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要来志愿者
经过与鑫的多次沟通,我们的支教活动基本定下来了:时间定在2014年7月18日至8月初,地点选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拖觉镇的亚河小学。
鑫是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后文简称“信息科大”)研究生支教团的队长。为了组织信息科大的研究生在2014年暑期开展跨省支教活动,我们很早就开始联系。联系讨论的内容很多:时间、地点,孩子们需要什么,课程应该怎么安排,应该注意的问题,安全保障的条件,等等。我是本地人,对本地的风俗、气候比他了解。鑫特别谦逊,每次都是这样问我:“我想请教……”,或者“我想请问一下……”,让人感到特别地亲切。
选择亚河小学
亚河小学,是《天津日报》报社记者张俊兰女士,经过多年努力,在多方的帮助下,于2010年为当地筹办的一所希望小学,也叫“天津农民报读者希望小学”。为了继续传承爱心,2013年11月10日,我们几位西南民族大学志同道合的朋友和同学,发起了“张俊兰爱心传承公益社团”。我们想学习和传承张俊兰的爱心精神,用自己小小的公益心,实现小小的公益梦,通过大家的努力做点有意义的事情。比如呼吁保护坏境、宣传毒品和艾滋病的危害、呼吁大家关注失依失学儿童,等等。我们的口号是“只要有一丝的希望就不能放弃!”;我们的宗旨是“爱,绿色,希望”;我想我们是一群可爱的、有热血的年轻人;也甘愿做这样的年轻人;大家都立志做有爱心、有责任心、有使命感和有良知欲的新时代青年,对于这个爱心社团信心满满。
我们的爱心社团
这个假期,我们准备为山村的贫困儿童、孤儿、孤寡老人募集点爱心,送点温暖。于是开始准备写策划,写方案,找赞助等。可是做什么都会有困难,虽然通过募捐,通过爱心人士的善举,通过社员的努力,我们募捐到了一些爱心包裹和爱心善款,但是我们募捐到的爱心物资和善款还远远不足,之前的计划和方案也都需要重新修改。正在这时,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开始联系我们,商量到布拖支教的事宜。
支教的设想比我们原来的计划大得多,对我而言,也是一个遥远的梦想。之前我也思考过这一问题,但是十分犹豫。原因有很多,主要有下面几点:
第一,我是个彝族孩子,在西南民族大学读书,暑假后就要上大学四年级了。我非常珍惜大学的学习机会,想利用一切时间学好专业知识、课外知识,并为毕业后工作面试做好准备。第二,每个暑假的火把节,是我们彝族重要的节日,一般都要与家人团圆;另外,每个假期我还需要回家看望年迈的奶奶,并兼职赚钱补贴家用,这些都是以往的惯例。第三,虽然我也了解到,支教能够锻炼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能够提升工作生活技能,能够交到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新朋友,能够给山村孩子带去知识、希望和爱;但是,网上也有文章对支教活动有负面评价,认为有的支教活动准备不足,授教知识不多,支教老师离开后,学生对自己本校的老师有个再适应的过程,等等。所有这些都使我思前想后,迟迟无法把支教梦想变为现实。
梦想就要实现
通过认真的沟通,我们了解到,信息科大的支教团是真心实意地想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孩子做点事情,而且他们还做了充分的准备。他们制订了计划,排出了课程,提前分工备课,准备了调查方案,开展赞助募捐,采买捐赠爱心物资,甚至设计了支教期间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这些都深深地鼓舞了我们,也打消了我原来的许多顾虑。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和张俊兰爱心传承公益社团,一个在北京、一个在四川,虽然相隔遥远,但两个团队有着共同的目标。我们是同行者,我们决定携手合作、互相支持,共同实现和完成我们相同的支教梦想!也希望给山区的孩子们带去知识和快乐!
(拉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