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交通地理特征(1 / 1)

宁夏地理 张春来 2286 字 20天前

宁夏地处新亚欧大陆桥国内段的中枢位置,位于我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陆桥横轴通道和包昆纵轴通道交汇处,是我国华北地区、东北地区通往中东、中亚最便捷的陆空通道。

一、宁夏交通区位演化

秦汉时今宁夏地处关中和漠北的交通要道上,南部属安定郡为关中屏障,郡治高平城(今固原)有“天下第一城”之称;北部属北地郡,为我国最古老的屯垦绿洲之一;其间的清水河谷地为南北往来的重要通道。宁夏又处于丝绸之路东段北道,即长安—原州—凉州道(萧关道)和长安—灵州—凉州道(灵州西域道,唐末至宋初使用)必经之地,是中原与西域之间的交通捷径。起自先秦,形成于汉至南北朝,繁荣于唐代的萧关道是最重要的中西陆路交通线,使宁夏南部在唐代成为全国养马业中心。唐末以后,中原经灵州道过灵州西插凉州的新中西交通线,使灵州成为当时中国西北的交通枢纽,为西夏建都立业,创造灿烂的西夏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条件。

黄河宁蒙段是全流域水运最繁忙的河段。发端于先秦,兴起于汉代和南北朝,清代至民国达到极盛的黄河水运,使宁夏北部一度成为大西北贸易门户,青、甘、蒙、陕广大地区的大宗商品物资均由此转运,促进了宁夏引黄灌区农工商业的兴盛。20世纪30年代开始修筑的陇海铁路,则使宁夏南部丝绸之路北道(大体相当于现今的312国道)的作用大为降低。宁夏现代交通(铁路、公路等)出现很晚,交通区位处于劣势,导致宁夏与东部沿海发达省市的差距迅速拉大,封闭性的自然经济格局长期保留,其不良影响至今尚存。

20世纪50年代修建的包兰铁路与黄河干流并行,对宁夏平原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而宁夏南部黄土丘陵区却远离对外交通干线,进一步沦为交通闭塞的偏僻之乡、全国最贫穷落后的地区之一。20世纪90年代初开工的宝中铁路,其线路走向正是历史上丝绸之路北道——萧关道的一段。该线1994年通车,使宁夏南部重新成为我国东西部之间的交通要道之一,新亚欧大陆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宁夏实行双向开放开始发挥作用。

二、现代交通运输体系

随着北京—银川—兰州—拉萨、青岛—银川—中卫—武威—霍尔果斯、银川—西安—武汉—福州等快速通道(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一个以银川为中心,以包兰铁路为骨干,以高速公路干线为脉络的交通运输网已初步形成(图3-13)。以银川河东机场、宝中铁路、姚叶高速公路、中卫香山机场和固原六盘山机场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宁夏交通运输条件。

图3-13 宁夏交通现状图(注:本图为2016年最新资料)

(一)铁路运输

宁夏铁路运输始于1958年包兰铁路的正式建成通车,之后随着经济发展及国家对宁夏铁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加大,宁夏铁路基础条件不断改善,运输能力明显提高。宁夏有包兰铁路、太中银铁路、干武线、平汝线、宝中线和大坝至古窑子地方铁路。包兰铁路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内穿过石嘴山、银川和吴忠市辖区北部,不仅辐射宁夏最富庶的河套平原和主要能源富集区,也是连接华北、东北与西北地区的铁路大通道之一,对宁夏乃至中国北方的客货运输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宝中铁路从中卫经过固原、平凉、宝鸡与全国铁路大干线陇海线接通,增强了宁夏与陕西乃至西南、华中以及东南地区的联系,缓解了西北地区运输紧张的状况,对改变沿线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起到了重要作用。它的建成营运,使宁夏铁路与欧亚大陆桥有了第二条通道。宝中电气化铁路、大古地方铁路经北京与京沪、京广、京哈铁路大动脉相通,货物运输可以直接运达天津港,下抵兰州与陇海—兰新欧亚大陆桥相连。包兰线和宝中线从北向南穿越宁夏的南北地理轴线,太中银铁路则从东向西横穿宁夏中北部地区,三条干线构成了宁夏铁路网的主骨架。

2011年建成通车的国家Ⅰ级电气化铁路——太中银铁路全长944km,东起太原南站,西至包兰线中卫站、银川站,跨越山西省西南部、陕西省北部、宁夏中北部地区,横穿23个县(市、区),是西部地区通往东部最便捷的通道,全线最高运营速度160km/h,设计能力客车为每日40对,货运能力为每年6000×104t。除承担沿线旅客和货物的运输任务外,还可以分流陇海铁路、包兰铁路、京包铁路的客货运输,从而缓解相邻铁路干线的运输压力。西部地区至华北主要城市的运输距离可缩短100~500km,银川到北京的客运缩短8h。太中银铁路显著提高了山西西南部、陕西北部、宁夏中北部地区间的运输效率,对增强西北与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社会、科技、文化交流,促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保障国家能源运输安全和促进沿线资源开发及产业布局调整,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截至2012年底,宁夏全区铁路营业里程1308.3km,铁路密度2.53千米每百平方千米,其中电气化里程1029.3km。2012年,铁路旅客周转量和货物周转量分别为411493×104人·千米和3677422×104吨·千米,分别占全区旅客周转总量和货物周转总量的28.6%和34.4%;铁路客运量和货运量分别为535×104人次和8485.6×104t,分别占全区客运总量和货运总量的3.3%和20.1%。

