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对人格的界定中,可以认识到人格的多重性。人格具有以下几种基本性质,这些性质表现出对立统一的特点。
一、独特性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俗语为人格的独特性(uniqueness of personality)作了最好的诠释。
一个人的人格是在遗传、成熟、环境、教育等先后天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不同的遗传环境、生存及教育环境,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特点。例如,“固执性”这一人格特征,在不同人身上赋予了它不同的含义。作为娇生惯养、过度溺爱的结果,这种固执性带有“撒娇”的含义;而在冷淡疏离、艰难困苦的环境下形成起来的固执性,会带有“反抗”的含义。这种独特性说明了人格的千差万别、千姿百态。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会发现每个人都有其风格,独特性体现了人的心理差异。核心人格的研究就是只针对个体的独特性而言的,例如,哈姆雷特的优柔寡断,林黛玉的多愁善感,就体现了表现在不同人物身上的典型人格品质。美国人格心理学家阿尔波特是一个重要的个体差异的先驱发言人,他有句名言:“火可以使黄油融化或使鸡蛋变硬”(Allport,1937),他认为:没有两个人是完全一样的,因此也没有两个人对同一事物做出完全相同的反应,每个人的行为是由独特的特性结构决定的。
强调人格的独特性,并非排斥人的共同性。人格不仅反映了人的独特性,也反映了某一团体所具有的共同特性。人格共同性是指某一文化、某一民族、某一阶层、某一群体的人们所具有的相似人格特征。人类文化学者把同一文化所陶冶出来的共同人格特征称为群体人格(group personality)或众数人格(modal personality),也叫公众人格(public personality)。例如,研究发现富有创造性的个体往往共享着一套人格特征:经验、兴趣广泛、喜欢复杂的事物、精力旺盛、判断独立、自主、直觉、自信、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矛盾冲突的影响力、创造的坚持性(Barron & Harrington,1981)。
在人格的独特性与共同性中,人格心理学家更注重的是人格的独特性。
习栏1-3
认知风格——个人化认知与客观化认知
近年来,研究人们思维上的个体差异成为研究的焦点——人格的认知取向(cognitive approaches)。
Larsen,Diener & Cropanzano(1987)运用思维取样(thought sampling)技术研究在面对情绪唤醒的刺激时人们想到了什么?研究者给人们呈现情绪唤醒场景的幻灯片,然后询问被试,看着每张幻灯片时他们在想什么。例如,有张图片是一位妇女抱着一个孩子,孩子头上有几个伤口正在流血。在以前的研究中,大多数被试都报告说这张图唤醒了很强的悲伤苦恼的情绪。但在这一研究中,研究者感兴趣的不是被试感觉到什么,而是他们想到什么,是在面对着这样情绪性的场景时他们脑中流过的信息。一位被试说:“有一次我哥哥头上划了个又长又深的口子,就像这样,我记得血很多,也记得妈妈变得多心烦意乱。哥哥哭喊着,妈妈试图止住血。我觉得又无助又慌乱。”第二位被试看着同一图片,说:“头上的伤口出血相当多,是因为在头部接近皮肤表面处血管密集。看着那张照片时,我在想着头部的主要动脉群。”第一个看照片的人,沉浸在所谓的个人化认知(personalizing cognition)中,即这场景促使他回忆起自己生活中类似事件。第二位被试看着同一图片,沉浸在所谓的客观化认知(objectifying cognition)中。也就是说,这场景促使他回忆起头部血管分布的客观事实。这两个人的差异是认知上的差异。
二、稳定性
俗话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这句话描述了人格的稳定特征。人格的稳定性(stability of personality)反映在三个方面:
