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克思主义的视点
“经济发展”或“发展经济”是当今社会耳熟能详的词语,也是一个地区或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但在不同的思想体系中,不仅其理论含义不同,而且其现实指导作用和意义也不同,甚至截然相反。本章要阐述的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经济”和“经济发展”的具体内涵和现实意义。
马克思讲:“经济,即生产过程本身。”[1]物质生产又由两个方面组成:生产力构成生产过程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则构成生产过程的社会形式。“根据小麦的味道,我们尝不出它是谁种的,同样,根据劳动过程,我们看不出它是在什么条件下进行的。”[2]这句话所表达的,就是生产过程的物质内容和社会形式之间的区别。经济具有二重含义,同样,经济发展也具有二重含义。马克思明确指出:“经济发展即社会生产关系和社会生产力发展。”[3]
以此来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中,经济发展不等于GDP的增长,因为后者只是一种交易价格,只要发生了市场交易和货币关系,哪怕是去破坏一种商品或物质产品,也会作为一种增量而加入GDP。经济发展也不等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因为后者只是表示在单位时间所生产的物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的变化,或者说生产单位物质产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化。经济发展不仅意味着生产力的提高,而且意味着生产关系的进步。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在谈到英国殖民统治在印度造成的未来结果时指出,印度人民能否获得解放,“不仅仅决定于生产力的发展,而且还决定于生产力是否归人民所有”[4]。后者所强调的,正是生产关系变革的重要性,这种变革除了这里所说的不同性质的生产关系之间的更替即质变,还包括同一种生产关系的不同实现形式之间的更替即量变。
从其内容来看,物质生产即劳动过程“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5]。通过劳动,人们改变自然物质的存在形态,获得能够满足自身需要的物质资料。这是人类存在的必要条件,具有“永恒的自然必然性”[6]。作为“人改造自然”的活动及其结果[7],物质生产和生产力所表示的是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不论是在什么样的社会形式下进行的,劳动过程得以进行所不可或缺的物质条件,就是所谓的“生产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就是这样的生产要素。如果说劳动者是劳动过程的“人—主体”要素,那么,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就是劳动过程的“物—客体”要素,后者又统称“生产资料”。货币不是生产要素,它只是媒介生产要素交易和流动的手段;资本不是生产要素,它只是“一种以物为中介的人和人之间的社会关系”[8],并且“是一种社会生产关系”[9];科学技术不是生产要素,只有与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结合,用马克思的话说只有通过“应用”[10],科学技术才能对劳动过程产生影响,从而转化为现实的生产要素。马克思把劳动过程区分为农业、制造业或加工工业、建筑业、采掘业和货运业等不同的生产部门。这五大产业构成真正的“实体经济”。
从其形式来看,人与自然要发生关系,人与人之间就必须结成一定的关系,后者决定了物质生产的社会性。人与人在物质生产中所发生的关系,既包括像人与人之间的简单协作和分工协作这样的“技术—合作关系”,也包括人与人之间的“权力—支配关系”。[11]前者属于生产力,后者则属于生产关系。马克思讲:“分工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同时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种不同形式。这就是说,分工的每一个阶段还决定个人的与劳动材料、劳动工具和劳动产品有关的相互关系。”[12]这里,个人与劳动材料和劳动工具的关系,就是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关系;个人与劳动产品的关系,就是生活资料的分配权关系。作为“权力—支配关系”,二者共同构成生产关系的内容,并且共同决定了人们在物质生产即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人们最根本的物质利益关系。公有制和私有制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所有制关系。公有制包括原始公有制、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公有制等不同形式,而私有制则包括奴隶主私有制、封建地主私有制、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劳动者个体私有制等不同形式。如果说劳动者个体私有制是“以生产者自己的劳动为基础”,那么,其他私有制则“以剥削他人的劳动为基础”。[13]尽管说在现实中不同性质和不同形式的所有制可以并存,甚至可以混合在一起;但是,既不能把不同性质的所有制混为一谈,也不能把同一种所有制的不同形式混为一谈。
历史地看,在前资本主义社会,土地等“人的周围的自然”和人种等“人本身的自然”[14],曾经是物质生产和生产力发展的主导因素,它们至今仍然是决定物质生产和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由资本推动的机器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使科学技术向生产要素转化,使劳动过程向“科学化”和物质技术意义上的“社会化”转变[15],物质生产和生产力由此得到迅猛发展,科学技术从而成为“第一生产力”。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科学技术成了物质生产和生产力的内在要素,而只是昭示了科学技术的“应用”对于推动物质生产和生产力发展的巨大作用。一如马克思所言:“资本的趋势是赋予生产以科学的性质”,从而使“整个生产过程不是从属于工人的直接技巧,而是表现为科学在工艺上的应用”。[16]同时,伴随资本而来的是一个具有悖论性的生产和生活世界。资本主义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却破坏了生产力赖以发展的两个重要源泉:劳动力和大自然。马克思说:“资本主义农业的任何进步,都不仅是掠夺劳动者的技巧的进步,而且是掠夺土地的技巧的进步”;因此,“资本主义生产发展了社会生产过程的技术和结合,只是由于它同时破坏了一切财富的源泉——土地和工人”。[17]对土地的掠夺引发了资源危机和生态危机,对劳动者的掠夺则造成了人口危机和社会危机。所谓“老龄化问题”,在本质上就是一种人口危机,因为劳动者遭受掠夺导致贫困化,贫困化则导致劳动力供给不足和老年人供养无力。所谓“失业问题”亦如此,因为在资本逻辑的作用下,一部分人“过度劳动”和“过劳死”的同时便是另一部分人的相对过剩和失去工作。
