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危机情境中的人性升华:《卡桑德拉大桥》(1 / 1)

☆ 影片档案 ☆

片名:卡桑德拉大桥

外文:The Cassandra Crossing

导演:乔治·科斯马图斯

编剧:乔治·科斯马图斯

主演:伯特·兰卡斯特、理查德·哈里斯、马丁·西恩、索菲娅·罗兰

上映:1976年12月18日

国家/地区:意大利、西德、英国

片长:129分钟

卡桑德拉,在神话中是古希腊神话中特洛伊国王的女儿,她具有预知未来的本领,但是传说因为阿波罗无法得到公主的爱,于是他诅咒卡桑德拉公主的预言不会为人所相信,因此,卡桑德拉在神话中是一位不被别人相信的女先知形象。现在卡桑德拉已经成为“厄运式预言”的代名词,这部影片中火车驶向的目的地正是以卡桑德拉命名的“卡桑德拉大桥”,暗指了一场灾难的降临,甚至具有毁灭性意义。

《卡桑德拉大桥》是电影史上一部经典的灾难片,与其他来源于自然和科技的灾难片不同,本片的灾难来自于人类。影片出品于1976年,由意大利、西德和英国三国合拍而成,当时年仅33岁的导演乔治·科斯马图斯是拥希腊血统的意大利人。据导演阐述,他拍这部影片是因为“小时候随父亲在埃及居住,遇上了一场可怕的霍乱,使自己万分震惊,从此以后便意识到人为的流行病,若用以威胁和屠杀人类则更加危险和可怕”[7]。因此这部具有现实意义和政治倾向的经典灾难片得以诞生。

故事以“冷战”为背景,讲述了一组恐怖分子闯入日内瓦“国际卫生组织”总部,准备安放定时炸弹,进行恐怖袭击。因破坏行径被发现,一名恐怖分子被当场击毙,其他两名则误入了传染病毒研究室,枪战中,警员不小心将盛放病毒的试验品打碎,两名恐怖分子均感染病毒,一名被捕后很快死亡,另一名坐上了开往斯德哥尔摩的火车,开始了逃亡之路。这列火车上乘坐着各种各样的人物:充满正义感和责任感的张伯伦医生和身为作家的前妻珍妮弗,军火商太太和他的毒贩情人罗比,追捕罗比的黑人国际警察,贩卖手表的犹太老商人,一对热烈的青年情侣,等等。很快,车上一些旅客被传染,国际刑警为了不让病毒蔓延,最终决定将这列火车开到卡桑德拉大桥段,这是一座“死亡之桥”。车上的人们开始团结起来,组成了由张伯伦医生带领下的“拯救团队”,合作起来与灾难抗争。通过共同的努力和一定的牺牲,一大部分人得以生还。虽然少数人尸沉大海,但这次对抗灾难的战斗获得了最后的胜利。

这部以灾难作为叙事背景的影片之所以会有如此紧张的情节、惊险的效果,在于影片叙事过程中对时间和空间的巧妙把握。影片用悬念和追逐营造紧张气氛,通过多层矛盾推进和冲突更迭将观众带入叙事情境之中。对于列车上所有的乘客来说,他们都同时面临了一场始料未及的灾难,火车在行进,必须在火车到达斯德哥尔摩之前,控制住病毒的蔓延。整部列车上的所有人,都有了一个时间死限,在这最后的时间里,火车上发生的一切将被记录并放大。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车厢作为主要的叙事场景有着相似的叙事功能,故事的发展则依赖于空间和时间的推移。纪实美学中格外强调时间和空间的真实,在这部影片中,叙事时间和叙事空间都是有限度的,随着列车的行进,时间和空间都在消耗,因此拍摄过程中,对空间真实的描述在当时拍摄的年代看来实属不易。因为故事发生在一列火车上,为了使列车行进过程中车内镜头和背景风景的移动达到同步,影片将近1/3的镜头是采用背景放映法拍摄的;此外,因为本片采用全知视角进行讲述,镜头必须达到全面、完善,航拍镜头必不可少。据报道,拍摄时导演“在直升机上装了一台摄像机,一边观察一边指挥拍摄。飞机驾驶员是一个一年中要参加上百次山区拯救的人物,驾驶技术熟稔,为了避免拍摄过程中的震动和摇晃,他常常在高空中把飞机引擎停下,好让摄影师在快要落下地来的危险时刻抢拍镜头”[8]。正是因为这样的拍摄手法,观众才更加清楚地看到故事发生的真实空间,加速了影片的紧张节奏。

