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性观
奥尔波特的人性观表现在对以下问题的回答上:
1.人生充满希望还是注定是一场悲剧?奥尔波特极力反对弗洛伊德的悲观主义论调,也并不赞同行为主义机械论的主张。他相信人的命运并不完全决定于早期的童年经验以及无意识的本能冲动,人也不完全是由外部刺激环境决定,只对奖励和惩罚驱力做出盲目反应的机器人。相反,人能够主动作用于环境使之发生改变,能够主动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人们不仅寻求减少紧张,也会寻求新异紧张刺激,正是源于人的前摄动机及其对环境主动选择建构能力,使得奥尔波特相信人们能够找寻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2.人格在不断完善和发展还是到一定阶段就固着不前?奥尔波特坚信,人们有潜能学习许多反应,因此人格终其一生都在不断发展。人格不是在童年早期就被决定了的,对个体而言,安全感的形成固然重要,但儿童需要的不仅仅是爱,他们还需要环境能提供个体潜能发挥的条件,需要成长成为一个自由的、自我指导的个体。换言之,安全与发展是个体心理生活的两大主题,当个体逐渐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之后,自我选择开始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指导着个体人格的不断发展。
3.人是完全自由的还是完全被动的?奥尔波特主张自由是相对的,他既反对那种抱有绝对自由想法的人,又批评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抹杀了人的主动性与自由意志。奥尔波特承认自由意志,同时又认为任何人之间存在着差异。健康个体较之于神经症患者或者精神病患者、聪明的人相比于愚钝的人、受教育程度高者较之于受教育水平低的个体,会有更强的能力进行自由选择。另外,奥尔波特坚信对于任何个体而言,自由是可以扩展的,只要个体坚持理性,尽力开发自己的自知力,那么自由选择的余地就会越大。
4.人格受过去经验影响更大还是受未来目标影响更多?奥尔波特是一个目的论者,他深受存在主义的影响,强调自我决定和自我选择,一个健康的人格能够确立并追求未来的目标和希望。
总之,奥尔波特对人性持乐观态度。人们具有一定的自由。人类受目标定向、具有前摄动机并受多种力量驱使,其中多数驱力来自于意识层面。早期经验中,只有那些依然影响个体现实现象场的那部分才有意义。
二、人格界定
在人格研究历史上,很少有人像奥尔波特一样为了精确界定人格这一概念而不遗余力。在综合了神学、哲学、法律、社会学和心理学领域中有关人格的49种界定之后,对人格定义进行了比较分析,归纳了六类人格定义:集合式定义(Omnibus definition),整合式和完形式定义(Integrative and Configurational definitions),层次性定义(Hierarchical definitions),适应性定义(Definitions in terms of adjustment),个别性定义(Definitions in terms of distinctiveness),代表性定义(Definitions in terms of the essence of the person)。并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自己对人格的界定:“人格是个体内在心理物理系统的动力组织,它决定一个人对其环境独特的适应。”(Allport,1937,p.48)1961年奥尔波特把“对环境独特的适应”改为“独特的行为和思想”,这是因为“适应环境”可能意味着个体仅是顺应环境而已,未能体现个体的主动性。因为在奥尔波特看来,个体的行为既可以是顺应的,又可以是前摄性的。换言之,个体不仅仅能够适应周围的环境,还可以影响环境并与其相互作用。
在上述界定中,每个短语都经过了奥尔波特的深思熟虑,都表达了丰富的内涵,具体解释如下:
