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人格理论学习的要领(1 / 1)

人格心理学是以其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而著称的,本教材在介绍人格理论时采取博引众说的原则,将不同流派的理论学说一一阐述。不同的理论,不同的特色,会引来不同的思考,不同的启迪。在学习各种理论流派之前,学习者先要处理好以下几个理论学习中的问题。

一、人格理论的意义

人格理论是心理学家们对人的一套看法,是人格心理学家用来描述或解释人的心理和行为的一套假设系统和参照框架。由于人的心理现象的复杂性,以及人格心理学家各自对人的看法的不同,因而产生了各不相同的理论。自弗洛伊德于1915年发表“无意识”以来,心理学家已经建立了许多富有影响的人格理论。

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人格理论呢?它们的价值何在?实际上,人们学习人格理论,是期望能够用它来解答一些问题。人格理论能够回答什么问题呢?例如,在研究某一个体时,我们想要了解他(她)什么呢?我们想知道:他(她)具有什么特征?他(她)是如何变成这个样子的?他(她)为什么会这样做?因此,我们需要一种或几种人格心理学理论来回答这些问题,诸如“什么”、“如何”、“为何”等类问题。“什么”指的是个体的特征,以及这些特征是如何组成一个整体的。“如何”指的是人格的成因,什么因素使个体形成目前的人格的,遗传、环境、主体各以何种方式、以多大的影响力对个体产生作用。“为何”指的是个体行为的动力。他为何动?又向何方动?例如,一个人很抑郁,人格理论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抑郁是否是此人的稳定的人格特征?如果是,这种人格特征是如何发展起来的?抑郁为什么只是对某种特殊情景的体验?在抑郁的状态下,他的行为反应方式是什么?是购物,吃零食,还是独处?人格理论会告诉人们在解释行为时,应该如何去思考。

二、人格理论的向度

在学派林立的人格心理学领域中,人们的观点是互有异同的。在学习、比较、融合各种理论学派时,吉尔和兹戈尔(Hjelle & Ziegler,1992)提出了九个理论向度,受到了许多人的认可。

(一)自由论——决定论

自由论(Freedom)——决定论(Determinism)这一问题主要涉及的是对人行为的决定因素是什么?是由其个人意愿自由控制,还是由不为个人意愿所控制的因素来决定?心理学家对此问题有不同的见解。精神分析学者弗洛伊德认为个体行为由其内在驱力所控制,个体并不能觉察这种力量;行为主义者斯金纳则把人看作为一种“自动装置”,受外部控制很大。两种理论一种强调内部不可知的力量,一种强调外部不可抗拒的力量,异曲同工,都是“决定论”的观点。人本主义学者看法相反,罗杰斯曾指出,人类并非完全由无意识来掌握,个体可以创造自己,在创造其生命价值时,是有其自由的(引自Shilien,1963)。因此,他主张人是“自由”的。

(二)理性——非理性

理性(Rationality)——非理性(Irrationality)这一维度说明人的理性思维对人的影响有多大。人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虽然很少有理论持极端看法,但多多少少存在差异。认知心理学派强调理性的作用,凯利认为“人是科学家”,推理作用对人具有重要影响。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强调非理性的作用,而行为主义者斯金纳重视学习过程中“强化”的效应,不太看重理性的作用。

(三)整体论——分析论

整体论(Holism)——分析论(Elementalism)这一维度划分了心理研究是对人进行整体研究,还是分析研究。整体论主张人是一个完整的个体,将其拆成部分,就失去了真实性。例如,弗洛伊德等临床心理学家多主张这种方法。分析论认为人格科学研究必须从其构成元素入手,从整体着眼,只能获得一个笼统的印象,无助于对一项行为的精确认识,如特质理论。实际上,整体论与分析论在人格研究中都非常重要。

