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杰斯强调实证性方法,所采用的方法包括Q分类法、语义分析法、个案研究等等,这些研究处于质的分析和量的研究之间,表现出现象学方法的特点。
一、Q分类法
20世纪50年代初,史蒂文森(Stephenson,1953)发展出一种称为Q分类(Q-sort)的方法。罗杰斯认为,这个方法与他早年对儿童进行研究时所采用的评量方法相似,于是他很快接受了这种方法,并发展出一套改造而成的Q分类法,应用于自我概念的研究。
图5-5 自我陈述的一种强迫性Q分类
Q分类法是一种自我评定测验的方法。要求被试将写有描述自我特征的一系列卡片,根据卡片中符合个人的程度分为若干类,要求被试按照正态分布的方式来选择卡片,然后研究者按照被试分类的结果进行分析,了解他的自我特征。
Q分类法所需要的卡片一般是100张左右,然后根据被试认为的最适合他的描述或最不适合他的描述分类,从“极为符合”到“极不符合”的九个等级,在分配这些卡片时,要求按照正态分布的原则确定各个等级应分配的卡片数目。
表5-1 Q问卷中常用的语句
(摘自:Charles & Michael.Perspectives on Personality,2008.p.341)
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的比较常常可以运用Q分类法,以检验在治疗开始阶段、治疗期间、治疗结束时的真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关系。罗杰斯的一个个案(1961)可以说明在心理治疗中如何使用Q分类追踪来访者的进步。在5个半月期间来访者进行了40次的治疗,几个月后又回来做了几次治疗。她在治疗开始、治疗中的不同阶段,以及治疗结束后都进行了Q分类。其中各个时期的相关系数显示在图5-6中。
图5-6 一个四十岁女性来访者改变真实与理想自我的Q-SORT
(资料来源:Jerry M.Burger,林宗鸿译.人格心理学,扬智图书出版公司,1997年,465页。)
这个妇女在治疗前,她的真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差距非常大,相关为0.21。也就是说,当她第一次来到咨询室的时候,她认为自己不是想要成为的那种人。而随着治疗的进程,来访者的自我概念逐渐与理想自我接近,这种倾向在治疗后仍然存在。这个案例很好地说明,罗杰斯的治疗使当事人的真实自我与理想自我更接近,比她接受治疗前更能体验到生命的意义,成为较完整的人。
二、语义分析法
语义分析法(method of semantic differential)是运用语义量表来研究事物意义的一种方法,最早是用来测量态度和概念的意义,后来成为人格的测量工具。这种方法以纸笔形式进行,要求被试在许多个7点量表上对某事物或概念进行评价,以了解该事物或概念在各评价维度上的意义和权重,被试根据他所认为的每一个评价维度的两端都是意义相反的形容词,如好——坏,主动——被动,乐观——悲观,强壮——衰弱,等等。
语义分析法可以用来测量人格,20世纪50年代有两位精神医生辛篷(Corbett Thigpen)和克莱克利(Hervey Cleckley)曾做过一个著名的治疗个案——“三面夏娃”。
图5-7 《三面夏娃》中的白夏娃和黑夏娃剧照
“三面夏娃”是一个有三重人格的女人,在某一时期其中的一种人格就会占优势,在三者之间变换。三种人格分别称为白夏娃、黑夏娃和珍妮。当每一种人格出现的时候,精神医生让她对几个概念做语义分析的评价。然后将评价的结果由两位心理学家做量的和质的分析(C.E.Osgood和Z.Luria),他们两位都不认识这个女人。心理学家的分析包括描述性的评语(见表5-2)和客观资料以外的人格解释。例如,白夏娃被描述为没有脱离社会上的心理压力,黑夏娃已经脱离社会现实,但是相当有自信,珍妮表面上很健康,但是相当拘谨、呆板。根据语义分析测验所做的分析和两位精神医师所提供的描述相当符合。(Osgood & Luria,1954)
表5-2 根据语义分析法对多重人格案例进行的简要人格描述
三、个案研究
在心理治疗领域,罗杰斯非常注重个案研究(case study)方法的使用,他也是第一个对个案进行有计划研究的人。罗杰斯不仅第一个坚持对心理治疗进行连续的研究,而且还对治疗的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记录。在征得来访者同意的情况下,他将治疗的面谈过程录音并拍成影像资料,把治疗过程的档案资料保存下来,以供研究之用。罗杰斯开创了研究心理治疗的先河,在他之前,没有人把心理治疗当做一项科学研究来对待。而且,他还是第一个对治疗的有效性或无效性进行测量的治疗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