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工业地理特征(1 / 1)

宁夏地理 张春来 2241 字 13天前

一、宁夏工业发展概况

(一)基本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前,宁夏工业基础十分薄弱。1949年,宁夏工业总产值仅1214万元,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占6.3%。生产设备极其简陋,仅蒸汽机、内燃机11台、320kW,发电机4台、162.5kW,车床6台,刨床2台,主要工业品产量为原煤1.75×104t,发电量9.7×104kW·h,纸47t,日用陶瓷18×104件,棉布7.25×104m,砖182.7×104块[5]。

新中国成立以后,宁夏的国有工业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援,发展较快,工业总产值持续增长。在改革开放之前的这一时期,宁夏工业主要围绕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建立能源工业(如石炭井煤炭基地、青铜峡水电厂、石嘴山发电厂等),围绕能源的综合利用,建立和发展高能耗的冶金和化学工业(如石嘴山钢铁厂、青铜峡铝厂、宁夏有色金属冶炼厂、银川橡胶厂等),围绕“三线”建设,由内地搬迁和建设一批工业企业(如大河机床厂、长城机床厂、吴忠仪表厂、西北轴承厂、西北煤机厂等)。宁夏工业由此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逐步发展起来,初步奠定了宁夏的工业基础。

图3-10 宁夏主要年份全部工业总产值

改革开放以来,宁夏工业进入较快发展的时期,工业总产值增长迅速(图3-10)。2012年,全区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3024亿元,占工农总产值的88.7%;工业增加值878.63亿元,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37.5%。可见,工业是宁夏国民经济的主导部门和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按照规模划分,2012年全区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85家。其中,大型企业49家,中型企业123家,小型企业646家,微型企业47家,四种规模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分别为1793.08亿元、639.75亿元、575.32亿元和15.85亿元。按轻重工业划分,轻工业企业254家,重工业企业611家,轻、重工业总产值分别为424.35亿元和2599.65亿元,分别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14.0%和86.0%。2012年全年累计工业用电量741.2×108kW·h。

(二)主要工业行业概况

1.煤炭工业

宁夏是全国富煤省(区)之一,自治内含煤面积9598km2,全区15个市县有煤炭赋存。截至2010年底,累计探明储量为381.3×108t,保有储量375.0×108t。贺兰山煤田、宁东煤田、宁南煤田、香山煤田探明储量分别为29.2×108t、307.1×108t、39.1×108t和5.9×108t。宁夏煤炭不仅资源丰富,而且煤种齐全、煤质优良,是西北重要的煤炭基地和中国无烟煤出口基地。

宁夏煤炭工业起步于1956年,五十多年来陆续建设了石嘴山、石炭井、呼鲁斯太、灵武和汝箕沟五大矿区,生产能力约为1340万吨每年。煤炭用户主要为电力、冶金、建材、化工等。

2.电力工业

电力工业是宁夏的基础工业和优势产业。经过五十多年的建设,电力工业取得了很大成就,形成了以火电为主的电力工业结构,电网覆盖全区,并实现了与西北电网的联网。目前,宁夏电网建有贯穿全区的330kV、220kV的主网架,110kV、35kV、10kV的配电网覆盖全区。

宁夏煤炭和油气资源丰富,地域面积较小,建设火电发电站和瓦斯发电站的综合成本较低,比较优势明显。依托这些优越条件,已建成火电厂和瓦斯电站23家,总装机容量16924×106MW。

黄河从宁夏境内通过,天然总落差200m。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已建成黄河青铜峡水电厂和沙坡头水电厂,总装机容量为422×106MW。

宁夏的风力资源和太阳能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条件好。2004年,贺兰山东麓南端贺兰山大口子建成的风电厂(图3-11),是宁夏第一座风电厂,改变了长期以来宁夏仅有火电、水电的电力二元结构。2009年9月,太阳山光伏发电站正式并网发电,标志着宁夏利用太阳能发电实现了规模化生产。中国第一个10×106MW级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装机总容量50×106MW的石嘴山光伏电站一期10×106MW项目也在同期并网发电。

图3-11 贺兰山风电厂(上)和石嘴山光伏电站(下)

截至2013年年底,宁夏电网统调总装机容量为21925×106MW。其中,火电机组48台,总容量为16924×106MW;水电机组15台,总容量为422×106MW;风电机组2242台,总容量为3018×106MW;光伏电站容量1561×106MW。新能源装机占全网统调发电总装机容量的20.9%,取代水电成为宁夏电网第二大电力能源,成为推动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3.原材料工业

包括石油石化、化工、冶金、建材等行业,2012年共完成工业增加值329.07亿元,占全区工业增加值的40.22%,为宁夏工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1)石油石化

宁夏油气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西部的灵盐台地,地跨盐池、灵武、平罗三县,是陕甘宁盆地油气田的组成部分。长庆石油勘探局第三采油厂位于盐池县大水坑镇(现迁至银川),马家滩炼油厂位于灵武马家滩镇。银川西夏区的宁夏炼油厂原油来源于新疆和长庆油田,2012年原油加工量448.70×104t。

(2)化工

宁夏化工行业在大型氮肥生产、橡胶轮胎、石油采炼、以电石为龙头的高耗能产业链及氯碱化工五大产业领域,具有较大的生产规模,其他化工产品的生产能力相对较小。石灰氮和双氰胺的生产能力位居世界第三位,电石生产能力占全国总产量的15%,化肥、橡胶、炼油等在自治区占有重要地位。化工行业地区分布上,银川市集中了大部分化工骨干企业,银川市西夏区是最大的化工基地,并与石嘴山市(惠农区、大武口区),吴忠市(青铜峡市、利通区)一起,形成三大化工区。2012年,全区生产初级形态塑料95×104t,电石310×104t,烧碱44×104t。

