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理论评价(1 / 1)

和卡特尔一样,艾森克的人格理论也是建立在经验实证基础上的。他的人格维度论的基石仍然是心理测量学而不是临床诊断或者理论探讨。艾森克是一位多产的作家,他所关注的心理学研究领域之广,著述之多,在心理学史上实属罕见。下面就其理论贡献与不足对艾森克的人格理论做一个简要的评价。

一、理论贡献

(一)理论启发性强

与卡特尔相比,艾森克的研究激发了更多研究者从事人格研究的热情。艾森克不仅重视因素分析法在建构人格理论中的作用,而且还非常重视人格生理基础层面的研究并且身体力行。直到现在,以艾森克的人格理论为假设开展的研究仍然层出不穷,这足以说明他的理论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另外,艾森克涉猎的领域很广,也是其理论启发性强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理论具有可验证性并强调精确性

艾森克像卡特尔一样孜孜不倦地追求测量方法上的精确性,并且极力用实证研究对理论进行验证。艾森克甚至有过于追求人格理论必须可以验证这一标准的倾向,以至于即使发现有些特质是独立于三维度而无生理基础时,他也会将其排除于人格基本结构之外,这遭到了包括大五人格在内的其他人格理论家的批评。由此可以看出,艾森克是“科学人格理论必须可验证”这一准则的忠实实践者。

(三)理论的简约性强

正是由于艾森克坚持理论必须可以验证,使得他的理论极其简单,在人格理论中,没有几个理论像人格维度论如此简单却又有如此强的解释能力。行为主义者虽然只用刺激反应联结与强化理论来解释行为,但严格来说,这种理论并没有涉及人格的核心成分。在这一方面,艾森克与卡特尔又明显不同,卡特尔提出的16种常态特质与12种变态特质,相比于艾森克的三维度说复杂了不少。

(四)理论的解释性强

艾森克的层次模型确实可以解释许多人格与行为现象,他重视人格因素并呼吁实验心理学家关注人格这一重要变量在实验中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格心理学的实验研究取向的发展。

(五)促进了行为治疗技术的发展

艾森克不是一位行为主义者,但在行为治疗领域可以算得上是一位先驱。他关于行为产生与消除方法的观点,对行为治疗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他力推的暴露疗法、系统脱敏法、示范疗法,至今仍在行为治疗领域发挥着作用。

(六)推动了心理学多领域的发展

作为反潮流理论的有力批判者,从反面推动了心理学多领域的发展。艾森克说:“我通常是反对现存权力机构而支持反对派的。读者若想以与生俱来的反动倾向来解释此现象,本人当然欢迎。不过我还认为对这些论题的看法我是正确的,而大多数人则是有误的。虽然我这样认为,谁是谁非只有等到将来才能论断。”他对于其所用的研究方法和所得结果相当坚持,不太容易接受他人的意见。对于他认为不符合科学与实验精神的理论,更是予以严厉的批评;精神分析学几乎是他无法容忍的对象,直称之为“伪科学”(Eysenck,1995)。矛盾与争论是心理学发展的原动力,艾森克的批判意识与行动,是每位心理学者都应该学习的。

艾森克本人及其著作,无论对后来的研究者还是普通读者,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艾森克是一位科学家,一位优秀的学者,一个具有高度创造力的心理学家,一位主流思潮的反叛者。尽管艾森克是英国人,但是许多美国心理学家也很熟悉他的著作。艾森克的著作通俗易懂,相对于卡特尔含混晦涩的语言表述而言,艾森克更受专业研究者的欢迎。现在,艾森克在美国的影响正日益增加,他的后继者在美国正继续并扩展着他的研究和假设,使得他的影响还在继续深化。

二、理论缺陷

至今还没有一个人格理论可以完美解释所有人格现象,艾森克的理论也存在着诸多不足:

(一)忽略了外在环境差异对人格的巨大影响

艾森克不是一个绝对的遗传决定论者,但他对遗传因素的重视是毋庸置疑的。在艾森克的理论中,他只关注了人格的生物层面,并没有强调抑或是考虑到不同环境对个体的影响。在这一点上,卡特尔做得更好一些。

(二)理论过分简单化

简约既是艾森克理论的巨大优势,同时又是其不足之处。艾森克过于重视特质的生理基础,忽视了人格心理层面的研究,甚至拒绝一切不合此标准的特质作为另外的独立维度,显然,艾森克没有考虑到心理与生理是两个层面,对特质类别进行理论上的推演也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