(四)遗传论——环境论

遗传论(Constitutionalism)——环境论(Environmentalism)说明一个人的人格究竟有多少取决于遗传,有多少受环境的影响。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不容易有简单的答案。遗传论者多重视气质、体形与行为的关系,如希波克里特(Hippocrates)提出的气质学说,克瑞其米尔(Kretschmer,1936)和谢尔顿(Sheldon,1944)提出的体形说,弗洛伊德的本我概念更依赖于遗传因素,艾森克(Eysenck,1995)也强调遗传的作用。华生等行为主义学派则是极端环境论倡导者,强调学习是人格形成的基础,环境塑造人的行为。现代人格心理学家提出了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理论,研究不同人格特征的二者交互作用的特点,脑科学的研究成果也在不断澄清着这一问题。

(五)可变性——不可变性

可变性(Changeability)——不可变性(Unchangeability)这一维度涉及了一个基本问题:一个人在其生命历程中能否有根本改变?有些学者认为人格在儿童期形成之后,就比较稳定了,人身上存在有人格结构的延续中心,在人的一生中它都是行为的支撑者。如弗洛伊德就是此观点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一个人的人格在他5岁时就已形成了,虽然以后在表面上有一些变化,但其潜在的人格结构不会改变,所以弗洛伊德十分重视童年经验,他认为只有长期和深入的心理分析,才有机会使当事人的人格产生实质性的改变。我国民间也有“3岁看大,7岁看老”的说法。相对的,艾里克森就主张人格的可变性,认为人格在一生中始终变化着,在每一阶段人们都要处理一个特殊的人生问题,从而使其进一步发展。

(六)主观性——客观性

在探讨人格问题时,常会涉及主观经验与客观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决定作用。主观性(Subjectivity)——客观性(Objectivity)这一争论反映了近代人格理论中,现象学派与行为学派的相异之处。现象学者指出,决定一个人行为的因素,并非外在的事物和环境,而是这个人对于那些事物和环境的看法。看法决定了事物与环境对主体的价值。如果一个人认为这件事对他具有重要意义,他就会珍视它;反之,就会忽视它。要了解一个人的行为,就要先了解他的主观看法。例如,罗杰斯指出,人的内部世界比外部环境刺激对其行为有更大的影响,外部见到的行为如无内部经验作为参照,仍是不可理解的东西。相反,行为主义学派强调人格是由外部的客观因素的作用而形成的,所以他们重视客观行为事实,以及行为与外部世界中可测量因素的相互关系。

(七)主动性——反应性

主动性(Proactivity)——反应性(Reactivity)这一维度涉及了对人类行为原因的解释。一个人的行为究竟是由其内部所发动的,还是只对外在刺激的反应?采取主动性观点的学者认为行为产生于人的内部因素,人们是在主动地表现各种行为,而不是做被动的反应,如认知学派。持反应性论点的学者认为每个人都是处在某一个环境中,环境给予他各种形式的刺激,他要对刺激做出适当的反应,如行为主义者的观点。

(八)均衡性——不均性

均衡性(Homeostasis)——不均性(Heterostasis)这一维度主要涉及行为的动力。一个人的行为动机是什么?是消除紧张以达到内部平衡状态,还是不断成长以达到自我实现?持均衡性观点的弗洛伊德倾向于重视个体维持均衡状态的动机,认为个体的某种缺失就会产生某种需求,导致陷入紧张状态,于是个体将采取一些活动,以取得满足,使个体恢复到均衡状态。持相反观点的人,如人本主义学者罗杰斯、马斯洛等都强调个体谋求自我充分发展的倾向,他们认为个体的主要动机在于追求生长、求发展。他们通过不断地求新、接受挑战,使之不断成长,获得充分发展。

(九)可知性——不可知性

可知性(Knowability)——不可知性(Unknowability)这一维度说明人的行为和本性是可以根据科学方法而被认知,还是有某些超越科学而不为人所认识的东西?行为主义学派主张运用系统的观察和实验来研究人类行为。而现象学派的学者认为每个人生活在其本身主观经验之中,而这些经验是别人所不知的,因此凭借一般的观察与实验方法,也不能完全体会其内心领域,进而也就难以了解人性的本质。

