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世纪20年代时,尼亚加拉瀑布城就已成为旅游胜地。美加两国政府都非常重视尼亚加拉瀑布的旅游开发。1888年,尼亚加拉瀑布公园正式对外开放。除了美加两国分别建立一个尼亚加拉瀑布市之外,还在瀑布附近建立了旅游区和公园,两侧同名姐妹城尼亚加拉瀑布城成为旅游中心。加拿大一侧划为维多利亚女王公园,美国一侧划为尼亚加拉公园。
早在1885年,加拿大建国之初,政府就建立起尼亚加拉公园管理委员会,负责保护这一地区的自然、人文遗迹,规划景区的建设,安大略省政府还把尼亚加拉瀑布附近的3000英亩土地收归国有,用来建设旅游设施。
尽管,尼亚加拉大瀑布按其宽度远不如世界排名第一的4000米之宽的伊瓜苏瀑布和排名第二的1700米宽的维多利亚瀑布,位居第三,但以其观光人气最旺,每年至此观光的人数达1300万以上,名列世界之最。美、加两国均已在瀑布附近河段上建大型水电站,装机容量400万千瓦,所发电力供两岸需要并输送外地。
多伦多观光塔
俯瞰多伦多马蹄瀑布
历史上,为了争夺这块宝地,美、加(当时分属英国)两国曾于1812——1814年间进行过激烈的战争,战争结束后,两国签定了“根特协定”,规定尼亚加拉河为两国共有,主航道中心线为两国边界。从那时起,两国在瀑布两侧各建一个叫做尼亚加拉瀑布城的姊妹城,一个隶属于加拿大的安大略省,一个隶属于美国的纽约州,两城隔河相望,由彩虹桥连接,桥中央飘扬着美国、加拿大和联合国的旗帜,星条旗在南,枫叶旗在北,联合国旗居中。两国在此不设一兵一卒,人民自由往来,无须办理过境手续。
尼亚加拉瀑布是跨越美国纽约州、加拿大安大略省边界两个国家的旅游景点,加拿大尼亚加拉瀑布城位于安大略省南部金马蹄地区尼亚加拉河西岸,与美国尼亚加拉瀑布城隔河相望。游客来多伦多,一般都是为观赏尼亚加拉大瀑布的全景。游客还可以乘直升机或游艇,或登专设的观光塔或观景台,也可以站在跨越瀑布峡谷长约300米的彩虹桥上观看这一世界奇景。
瀑布位于加拿大和美国相邻的尼亚加拉河中段,从美国的伊利湖流入安大略湖的河水在此突遇河床断崖,洪水下泄,轰然跌落,形成举世罕见的壮观景象。河道被山羊岛分隔成两部分,加上中间的岛屿,尼亚加拉大瀑布总宽度为1240米左右,平均落差50多米。美国一方的瀑布,宽约305米,宽阔平缓,飘逸下落。靠近加拿大的部分呈马蹄状,宽约793米,水声震耳欲聋,水势浩瀚奔腾,水花四射飞溅,水雾袅袅升空,在灿烂的阳光下不时闪现出七彩飞虹,好不壮观!被称为世界七大奇景之一,当之无愧!