一是在人格形成方面,一个人的某种人格特点一旦形成后,就相对稳定下来了,要想改变它,是较有难度的事情。
二是在人格表现方面,人格特征在不同时空下表现出一致性的特点,即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境下人格表现出一致性。它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平均水平上的稳定性,这是某一群体在平均分上的稳定性,而不考虑个体差异。研究表明,30岁以后,人格平均水平上的改变就很小了。第二种是个体间的人格稳定,这是就某一个体而言。例如,一位性格内向的学生,他不仅在陌生人面前缄默不语,在老师面前少言寡语,在参与学生活动时也沉默寡言。中学如此,大学如此,毕业几年后同学聚会时,他还是如此。人格的持续性(continuity of personality)体现了人格的稳定性,今天的我是昨天的我的延续,明天的我是今天的我的延续。一个正常人可以在一天之内发生贫富突变,但很难在一天之内发生人格突变现象。
三是在人格特征方面,人格特征是指一个人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与行为特点,那些暂时、偶然表现出来的行为则不属于人格特征。例如,一个人平时性情温和,偶然发了一次脾气。人们在描述其人格时,不会说他脾气暴躁,仍然认为他是温情和蔼的人。艾森克(Eysenck,1983)曾指出,早在古希腊,哲学家西塞罗(Maicus Tullius Cicero,106B.C.—43B.C.)就区分了焦虑特质和焦虑状态。前者是一种易怒特征,是个体的一种稳定的行为方式,可作为一种人格特征;而后者是发怒的状态,是个体在一定情境中的短暂表现,它不是一种人格特征。
人格心理学家在研究人格的稳定性时尝试了不同的方法。例如,研究者Conley依据Cambell & Fiske的多维度——多方法理论,提出了人格稳定性的评估指标。一是一个人格特质应该在一个以上实验条件下被观察,如自评和他评;二是人格的个体差异表现为随时间的稳定,如追踪研究。Conley测查了300名中产阶层的夫妇,让他们互评,并由熟人评价,测查3次(1935,1954,1980)历时40多年,在神经质、社会外倾性、冲动控制、随和性4种人格特质上做评价。然后做了四方面的统计分析:①评价者的信度估计值;②同一情境中每个特质的自评、他评和熟人评价的一致性;③同一特质同一被试(自我和配偶)的评价一致性;④跨越20年不同被试对同一特质评价的相关(1935~1954);这些是考察稳定性的重要条件,以保证结果获得的准确性。研究结论是:神经质、社会外倾性、冲动控制具有一定的纵向稳定性,但随时间的增长其稳定性也在有所降低,历时10年的稳定性为0.6,历时20年的稳定性为0.4,历时10年的稳定性为0.3。但研究者McCrae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常成人的人格变化可能很大一部分是测量误差的结果。
人格心理学家在强调稳定性时,并不会忽视人格的可变性的。但人格的改变与行为的变化是不同的,行为改变是一种外在、表层的变化,人格的改变是内在、深层的变化。例如,特质焦虑(trait anxiety)在不同时空其表现形式不同。当他是学生时,他表现为考试焦虑,考前心神不定、忧心忡忡;在考场上无法正常发挥;当他工作时,他对竞争与压力环境有焦虑反应,采取逃避的方式来处理焦虑。在不同情境和不同的时期,他的焦虑反应是不同的,但内在易焦虑的特质并未改变。如果经过心理医生的脱敏治疗,他彻底消除了焦虑特质,这才真正是一种人格某种程度上的改变。人格变化也常被作为心理与行为异常的指标,病人和罪犯比正常人的稳定性更低。
三、统合性
人格是一个系统,系统中包含有各种人格结构成分与功能,人格的各种成分都处于一个统一的相互依赖的关系之中,这种结构关系赋予了每一种成分特殊的含义,把某一部分从结构关系中孤立出来研究将会失去许多重要价值。同时,完整的人格是一种自我统一的人格特征的组合,破坏了这种内在统一性,就不能很好地研究人格。正如格式塔学派所认为的,人格是一个整体,不能拆散为各个部分,正如知觉的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一样。