影片并没有运用复杂的视听手段,而是运用简单的线索将故事串联。病毒线索贯穿影片始终,此外,列车上所有乘客的命运归属则成为影片的暗藏线索。从整部影片来看,情节围绕着病毒这一线索展开。影片开头,我们看到恐怖分子闯入日内瓦的“国际卫生组织”,因为和警员发生冲突,意外染上了病毒,病毒随着其中一名恐怖分子的逃跑,潜入了去往斯德哥尔摩的火车,引发了整部列车关于病毒的恐慌。故事建构清晰,目标明确,故事重点很快被引到了列车上,列车上人们的命运归宿成了之后影片的主要线索,也是影片想要探讨的主要问题。承担英雄角色的张伯伦医生与几次离婚的前妻珍妮弗相遇;军火商夫人和自己的毒贩情人一起,而黑人国际警察正在追查这位毒贩;一对坠入爱河的年轻情侣以及一位善良的犹太老头也在推进着情节发展。这些人物的命运成了影片的主要线索,形形色色的人在灾难面前,有着不同的选择,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此时的列车上,大家都在搜寻这位可怕的病毒携带者,与此同时,人群形成了以张伯伦医生为主的救援团队,将故事进一步推进。很快,一部分人沾染病毒,面临死亡的挑战,张伯伦医生带领的救援团队要控制病毒的扩散。这时候有的人开始悲观逃避,另一部分人则自愿投身拯救工作,在灾难面前,每个人对自己的命运都有了新的选择。但是,人们突然又有了新的挑战,为了完全控制病毒的蔓延,上级决定将列车送往“死亡之地”——卡桑德拉大桥。此时,一千多人的生命将面临灭亡的灾难,在充满正义感的医生的带领下,人们开始与恶势力抗争,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在这场战斗中,人物的命运归宿呈现了不同的状态。

与灾难的抗争,体现了人物的勇敢和英雄意识,最后达到英雄主义的胜利。在灾难片中,有个共同特点,就是会把“灾难作为征服对象”[9],这也是灾难片主题凸显的方法。故事不仅仅关注于灾难本身,而是透过灾难,挖掘背后深层的关于人性的真理。当一个灾难突然来临,人们会产生不同的情感,有着不同的应对办法,甚至会有不同的结局,但灾难都作为要被征服的对象,在推动故事发展上有着决定性作用。

本片中,灾难带来的挑战促成了英雄主义的诞生。面临灾难,主人公认识到自己的社会属性——一名医生,在危机之下,他自觉承担起了拯救列车的使命,具有一定的人道主义精神。在灾难面前,主人公脱离小我的约束,而是以集体的存亡为己任,带领乘客跨越了各种障碍和隔阂,团结一致,共渡难关。影片刻画了一个真实的英雄形象,几次离异,与妻子仍系有一定的感情,具有社会责任感,敢于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但是影片并没有无限地夸大个人英雄主义,而是突出了集体的力量。在对这个“团队”的刻画中,也经常体现出人们情感的普遍性。爱情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欣赏灾难带给我们惊恐刺激的同时,主人公的爱情也为观众紧张的心情增加了一抹色彩。影片中,无论是张伯伦夫妇,还是军火商妻子和她的情人,甚至年轻的热恋男女,他们都表现出对爱情的执着,在危难之际,心里最先考虑的是对方的安危,在灾难面前保留着珍贵的爱情;天真烂漫的小女孩和家人的情感,抱着婴儿的母亲对孩子的母爱,善良的犹太老头在最后的关头思念自己的妻儿,这是他们对亲情的呵护,对家庭的坚守。在对抗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发挥着自己应有的作用,医生拯救病人,国际警察伸张正义,登山者毒贩也为了拯救列车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每个人都深刻认识到自己的社会属性,在灾难面前,选择做自己的英雄。在虚构的灾难下,有着真实的情感体现,这也是灾难片的精髓之一。

从电影的审美价值来看,灾难片的魅力在于使人们从紧张的叙事和惊恐的画面中,发掘影像背后所传达的深层道理,使观众在紧张的观影体验之后得到情绪的舒解或者精神的升华。在影片对人物和事件的刻画中,我们会发现,灾难片具有悲剧的躯壳和正义的灵魂,具有深层的精神价值。当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人们才得以窥见自己灵魂深处对精神世界乃至生命的珍视,这样看来,灾难片的意义就像是一面镜子,更多的价值在于窥见自己的内心,让人们更有勇气去选择、去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