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理论应用(1 / 1)

一、行为评估

行为评估(behavioral assessment)是指确定某一行为和某个特定情境的关系,主要强调以下三点:①确定目标行为(target behavior)或目标反应(target response);②找出引发或强化该目标行为的特定环境;③找出可以被操纵来改变该行为的特定环境因素。例如,要评估一个儿童发脾气的情形,应该包括:对该儿童发脾气行为给以清楚、客观的界定;完整描写引发发脾气行为的情境;完整描写可能强化该行为的双亲以及其他人的反应,并分析引发及强化其他发脾气行为的可能性。由此可见,行为评估的实质是确定某一行为是否由环境中某一特殊事件引起的,所以又称为行为的功能分析(functional analysis of behavior)。所谓“功能”,不是指行为的功能,而是指环境促成或引发该行为的作用。这种评估方法也称为ABC评估法(ABC assessment),因为它要评估行为的前提条件(Antecedent condition)、行为本身(Behavior)和行为结果(Consequence)。行为评估通常是在行为治疗的过程中,运用直接观察的方式进行的。

二、行为塑造

通过上面的论述不难发现,相当简单的反应(那些有机体自然做出的)是如何被强化而使得反应次数逐渐增加的。然而那些由许多简单动作组成并且以前从未出现过的复杂行为又是如何产生的呢?斯金纳发现了每一位优秀的驯兽师都运用纯熟的方法——行为塑造(shaping),即对逐步趋向目标的任何行为给予强化。例如,斯金纳训练老鼠在斯金纳箱按压横杆时,就运用了这种逐步接近目标的连续渐进(successive approximation)策略。当老鼠走向杠杆时,就立刻给予食物,以强化它朝向那个方向的行动。当它有抬起前足的行动时,也以同样方式给予强化,这样逐步引导它接近目标行为,也就是塑造该行为。马戏班中动物所做的复杂精彩的表演,就是利用这种方法训练成的。

上述训练方法,对人类而言同样有效,在教育和儿童教养中经常见到。因为人类某些复杂技能的学习必须经过长期的塑造,而且每次都要以小步子循序渐进的训练方法才能习得。下面看一下赫根汉(Hergenhahn,1972)是怎样塑造一个儿童的阅读行为的[1]:

1.备制一些儿童读物,把它们放在儿童最可能看到的地方。

2.如果儿童避开书本,就奖赏其与阅读有关的活动,如注视各种符号,说出或指出各类事物的名称,等等。

3.当上述第二项中的活动得到奖赏时,儿童就会倾向于更经常地进行这类活动,在他做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必须对所期望的行为进行严格的要求,方才追加奖赏,例如,读出更长的文字符号和注意更详细的名称。

4.接着,可以要求儿童为你拿取某本书,诸如那本红色的书,或者封面上印有鸭子的那本书,或印有A、B、C的那本书。当他这样做时,就给予奖赏。

5.进一步使儿童更多地同书本接触,例如,要求他在书中找到红色手枪、狗等。同样,儿童这样做时就应以某种形式进行奖赏。

6.使上述程序继续进行,并不断完善,直到儿童能自己阅读。

7.经过上述步骤,一旦引起了儿童的阅读兴趣,那么,重要的乃是在儿童开始独立阅读时就继续对他进行奖赏,最起码也得在儿童最初开始阅读时就注重奖赏他,以便使儿童保持阅读兴趣。最后,应当使所阅读的故事内容从一开始起就对保持儿童阅读兴趣起到足够的奖赏作用。

当然,行为塑造法也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训练了儿童的不良行为。对此,斯金纳曾举例说明:当儿童的母亲很忙时,可能对孩子的轻声呼唤或要求置之不理,而只有当儿童提高嗓门叫喊时才做出反应。于是,儿童声调的平均高度可能由此上升一级……最后这位母亲可能就逐渐习惯了这一水平,因而下一次只有更大声地叫喊时才会引起母亲的反应,于是这种恶性循环导致了越来越响的叫喊行为。

三、行为治疗

根据斯金纳理论发展出的行为治疗,实质上是直接运用其操作条件作用原理来改变当事人的问题行为。治疗实施前,治疗者首先必须选定某种行为为“目标行为”,并给出明确的操作定义。在治疗过程中,当事人一旦表现出该行为就给予强化,而对其他不希望出现的行为则不予以强化。下面介绍两种常用的方法。

(一)代币制

代币制(token economy)是教养院和精神疾病医疗机构经常运用的行为治疗方法之一。所谓代币通常是一些小卡片,每当患者完成事先规定的行为或任务时,就发给其一定数量的代币,当患者积累代币达到一定数量时,就可以拿这些代币换取他想要得到的东西,如点心、糖果、香烟或某些特权。以精神病院的患者为例,如果患者起床后主动叠被子就给其1个代币,帮忙端菜给其2个代币,帮助病友进食给其5个代币,主动参与治疗给其7个代币……积累到15个代币可以换取一袋零食。而当患者表现出不适当的行为时,就扣除一定数目的代币以示惩罚。研究证明,代币制对改善行为严重困扰者和智力落后者在诸如社会互动、自我照顾、工作表现等方面的行为均有明显效果。此外,代币制也能有效地降低儿童的攻击行为以及婚姻上的不协调问题。