了解这九个维度,对于人们分析、比较各种理论很有帮助。任何重要的人格理论都可以包含在这九个基本设想之中,在每个向度上找到它相应的位置。吉尔强调在双极连续体上的位置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因此,以维度的观点进行分析最为合适。这样有利于探讨各种人格理论在基本假设方面的不同程度与涉及的不同范围。通过这些维度,可以看到不同人格理论学家是如何认识人、如何看待世界、如何形成其学说和观点的。这些分析向度,并非是在形成理论之前而预先确定的,而是在学说形成之后,后人在分析理论时设立的。

三、人格理论的原则

好的人格理论的标准是什么?建构一个好的人格理论,应该是言之成理,有理有据,简明易懂,体系完整又自成一家。以下是在学习人格理论过程中所依据的六个原则:

(一)核心性原则

核心性(core)是指一种理论的关键之处。每种理论都有一个核心点,在这个核心点下展现一系列论点和论据。一种理论是对一种心理现象的说明,要使理论具有说服力,就必须要抓住现象的核心内容,确定出理论的核心点。这个核心点抓得是否准确是衡量理论价值的重要标准,如弗洛伊德早期以性本能作为其理论的核心点,受到了许多的批评。因为人不仅是一个生物实体,也是一个社会实体。

把握理论的核心点也是学习人格理论的关键,如美国人格心理学家凯利的“建构”,他认为每个人都如同科学家一样,建构着自己的人格。罗杰斯的“自我”,他认为人的心理只有与自我联系起来时,才对一个人产生意义。心理失调也往往与自我有关,解决好自我的问题,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以此还提出了以“来访者为中心”的咨询原则。霍妮描述了现代人对社会变化的不安全感所产生的“焦虑”。弗罗姆认为人生最主要的问题是孤独感(loneliness),每个人都努力地追求与他人建立某种感情关系,爱是解决孤独感的唯一真正有效的方法。阿德勒认为人生最主要的问题是强烈的自卑感,而培养自己面对现实的勇气才是真正的对策。荣格认为人生的主要问题是偏极(one-sided)或偏于一方的人格发展,内外向就是一种双极人格维度,他认为只偏于单一方向发展的人格是不正常的,阻碍人格的充分成长和表露,应该培养一种“大众我”(public self),使自己能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

把握每种理论的核心点,可使人们准确、有效地使用它,而不至于误用或发生严重的歪曲。

(二)广博性原则

广博性(comprehensiveness)是指理论所能涵盖的范围。好的理论应该是能够解释人类的所有或大部分行为。在弗洛伊德之前的理论家只研究人的意识现象,而弗洛伊德则提出了前意识和无意识观点,解释了许多前人没有解释的现象。从这一点来看,弗洛伊德理论的广博性比其之前的要好。广博性越好的理论,其所研究的范围也越广泛。一个广博性差的理论,由于兼容性差而不能处理多变的现象或问题。

事实上,一个良好的理论不一定能够解释所有的行为,但在解释某一层面行为上却有独到之处,也不失为一个好理论。这也是当代有许多人格理论存在的原因。

(三)简约性原则

一个好的理论应该是简明一致,要而不繁,易于理解,这体现了理论的简约性(parsimony)。正如爱因斯坦所说,科学寻求的是世界的和谐性及其逻辑的简单性。人格理论也应该寻求这种精简性,它可以使人“一目了然”地把握其要旨。例如,荣格的理论有许多可取之处,但是由于他所使用的词汇过于繁杂,使人难以理解,其理论影响也大受限制。

人格理论的简约性还表现在人格研究中的理论结构点。罗斯(Ross,1979)提出了两种理论推论模式:限制定向推理(见图1-5)和流动定向推理(见图1-6):

图1-5 限制定向推理(Ross,1987)

图1-6 流动定向推理(Ross,1987)