在任何社会中,生产关系都不是单一的,而是既有旧生产关系的残余,也有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还有新生产关系的萌芽。加快经济发展,既要把不同性质的生产关系区分开来,把握它们在过去、现在和未来所处的具体方位,把握它们由以形成的历史条件和业已发挥的历史作用,把握它们之间的连续和断裂、并存和继起;又要根据物质生产和生产力发展的具体情况,寻求适合生产力发展的不同生产关系的最优结构和组合;对于同一种生产关系,还要不断探索它的具体实现形式。[18]以苏联模式为代表的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误,一方面在于追求生产关系的“一大、二公、三纯”,无视资本主义私有制和个体私有制在历史发展一定阶段上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特定时期对于发展生产力的积极作用,否认其存在的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排斥不同性质的生产关系的并存和竞争;另一方面在于把国家所有制看成是公有制的最高形式,无视马克思所提出的下列思想的历史意义:“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19]如果说前者意味着经济权力的上移和集中,这在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的一定时期内是必要的和合理的;那么,后者则意味着经济权力的下移,是实现社会主义经济民主的制度保障。可以说,自20世纪初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兴起的各种合作生产和合作经济,如以色列的基布兹、日本的山岸主义等,无疑是马克思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思想的自觉或不自觉的实践探索。
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竞争是环境和资源的竞争,加快经济发展,就必须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切实保护生态环境;经济发展的竞争也是人才和人口资源的竞争,加快经济发展,就必须合理调控人口数量,努力提高人口质量;经济发展的竞争还是科学和技术的竞争,加快经济发展,就必须大力倡导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为此必须大力推进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国家,加快经济发展,就必须在大力发展物质生产和生产力的前提下,既注重发展非公经济,充分肯定和承认其历史合理性和积极作用,又不忘其历史局限性,对之给予必要的引导和制约。特别是,必须既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不动摇,又要在马克思“重新建立个体所有制”思想的指引下,大力发展集体性合作经济,不断探索公有制的有效实现形式。唯其如此,才能在物质生产力“自由的、无阻碍的、不断进步的和全面的发展”[20]的基础上,保证生产力归人民所有,从而满足人民群众实现美好生活的需要。
[1] 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13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21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4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771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207~20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6]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5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8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877~87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34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57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11]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84、9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6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3]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87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4]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58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5]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61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9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17]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579、580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18] 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2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9]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874页,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2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53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