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因素模型或称“大五”模型(Big Five Model)是当代人格特质理论学家关注的研究主题。在几代人对理论假设的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其研究模式已经由初具规模趋向成熟。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在8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又重新兴起,被形容为“人格研究一场静悄悄的革命”(Goldberg,1992)。奥尔波特、卡特尔和艾森克均为特质论中的巨擘。
一、大五人格模型的研究取向及理论依据
(一)研究取向
五因素模型的研究主要有两种取向:词汇研究和问卷研究。前者的理论前提是词汇假设,对特质描述词进行语义分析和因素分析;后者的理论基础则是特质论,是人格心理学家依据理论构想及对人格文献的分析归档,经实证研究获取给予科学概念的人格维度。两者的主要区别是:第一,词汇假设是对显性人格特征的描述性研究,是人格理论建构的第一步。而特质论是通过现象,进一步对基因型人格特征作分析,对人性作解释,对人格变量作界定。第二,两者的对象不同,词汇假设是对包含在词典中的人格语言作词汇研究,以确定基于世俗概念的人格维度,而特质心理学家则是基于他们对特质的定义,对人格理论的构想及分析大量的心理学文献而编制量表,对人格进行问卷研究。
(二)理论依据
人格结构模型的建立主要有两个理论依据:词汇学和特质论。使用这两种理论取向依据下列命题(杨波,1998):
1.人格语言是现象型(phenotypes),而不是基因型(genotypes)。现象型是可以观察到的表面特征,基因型是人格内部的因果属性。
2.现象型属性被编码到自然语言中。语言是探究人格最主要的媒介。
3.某一属性在语言中的代表性与其重要性具有一致性。表现在跨语言形式和语言内形式上,跨语言形式:某一人格差异越重要,就会有越多的语言用一个属于来描述它;语言内形式:某一属性越重要,该属性在各种语言中就会有更多的同义词和反义词丛。
4.在人格研究中,词汇观提供了变量选择的理论基础。从自然语言中所选取的对象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可以克服研究者选择的偏好性,提高人格测量的内容效度。
5.在人格描述中,形容词起主导作用。形容词包含了人的品质或特性,名词指代客体或事件,动词则标明行为过程。
6.人格语言是具有语义层次的结构。
7.人格评价是人格科学的中心问题,而语言是研究人格的媒介。
8.人格评鉴中重要词汇维度是普遍而稳定的。
在词汇学研究取向的工作中,奥尔波特(1937)、卡特尔(1943)、诺曼(1976)、高德伯格(1982)都作出了贡献,他们均假设大多数的人格属性都会被编码到自然语言中,对自然语言的分析可以揭示出人格的基本维度。
考斯特(Paul Costa)和马格瑞(Robert McCrae)两位研究者则基于特质论的取向对大五模型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理论诠释。并编制了《NEO人格问卷》(NEO Personality Inventory,简称为NEO-PI),他们强调:应用《NEO人格问卷》去评估五因素,乃是描述人格基本维度必要而充分的途径。
二、大五因素模型的研究史
大五人格模型的最早的研究者是法国人格塞尔(Gesell,1926)、德国人克莱吉斯(Klages,1926)、德国人包格顿(Baumgarten,1933)和美国人奥尔波特和奥波特(Allport & Odbert,1936)。1926年,格塞尔首先提出了一个重要观点:对描述人类行为的形容词进行分类,以进一步明确人格特征。遗憾的是,他并未付诸行动。1926年,克莱吉斯指出,语言分析有助于了解人格,并开始挑选一些词汇,到1932年,他从德文中选出了大约4 000描述人的“内部状态”的词汇。1933年,包格顿开始用词汇来描述人格并运用于测量中。他在各种字典里选择了1 093个词汇,并进行分类。他的工作对奥尔波特和奥波特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大五人格研究模式的具体的做法是:首先把某一语系的所有描写人的词汇挑选出来,然后进行筛选、比较和匹配,根据语义将词分入不同的范畴组,制成词表,用这个词表让被试对自我或对他人进行描述,最后对各个范畴求出相关,形成相关矩阵,再作因素分析。结果得到几个因素,取前几个载荷量大的因子作为人格的基本因素。其具体进程如下:
(一)开创性工作:建立人格词表
真正进行开创性工作的是奥尔波特和奥波特。他们从《韦氏新国际辞典》(1925年版)挑出所有描述人的特点的词汇55万条,并加入少量俚语。简化到18 000条词汇,其中1/4是描述人格的。他们工作的主要贡献是对词汇进行了四种分类:潜在的个人特质(possible personal traits),人格暂时状态(temporary states),评价性描述,身体特征和无法归类的词汇。
表6-6 奥尔波特和奥波特的人格词汇分类
(二)卡特尔对词表的简缩性工作
1943年卡特尔继续发展了奥尔波特和奥波特的工作,对词表进行了聚类分析,形成了171个形容词词表,并以此建构了12种人格因素。卡特尔对100人进行描述,对每一个被试由1~2名熟知人来描述,然后对测评结果进行因素分析,得出6~12个因素,成为16因素的基础。1958年卡特尔编制16PF,并于1970年发表。
(三)大五人格的发现
1.基于词汇研究的五因素模型
在卡特尔和诺曼建立人格特质的词表之后,图普斯和克罗斯特尔(Tupes & Christal,1961)对卡特尔的特质变量进行重新分析,获得了5个因素:精力充沛,宜人性,依赖性,情绪稳定性,文化。这5个因素被高德伯格(Goldberg,1981)称为“大五”。1973年使用计算机验证来验证卡氏16因素时,发现仍可归纳为5因素。许多运用词汇方法的研究者也都证明了五因素(Borgatta,1964;Smith,1967;Digman,1981)。
2.基于问卷研究的五因素结构
考斯特和马格瑞根据卡氏16PF的因素分析和自己的理论构想编制了测量五因素的人格问卷,包含有外倾性,宜人性,公正性,神经质,开放性。
赞科曼等人(Zukerman,1991)基于生理特征编制了人格问卷(Zukerman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ZKPQ),包括五个因素:冲动的非社会化的感觉寻求(impulsive unsocialized sensation seeking),攻击—敌意(aggression-hostility),活动(activity),社交性(sociability),神经质—焦虑(neuroticism-anxiety)。
总之,来自各个不同方面的证据都充分地表明,构成人格的那些特质,是可以依据五个基本的人格维度加以组织的。近二十多年来的研究表明,不论是用西语词汇还是用东方词汇,不论是让被试对自己还是对他人描述,不论采用什么因素抽取和旋转法,结果多是得到了五个主要因素(John,1990):E:外向、有活力、热情;A:愉快、利他、有感染力;C:公正、拘谨、克制;N:神经质、消极情绪、神经过敏;O:直率、创造性、思路开阔。这五个因素的字母缩写为“OCEAN”,“人格的海洋”似乎意味着“大五”系统的广泛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