限制定向推理是一种与实际观察数据相联系的思考方式,从图1-5中可以看出,三种情境均可以引发三种反应,但是这种描述看起来较为烦琐;而流动定向推理是一种用逻辑假定来把描述变得简单的思考方式,三种情境均可引发三种反应的原因可以假设为内部心理的中间环节启动了相同的反应,这一逻辑假定就是“结构点”——焦虑(anxiety)。结构点可以帮助人们更简单明了地解释复杂的行为,结构点的总结需要更多的思考过程。

(四)验证性原则

一个人格理论体系中的任何论点都应该可以通过实证研究加以验证,特别是理论的基本假设是应该能够被操作化的。理论与研究要具有关联性,如果一个理论能得到大量的、可靠的实验研究所验证,说明这一理论是能够经得起实践检验的。如弗洛伊德提出的无意识理论,已经越来越得到实验研究的证实。如内隐记忆、阈下知觉、盲视等,弗洛伊德通过梦、催眠、自由联想等来窥探无意识。

例如,阈下知觉(subliminal perception)实验。让两组被试分别看一张略有不同的图片(图1-7A,图1-7B),图片以速视器显示,图片闪现的速度很快,使被试无法意识到图片内容。图片闪现后,要求被试闭眼,想象一幅自然景象,然后画出并标出该景象各部分的名称。图1-7B中隐含着一个鸭子的图像,结果看这张图片的被试在画出的自然景象中,画出了与鸭子有关的影像,如鸭子、水、羽毛等。但这些被试却表示没有看到鸭子,甚至再要求他们从图中找出鸭子来,大多数被试还找不出来。研究结论是:无法被知觉到的刺激,即阈下知觉,仍有可能影响人们的想象与思想(Eagle,Wolitzky,& Klein,1966,p.838)。

图1-7 阈下知觉实验图

(五)提示性原则

提示性原则(stimulation value)是说明一个好的理论可以引发人们更进一步的研究与思考,去发现未知的现象。理论的震撼力是让读者和其他学者获得启示,使人读后觉得新鲜而有所悟。所以,提示性原则就是看此理论是否具有引导功能。弗洛伊德的理论在当时具有强烈的震撼力,被称为对人类自尊的第三次冲击。他提出的无意识思想,一直是人们研究的关注点,认知心理学对内隐记忆的研究就源自于无意识思想,后人的研究也为弗洛伊德的理论注入了生命力。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Witch,1940)提出的场独立性——场依存性理论也是一例,其突出贡献在于将认知领域与人格领域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一理论的提出引发了大量的研究,许多心理学家开始关注这一研究维度,并引入到自己的研究领域中,获得了大量的实证研究资料,同时也不断丰富了威特金的理论,这一研究领域持续了四十年。

(六)实用性原则

实用性原则(usefulness)说明了理论是为实践服务的,一种理论要能够指导实践,并应用在实践中。学科发展史已表明,任何生存的理论都是具有强大实用价值的理论。人格理论源于实践中,许多人格理论的提出者都是在临床咨询领域中工作的,他们将自己的工作体验和思考总结出一套理论体系,反过来,又对实际工作起指导作用。临床治疗也为人格心理学理论提供了广泛的实践机会,赋予了人格理论以巨大的生命力。例如,罗特(J.Rotter,1966)提出了人格的内外控理论,并编制了测评工具,引发了大量的相关研究,探讨内外控与各种心理行为的关系,如对成败的归因、人际关系、心理适应等方面。这说明内外控理论是一个实用性较强的理论。

例如,陈秀珍(1980)研究内外控、焦虑及挫折对注意力的影响。她先用内外控量表、焦虑量表将120名女大学生分为12个组,施测注意力测验,实验组还要接受挫折变量的插入。注意力测验是在一堆数字中找出所指定的数字,注意力的高低用遗漏反应数和错误反应数来评定。结果显示:受挫折前,内控者在注意力测验上的遗漏反应数比外控者少,但错误反应数比外控者高;受挫折后,内控者与外控者在注意力测验的进步程度无显著差异,但内控者注意的是反应的正确性,外控者注意反应的速度;挫折后,焦虑对内外控者有不同作用,焦虑对内控者有促进注意力测验的作用,而对外控者有干扰注意力的作用。

