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问题的研究(1 / 1)

国内学术界把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问题主要归结为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维度的开启、对资本主义社会和生产方式的生态批判、对技术的资本主义使用和消费主义价值观批判、生态政治哲学四大理论问题,并对这四大理论问题展开了探讨和研究。[45]

1.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维度的开启问题

对于历史唯物主义与生态学是否矛盾的问题,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内部是存在着争论的,学术界通过研究,将他们的争论归结为三种理论观点。第一,以福斯特、佩珀、休斯、格伦德曼等为代表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旗帜鲜明地强调历史唯物主义不仅与生态学不矛盾,而且相对于西方绿色思潮而言,对解决生态危机更有优势,由此他们或者把历史唯物主义命名为生态唯物主义,或者直接阐发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意蕴,或者从生态方法论、生态价值论等方面阐发历史唯物主义与生态学的一致性。第二,以奥康纳、本·阿格尔为代表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认为历史唯物主义虽然包含着潜在的生态学视域,但必须对历史唯物主义展开修正,才能开启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学视域,由此他们或者将文化和自然维度引入到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创立文化唯物主义;或者将经济危机论修正为生态危机论,开启历史唯物主义的生态视域。第三,以本顿以及本顿阵营为代表的理论家强调历史唯物主义不承认自然的极限,秉承唯生产力论和科学技术决定论,存在着与生态学对立的因素,但同时又肯定历史唯物主义存在着大量与生态学一致的地方,又不能把历史唯物主义与生态学对立起来。他们由此主要从重构历史唯物主义的“劳动过程”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展开重构,使历史唯物主义绿色化。[46]国内学术界系统地评介了上述三种观点,并论证了历史唯物主义能够作为分析和解决生态危机的理论工具。[47]

2.对资本主义社会和生产方式的生态批判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指认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的反生态性质,并把自己的生态学命名为“反对资本主义的生态学”。对此国内学术界通过研究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危机论[48],系统评介了奥康纳的资本主义第二重矛盾理论与生态危机发生的必然性[49];福斯特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点、资本的逻辑以及资本所承载的价值观与生态危机之间的内在联系[50];高兹关于经济理性与生态危机内在联系的分析[51],本·阿格尔基于资本主义社会统治方式的转变的生态危机论[52],科威尔关于资本逻辑与生态危机内在联系的研究。[53]上述研究不仅揭示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危机论,而且也显示了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西方绿色思潮脱离生产方式抽象谈论生态危机的不同。

3.对技术的资本主义使用和消费主义价值观批判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技术的资本主义使用的分析和他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是结合在一起的。除高兹外,他们认为科学技术本身并无价值属性,承载它的社会制度和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了其价值属性。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关系的不正义性,决定了技术的资本主义使用必然造成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异化。对此,中国学术界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技术观展开了如下几方面的研究。第一,从总体上评析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技术观,把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技术批评与自然的解放紧密联系在一起研究。[54]第二,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科技观的研究。主要有:对威廉·莱斯关于“控制自然”观念的历史考察的研究[55],对奥康纳关于技术在当代西方社会的功能的分析[56],对高兹科学技术理论的分析[57],对福斯特关于资本主义技术运用的批判[58],对本·阿格尔关于大规模技术使用的生态后果的分析等。[59]

国内学术界主要研究了消费主义价值观的内涵与本质,消费主义价值观与虚假需求、消费主义伦理的关系、消费主义价值观的功能与当代资本主义统治方式的变化及其与生态危机的内在关联的问题。具体来说:第一,学术界把消费主义价值观的内涵和本质规定为依据疯狂的消费确定人的自由和幸福。[60]第二,消费主义价值观是建立在被资本所制造和操纵的虚假需求上,最终形成了一种消费主义伦理和消费主义生存方式。“虚假需求”不是人的生存和发展客观需要的“真实需求”,而是资本为了追求利润而制造出来的一种主观欲望,其目的是把人们的兴奋点牵引到商品追求和商品消费上。[61]第三,消费主义价值观的功能与当代资本主义统治方式的变化及其与生态危机的内在关联的问题的研究。对于这一问题,国内学术界强调消费主义价值观的功能在于使人们到商品追求和商品消费中去体验自由和幸福,弱化人们的政治意识和革命意识,并揭示资产阶级就是借助消费主义价值观为自身的统治提供合法性。消费主义价值观进一步强化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带来的生态危机。[62]

4.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政治哲学研究

生态政治哲学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结局,它包括生态政治战略和生态政治理想两部分内容。[63]在生态政治战略上,国内学术界主要探讨了:本·阿格尔关于“分散化”和“非官僚化”的生态政治战略,指出这是把马克思主义同北美民粹主义相结合的结果[64];奥康纳和佩珀关于生态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相结合,追求社会正义的生态社会主义理论[65];福斯特关于将生态运动引向激进的工人运动的设想。[66]在生态政治理想上,国内学者系统评价了莱斯关于“易于生存的社会”的设想,强调莱斯眼中的生态社会主义和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超越,这种超越体现在哲学世界观、发展方式、管理方式和生存方式上[67];奥康纳关于生态社会主义是基于“生产正义性”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论述[68];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关于“稳态经济”的设想等。[69]通过上述研究,国内学术界既肯定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与西方绿色思潮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和生产方式的生态治理论的区别,同时也强调其生态政治战略具有乌托邦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