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各方面彼此和谐一致时,人们就会呈现出健康的人格特征;否则,就会使人发生心理冲突,产生各种生活适应困难,甚至出现分裂人格。
人是极其复杂的,人的行为表现出多元化、多层面的特征。如鲁迅曾说:“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人格表现绝非静水一潭,各种人格结构的组合千变万化,使人格的表现千姿百态。在每个人的人格世界里,并非是由各种特征简单堆积起来的,而是如同宇宙世界一样,依照一定的内容、秩序、规则有机结合起来的。一定的内在联系往往会把一组人格特征结合起来。
人格心理学家是如何整合人格结构的呢?一项关于在英国商界工作的1 010名人士的人格结构特征的研究(Matthews & Oddy,1993),让他们用一系列描述人格的形容词评价自己。表1-3显示了其中12个形容词的评估矩阵,矩阵被分为三个系列:尽责的(conscientiousness)、随和(agreeableness)与智力(intellectance)(自我评估的智力和智力兴趣),每个系列的4个形容词分别被认为与不同的人格特质有关。相关性模式似乎与预料的一致。4个尽责的项目之间相关系数较大,从0.35到0.54,尽责的项目与其他形容词之间的相关系数非常小,从0.01到0.25。即,努力工作的人可能也是勤劳、有良心、谨慎的,但是我们不能预测他们是否随和或聪明。因素分析目的是用假设的潜在内容或因素术语重新描绘数据,来说明这种主观是否确实与数据相符。一系列每个因素和每个最初方差之间的关系是因素分析的终点。因而,在尽责的项目中,各项目间是相关的,但是它应该与其他项目没有关联。
表1-3 被认为与尽责的、随和与聪明的特质描绘形容词之间的相关性
续表
(资料来源:Matthews & Oddy,1993)
表1-4显示了三个整合因素的因素矩阵。第一个因素主要用“智力”因素来整合,第二个用“尽责的”因素命名,第三个用“随和”因素定义。现在可以用三个因素的整合而不是12个维度来描绘个体的人格特征结构。
表1-4 从表1-3中有关数据得到的因素矩阵
注:最大方差旋转后,从主成分分析中获得的因素解答。
四、功能性
有一位先哲说过:“一个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运。”
人格是一个人生活成败、喜怒哀恨的根源。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有时会决定一个人的命运。人们经常会使用人格特征来解释某人的言行及事件的原因。面对挫折与失败,坚强者发奋拼搏,懦弱者一蹶不振。悲痛可以化为力量,也可以使人消沉。当人格具有功能性时,表现为健康而有力,支配着一个人的生活与成败;而当人格功能失调时,就会表现出软弱、无力、失控,甚至变态。从这一角度来讲,人格会起到决定一个人命运的作用。需要强调的是,人格功能性强的人会把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人格对认知与智力的影响是人格心理学家非常重视的课题,因为它体现了人格的功能性。例如,研究“失败后的成功”这一课题,发现个体对自己能力的反映会影响它。一些研究者(Chiu、Hong和Dweck,1994)总结一系列研究后认为,同样聪明的儿童,由于人格不同而在挫折后的问题解决成绩明显不同。控制定向(mastery oriented)的儿童倾向于将问题看作一种挑战,在遇到困难时他们更能采取坚持的态度;无助定向(helpless oriented)儿童倾向于自我中伤(self-denigration),产生消极情绪,在困难中屈服。当两组儿童面临困难问题时,控制定向的儿童能更加专注地思考问题,能对问题提出新的策略;而无助儿童则怀疑自己的能力,变得厌烦,从事无关思维。因此,控制定向的儿童会出现“失败后的成功”结果,无助定向的儿童则会出现“失败后的失败”结果。这一研究结果说明,不同人格特征会影响到人的思维方向,进而影响到人的行为结果。
人格教育目的就在于,提高健康人格的功能性,使人在生活中,特别是在逆境中,获取积极的行为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