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人格研究的主题(1 / 1)

人格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研究领域有其独特的研究主题。研究和了解人格心理学,就要从下面的问题中去思考人的心理差异。

一、人性哲学

人性哲学是人格理论家面临的第一个基本论题。在人格理论研究中,人性观是每个理论都要涉及的问题,因为人格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学科,人性哲学体现了每位学者看待人的态度与对人的思考取向。在人性哲学中不仅反映了学者自身的生活经历以及当时的社会与科学趋势,而且学者对人性的看法也直接影响到他们人格理论与研究的层面与方式。在各种派别的人格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人性观。例如,经典精神分析理论代表人物弗洛伊德把人视为一个能量系统,主张人性本恶;人本主义学派代表人物罗杰斯把人看做是自我实现的有机体,相信人性本善;行为主义学派的代表人物斯金纳把人当成环境变化的被动、机械的适应者,主张人性无善恶;等等。在各种人性观影响下,每种理论都提出了一种研究和分析的思路,同时也表现出了理论的局限性。

读者在学习人格理论或分析人格现象时,不同人所持的人性观会影响到一个人对人格问题的理解。

二、人格结构

人格具有稳定的性质,存在着一些基本单位,构成人格结构(personality structure)。不同的人格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试图回答人格的结构问题:特质理论代表人物卡特尔提出了特质的结构网络来描述构成人格结构的单位;精神分析学家荣格提出了双极人格维度(如,内向—外向)来说明人格结构的向度;类型理论代表人物希波克里特描述了四种不同气质的人格差异来说明人格特征问题。另外,人格结构的构成形式也是人格理论学家争论不休的问题:特质间或成分间的关系如何?它们之间形成的是何种结构?是层次结构、水平结构、圆形结构或是三维结构?

值得一提的是Royce的人格系统理论(Powell & Royce,1978),Royce终生都在研究人格的认识论价值及其因素结构,他以整合的观点提出了一个包罗万象且相当复杂的人格理论结构体系。这一模式由人格的各个“子系统”组成(这些子系统包括:感觉系统、动机系统、认知系统、情感系统、风格系统和价值观系统),这些子系统在不同水平不同层次上交互作用(见图1-3),共同影响个体的价值观、自我概念和生活方式的形成。Royce的理论是一种思辨性的尝试,尽管有大量的经验性数据作为建立理论的依据,但它仍然只能算是个人的观点。

图1-3 Royce的人格系统理论(摘自Powell & Royce,1978)

习栏1-2

发明家具有什么样的人格结构?

陈昭仪(1990)研究了我国杰出发明家的人格结构,对20名发明家进行深度访谈、问卷调查、人格特质检核表,然后对所有材料进行质的分析,归纳出杰出发明家的人格结构有四个方面:

1.创造思维:具有想象力、创造力、变通性、独特性、客观性、强烈的好奇心、反应灵敏、喜欢动脑思考;

2.行为方面:实践能力、实事求是,具有追求成就的强烈动机,在工作态度上具有固执性、很有耐力及专注力;

3.性格方面:非常自信、个性好强、有冒险性、幽默、不喜欢压力、有独立性、很有耐性,人格特质均属稳定型,且多为内外向均衡型;

4.人生观:乐观奋斗、积极进取,具有责任感及道德感。

(资料来源:我国杰出发明家之人格特质创造历程及生涯发展之研究,《台湾地区心理学论著摘要汇编:人格及社会心理学(1954—1995)上册》,152-269页,杨国枢、余安邦、叶光辉主编,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1999年。)

三、人格动力

人格动力(personality dynamics)这一主题探讨的是人格的内在驱动特征,它也是行为的动能。不同的人格理论学家力图说明什么在影响行为,它们是如何影响行为以及如何表现在行为中的。弗洛伊德认为本能或驱力(drives)是人类行为的原动力,本能具有生物性、原始性和无方向性,而平时所说的动机(motive)是有方向的。罗杰斯认为人类行为的动力是人具有朝向自我实现的天然趋向,是一种推人向上的力量。斯金纳用动机(motivation)、驱力(drive)和情绪(emotion)一组概念来说明人格的动因。

行为动因也是近年来人格心理学家研究的热门课题。例如,成就动机是人们研究的热点之一。成就动机是个体行为的社会动机,它引发并推动了人们克服困难、达成高目标的行为。余安邦(1990)提出成就动机的两种取向:一是“个我取向的成就动机”(Individual-Oriented Achievement Motivation,简称IOAM),具有西方社会个人主义的色彩;另一个是“社会取向的成就动机”(Social-Oriented Achievement Motivation,简称SOAM),具有东方集体主义社会色彩。这两种动机对人的行为有何不同的影响呢?余安邦(1993)通过提供社会诱因(social incentive)考察动机对行为的作用。结果表明:社会诱因对个人的社会取向成就动机会产生激励作用,因而使得社会取向成就动机高低不同者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点。如相对于低社会取向成就动机者来说,高社会取向成就动机者在任务操作中要求别人协作的行为更强,行为的持续性更强,作业完成的比例也高;而外在社会诱因对个我取向成就动机未产生激励作用,所以个我取向成就动机高低不同的人,其行为并未表现出不同风格。

四、人格发展

人格发展(personality development)主要研究人格发展历程、发展机制的问题。人格发展阶段划分的依据,人格量变与质变的特点,不同人格发展的关键期或最优发展期,等等。