1.动力组织(dynamic organization)。人格不是一个由彼此无关的人格碎片所组成的集合体,而是一个有动力的组织。组织意味着各组成元素间相互联系、彼此作用,构成一个整体;动力意味着该组织处于一种生成(becoming)状态之中,是个体行为的驱动力量。奥尔波特认为,即使是看似由外力驱使的行为,实际上也是由人的内部力量所操纵的。
2.心理物理系统(psychophysical systems)。强调人格是心理与生理两方面的统一体,人格与心理和生理两方面都有关系,并非能由其中的一方所决定。
3.决定倾向(determine)。是指“人格是某种存在的东西并且作着某些事情”(奥尔波特,1961,p.29)。人格不是虚构的、抽象的,虽然它不同于外显的行为,但却是真实的存在,它隐藏于行为背后。一旦给予个体适当的刺激,就会唤醒相应的行为。
4.独特性(unique)。指的是个别性,也就是任何人都表现出其独有的人格特征。
5.行为和思想(behavior and thought)。人格不仅包括外在行为,也包括思维、意识、情绪等主观心理。
奥尔波特的人格界定极其全面,它表明人格差异既表现在外部行为,也表现在个体主观心理活动上;人格虽然看不见,但却具有决定倾向;人格固然复杂,却是一个系统的组织;人格具有共同性,更有独特性。
三、人格结构
奥尔波特认为特质是人格的结构单元。他首次对特质进行了系统描述与分类。
(一)特质概念
奥尔波特认为:“特质(trait)是一种概括化的神经生理系统(是个体所特有的),它具有使许多刺激在机能上等值的能力,能诱发和指导相等形式的适应性和表现性的行为。”(Allport,1937,p.295)
奥尔波特认为特质有以下内涵:
1.特质是一种潜在的反应倾向,它能使个体对各种不同的刺激以相同的方式进行反应。或者说,许多反应(知觉、情感、行动、理解)从特质的术语上来说是等值的,其意义是相等的。图6-1显示出,焦虑特质这种内在结构使得人们在不同的刺**境中(如考试、独自走夜路等),会表现出功能上等同的反应(如出冷汗、情绪不安等)。
图6-1 焦虑特质对不同刺激所引发的功能等值反应
2.特质具有可推测性。特质被看做一种神经生理结构,它不是具体可见的,不能被直接观察到,但它真实地存在于我们每个人身上,可以由个体的一贯的外显行为推知它的存在。奥尔波特推测特质的存在有三个标准:一是个体采取某一行为模式的频率,二是个体采取同样行为模式的情境范围;三是个体在保持这种行为模式中的反应强度。所以,特质可以由经验来证明。通过观察一个人一段时间内的行为,在这个人对相同或相似的刺激所做出的连续的一致的反应中推论特质的存在。例如,某位学生每次遇到考试就会紧张不安,就可以推论这位学生存在考试焦虑特质。
3.特质具有概括性和稳定性,个体稳定的特质诱发行为方面跨情境的一致性。例如,一个害羞的学生,在陌生人面前会缄默不语,在同学聚会时也沉默寡言,在老师面前更是不敢言语。
4.特质不是处于睡眠状态的,不用等外界刺激来激活它们。实际上人都是在活跃地寻找刺**境,使特质有所表现。所以,奥尔波特主张特质和情境的相互作用产生行为,而后者决定两个组成部分的功能关系。
5.特质具有独特性。没有两个人有相同的特质,所以每个人对环境的经验和反应是不同的。即使两人同有热情这一特质,其热情的强度及表现形式也会有所不同。奥尔波特有一句名言“同样的火候使黄油融化,使鸡蛋变硬”(Allport,1965,p.200)。由于个人的特质不同,因此虽然面临相同的情境,人的反应也是不同的,正如火候一样而结果不同。
6.特质间可能具有关联性。特质之间可能是重叠的,即使在表现出不同特征的特质之间,会出现不同特质伴随性出现在一个人身上。例如,攻击性和敌对性是不同的,但却是相互关联的特质,并且经常可能看到它们在一个人的行为中同时出现。
(二)特质类型
奥尔波特首先提出了两种特质(1937):个人特质和共同特质。个人特质(individual traits),是一个人所特有的特质。共同特质(common traits),是指许多人所共有的特质,就像一种文化。也就是说,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会有不同的共同特质。共同特质像社会标准和价值观的改变一样可能在一段时间后改变,它是受社会、环境和文化的影响的。
