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艾里克森的人格理论(1 / 1)

第一节 生平事略

E.Erikson(1902—1994)

艾里克·洪伯格·艾里克森(E.Erikson,1902—1994)1902年6月15日生于德国法兰克福,父母都是丹麦人,原来住在哥本哈根。艾里克森的父亲在他出生之前就抛弃妻儿离家出走,他的母亲随即迁居德国,三年之后改嫁给一个犹太医生瑟尔多·洪伯格。从小艾里克森的母亲便告诉他,洪伯格是他的亲生父亲。不过随着艾里克森渐渐长大,他发现自己有着不同于其他犹太人的外貌特征:金发、高大。于是,在犹太人眼里,他是一个“非犹太人”,而在他的德国同学眼里,他又是一个犹太人,两边都不欢迎他。就这样,艾里克森小小年纪便体会到了深深的“同一性混乱”。到了青春期,艾里克森已经隐约觉察到自己的父亲是谁,于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候,他曾经在自己丹麦人的身份与对祖国德国的效忠之间苦苦挣扎。

艾里克森没有获得任何大学文凭,这或许说明他只是一个平庸的学生,又或许是由于他追求自我认同的渴望过于强烈,因为当他的继父要求他进入医学院学习时,他却决定要成为一个艺术家。其后的几年,艾里克森流浪于欧洲各地,以给孩子们画像为生。1927年夏天,他终于在心目中的艺术圣地——维也纳落下脚来,任教于一所为弗洛伊德的朋友及病人的孩子们开办的小学校。在那里,艾里克森认识了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这位知名的精神分析师不仅帮助艾里克森继续学业,更授予他精神分析的训练,并以相当低廉的价格亲自对他进行个人分析。1930年,艾里克森与舞蹈家塞森女士结婚,后育有两儿一女。无疑,从维也纳开始,艾里克森的人生改变了。

1933年,由于纳粹的兴起,艾里克森从欧洲移居到了美国波士顿,并成为波士顿第一位开业的儿童心理分析师。同年,他成为亨利·莫瑞主管的哈佛医学院神经精神病学系的一名研究员。1936—1939年间在耶鲁大学人类关系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并在耶鲁医学院从事教学工作。从1938年起,艾里克森开始对两个印第安部落进行长达几年的研究。他深入印第安人的居住地,进行实地考察,收集到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诸如此类的人类学研究,使艾里克森进一步意识到社会文化因素对人格形成的重要性,这种认识极其强烈地渗透到了他的整个人格理论之中。1939年,艾里克森把自己的姓名改为艾里克·洪伯格·艾里克森,显示出他在身份认同上的转变。

1950年,因为拒绝在不名誉的效忠誓词上签字,艾里克森辞去了加州大学的教授职务(后来加州大学聘请艾里克森回去,但被他拒绝了),前往马萨诸塞州的奥斯汀里格精神医学中心工作。1960年,艾里克森被哈佛大学聘为人类发展学和精神病学教授,直至1970年退休。退休之后,艾里克森居住在旧金山,他的卓越成就获得了心理学界及大众的肯定,《时代》杂志甚至将他评为最突出和最具影响力的精神分析学家之一。1994年,艾里克森病逝,享年92岁。

艾里克森在后半生里笔耕不辍,著作颇丰。他的第一本著作《童年和社会》出版于1950年,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艾里克森的其他主要著作还有:《同一性与生命周期》(1959);《理解与责任》(1964);《同一性:青春期与危机》(1968);《新的同一性维度》(1974);《生命历史与历史时刻》(1975);《游戏与理性》(1977);《生命周期的完成》(1982)。

荣格、阿德勒、霍妮、弗洛姆和沙利文等人都曾经因为抛弃了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学说而被精神分析界逐出门外,但是也有人选择了更加温和的方式,那就是保留并改造力比多理论。他们接受弗洛伊德理论的基本概念,如婴儿性欲、潜意识过程、心理冲突、三我结构模型,等等。同时他们也承认,弗洛伊德对于本我、内心冲突以及心理病态的过于强调,的确在某种程度上掩盖了相对健康和适应的心理功能的重要性,因此他们在弗洛伊德理论的基础上加强了对理性自我力量的重视,这种对经典精神分析的改造成就了著名的“自我心理学(egopsychology)”。虽然有许多理论家对自我心理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但其中有一个人取得了独一无二的专业成就和广泛的认可,这个不平凡的人没有大学学位,但最终成为一位杰出的精神分析学家,他将“同一性危机”这个词带入了我们的日常语汇,并首先面对和解决了自己身上的这个难题,他就是艾里克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