(3)冶金

宁夏冶金工业迄今形成了四个主要行业门类:以钽铌系列产品为主的高技术稀有金属冶炼加工业,以铝镁系列产品为主的轻金属冶炼加工业,以金属制品为主的钢铁加工业,以铁合金、碳化硅为主的高载能冶金炉料工业。还有一定的炼钢、轧钢、炼铁、焦炭、冶金碳素、铅锌冶炼等生产能力。宁夏冶金工业的大发展在于把冶金工业的发展与资源开发利用紧密结合起来,立足于能源工业的优势,基本构架起以高科技稀有金属材料为先导,高载能冶金产品为主体,具有宁夏特色的冶金工业体系。位居全国第三的电解铝生产企业青铜峡铝业集团,集国内最大的钽、铌、铍科技开发、生产为一体的高科技企业——宁夏有色金属冶炼厂(已跻身于世界三大钽铌生产企业行列中),宁夏恒力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原石嘴山钢铁厂),大荣氰胺化工冶金公司等龙头冶金企业生产的部分产品已远销海内外。2012年,全年钢材产量109×104t,焦炭产量493×104t,铁合金产量198×104t,电解铝产量152×104t。

(4)建材

宁夏富含建材资源,发展建材工业的资源和能源条件优越。水泥灰岩、石膏、砖瓦黏土、玻璃砂岩等矿藏储量大、品位高,充足的劳动力、煤炭、电力等资源,为发展宁夏建材工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目前,建材工业已形成了以水泥、砖瓦、玻璃、陶瓷等传统建材为主导,新型墙体材料、石膏建材、化学建材发展态势良好的原材料工业体系。建材工业是市县经济的支柱产业,全区各市县均分布有建材生产企业,尤以水泥制品、砖瓦灰砂石最为广泛。较大企业有宁夏水泥厂(银川市)、青铜峡水泥厂、石嘴山市水泥厂、宁夏玻璃厂(永宁县)、甘塘石膏矿(中卫)等。2012年水泥产量累计1605×104t。

4.装备工业

宁夏装备工业主要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发展起来的,工业基础雄厚,技术较强。改革开放以来,通过深化改革,装备工业重点发展了数控机床、轴承、仪器仪表、煤矿机械及电工电器行业。装备工业主要分布在银川和吴忠。此外,石嘴山市、中卫市、贺兰县、青铜峡市、固原市也有分布。吴忠仪表集团、西北轴承集团、西北煤机总厂、小巨人机床、长城铸造等均是具有发展潜力的大中型企业。

5.轻纺工业

轻纺工业包括轻工、纺织、食品、医药、包装等行业。宁夏的纺织工业主要分布在银川市、灵武市;啤酒工业分布在银川、灵武、中宁、中卫等地;造纸工业主要在中卫、青铜峡、吴忠、贺兰、银川、平罗、中宁等地。石嘴山的日用陶瓷,银川、灵武、盐池等地的毛皮皮革,均在西北地区具有较大的影响。此外,银川、盐池的柠檬酸,吴忠的卷烟,西吉的淀粉加工,银川、吴忠的乳制品,银川等地的清真食品,灵武、彭阳等地的果品加工,石嘴山市各市县的脱水蔬菜,玉泉营葡萄酒等都各有特色。医药产品区域特色明显,主要分布在银川市、永宁县。

电子信息制造业是宁夏的新兴产业,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2012年,全区生产硅棒5808t,硅锭2966t,电子仪器仪表278×104只,电子元器件1.8×108只。电子信息制造业中,光伏产品制造行业逐渐成为主导力量。2013年全区光伏制造行业完成产值38.15亿元,占电子信息制造业的89.45%。

二、宁夏工业的区域特征

宁夏工业布局在地域结构上表现为“大集中、小分散”、北“重”、南“轻”和以包兰铁路及黄河为轴线呈带状分布的特点(图3-12)。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的工业已初步形成了各自的产业体系。

图3-12 2012年宁夏工业总产值分布图

(一)银川市

银川市以加工工业为主,现有工业绝大部分为加工工业、化学、机械、医药、食品等行业,且已有一定基础。轻工业所占比例较小,重工业以制造业为主,工业产值占全区的50.9%。工业主要集中在银川市区,另有灵武市和永宁、贺兰两个县城工业点。银川市工业主要分布在西夏区和金凤区,是以化学、纺织、机械、食品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区。灵武市工业主要以农副产品加工、建材、煤炭、冶炼、化工、制药等为主。永宁、贺兰两县工业主要是造纸、建材等。

(二)石嘴山市

石嘴山市是典型的重工业区,以采掘和原料工业为主,煤炭、机械、电力、冶金等工业有一定的规模,工业产值占全区的24.7%,其中重工业比例高达99.1%,工业结构极不合理。工业集中分布于石嘴山市。石嘴山市是以煤炭工业为主的重工业城市,有“煤城”之称,主要工业部门有煤炭、电力、冶金、机械等。平罗、惠农以煤炭、食品、硅铁、制糖、小农机修理、小建材为主。

(三)吴忠市

吴忠市以能源、铝冶炼和机械制造等重工业为主体,煤炭、电力、冶金工业为其主导产业,工业产值占全区总产值的13.4%。工业主要集中于利通区和青铜峡市。

(四)固原市

固原市大中型企业极少,工业产值仅占全区总产值的2.5%。轻工业以农产品为主要原料,主要分布于原州区和彭阳县,主要工业部门有食品、纺织、建材等。

(五)中卫市

中卫市以石膏、建材、机械、纺织、造纸、食品、化肥、煤炭等为主,工业产值占全区总产值的8.6%,主要集中在沙坡头区和中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