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宁夏一直是多民族融和发展的重要地区,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商埠。放眼当今的世界版图,宁夏地处新亚欧大陆桥国内段的中枢位置,是我国华北、东北等地区通往中东、中亚最便捷的陆空通道,具有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
一、深居内陆,地处边远,远离全国主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
宁夏远离海洋,地处全国东西居中、南北偏北的几何位置。与西北其他省区一样,宁夏地理位置具有显著的边远性。这种边远性是相对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距离而言的。古代宁夏一直是中国游牧民族活动的边远地区,秦汉以后开始出现戍边垦荒,但距当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达的中原地区甚远。新中国成立后,宁夏在很长一段时期仍为边疆,距离发达的东部沿海各主要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城市,直线距离多在1000km以上,最短也达870km。
二、西部开发的前沿地带
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和地理位置相结合的原则,将全国划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经济带。东部地区包括沿海的辽宁、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1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中部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内蒙古、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和江西9个省、自治区;西部地区包括宁夏、陕西、甘肃、青海、新疆、西藏、四川、重庆、云南和贵州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997年3月“两会”中,明确提出“西部大开发”概念与战略思想。宁夏东邻陕西省,西部、北部接内蒙古自治区,南部与甘肃省相连,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依托和前沿地区,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逐渐显现。
三、内陆开放的重要窗口
宁夏有回族人口230×104人,占全国回族人口的1/5,是全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中国穆斯林之乡”。作为中国唯一省级回族自治区,宁夏在与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地区的交流合作中具有独特的人文优势。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宁夏与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地区的友好往来和经贸文化交流就已全面展开。中国政府《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提出,积极推进宁夏、新疆、甘肃等省、自治区同中亚、中东国家的经贸合作。2010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首届中阿经贸合作论坛在银川成功举办,为促进中阿经贸合作,打通向西开放通道搭建了新的平台。
2012年9月10日,国家正式批准建立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的《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提出:“积极推动宁夏形成我国面向阿拉伯、穆斯林国家开放的重要窗口”;《西部大开发2012年工作进展情况和2013年工作安排》中提出,国家大力支持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宁夏成为我国内陆地区首个也是唯一覆盖整个省级区域的试验区,也由此成为全面加强我国同阿拉伯国家及世界穆斯林地区经贸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战略交会点,首次站在了中国向西开放战略的前沿。国家在宁夏设立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赋予其“四大战略”定位,即打造国家向西开放的战略高地、国家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重要的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产业集聚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
四、黄河中上游能源、矿产开发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宁夏煤炭资源丰富,量大、质优、品种全,已探明储量310×108t,居全国第五位。仅灵武煤田探明储量就超过270×108t,相当于中国东北地区探明储量的总和。全国十大煤种中,宁夏有9种,世界著名的优质无烟煤——太西煤,年出口量曾达100×104t。地跨宁夏的陕甘宁盆地天然气田,已探明储量2000×108m3,是世界特级大气田。宁夏地处黄河上游峡谷地段,水利蕴藏量也超过200×104kW。
作为黄河上游水能开发区中距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最近的省区,宁夏有足够的煤炭支援甘、青两省,而建设中的规划远景规模为1000×104kW的宁夏贺兰山火电基地,可作为枯水期水电的补充和可靠供电的重要保证。作为黄河上游水能开发区的组成部分,宁夏又拥有大柳树、青铜峡等规划中的或已开发的梯级电站,其中黑山峡大柳树梯级电站如按一级开发方案,总库容可达108×108m3,年发电量超过80×108kW·h。从黑山峡经宁夏、山西到华北的输电距离也相对较近,可通过超高压线路,或通过呼包电网进行接力调峰,将大柳树及黄河上游水电直送华北,弥补山西能源基地水电和火电的不足,提高华北电网调峰、调频能力。宁夏大柳树水电站对黄河径流有较强的调节能力,在保证上游工农业和工矿建设用水的同时,还可使中下游引水量剧增40×108m3,这将显著提高山西能源基地的供水能力。总之,宁夏将发挥它适中的地理位置、煤水结合的能源优势,使山西能源基地与黄河上游水能开发区紧密相连,起到能源平衡、调剂基地的巨大作用。
五、西北重要通道和枢纽
宁夏地域虽小,但在西北地区综合交通网中的作用很大,其中铁路运输的纽带作用尤其明显。斜贯宁夏北部的包兰铁路,是沟通东部、中部与大西北的重要通道。宝中铁路是与横贯北方的陇海铁路兰州—宝鸡段相平行的一条铁路干线,它与甘武铁路连接起来,形成中部、西部间一条新的运输动脉,并为利用连云港等沿海口岸提供了方便。京包—包兰铁路与陇海—宝中—甘武铁路两大轴线在宁夏交会,大大增强了宁夏的战略地位。太中银铁路(太原至中卫、银川的铁路)是直接沟通西北地区与华北地区以及环渤海港口的又一条大通道,不仅大力缓解了京包—包兰线和陇海线的运输压力,还从根本上改善了西北铁路运输能力不足的局面,使宁夏成为名副其实的东西向铁路枢纽,显著提高了宁夏在西北地区的交通枢纽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