奥尔波特不久就修改了他的术语,仍将共同特质称为特质,而将个人特质改称为个人倾向(personal disposition),不同人的个人倾向并不是都具有相同的强度和显著性。奥尔波特依据特质表现的优势和普遍性将个人倾向区分为三种:首要倾向、中心倾向及次要倾向。
1.首要倾向
首要倾向(cardinal dispositions)也叫显著特质(eminent trait),表现一种占绝对优势的行为倾向,这种倾向的渗透性极强,几乎所有的行动均可受此倾向的影响。有时候我们对文学作品中的某个人物可以用一个形容词来描述他的典型人格,那就表示他具有那项首要倾向。《三国演义》中,关云长的“忠义”与曹操的“奸诈”,《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多愁善感”,似乎就是很好的例子。不过,在一个人身上只有一个首要倾向,且只能从少数典型人身上看到这类倾向。首要倾向十分强大,像一种具有统治性的特征。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种统治性特质,它们也并不是在每个情境下都能表现出来。
2.中心倾向
中心倾向(central dispositions)也叫核心特质,是指普遍性与渗透性略弱于首要倾向的重要人格特征。每个个体都有几个中心倾向,奥尔波特认为一般人所具备的中心特质大约是在五项到十项之间。通常我们对一个相当熟识的人,要用几个词汇或几句话来描述他或介绍他的时候,所列举出来的往往就是他的一些中心特质。当然,那些被列出的中心特质对当事人的影响可能有轻重之分。中心特质所包括的情境范围要比首要特质狭隘有限。如林黛玉的中心特质有清高、率直、聪慧、孤僻、内向、抑郁、敏感。
3.次要倾向
次要倾向(secondary dispositions)则代表那些最不显著、最不具概化性与一致性、渗透性最弱的特征。与前述的首要倾向与中心倾向相比,次要倾向则更少地体现出来。如林黛玉在某些情境中的“冷漠”。某些次要特质可能只有个别的亲密朋友才能发现,比如一个人喜欢某一类音乐,比较喜欢的口味,等等。
习栏6-1
哪些是大学生喜欢与厌恶的人格特质?
安德森(Anderson,1968)在对555个人格术语的研究中发现,美国大学生认为最受欢迎、最不受欢迎和中性的人格特质各有5个。研究者让100名美国大学生对555个人格特质词汇进行0~6等级的好恶度评价,结果见下表。
一些受欢迎、中性和不受欢迎的人格特质
注:评价数字为平均数。
从这项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真诚与否是大学生对人格特质好恶评价的核心要素,具有道德评价含义的人格特质被大学生们所重视。
四、人格动力
(一)倾向与动机、风格
所有的个人倾向都具有动机力量(如攻击、热情等),但其力量强度却有所差别。奥尔波特将个体倾向中最强烈的成分称为动机倾向,不太强烈的部分称为风格倾向。动机倾向激发人的行为,而风格倾向则表征着个体的独特性。举例来说,就餐是受基本需要驱使,人们都会摄入食物以满足自身基本需要,然而进食方式却受到风格倾向的影响。
(二)动机理论
奥尔波特认为,个体的人格既可以是反应性的,也可以是前摄性的;前者是指对外部刺激的反应,个体主要受缓解紧张和恢复平衡状态的需要所驱使;而后者主动塑造环境并使环境对他们做出反应,个体主要受追求紧张与打破平衡状态的需要所驱使。适应与改造环境是个体反应的两大主题,一个完备的人格理论必须予以考虑。奥尔波特反对精神分析和各种学习理论重反应轻前摄的观点,认为一个健康的个体定会以一种有益于心理健康的方式作用于他们周围的环境,而不单单是周围环境的适应者,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奥尔波特提出了一个完备的动机理论的四条标准与机能自主这一重要概念。
1.完备动机理论的四条标准
(1)动机的当前性
“应该承认动机的当前性。”换句话说,“凡是驱使我们的动机,现在必然是活动的”(奥尔波特,1961,p.220)个体的行为不由过去早期经验所决定,只有当前的动机才能解释现实的行为。
(2)动机的多元性