当我们亲临其境——来到这在电视屏幕上不知看过多少次的尼亚加拉大瀑布面前时,我们仍然无比激动。我们感叹!我们震撼!恨不能投入大瀑布的怀抱之中。我们几次变换地点,跑到距离马蹄瀑布近些,再近些的地方,去亲近、去抚摸、去体验尼亚加拉大瀑布的壮美。
尼亚加拉大瀑布
为了拍到比较立体的大瀑布画面,我们扶着电线杆爬上水泥护栏,战战兢兢地拍下河对岸的大瀑布水幕。看到自己比较满意的照片,心中充满胜利的喜悦。
尼亚加拉瀑布实际上是由3个瀑布组成:马蹄瀑布在加拿大境内,美国瀑布和新娘面纱瀑布在美国境内。在美国瀑布旁边有一个很小的鲁纳岛,水流又被其一分为二,分出了一条宽80米、落差50米的小瀑布,因其水流较小,飞落化雾如同一位带着面纱的新娘,故称“新娘面纱瀑布”。从加拿大尼亚加拉瀑布城可以一览无遗同时观看到马蹄瀑布、美国瀑布和相邻的新娘面纱瀑布,而从美国尼亚加拉瀑布城反而只能看到美国瀑布的侧面以及半个马蹄瀑布。
除了瀑布,加拿大尼亚加拉瀑布城还于1996年开设了第一所赌场——尼亚加拉赌场,因为在加拿大赌博所得不必缴纳所得税,尼亚加拉赌场每年为这个地区招揽大量旅客,原有旅馆人满为患,于是美国喜来登集团等纷纷过境,来到加拿大到尼亚加拉瀑布城建造新的宾馆,越发促进尼亚加拉地区的经济。2004年一所更豪华的瀑布景观赌场在邻近马蹄形大瀑布的山丘上落成。
登上加拿大境内的观景塔,俯视尼亚加拉河及瀑布,景色尤其壮观,据说,夜晚登塔,瀑布在灯光的照射下幻化出多种色彩,朦胧而美丽。
突然间,我们发现,身边的团友们都不知去向。
赶紧回到下车的地方,找到乘坐的大巴车,幸好导游还在。他给我们肩上贴了一个白色的号码,指着加拿大边检站附近的一座平房说:“到里面看看需要点什么,这是此行加拿大唯一的购物中心。”原来我们的团员都跑到那里去购物,什么加拿大冰酒,还有香烟、巧克力、化妆品等,有位团友竟买了十几瓶冰酒。
下午3时30分左右,大家都回到了车上。这回加拿大边境不做任何检查,我们连车都不用下,顺利驶过美加彩虹桥,回到美国的尼亚加拉瀑布市。导游又把我们带到了美国一方的尼亚加拉大瀑布公园。
连接美加两国的彩虹桥
我们真是幸运,站在加拿大一侧观看大瀑布时就在想,如果能上美国一边大瀑布观景台上感受一下大瀑布就好了。真是心想事成,万圣节,果然万胜!这下我们就可以从两个国家、两座城市、两个侧面,以不同的角度来观赏尼亚加拉大瀑布的雄姿了!
瀑布公园的色彩格外鲜艳,树叶的颜色大多是鲜红鲜红的,夹杂橙、褐、黄、绿,草坪上灰色的小松鼠旁若无人地玩耍嬉闹,游人很少,高高的观景台上只有我们一个旅游团的游客。从观景台上望去,伊利湖水跳跃奔腾,不时溅起层层水花,红色、黄色的植物在不深的湖水中挺立,顽强地扎根于湖底乱石之中。酷似九寨沟的旖旎风光,有所区别的是水的流速和色彩,远不如九寨沟的平缓宁静和斑斓。
在加拿大一侧看美国大瀑布观景台
两座同名城市同时挂出两国的国旗
站在美国一侧观景台感受尼亚加拉大瀑布
跟着导游,我们乘坐观景台的电梯直下几十米,到达瀑布脚下的平台近距离观看瀑布,还有另一出口可到瀑布后面的水帘洞。如果我们能稍微早来几天,便有机会乘“雾中少女号”游艇迎面接近大瀑布,在飞瀑激起的雨雾中,领略尼亚加拉大瀑布的磅礴气势。
对岸加拿大一侧岸边谷底码头平台上,停放着几艘游船,这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雾中少女号”了吧?遗憾的是我们来晚了几天,因天气转冷,冬季有强风,“雾中少女号”已经停游。据说,夏日时光坐“雾中少女号”游览瀑布,也是最受游客喜爱的一项活动,已经有150多年的历史。乘船游览时必须穿上雨衣,不管你怎样小心,湿身总是难免的,靠近瀑布时,有一种置身暴风骤雨的感觉。