四、人格理论的影响因素

普汶(Lawrence A.Pervin,1993)曾指出:人格理论受到学者个人因素、当代精神或当时的思潮、所处文化中人们持有的哲学观点等方面的影响。

(一)当时的社会背景

人的意识形态必然会受到当时社会特征的影响,在人格理论中充满了当时社会特征的痕迹。弗洛伊德一生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反射到其理论中,充满了悲观的色彩和对人性丑恶一面的揭露。在1909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他丧失了所有财产,1920年女儿去世,两个儿子从军,对儿子死亡的担心始终威胁着他,这一年他提出了“死亡本能”的理论。1930年在反犹太主义思潮下,柏林纳粹党焚烧了他的书。在这些社会因素的影响下,弗洛伊德批判人性时提出了人的攻击本能,“在这一切背后的一点真理——人急于否认的——是人并非温和友善、冀求爱情的生物,也并非是遭遇攻击的被动防御者,而是怀着强大的攻击欲望,这攻击性可视为他天赋本能的一部分。”(Civilization and Its Discontents,1930,p.85)在了解了弗洛伊德所处的社会背景后,就能进一步深刻认识其理论内涵的产生原因了。

(二)学者本身的经验

学者在建立其人格理论时,往往受到其生命史中重要事件的影响。学者有时所描述的事实就是他们自己,理论中充满了他们自身的人生体验与感受,理论中多多少少有“夫子自道”的色彩。所以,在介绍人格理论时,人们常常会先介绍理论者的生平。例如,阿德勒(Alfred Adler)在其个体心理学(Individual Psychology)中首先提出了“器官自卑”(Organ inferiority)的概念,并指出身体功能间的互补作用。随后,将这些概念又引入到人格理论中,提出了相对性的人格概念,认为由“自卑感”所引导的“追求卓越”的趋向,是行为的基本动力。同时,阿德勒也非常重视家庭内部的社会环境,孩子排行对儿童人格发展的影响。这些理论观点与阿德勒的幼时经验有关,阿德勒从小体弱多病,身体孱弱,学业成绩不十分出色,自卑感强,而且手足间有竞争(Carver & Scheier,1996,p.286;Phares,1991,p.98)。在艾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psychosocial development)理论中,其核心概念是“自我认同”(self identity),他认为一个人如果不能确定“我是谁”、“我是怎样的人”就会引起“角色混乱”,造成适应不良。这一理论观点的提出也与他自己的身世有密切关系,艾里克森的父母为丹麦人,在他出生前就离异了,其3岁时,母亲再婚,他随继父姓,母亲与继父均为犹太人,而艾里克森由于其北美血统所显示出的身体外形,被视为外邦人,这引起他在身份上的困扰,不能有明确的“自我认同”,真实体会到“角色混乱”的压力。这些例子说明,学者自身的人生经历与体验往往是理论产生的基础,因为各自的人生体验会引发学者的深刻思考,进而提出相应的理论观点。

(三)学者对人、社会及科学的态度

任何理论的产生与发展都与学者对人、社会、科学的态度有密切关系。普汶(Pervin,1970,1975,1980,1984,1989,1993,1998,2001)在《人格心理学:理论与研究》(Personality:theory and research)中就十分注意这一点,在陈述每一个人格理论时,先介绍学者对人、社会和科学的态度,帮助人们理解为什么学者会提出这种理论观点。例如,由于弗洛伊德提出人性本恶的人性观,他分析了两次世界大战,指出了人类本性中的丑恶的一面,其理论观点的表述也颇为消极。罗杰斯则认为人性本善,所以人总是积极向上、追求自我的成分发展;同时罗杰斯还认为每个人对世界各有其独特的知觉,并构成其“主观世界”(phenomenal field),基于此看法,他提出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主观经验。