“必须是一种多元动机理论,允许多种动机并存。”(奥尔波特,1961,p.221)。奥尔波特强烈反对将所有人的动机还原为一种或者有限的几种驱力,比如弗洛伊德本能论、阿德勒追求卓越假说以及人本主义的自我实现的终极动机。他认为“动机的种类是如此的广泛以至于难以发现普遍的共同特性”(奥尔波特,1961,p.221),就不同群体而言,成人的动机基本不同于儿童,健康人的不同于神经症患者,男性与女性亦有差别;就动机种类来说,有意识层面的,也有无意识的;有转瞬即逝的,也有持续不断的;有强度微弱的,也有核心动机;有追求紧张的,也有维持紧张的;总而言之,要了解个体的动机必须承认多种动机是并存的,是不能简单合并的。
(3)动机的认知特征
“它把动力归因于认知过程——比如计划和意向”(奥尔波特,1961,p.221)。奥尔波特是重视动机中认知作用的第一人。他认为要了解个体的动机,最重要的是了解他的意图和计划。健康的个体把生活指向未来,未来的理想或目标指引着个体的行动,然而许多心理学理论并未注意到这一点,他们多是“关注个体的历史,当我们每个人似乎都认为我们自发积极地行动时,许多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我们仅仅是被动地反应而已”(奥尔波特,1961,p.206)。
(4)动机的具体性
“必须考虑具体的、特别的动机”(奥尔波特,1961,p.225),心理学家们没有必要将一个明显的、具体的、特别的动机上升为隐蔽的、抽象的、概括性的动机。以踢足球为例,一个人选择从事此项运动仅仅是出于对足球运动的兴趣,精神分析将其归因于被压抑性能量的升华是荒谬的,同理,将其视为在初级驱力基础上习得的次级驱力也显得多余。
总之,奥尔波特的动机理论标准丰富了原有的动机理论,为正确合理地理解人类动机打开了一扇新窗。然而,被奥尔波特批判的动机理论并非一无是处,弗洛伊德的本能决定论确有偏颇,但个体的些许行为确实有本能驱动的成分;奥尔波特重视动机的多元性,但对多元动机进行归纳不但是可行的,也是动机理论研究所必需的,比如霍妮(Horney,1885—1952)将众多动机归于安全与满足两种驱力,阿德勒归之于追求卓越,人本主义者归之于自我实现潜能,确实能使心理学家对动机的认识更深一层,也更容易把握人类复杂的行为;另外,人类行为不仅是有前摄性的,也有反应性的,次级驱力的解释仍然会与许多行为相吻合,毕竟,并非所有人类行为都指向于未来。因此,一个完备的动机理论,应该是多种动机理论的综合,应该建立在对人类复杂行为的准确分类与理解之上。
2.机能自主
机能自主(functional autonomy)是奥尔波特人格理论中最具特色,对动机理论贡献最大,同时也是争议最多的一个假说。“任何习得的动机系统中,其所含有的动力不是该习得系统发展时原有的动力,就可称之为机能自主作用”(Allport,1961)换而言之,人类的有些动机(并非全部),在机能上是独立于行为起源的原始动机的。奥尔波特认为,如果一种动机在机能上是自主的,那么它本身就是对行为的解释,人们无须在其之外去探查隐蔽的动机,或者追根溯源去寻找最初的原因。换句话说,如果攻击是一种机能自律动机,那么施虐者的行为就无须追溯到童年时期的创伤经验或者惩罚经验。也就是说,攻击特质本身就是攻击行为最好的最直接的解释。奥尔波特用下述例子阐述了这一概念:
一个当过水手的人向往大海;一位音乐家在被迫同乐器分离后渴望回到它身边;一位吝啬鬼多年来不断地积累钱财。水手开始是为了谋生才去航海。海成为他饥饿内驱力的第二强化物。水手现在可能已经成为了一个富有的银行家,没有再继续航海的必要,但他仍然喜欢航海。音乐家可能开始时为人们对他演奏的不认可而奋发图强,而现在,他热爱自己的音乐胜过了一切其他动机,成为他演奏的直接动力。吝啬鬼原本可能因贫穷而变得节俭,但在贫困过后的岁月里,吝啬得以保持下来并表现得更为强劲。(奥尔波特,1961,pp.227)
奥尔波特之所以提出机能自主这一概念,是因为他看到了儿童行为与成人行为之间的巨大差异。儿童以反应性行为为主,受外周动机(peripheral motives)驱使,健康成人发展出更多的前摄行为。奥尔波特认为,机能自主在这种转变过程中起到了中介的作用,并且这种转变根源于生物学基础,不过目前还没有来自神经生物学方面的具体有力证明(奥尔波特,1961,pp.244~245)。
奥尔波特认为机能自主性有两个水平:持续机能自主与统我机能自主。
(1)持续机能自主