关于游船为什么取名“雾中少女号”,有一个动人心魄的传说。300多年前,居住在当地的印第安人震慑于自然的威力,每年收获季节要选一吉祥日,集合全村少女,酋长站立中央,引弓对天放箭,箭尖下落,离哪位少女最近,这一少女即被选为代表,被送上独木舟,舟中装满谷物水果,从上游顺着激流冲下,坠入飞瀑中,似乎化作雾气,消失在人们的视线里,于是人们都说尼亚加拉瀑布的雾气,便是少女的化身。
沿着美国瀑布的边缘,我们折回上行向山羊岛前进,漫步于彩色的林间小路,伴着伊利湖水的欢声,我们跨桥登上让伊利湖水变成两股瀑布的山羊岛,仿佛置身于原始森林一般,高大茂密的树木,暂时遮挡住一部分湖水的喧嚣。在瀑布公园的中央地带,有一座牧羊人雕像,很像隐于山水之间的智慧老人。
停放在大瀑布谷底的“雾中少女号”
美国境内尼亚加拉瀑布公园色彩斑斓
牧羊人雕像
相传,印第安人曾把山羊岛视为圣地,将已故首领安葬在岛上,以求升入天堂,称其为“快活岛”。后来,欧洲殖民者入侵这里,“快活岛”也难逃厄运,墓地被盗掘一空,印第安人惨遭杀戮,只有一群山羊留在岛上。严冬到来时,大群山羊被冻死,唯有一只公羊活到了第二年春天。因此这个岛屿的名字就改成了“山羊岛”。
尼亚加拉大瀑布公园游览图
导游告诉我们,尼亚加拉河横跨美国纽约州与加拿大安大略省的边界,是连接伊利湖和安大略湖的一条水道,河流蜿蜒而曲折,南起美国纽约州的布法罗,北至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杨格镇,全长54公里。上游河段河面很宽,宽度大约3000多米,水流较为平缓,水面落差仅15米,从距伊利湖北岸32公里起河道变窄,水流加速,在一个90°急转弯处,河道上横亘了一道石灰岩构成的断崖,水量丰富的尼亚加拉河水经此骤然跌落,水势汹涌,如雷贯耳,形成了举世壮观的尼亚加拉大瀑布。
美国一侧看马蹄瀑布浪花飞射遮天蔽日
离马蹄瀑布越来越近了,瀑布的轰鸣越来越响,瀑布溅起的浪花飞射,高达七八十米的水雾不断升腾,几乎遮住了太阳的光芒,水势犹如千军万马奔腾不息,水雾扑朔迷离如临仙境,涛声惊心动魄、震耳欲聋。我们伸手感受澎湃汹涌的水花,零距离触摸悬挂前川的大瀑布,疑是九天银河倾泻,真正体会到什么是振聋发聩,什么叫激浪拍岸,心情亢奋无比。
环顾四周,北有瀑布,南有彩虹桥,西有加拿大高高矗立的景观塔,东有美国的瀑布公园,上有蓝天白云水鸟翱翔,下有碧水倾泻白浪翻滚,好一幅壮美磅礴的立体画卷展现眼前。我们被大瀑布的壮观景象所吸引、所震撼!呼吸着空气中弥漫的负氧离子,感受着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世上最温柔的水花,汇聚起来的力量也是人类无法抗衡的,任何不讲科学规律的强行玩弄,将被最温柔的撞击拍得粉身碎骨!
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前,尼亚加拉大瀑布一直不为西方人所知。1625年,欧洲探险者雷勒门特第一个写下了这条大河与瀑布的名字,称其为尼亚加拉。直到1678年,一位叫亨尼平的法国传教士来到这里传教时,才发现了这一天然奇迹,禁不住为它赞叹,并细心地记下了自己的见闻,对这绝妙的人间仙境做了传神的描述,把这一胜景介绍给了欧洲人。
但让尼亚加拉大瀑布真正声名鹊起的是法国皇帝拿破仑的兄弟吉罗姆。当时吉罗姆带着他的新娘不远万里,从新奥尔良搭乘马车来到尼亚加拉大瀑布度蜜月,不禁大开眼界,回到欧洲后在皇族中大肆宣扬这里的美景,于是,欧洲兴起了到尼亚加拉度蜜月的风气。时至今日,到这里度蜜月仍是一种时尚。
“珍惜每一天,享受每一天”的人生格言,在这里你会体验得更强烈、更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