(四)有关学科发展的情况

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都不是完全独立的,它常和许多相关学科有密切联系。事实表明,其他学科的发展,对人格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例如,艾里克森等学者重视人类行为的遗传因素和生理基础,这一理论思想与近几十年来遗传学、生理学的发展有关,特别是由于遗传学、脑科学研究进展表现得突飞猛进,使得近年来遗传对人格的作用又再次受到了注意。因素分析方法的发展,促进了“人格大五因素理论”的建立。化学元素周期表的提出,使特质论的卡特尔深受启发,提出了人格的元素周期表。随着计算机科学的迅猛发展,人格心理学领域又出现了认知与信息加工理论。

五、正确认识人格理论的地位与作用

尽管人格理论已发展有百年历史了,但人们对人格理论的态度仍然是褒贬不一,形成了对理论价值的不同评判。

(一)理论的价值

1.理论研究确定了一门学科的框架

弗洛伊德作为人格心理学理论的鼻祖,其人格理论框架的完整性为后人们所称道。他在论述人格心理学时,就确定了这门学科的框架和研究主题,如人格的结构、人格发展动力,人格发展阶段、临床应用等。后面的理论学家在理论建构上基本没有跳出其框架。理论往往确定了人们思考问题的范围与方向。

2.理论对实验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理论确定了实验研究的目标,实验研究设计都是在理论的指导下展开的。理论构思得好,就能使研究更有系统性、逻辑性,研究者不至于把时间浪费在无意义的或不相关的变量上。同时,它可以引发人们对未被注意到的实证资料进行收集和探讨。而且,只有在理论之下,事实才有意义,研究才会有长足积累。赫布(Hebb,1951)说:“若是没有理论,心理学上的观察和描述必定混乱而无意义。”理论对人格实验研究具有指导作用,认为人格研究方向是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人们通过实验来为理论寻找依据,将实验结果纳入一个逻辑框架中,形成比较完整而系统化的理论体系。

3.理论对研究者的思维起过滤作用

有时研究者常常会被烦乱的具体现象弄得眼花缭乱,无从下手,理不出思路。理论则可以使研究者沿着某一方向去探讨一种现象,而具有不同理论背景的人,会对同一现象得出不同的分析。所以,理论会帮助人们去清晰而有效地分析现象,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但是,理论的综合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二)理论的局限

斯金纳(Skinner,1950)曾呼吁要慎重对待理论,甚至认为完全用不着理论。因为,理论也有其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理论会限制思维的开阔性与探新性

理论会使人产生思维定势,跳不出原有理论的框架,甚至会使人误入歧途,也会影响人们发现新的东西。

2.以理论为先导的研究模式并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学科

理论研究模式是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而有些研究者偏好于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这类研究者认为,研究应从收集事实材料开始,直到有了雄厚的事实基础后,才能建立理论。其实,人格心理学理论最初也是从此开始的。弗洛伊德在观察了大量心理疾病的患者之后,分析他们的症状,认为这些都是无意识的作用,于是提出了无意识理论观点。这表明在研究一个相对独立的小型课题时,可以从事实出发,特别是一些实际问题的解决。

3.理论自身发展的局限性

理论发展是有一个过程的,从低级不断地向高级发展,从不完善向完善发展。当理论发展未达到完善阶段时,会影响到人们理解与使用理论,从而导致出现一些偏差。所以,对于发展不完善的理论,要倍加小心,要求人们具有批判性思维。此外,就当前情况谈,即使一种已被称为“完善”的人格理论,也有其局限性。

从上述内容可以感悟到理论具有双重作用,既可载舟,也可覆舟。

(三)如何认识理论

1.理论是人类思考的工具

歌德曾说:“理论是灰色的。”但实际上,理论是清白的,而现实是杂色的。理论之清白、高雅,在于它既要联系实际又要超越现实。理论要高于现实,它追求与现实呈现出某种天然的“距离”,但这不是理论的变质,而是对现实的更高层次的概括,它体现了一种抽象和预示。