持续机能自主(perseverative functional autonomy)是两种机能自主中层次较低的一种,指的是先前经验对其后行为的持续影响作用,它涉及个体的习惯方式,与个体兴趣、爱好无关。持续机能自主在动物与人类个体中都存在,比如一只为了获得食物而学会了走迷宫的白鼠,在撤销食物强化之后,走迷宫的行为仍然继续,显然,后来的行为动机已与前者有所不同;对人类个体而言,酗酒、吸毒、抽烟均是持续性机能自主的表现;著名的蔡加尼克效应是持续机能自主的典型例证,意即个体未完成的任务会诱发个体继续完成的动机。奥尔波特举例说,给一个大学生500块拼板迷图,每拼成一片付以1角钱的报酬,假定他原本对拼图并无兴趣,只是为钱而来,又假定总报酬只有45元,也就是说在拼完450片之后报酬消失,那么在没有奖励的情况下他会完成剩下的50片吗?许多研究支持拼图行为将会继续,新产生的紧张促使个体完成未完成的任务,此时行为的动机已与报酬无关,它是机能自主的。
(2)统我机能自主
统我机能自主(propriate functional autonomy)是较为高级的心理过程,由兴趣、爱好、态度、生活方式等高级过程组成的自主系统,指的是那些与统我有关的自我维持的动机。如能力转化为兴趣,获得的兴趣和价值又具有选择新兴趣、价值的功能。例如,一位科研工作者最初研究仅仅是为了生计,他对科研毫无兴趣,但后来的几年,他发现了科研的价值与意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时虽然他不再为生计忧虑,科研却已成为他生活的重要一部分。
(3)非机能自主的过程
当然,机能自主并不能解释所有的人类动机。奥尔波特列举了8种非机能自主过程:①生物学驱力,比如吃饭、呼吸和睡眠;②与基本驱力降低直接相关的动机(交友);③反射动作,如吞咽反射;④体质特征,也就是体格、智力与气质;⑤正在形成的习惯,如酗酒形成初期;⑥需要初级强化的行为模式;⑦与童年性欲有联系的升华作用;⑧某些神经症与病理症状。
五、人格发展
奥尔波特在论及人格发展时,是围绕着自我(self)这一概念展开的。自我在心理学界是一个被广泛使用但含义并不统一的概念。甚至很多著名的心理学家反对使用,在他们看来,自我过于模糊而难以捉摸。心理学家冯特就认为:自我、本我或灵魂的说法是心理学前进中的障碍,宣称应该建立“无灵魂的心理学”(奥尔波特,1955,p.36)。后来的行为主义坚持了冯特的这一主张,将心理学彻底改变为行为科学,行为成为心理学唯一的研究对象,刺激反应联结变为解释各种心理活动的全能公式。即使是在这种背景下,奥尔波特仍然不忘研究自我,因为他意识到,自我是个体意识到自己存在的标志,是人格这一动力组织中的核心成分。人格由众多特质单元组成,而自我将众多特质单元协调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只不过为了不与其他心理学家的自我概念相混淆,奥尔波特提出了统我(Proprium)这一概念。统我包括使个人具有独特性的所有事实,“包括人格中导向内心统一的所有方面”(奥尔波特,1955,p.40)。在奥尔波特看来,统我从个体出生到终老,经历了一系列发展阶段。
(一)躯体我的感觉阶段
躯体我(sense of bodily self)是统我发展的第一阶段,最初婴儿不能区分自我与他周围的世界,在15个月左右时逐渐体认到自己身体的存在,能够将自己的躯体与外部事物区分开来。躯体我的感觉产生于婴儿与外部环境直接的相互作用。当婴儿饥饿、疲乏、受伤、病痛时会体验到躯体的自我感。奥尔波特认为,这种感觉为个体的自我觉知提供了一个固着点(anchoring point),我们在健康时几乎不能注意到这些感觉,我们生病时才深刻地意识到我们的躯体(Allport,1961,p.114)。奥尔波特举例说“想象着首先吞咽自己口腔中的唾液,再把唾液吐到容器里,然后喝下它。那么,看似自然的或者我的东西瞬间就会变得生疏恶心。”物质归于躯体内而属于我,流于外则属于非我的感觉就是躯体我的感觉。
躯体我的感觉一直伴随个体终生,只是这种感觉随年龄不断变化,从起初的只是将自己与外部客体简单区分,逐渐到对自身躯体做出评价进而产生躯体自尊,再到有意改造躯体形态调节自尊水平,个体的躯体感逐渐丰富,不断发展,与自我的其他方面紧密结合。在自我结构中,躯体自我居于基础地位,与多种心理现象有关。