(二)公路运输

1949年宁夏仅有1167km的简易公路,基本上都是土路面,流经宁夏397km的黄河上没有一座公路大桥。1964年,修建了14km的沥青公路,此后10年陆续修建一批县乡公路,通车里程显著增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宁夏公路交通得以飞速发展,极大地推进了自治区改革开放的进程和经济发展。

1.公路建设

近年来,宁夏公路建设速度加快,一批重点项目(如六盘山隧道、石营公路、银平公路、银古公路、银灵吴公路等)相继建成,提高了公路等级和通达深度。截至2012年底,全区公路通车里程26522km。其中,国道2101km,省道2483km,县道1618km,乡道8439km,村道11094km,专用公路787km。按技术等级划分,高速公路1324km(表3.2),一级公路918km,二级公路2795km,三级公路6634km,四级公路14338km,等外公路513km。按路面种类划分,铺装路面里程为14812km,简易铺装路面里程为5903km,未铺装路面里程为5807km。全区实现了乡乡通沥青路、村村通公路的目标,86.4%的行政村通沥青路面。以银川为中心,县乡道路为脉络,国道和省道为干线的宁夏公路交通网络已初具规模,特别是贯穿宁夏南北、东西的高速公路网,极大地提高了宁夏公路的运输能力。

表3.2 宁夏高速公路一览表

2.桥梁

宁夏南部黄土高原沟壑较多,北部河渠纵横,黄河穿过整个宁夏平原。因此,公路网中桥梁众多。截至2012年年底,已有大小公路桥梁3994座(181944m),其中特大桥12座(16537m)。目前,在区内397km的黄河上,已建成7座黄河公路大桥,平均每57km就有一座黄河大桥,极大地方便了黄河两岸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促进了宁夏经济的发展。

3.公路运输业

公路基础设施的大发展,带来了公路运输业的繁荣。2012年,载货汽车保有量194082辆,载客汽车459448辆。公路旅客周转量和货物周转量分别为796893×104人·千米和7001227×104吨·千米,分别占全区旅客周转总量和货物周转总量的55.3%和65.6%。公路客运量和货运量分别为15666×104人次和32646×104t,分别占全区客运总量和货运总量的95.6%和77.3%。

(三)航空运输

宁夏民用航空业是宁夏对外交往的窗口行业。航空运输在经济发展和综合交通运输中具有重要地位。1995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的银川河东机场正式开工建设,1997年9月6日正式通航,现已成为银川市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机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下辖的灵武市临河镇黄河东岸,濒临黄河,距银川市区19km,占地370.7hm2,机场技术等级为4D级,属国内干线机场,跑道长3200m,宽45m,可起降波音747(减载)以下各类机型飞机。现开通至全国各大城市的航线,运营银川至首尔、迪拜、曼谷等地的国际航线。2009年启动“三期”扩建工程,跑道和平行滑行道将向南延长400m,总长度至3600m,新建7.5×104m2的T3航站楼、10.37×104m2站坪、4500m2航管楼、3200m2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中心、5.32×104m2停车场、9120m2货运库,届时机场飞行区等级将提升为4E级。设计到2020年,满足年旅客吞吐量1000×104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10×104t,飞机起降97594架次要求;远期目标年为2040年,设计年旅客吞吐量为2200×104人次,货邮吞吐量为25×104t。银川河东国际机场已发展成为我国西部重要的航空港。

随着2008年12月中卫香山机场和2010年6月固原六盘山机场的正式通航使用,宁夏区内初步形成了以银川河东干线机场为中心,中卫、固原支线机场为两翼的航空运输格局。宁夏成为我国省区机场分布密度相对较高的区域。

中卫香山机场距中卫市区9km,机场控制长度6.54km,控制宽度400m,跑道长2800m,宽45m,可满足波音737、空客A320系列、CRJ200等机型的起降,属国内支线机场,飞行区等级为4C。中卫机场航站楼面积3300m2,规划航线为中卫至北京、西安等地,远期规划开通兰州、成都、广州、上海、乌鲁木齐和厦门等航线。设计年旅客吞吐量15×104人次,货邮吞吐量400t,可年起降客机5100多架次。

固原六盘山机场位于距固原市原州区8.5km的中河乡高坡村。机场跑道长2800m,航站楼面积3000m2,设计机型为波音737和空客320系列以下飞机,飞行区等级为4C级,年起降量设计为2340架次。目前开通固原到银川、固原到西安的航线航班。固原六盘山机场是宁夏区内三个干支线机场中唯一的高原机场,海拔1700m。

2012年民航运营线路长度81406km,航空旅客周转量为235275×104人·千米,占全区旅客周转总量的16.3%;航空客运量和货运量分别为187.9×104人次和0.90×104t,分别占全区客运总量和货运总量的1.1%和0.002%。

(四)管道运输

宁夏的管道运输主要由原油管道和天然气管道两部分构成。输原油管道从长庆油田经宁夏的盐池、中宁县在石空站上包兰铁路,主要供应兰州炼油厂和宁夏炼油厂,管线总长431.6km。输天然气管道首起陕西靖边县,止于银川市西夏区,该管道为单线Φ426mm,全长293km,目前该管道主要供中石化宁夏分公司化肥生产使用。

[1] 米文宝主编:《宁夏人文地理》,香港,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出版社,2006。

[2] 米文宝主编:《宁夏人文地理》,香港,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出版社,2006.

[3] 薛正昌:《黄河文化与宁夏农业文明》,载《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19(4)。

[4] 米文宝主编:《宁夏人文地理》,香港,中国社会科学研究出版社,2006。

[5] 周特先、李岳坤:《宁夏国土资源》,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