当人们在抱怨理论时,要反思一下是谁的过错。是理论太抽象,还是人们没有深入思考它?是理论无用,还是没有将它有效地转化到现实中去?是理论有局限性,还是人们的理论创新性不足?理论仅仅是人们思考时所使用的工具,不要因为没画好直线,就埋怨尺子不好。

2.人格心理学对理论的偏重

为什么人格心理学如此偏爱理论?这与人格心理学自身特点有关。人格理论源于研究者长期对问题的思考与实践体验。但最终形成理论,主要在于人格自身的统合性。人格各个部分是一个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整体,人们在涉入某一问题时,自然要连带起人格的其他成分。所以,人们要在一个整体的框架中去思考问题,这个框架就是理论。

例如,在分析一个学生为什么悲观厌世时,要从各个方面、各种角度去分析。引发事件是什么?事件导致了什么心理反应?什么原因导致了他的这种反应?对他今后人生有何影响?这里面涉及了人格结构、人格成因、人格发展等理论结构的问题。这些理论维度正是人们解释其行为的思维方向。

对悲观厌世学生的分析框架

引发事件:如,考试失败

人格结构分析:如,无助型人格——自助型人格

心理反应与表现:

认知归因:稳定、外部归因,如“我能力差。”“我运气不好。”

解释风格:自我击溃式,如“我总是记不住。”“没希望了,我彻底完了。”

情绪反应:消极情绪,如焦虑、悲观、屈从等

行为导向:退缩式行为,如放弃、逃避等

心理成因:

家庭因素:如,家庭教育缺失

学校因素:如,老师不喜欢他

其他因素:如,外表、生病等

预测未来:会导致进一步的失败,多次受挫而变得颓废

治疗方案:改变认知归因,寻求家庭与学校的帮助。

因此,就每个良好的理论框架来说,它是能对人的行为给予较为完整的分析与处理的,所以,理论在各种人格研究与应用中是有一定价值的。

3.要敢于使用理论

任何事物都具有辩证的性质,理论也如此。理论发展的不完善,并不应妨碍人们的思考,以及对理论的使用。赫布(Hebb,1951)说:“我认为唯有利用坏理论的残石,才能建立更好的理论。”了解理论的发展有助于防止人们重蹈覆辙。

对理论的使用原则应该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四)如何使用理论

可以设想一下,一个漫无目标的观察者和一个有导师引导的观察者,二者具有何等巨大的区别。人格理论就如同向导,它可以指点人们准确而敏锐地观察事物,预测事物发展的进程。所以,人格理论可以帮助人们确定观察事物的方向,提供给人们一些描述、解释个体行为的概念和原理,以及评定、预测人格的方法。

1.描述

了解一个事物的第一步就是描述它。人格理论提供了大量能描述人格特征的词语。其中有类型层面上的描述,如内外向型;有特质层面上的描述,如谨慎、善良、粗鲁、吝啬、慷慨等。特质理论学家们用词汇学的方法来研究人格,通过搜寻字典,抽取了18 000条词汇,最后经过统计分析,提出了“大五人格”描述的模式。在人格理论中,人格结构这一基本问题的研究,就是用于描述人格结构差异的。

例如,安德森(Anderson,1968)对555个人格术语好恶度的研究,来描述了最受喜爱的人格和不受欢迎的人格特征。这是人格特质理论对人格的一种描述方式。他让100名大学生对555个描述人格的词汇进行0~6个等级的评价,确定了5个最受欢迎的人格特征,5个最不受欢迎的人格特征,还有5个中性人格词汇。结果见表1-2:

表1-2 大学生对人格特质的好恶度评价

(资料来源:Anderson,1968)

