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道性善”是当时思想界的一件大事,而如何理解孟子性善论也是当今学术界颇有争议的问题。在汉语学界,有孟子是“性善论”还是“向善论”的争论[37];在英语学界,围绕A.C.葛瑞汉关于孟子的“性”与西方“nature”差异的哲学洞见[38],展开了长期而热烈的讨论,至今仍不时有新的论点出现。[39]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孟子性善论对于今天的学者来说,已成为一个谜。20世纪30年代,写出西方第一部孟子专著的理查兹曾指出:“西方传统提供了一套精致的概念,它包括:共相、殊相;实体、属性;抽象、具体;一般性、特殊性;等等。而我们知道孟子思想中根本没有这套东西,也根本没有确定的替代品。我们除了太容易随这套概念而带进的形而上学之外,还有一个实际的问题——运用这套概念会使孟子思想变形……应当谨防的是不能把一种结构(我们西方的特殊训练使我们极易操作这种结构),例如,唯心主义、现实主义、实证主义、马克思主义等,强加于可能根本没有这种结构的思维模式之上,而后者可能无法用这种逻辑概念来进行分析。”[40]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一个世纪以来的孟子研究,恰恰是不断“西学化”的过程,实用主义、新实在论、马克思主义、康德、海德格尔等各种版本的孟子粉墨登场,各领**数十载。而这些“以西释中”的种种尝试,对于理解孟子,虽不无裨益,但终归反映的不是孟子思想自身,而是自觉不自觉将某种外在的理论框架强加给孟子,结果造成孟子思想的扭曲和变形,并引起关于孟子性善论的种种分歧与争议。
既然“以西释中”,简单地套用西方理论并无助于真正理解孟子,尤其是无助于解开孟子性善之谜,那么,我们就应该尝试回到孟子,“以孟释孟”,从孟子的内在理路、思维方式去理解孟子自己。虽然现代诠释学认为,人不可能完全避免自己的思想介入解释活动之中,解释者自身的想法及时代概念都会影响到诠释过程,故单一且永不改变的原意是不存在也无法获得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解释没有了客观标准,没有了“合理”“不合理”的差别。对于以揭示和解释经典本义以及古人之意的学术研究而言,还是应承认,文本及其作者的概念、命题具有相对稳定的原意,其思想观点、主张也存在内在的理路和逻辑。西方某家某派的哲学理论,对于我们理解古人的概念、命题乃至其思想观点、主张,可能有借鉴、启发甚至是提示的作用,但却不可简单地套用在古人思想之上,故其作用只能是间接的,而不是直接的。而进入古人的思想之中,把握其特殊的思维方式,揭示其概念、命题的含义,进而发现其思想观点、主张的内在理路与逻辑,才是哲学、思想史研究的主要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