(二)自我认同感阶段
自我认同感(sense of self-identity)大约在儿童2岁左右出现,儿童开始意识到他作为一个单独的人的持续同一,即认识到自我在时间上的延续性。“今天我记得我昨天的一些思想,明天我会记得我昨天和今天的一些想法;我敢肯定他们都是同一个人——我自己的想法”(Allport,1961,p.114),儿童认清了今天在镜子中的映像同昨天看到过的映像是同一个人。奥尔波特认为自我认同最重要的方面就是自己的名字,一旦儿童学会了自己的名字并能认识到其性质和意义所在,也就形成了自我认同感。因此,个体的名字是自我认同感的重要支撑点。
随着个体人格的发展,自我认同的内容逐渐丰富,到了青春期,个体主要的发展任务就是建立更丰富的自我同一感,否则就会产生同一感混乱。
(三)自尊感阶段
自尊感(sense of self-esteem)是人格发展的关键阶段,大约出现在3岁儿童时期。儿童希望独立去做事、去探索,并满足好奇心,从中体验到自豪与自尊。如果父母阻挠儿童的探索需要,就可能毁掉儿童形成自尊感,取而代之的是儿童的羞辱和愤怒感。到六岁或七岁的时候,自尊则以与其同伴竞争的方式更明确地表现出来。
(四)自我扩展感阶段
自我扩展(sense of self-extension)出现在4岁左右儿童身上,儿童将自我概念由自身扩展到外部事物,他们不仅会认为自己的身体属于自己,而且玩具、宠物、文具、房间也是属于自己的。这时儿童会说“我的家”或“我的学校”,正如体现在“我的”这个奇妙的词中那样,儿童正在认识着“占有”的意义和价值。这个时期的儿童是自我中心的。奥尔波特举了一个十分生动的例子:
托米(Tommy)和他的母亲走进了教堂,看到圣坛上的十字架。问道,“那是什么?”“是十字架”妈妈回答。“哦,我明白了,T代表托米。”要在很多年之后,托米才会明白这个符号的真正含义:剔除自我(the I,crossed out)。(奥尔波特,1950,p.33)
(五)自我意象感阶段
自我意象(sense of self-image)到了4~6岁,儿童开始可以通过头脑中的自我意象来行事与评价。奥尔波特认为自我意象有两种成分:要求儿童所扮演角色的习得性期待以及儿童所寻求的未来抱负(Allport,1955,p.47)。自我意象的发展来自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通过父母的赞扬和惩罚等方式,孩子学习到了父母的期望,形成了关于“好的自我”和“坏的自我”,发展出了道德感与责任感。
(六)自我理智调适感阶段
自我理智调适感(sense of the self as a rational coper)出现在6~12岁期间,在儿童上学以后开始形成,儿童开始学会理性地解决问题,他们喜欢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检验自己的技能。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智能和技能来思考和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来达到自我与环境的有效互动,更好地适应环境。
(七)统我追求阶段
统我追求(propriate striving)出现在青春期,个人的未来理想出现了,这时“我是谁?”的问题是首要的,这种对同一性探索的最重要方面就是对生活目的的确定,这种探索的意义是人第一次关注未来,关注长远的目标和理想。奥尔波特将动机分为两类:外周动机(peripheral motives)和统我动机(propriate motives)。外周动机要求满足基本需要以降低紧张,而统我动机则驱动个体追求目标,维持紧张。奥尔波特说:“长远目标的追求,被视为个人存在的中心,它使人与动物、成人与儿童、健康者和病人区分开来。”(奥尔波特,1955,p.51)
(八)知者自我显露阶段
知者自我显露(emergence of the self as knower)出现在成年期,正常成熟的成年人具有机能自主性,不依赖于童年的动机,自我达到了统合,他们理智地把握现在,有意识地去创造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