结果显示,真诚是最受大学生欢迎的人格品质;反之,说谎是大学生最不喜欢的人格品质。

2.解释

科学的重要功能不仅在于发现某一现象,还在于能解释这种现象。人格理论具有解释现象的能力,为什么这个人具有这种人格品质,什么因素使他形成了这种品质?所谓“解释”就是确认原因。人具有探索欲望,有强烈的好奇心,人总是想了解事情发生的原因,当一时得不到真正的解释时,人们甚至会做一些推论。弗洛伊德在探讨人格发展问题时,认为人格的形成主要在人生的前五年,之后不会有实质性的改变,在解释原因时他曾设想人格中有一种“人格延续中心”。这个“延续中心”是弗洛伊德提出的一种解释推论,是否存在,需要验证。但是,弗洛伊德的这种推论给予了人们解释问题的一种参考。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Need Hierarchy)也为人们提供了观察和解释人的思考层面,其需求理论能够解释为什么在选择工作时,有人看重物质奖励,有人注重事业发展空间,有人寻找和谐的工作环境,不同的人依据个人的不同层次的需求确立自己的工作选择依据。

对于考试焦虑有许多研究,考试焦虑高的人比低焦虑的人在紧张的考试情境中表现差,但在非考试环境中,高焦虑者的表现比低焦虑者好。在解释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时,有一些理论家提出了他们的理论解释。如艾里克森用超警戒理论和资源分配理论来解释高焦虑者与低焦虑者在认知加工过程中的差异。超警戒理论认为,高焦虑者总是过分探察环境中的威胁,一旦威胁被觉察到,就会试图锁定威胁刺激,并且缩小注意的焦点。资源分配理论认为,焦虑可能将注意的资源从当前任务中分离到与烦恼有关的事物中去,导致对当前任务加工的资源不足,产生注意偏差。由此可见,理论对现象及实验研究结果的解释具有重要作用。

3.预测

要了解人类,就要能够对人类行为做出预测。人格具有预测行为的功能。人格心理学非常重视人们行为中的稳定成分,只有稳定的成分才构成人格结构。人格因其稳定的特征才为预测提供了条件,人们可以通过一个人一贯的表现,来预测他未来的行为取向。例如,具有成瘾人格(the addiction-prone personality)的人其吸烟、吸毒的可能性就比非成瘾人格的人高。因为成瘾人格具有寻求刺激、爱冒险的特点,他们更愿意去尝试一些能刺激他们神经兴奋的事情,越是被禁止的事情越激发他们的尝试欲望。因此,戒毒机构对具有这种人格的人会特别关注。这也给予教育工作者一些提示,怎样对具有成瘾人格的青少年群体进行教育,防患于未然。

人格测评工具也为预测人的行为提供了客观方法。《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是一个预测性较好的人格量表,在中学生身上,运用16PF发现了几种人格特质对成就的预测作用。与高成就有关的人格特质有聪慧性(B+)、外向(A+)、有恒的(G+)、敢为(H+)、忧郁(O-)、自律(Q3+),但没有一个人格特质能像聪慧性那样预测成就。但其他研究表明,如果在统计学上控制了聪慧性时,人格就能预测成就(Bardon、Dielman & Cattell,1971)。

一些学者(Friedman,Tucker,Tomlinsonkeasey,Schwartz,Criqui,1921)提出了一个有意义的问题:儿童的人格是否和寿命有关?研究对1500名大约11岁的聪明儿童进行了追踪研究,研究从1921年开始,先让儿童的父母用一系列人格特质来描述儿童,研究者综合了这些描述,并进行了统计分析,形成了人格因素,与“大五人格”模式的维度很相近,这些人格维度是:①社会性(接近外向性)、②高自我尊重、③高动能(像神经质)、④社会责任感的可信性(近似责任感)、⑤心情愉悦、⑥积极和持久性。用这些变量来预测这些儿童70岁时的情况,看人格特质变量与生死变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6种人格特质中,具有责任感、心情愉悦的人寿命长。研究者们认为,有责任感的人可能更有可能形成好的健康习惯,并遵循医学建议,加之有良好的心态,具有较好的应对机制。这一研究结果,使研究者做出某种程度的预测:满意感的儿童寿命长,兴奋性的儿童寿命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