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排练日记(1 / 1)

舞动的生命 马小磨 1008 字 6个月前

2009年8月12日星期三晴

排练第一天

今天上午十点,工会陈主席和团委闫书记给我们这次演出人员召集在一起开了会,宣布了这次排练活动的开始。

为了庆祝建国60周年,省司法厅组织了很多活动,文艺调演是其中之一。全省监狱分片进行筛选节目,听说下个月初“三襄片”要在我们这里演出,从中选出几个精品参加省局的比赛。为了这次比赛,单位不惜出高价从外面请专业人士来编排和制作音乐。而且,从今天起到演出结束,演出人员每天都在招待所吃工作餐,这么大的花销足见单位上对这次活动的重视程度。

整个排练过程时间很紧,但任务却很重,听说要排两个新节目,另演出两个老节目。

今天下午开始排练,主要是把以前的两个舞蹈复习一下,可惜很多都忘了。大家嘴上没说,其实心里都觉得不太好意思,因为谁都不想给单位抹黑。

下午下班后,我到办公室把以前刻录好的碟子找了出来,晚上在家里看了一会儿,想起了一些,但不完整,毕竟录像不很全面,希望明天能很快地记起队形和动作。

我是一个很会欣赏舞蹈的人,平时喜欢下载一些舞蹈视频,也喜欢把这些舞蹈视频用来添加进散文制作中,以达到表现主题和情感的目的。其实,欣赏是美的,人们往往只看到舞蹈的魅力,而忽略了其背后的艰辛和汗水。每次排练时,我都觉得很疲劳,也很烦闷,特别是扣动作时,心情并不愉悦。但当舞蹈成熟,自己渐渐与乐曲融入一体时,便会感受到她的魅力与吸引了。

今天,我又开始了今年的排练生涯,希望每天的汗水给自己带来收获,也带来不一样的生命感悟。

2009年8月17日星期一晴

劳累的一天

上午8点多钟,方老师从襄樊赶了过来,专程教我们新舞蹈《历史不会忘记》,这个舞蹈主要是根据江姐就义时的历史情节编导的。

前两天听说动作很累,可没想到动作也很难,完全是为专业演员编排的。韵律很多,还有许多地面动作,要求身体的柔软度和协调性特别高,不像以前的健身操、广场舞、民族舞那样,只要踩着鼓点就能完成。

方老师是男同志,舞姿却很优美,一举手一投足都饱含深情,不论眼神的流转与手势的走向都能出神入化。教跳女演员动作时,他能柔中带刚,让人怀疑在我们面前翩翩起舞的到底是他的身体还是摇曳的柳枝,可在教跳男演员的动作时,他却刚强坚毅,处处显示出无坚不摧的力量与精神。面前流动完美的曲线,使人真正认识到舞蹈与它的魅力。

今天,我们先学结尾的**部分,也是整个舞蹈的精华部分。大家先随便站成几排学习,为了看得真切,我专门站在第一排跟着学,可也不能有丝毫懈怠。几个八拍的动作做下来,人早已大汗淋漓,不过也觉得很伸展,比经常坐办公室舒坦多了,只是膝盖很疼。再看其他同事,与我没有两样。

中午回家后,我才发现自己的膝盖早被磨红了两大片,身体开始有些疼痛。不过这都是剧烈运动后的正常反应,并无大碍。

下午大家都带上了护膝练习,可人显得格外疲劳。跟着音乐跳了几遍下来,大家都感觉浑身疲乏无力,疼痛难忍。老师也体谅我们,在台上练习几遍后就让大家休息。尽管如此,下班时,个个已经唉声叹气、连连叫苦了。

晚上又加班排练了几遍,感觉很累,而且浑身疼痛,已经没有力气去跳了,老师便让大家回家休息了。

2009年8月20日星期四阴

抠动作

从昨天下午起开始抠动作,直到今天下午才彻底编排完。抠动作的感觉就是累,不过现在身体的疼痛感明显减轻。

老师说,动作要连贯延伸,达到最高点、伸长到极限再变化,而且什么地方慢什么地方快都讲得很清楚,另外要有丰富的表情,要投入剧情理解。的确,看着老师跳出的动作,感觉是种享受。以前只知道他跳得好,至于为什么跳得好,并没有深究。经他讲解后,我才明白,舞蹈不是把动作做到位就可以了,还要有一种神韵,一种内在的气息。老师常说,舞剧就是通过舞蹈表现一个剧情,每处细节都要注意。比如某个动作,表现了一种永不屈服,一种挣脱;再比如某个动作,速度要快,表情要流露出一种欣喜之情,因为剧情是新中国要成立了,大家都欢欣鼓舞……这就是舞蹈的生命吗?

动作讲解完后,老师就开始一排排抠动作了。到我们这一排时,第一遍感觉自己做得还是比较认真的,不想大家并没有得到表扬,还被提出了几处缺点。结果我们又用心做了一遍才过关。有一处下腰倒地的动作,前两天我一直不敢做,总是斜着眼睛看到接近地面的位置才敢下去,或者直接坐下再用胳膊顶上来,今天一紧张,倒是一下子做出来了。看来,事情不逼到头上,不给自己施加压力是不行的。学习这个舞蹈,付出的艰辛很多:衣服从未干过,满脸豆大的汗滴被甩得到处都是,强烈的疲劳与疼痛伴随着不眠之夜(身体疲劳过度大脑竟然异常亢奋,失眠两天两夜)。以前觉得自己的协调性和记忆力都很好,虽没经过专业训练,但学动作很快,常暗自窃喜,以为舞蹈不过如此,可现在看来并非如此。

今天自己最大的感受就是:做什么事都得下苦功夫!

2009年8月26日星期三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