上述自我统一体八个阶段中的任何一个阶段的失败和挫折,都会削弱下一阶段的出现,并阻碍它们协调地整合进自我统一体中。奥尔波特认为,虽然统我中的不同部分产生于不同的阶段,但一旦该成分发展起来,就会与其他元素相互作用并持续发展。同时,统我中的各种元素在同一情景下可同时发挥作用,比如:
当你面对一场关键的考试时,你会意识到自己情绪紧张(躯体我感觉);还会意识到此次考试对自己过去、未来的意义(自我同一感);意识到你自信(无奈)的参与(自尊感);意识到考试结果对自己家庭意味着成功或失败(自我扩展);意识到自己的希望与抱负(自我意象);意识到自己在考试中成为问题解答者的角色(自我理智调适感);意识到未来的目标(统我追求)。在现实中,统我的各个方面是融合到一起的。(奥尔波特,1961,p.137)
六、人格成因
奥尔波特从遗传、学习过程、自我意识的发展、无意识心理过程、文化与环境的作用、动机的发展与变化、认知等方面描述了人格发展的成因。
(一)遗传
遗传是人格的基础。奥尔波特说:新生儿很难说有人格,因为他缺乏心身系统的独特组织,但婴儿有潜在的人格。体格、气质与智力是人格的“原料”,受到遗传的极大影响。
(二)学习过程
人格的发展过程基本是学习的过程。奥尔波特反对行为主义“人是被动的学习者”的观点,认为人类的学习非常复杂,不仅包括条件反射与强化。人格的发展可以看成分化与整合的过程,不但需要“刺激—反应”学习原理,也需要认知学习、顿悟、认同、模仿等不同水平参与学习。
(三)无意识基础
奥尔波特批评弗洛伊德的被动自我观,认为他的理论较适于某些异常行为,作为正常人格的理论似乎不适合。但是,奥尔波特接受了弗洛伊德对自我防御机制的描述,认为他对抑制、否认、合理化、投射、移情、倒退等自我防御机制分析非常巧妙,这些概念使我们知道人们怎样保护自己的自尊,它们在所有的人群中都会存在,而且正常人会创造性地使用这些防御机制。
(四)文化、情境和角色
奥尔波特认为人格是一个系统,它植根于“外部结构”和与之相互作用的“内部结构”。精神分析、存在主义、人本主义等忽略了外部系统;社会学中的角色理论、文化论者以及一些社会学家的观点则忽视了人格内在结构。在人的整体发展中,要考虑到内外结构的有机融合。
(五)动机的发展与转化
动机指引起个人行动或思考的内部条件,是人格“行”的方面,而动机不是不变的,它是发展变化的。想通过追寻成人动机的儿童起源来理解成人动机是无法实现的,因为成人的动机已发生了很大的转化,这种转化现象就是机能自主。奥尔波特不赞同弗洛伊德对儿童人格与成人人格之间关系的看法。根据弗洛伊德的说法,成人人格发展的根在儿童时期就扎下了。尽管它显现出来的可能有所不同,但隐藏于成人人格之下的动机,是对孩童时代就影响着其行为的那些动机的反映。而奥尔波特认为,虽然儿童的行为可能有点像长大后的行为,但它们所反映出的内在动机却不一定相同。例如,有许多在父母的督促下经常阅读的儿童,他们成年后可能会成为废寝忘食的读书人。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成年人读书的原因与其童年时读书的原因相同。这种行为曾经是为了达到某一目的的手段(如,好好学习只是为了取悦父母),而后来则成为机能性的自主行为,即阅读现在成了这个人的乐趣。同样,需要靠薪水而生存的新职员有可能努力工作以保证不被淘汰并提升薪金。但他们中的许多人即使在获得了稳定的工作和满意的薪水后仍然继续努力工作。这种曾经为挣钱所驱使的行为在没有了原初的动机之后却仍然持续下去。奥尔波特认为,人们经常把成年人的某种行为追溯到他的人生早期,但成年人的行为与早期行为并不一定出于相同的动机。
(六)认知与人格
奥尔波特认为所有动机都是认知与感情的混合,动机源于认知与情感趋向,这些趋向指引着我们对个人世界的知觉、想象与判断,每个人都形成了自己的“认知风格”,在某种程度上文化影响了这种风格,使人们的思想与行为趋向一致,但最终每个人都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把文化与自己的存在统合起来。而成熟、健康的人格的重要标志,就是宽容、自信、灵活的认知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