弗洛伊德提出了人格发展五阶段论,并认为童年是人格发展的关键期,认为人们成年后的许多心理障碍,都与童年经历有关。而精神分析学家艾里克森提出了生命周期八阶段论,前五个阶段沿用了弗洛伊德的阶段论,在人生八个发展阶段中,四个自我危机贯穿从婴儿期到老年期,每解决一个自我危机就会向前发展。

纵向研究(longitudinal research)是人格发展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它可以通过对一个个体不同时期的重复性研究来归纳出人格发展特征,特别是探讨人格发展的稳定性与可变性。作为纵向研究方法开创者的布洛克(Jack Block & Jeanne Block,1971)用Q方法对初中期、高中期、成人期(30多岁)三个时期的人格特征进行描述,发现了人格发展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对三个时期之间的人格特征评定数据进行相关统计分析,初中期与高中期的r为0.56,高中期与成人期的r为0.28,初中期与成人期的r为0.22,均达到显著性水平。但是,初中期与高中期的相关系数高于初中期与成人期,说明人格的变化也体现在发展过程中。

五、人格成因

人格心理学家非常重视人格形成中的影响因素问题,因为它是解释许多人格问题的基础。在这一主题中,主要涉及的问题是:有哪些因素影响人格的形成与发展,人格的主因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影响人格的决定因素是遗传或是环境,二者对人格的交互作用是怎样的。

从对这些问题的讨论来看,学者们所强调的方向常常会发生变化,时而注重内在的个体因素,时而注重外在的环境因素。在20世纪60年代米歇尔(Mischel,1968)总结当时的研究结果时说:“相当多的研究结果表明,人类行为常因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产生相当大的差异,对特质论和精神分析理论所强调的人格稳定性有极大的挑战。”而近来,更多的研究结果表明,人类行为在不同时期与不同情境中具有较高的一致性(Epstein,1983;Pervin,1985)。虽然学者们在理论中强调的侧重点不同,但他们都承认内因和外因、遗传和环境对人格都具有重要作用。人格理论学家力求从不同角度来解答人类的复杂问题。米尔(Meehl,1992)曾对异常人格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先天疾病倾向——压力”(diathesis-stress)理论,认为具有异常人格先天倾向的人,如果在一个平稳、安定的环境中成长,不会成为精神病,但是,在生活中遇到压力事件时,就容易表现出异常行为。所以,异常人格是先后天综合作用的结果。

许多人格理论学家也研究人格品质优秀群体的人格成因,因为其研究成果对于健康、成熟人格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欧阳萌君(1992)追踪163位已经进入社会的资优者,研究了他们的人格发展特点及其人格成因,探讨对人格教育具有借鉴意义的因素。她归纳出资优者人格成长的三大因素。一是家庭方面:父母对资优者的教育历程、职业生涯、婚姻、未来发展、价值理念和人生态度等均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而其中又以父亲的影响力最大。二是学校方面:自进入高中资优班后,竞争压力剧增,难以从学业中获得成就感,给他们带来较负面的自我概念及亲人的责任,又由于教育制度不够弹性化而导致大部分资优者无法发展个人潜能。三是社会方面:在进入社会后需要重新调适和定位自己,但他们对未来仍有积极的期望及抱负,一旦被确定为资优者,社会就对他们产生了高期望。女性资优者会面临着性别角色和传统价值观的冲突,多数女性害怕成功给自己带来负面影响,但她们在行动和价值理念上并不会因此而退缩。

六、人格改变

人格改变(personality change)探讨的问题是:人格是如何变化的?改变的条件是什么?改变的过程如何?哪些人格特征能够改变?哪些特征很难改变?

人格改变问题是人格教育与偏差人格调整的理论依据。不同学派的人格理论学家对人格改变的态度有很大差别,在主张人格可变的理论学家中,认知学派的代表人物凯利将心理治疗视为人生的心理重构,强调的是结构的改变,他提出实验气氛和包容心理的重要性,但却很少有研究指出建立这种气氛和心境所需要的变量是什么;罗杰斯最重视促进人格改变的条件,他认为心理治疗就是改变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差距;学习理论学派也特别强调改变的作用,班杜拉关于模仿和引导式参与法也被用于治疗技术中。相反,对人格改变持悲观看法的是弗洛伊德和早期的一些学习理论者(Hull,Dollard,Miler),他们认为人格是很难改变的。

事实上,人格改变要视人格特征与条件而变,生理遗传基础很强的人格特征是较难改变的,而后天环境塑成的人格特征具有较大的改变可能性。在对人格改变的途径中,有计划性的改变(plan change)和非计划性改变(unplan change)之分,通过教育、咨询、治疗可以达到对人格的改变,是一种计划性的、控制性的改变实施过程;而社会环境、校园文化、行业要求等对人格产生的是非计划性的影响。在人格改变的因素中,自我主观努力是较为重要的,也就是说,外因是通过内因来起作用的。

七、人格测量

人格测量(personality assessment)是为了考查人们的人格品质与心理差异而设计、编制的人格测量工具与方法。人格心理学的主要测量形式有观察法、自陈法、投射法、情境法、实验法等,人格测量工具有《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NEO-PI五因素调查表》《罗夏墨渍测验》《主题统觉测验》等。如何有效而准确地测评人格特征,一直是人格心理学家们致力研究的工作目标。不同的人格测量方法都有其自身的理论假设做基础,也适合于不同的人格特征的测评。例如,精神分析学派认为位于潜意识层面的人格特征是无法自我明了的,所以可以通过投射法来测量;而自陈法设计者则认为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通过自我陈述可以了解一个人的人格,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位于意识层面的人格特征。因此,人格测评工具的选择一定要恰当,专业人士会依据所要了解的人格结构的成分来选择测评工具,以保证测评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