英宗之女魏国大长公主,封为驸马都尉。但王诜为人**,行为极不检点。虽然公主温柔贤淑,尽心侍奉公婆,而王诜却偏偏宠爱小妾,她们竟然多次顶撞公主。神宗为此曾两次将王诜贬官,但他却不思悔改,甚至在公主生病时,当着公主的面与小妾寻欢作乐。
品行如此恶劣之人,却是赵佶的坐上宾。他们经常一起光顾京城内有名的妓馆:撷芳楼。王诜藏有名画《蜀葵图》,但只有其中半幅,他时常在赵佶面前提及此事,遗憾之情,溢于言表。赵佶便记于心,派人四处寻访,终于找到另外半幅画,就把王诜手中的那半幅也要了过去。王诜以为酷爱书画的赵佶要收藏这幅画,哪知赵佶却将两半幅画裱成一幅完整的画送给了他,于此可知二人之间的关系之深。
赵佶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哥们,那真是:一起同过窗,一起扛过枪,一起嫖过娼,一起分过赃。
赵佶对王诜如此大方,王诜自然投桃报李。有一次,赵佶在皇宫遇到王诜,恰巧因为忘带篦子,便向王诜借篦子梳头。王诜把篦子递给他。赵佶见王诜的篦子做得极为精美,爱不释手,直夸篦子新奇可爱。王诜不失时机地说,我家有两个篦子呢,你如果喜欢的话,我就派人送来一个就是。
当晚,王诜便差府中小吏高俅去给赵佶送篦子。高俅到赵佶府中时,正逢赵佶在蹴鞠,于是就在旁边观看等候。赵佶善踢蹴鞠,如果身在当代,肯定也是球星,高俅早年便是街头踢蹴鞠的行家,精于此技。见到赵佶踢得好时,高俅大声喝彩。赵佶便招呼高俅对踢。高俅于是使出浑身解数,陪赵佶踢球,赵佶也被高俅的球技所折服。便吩咐仆人向王诜传话,说要将篦子和送篦子的小吏一同留下。
正因为这个机遇,高俅后来日益受到赵佶的宠幸。有些仆人跟赵佶说高俅的坏话,赵佶居然当面驳斥:“你们有他那样的脚吗?”:可以想象,如果赵佶放在当下,让他专门抓中国足球,作为球迷的我们,该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若是让他和高俅等高手穿越到现在,中国拿到大力神杯也不是不可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