(二)生物反馈法

生物反馈法(biofeedback)是利用复杂的仪器设备提供诸如肌肉活动、皮肤温度、心跳速度、血压甚至脑电波等身体方面的信息。而这些信息在正常情况下是无法觉知的,所以不易控制。例如,焦虑症患者可以借助仪器发现自己的面部和背部肌肉何时会紧张,何时会放松。通过几次由机器协助提供信息的放松训练后,患者可能学会自己做放松训练,进而消除焦虑。从操作条件作用的角度来看,患者因为产生降低肌肉紧张度的反应而受到强化,而这必须依赖于机器所提供的信息。正如其他被强化的行为一样,患者很快就能学会放松的反应。生物反馈法的应用非常广泛,其在临**的使用包括高血压、头痛、癫痫以及其他许多情况的治疗。

习栏4-2

评估你的人格:自我肯定

行为治疗者对于自我肯定(Assertiveness)行为一向非常重视。许多人在维护自身权利方面会发生困难,例如他们在抱怨服务生差劲的态度时,通常会感到很不自在。以行为学派的用语来说,这些人在适当的情况下,必须增加自我肯定行为的频率。自我肯定训练通常包括仿效他人的自我肯定行为、角色扮演自我肯定反应、给予适当的自我肯定行为立即强化。亚伯提与艾孟斯(1974)设计了以下的量表来测量自我肯定行为。如果治疗计划有效,个体在量表上的得分会增加。

《自我肯定量表》

以下的问题将有助于评估您的人格。请您真实做答。您所要做的,就是选出最能够描述您状况的数字。数字所代表的意义如下:0表示从来没有,1表示偶尔或有时候,2表示中等,3表示经常或时常,4表示总是如此。

1.当有人表现出不公正行为时,您会提醒他吗? 0 1 2 3 4

2.您觉得做决定是很困难的事吗? 0 1 2 3 4

3.您会公开批评他人的想法、意见或行为吗? 0 1 2 3 4

4.当别人插队时,您会用言语来保护自身权益吗? 0 1 2 3 4

5.您经常会为了避免尴尬而回避某些人或情境吗? 0 1 2 3 4

6.您是否经常对自己的判断具有信心? 0 1 2 3 4

7.您是否会坚持配偶或室友公平分担家务? 0 1 2 3 4

8.您是否倾向于放弃主导权? 0 1 2 3 4

9.当业务员努力向您推销您不想要的货物时,您是否觉得说“不”是件很困难的事? 0 1 2 3 4

10.当某人总是迟到时,您是否会提醒他注意? 0 1 2 3 4

11.您是否不愿意在讨论或辩论中发表意见? 0 1 2 3 4

12.有人向您借钱(或书籍、衣物等有价值的东西)却迟迟不还时,您是否会提醒他? 0 1 2 3 4

13.当别人已经不耐烦的时候,您是否仍会高谈阔论? 0 1 2 3 4

14.一般而言,您是否会抒发自己的感受? 0 1 2 3 4

15.如果有人看着您工作,您是否会觉得受到干扰? 0 1 2 3 4

16.如果在剧院里或演讲厅中有人一直踢您的座椅,您是否会要求他停止? 0 1 2 3 4

17.与人交谈时,您是否觉得保持目光接触是很困难的事? 0 1 2 3 4

18.在高级餐厅中受到不当待遇时,您是否会要求服务员改善? 0 1 2 3 4

19.当您发现所购买的货品有问题时,是否会退货? 0 1 2 3 4

20.当您遭受辱骂或猥亵时,是否会表现出您的愤怒? 0 1 2 3 4

21.在社交场合中,您是否会试着当朵“壁花”? 0 1 2 3 4

22.您是否会坚持房东(或技师、维修人员)尽其职责内的修缮工作? 0 1 2 3 4

23.您是否经常介入并为他人做决定? 0 1 2 3 4

24.您是否能够公开表示爱意或感情? 0 1 2 3 4

25.您是否能够要求朋友略施小惠或帮忙? 0 1 2 3 4

26.您是否认为自己总是有正确答案? 0 1 2 3 4

27.当您与所尊敬的人意见相左时,您是否能够表达自己的观点? 0 1 2 3 4

28.您是否能够拒绝朋友不合理的要求? 0 1 2 3 4

29.您是否觉得称赞或表扬他人是件困难的事? 0 1 2 3 4

30.如果有人在身旁吸烟而使您感到不舒服,您是否会说出来? 0 1 2 3 4

31.您是否会运用狮吼或胁迫的方式使他人顺从? 0 1 2 3 4

32.您是否会接话并为他人下结语? 0 1 2 3 4

33.您是否与他人打架,特别是陌生人? 0 1 2 3 4

34.在家庭聚餐时,您是否会主持谈话? 0 1 2 3 4

35.当与陌生人会面时,您是否会主动自我介绍并引起谈话? 0 1 2 3 4

编者注:

1.“壁花”有旁观者之意,指人际交往中害羞、不愿主动交往、社交退缩的人。

2.自我肯定是指个体在实现外在或内在的目标时,独自从多角度进行分析,自行评价、反省自己的行为,为自己行为负责的个性特征

(史清敏等,2003)。

[1] 黄希庭.人格心理学.台北:东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