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人格心理科学的特点(1 / 1)

人格心理学与心理学学科体系中的其他领域相比,在研究内容、研究策略和研究特征等方面特点突出。

一、在研究内容上侧重于人的心理差异

人格心理学并不以研究人类所具有的共同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内容,而是关注共同心理现象在每个人身上所表现出的差异性。最初发现并研究个体心理差异现象的是英国人高尔顿(Francis Galton,1870),他在测量人的颜色知觉、反应时和听觉灵敏度等心理机能时发现了人与人之间存在的心理差异,从此开创了差异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家们从差异心理学的视角来研究不同人的心理差异现象,探讨人格差异现象的机制与规律。例如,记忆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但在每个人身上的表现却具有不同的风格。在记忆品质上,有人记忆敏捷,有人记忆持久,有人记忆准确,有人记忆过程中的信息提取力高;在记忆内容上,画家擅长于形象记忆,数学家擅长于语义逻辑记忆,演员则擅长于情绪记忆,运动员擅长于运动记忆。由此可见,在记忆这一共有的心理功能中人们显示出各自不同的特点。人格心理学家注重的就是这些个体的心理差异性,分析人们为什么会表现出这些差异,这些差异表现具有哪些规律,它们会对人们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等等。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及后续研究者们非常重视内隐记忆在心理健康中的作用,特别是童年经历的记忆对其之后生活的影响。人格心理学家不太会去关注记忆加工的过程,如何提高记忆效果等这些心理现象的共同规律,但他们要利用这些共同规律的知识来分析人们的差异性,他们研究的是记忆的个体加工风格。因此,人格心理学家研究的不是认知过程,而是认知风格。

其实,心理机能的共同特征与个体差异是在一个人身上表现出的两种规律,二者相互交织在一起,共性中包含着个性,个性中体现着共性。

习栏1-1

人格的风格系统

风格是心理差异的一种表现形式。在人格的风格系统中包含了知、情、意的成分。在认知风格中,可分为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斯蒙顿(Simonton,1988)在对富有创造性的艺术家和科学家所做的经验性研究中提出了这两种风格,古典主义这类人在工作中追求秩序、完美和高度控制感;浪漫主义者则有着大量丰富的想法,这些观念新颖又生动,常常以不太受控制的方式表达出来。认知风格还包括客观主义——主观主义、辐合思维——发散思维、逻辑严密性——富于幻想性等。在情绪风格中,有超然主义——移情主义之分,超然主义者对情绪表达具有高度的控制力,压抑自己,情绪与理智分离;移情主义者则较少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他们乐于经历各种情绪体验,喜欢将它们表达出来。在动机风格中,有父权主义——母权主义的划分,赫尔森(Helson & Crutchfied,1970;Heslson,1973a,b)指出,父权主义风格是指具有独断专横、果敢、控制的倾向,母权主义风格则具有优柔寡断和内向的特点。

二、在研究策略上强调人格的整体统合性

从心理学研究取向来看,可分为两种研究风格: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Molecular vs.Molar)。微观研究取向是以注重细节的分析性研究为主导的方法论,宏观研究取向是以注重整体的综合性研究为主导的方法论。在人格心理学的研究策略上,与研究心理过程的认知心理学家相比,人格的研究风格是截然不同的。

表1-1 微观与宏观研究策略的比较

(一)微观研究策略

微观研究策略是认知心理学所倡导的主导研究策略,这种策略遵循的是一条从下至上的研究路径,集合实验证据归纳出一般规律;在研究实施上寻求的是小单元操作,认知心理学研究者先将整体的内容切分成部分后再研究,将所研究的心理单元与其他不涉及的单元分离开,以防止被试心理反应出现“污染”现象。因此,他们着重于基本的研究单位,如感知、记忆、思维等研究单位或者更小的单元;这种研究的好处是实验结果更加精确明细,不足是分解后的小单位可能已经不是或偏离了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心理单位了。为了研究的精确性,认知研究者注重客观分析与实验室中的方法。在“人造”的实验环境里,让被试对刺激进行反应,但是这种实验却可能低估了人们在自然环境下所达到的准确水平(Kenrick & Dantchik,1983)。

(二)宏观研究策略

宏观研究策略是人格心理学所倡导的主导研究策略,遵循的是从上至下的研究思路,由人格理论出发,获得实证研究的支持;从人格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上也能看出这一特点,人格心理学发展的流程是:人性哲学→人格理论→咨询理论→咨询与治疗技术。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强调整体与部分的结合,把人作为一个整体人来研究,以大的、功能性的结构单位来实现心理各成分的联结与整合,特别是以日常生活中的自然单位来作为研究单位,以说明人的复杂心理特征;为配合研究真实情境中的真实反应,在研究方法上注重主观分析与自然情景中的方法。

三、在研究特征上注重人的内部稳定性

人格心理学家关注的重点在稳定的人格特征上,而不是对外部刺激的一时反应。他们重视的是内部的稳定成分,这些成分是如何导致对同一刺激产生不同反应的。他们认为仅从外部环境因素来解释人的复杂行为是不够的,还要寻找内部稳定的机制来解释人的全部行为,才能更恰当、准确。例如,让不同的孩子看同一幅图画(见图1-1),但得到的反应却不同,仅从外部刺激是无法解释这种差异的,因为这种反应的差异体现了个体内部的独特结构:综合型认知方式与分析型认知方式。如果一孩子首先看到是萝卜、白菜、菜篮时,说明他偏重分析型的认知方式;如果一个孩子首先看到的是一只兔子时,说明他偏好的是综合型认知方式。人格心理学家研究的就是这种内部成分。

图1-1 认知方式测试图

人格是个体内部逐渐形成的一种稳定的结构成分,它是在人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中,由客观现实逐渐“内化”而成的。例如,同样面临挫折情境,人们的反应是不同的,导致的结果也不同。有人一蹶不振、灰心丧气,以失败告终;有人则自强奋发、不畏艰难,最终成功(见图1-2)。这与人的内在人格品质——挫折耐受力的强弱有关。

图1-2 挫折的S-O-R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