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翻译过来就是,不要怕别人不了解你,应该担心的是你不了解别人。郑庄的座右铭大概就是这句话。
郑庄大名叫当时,庄只是他的字,是汉景帝到汉武帝时期的人。郑庄的祖先郑君在秦汉之际曾经进过西楚霸王项羽的公司,一直到楚霸王乌江自刎,这才转投了汉朝。刘邦搞意识形态的时候,让大家必须对着项羽称他的大名“籍”,郑君觉得这很不妥,不肯答应,结果,提到项羽就喊“项籍怎么怎么样”的人都很快升职,唯独郑君,被刘邦一脚踹出了朝廷。
刘邦为什么要下这样的命令,郑君又为何宁愿丢官也不肯奉诏呢?
这就要涉及当时的人对名和字的用法了。在古代,如果成年以后,别人还成天喊你的大名,那么,这种人你该绝交了。
有这么严重吗?当然。古人的名和字是两个系统,男子成年加冠后,每个人都会得到一个字,以后,字就是他行走江湖的代称了。这是为了尊重父母取的大名。所以,按当时的规则,成年以后,除了父母、师长,别人通常都不会再喊大名了,包括一国之君,为了尊重臣下,都是以字称呼。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平辈的人继续用大名称呼你,相当于在嚣张地自称你老子,冒充你爹妈,即使他可能没这个心,也足够说明他对你一点都不尊重。
所以,郑君不肯喊项籍,还是保留着对项羽的社交礼貌,这在刘邦看来,完全是个不听劝的顽固分子呀。既然还对项羽保持恭敬,那么,这样的人也就没必要在自己手下做事了。郑君最后落寞地死在了汉文帝时期。
正常情况下,一个人对已故的老东家都能不去践踏,说明此人肯定人品道德不错,是要大加赞赏的,可刘邦最恨的就是项羽,连带和项羽相关的周边,也就只想一律打包送走了。
有这样品行端正的祖宗,郑庄本人怎么样呢?
郑庄其实和祖先有点像,他身上很有侠客的气质,喜欢打抱不平,为别人解决难题。也因此,他在江湖上很有些名望,到汉景帝的时候,就被请来给太子当了跟班。
当时在太子宫里当差,每五天轮一次休息,就像现在的周末制。不工作的时候,郑庄喜欢骑马去看望各地的老朋友。老友一相见,便是促膝长谈,秉烛夜游,日以继夜地聊天,快乐齐天。虽然年纪轻,不过郑庄的朋友圈基本都是些能当他爷爷的人,也都是当时有名有姓的大人物。
后来景帝领盒饭,太子,也就是后来的汉武帝即位,郑庄因为曾经是太子的人,也跟着一路升职,从鲁国的中尉,做到济南郡的太守,再到江都国的国相,然后又回到中央当了九卿之一的右内史。当初,晁错最得景帝信赖的时候,当的就是内史,可见郑庄这会儿的风光。
当时右内史,郑庄在朝堂上总算有点话语权了,而他打算把这些话语权,全部拿去为别人说好话。坐在太史的办公室,郑庄跟手下人打招呼,如果有客人来访,无论看起来穿着怎么样,身份贵重还是贫贱,通通马上把人迎进来。每每接见别人的时候,郑庄也不因为身份尊贵就摆架子,总是一副平易近人的样子,让人如沐春风。每次开完朝会,等皇帝一空下来,郑庄就上前去给他推荐人才,比如某某是个忠厚的人,某某很有才干,皇帝要问别人具体怎么样,郑庄就以自己做比喻:“总之,那些人都比我厉害很多啦。”
除此之外,郑庄还很在乎别人的感受,和下属们聊天的时候也不摆领导架子,称呼的时候也一定是以字相称,不喊别人的大名。如果在聊天过程中手下的人谁忽然提了个比较有建设性的意见,郑庄马上就会起身去见皇帝,生怕没传达好意见,耽误了手下的飞黄腾达。
善意总是互相的,因为这套一心为人的做法,当时只要听说过他的,无不觉得称赞郑庄是个道德君子。
不过,风光的人,也有不小心跌入谷底的时候。
武帝朝政治斗争激烈,还有些小规模的党派之争,引起了不小的官场地震。
当时,前丞相窦婴和后丞相、皇帝的舅舅田蚡两个人互相看不惯,窦婴卸任后,那些曾经在他门口晃悠的宾客都纷纷跑到田蚡家里去,而田蚡也有意羞辱窦婴,经常故意给他难堪。有个叫灌夫的莽夫是窦婴的死忠粉,经常在公开场合骂田蚡不是个东西,给窦婴拉了不少仇恨。田蚡既想除掉窦婴,又找不着合适的把柄,于是决定从灌夫这里着手。天眼查一核查,灌夫家族果然也不太干净,在当地干了些欺压老百姓的活,于是,田蚡打算以这理由判灌夫死罪。
窦婴一看,灌夫是为了替自己抱不平才被送进监狱的呀,连忙为他开脱,列举了灌夫在平定当初七国之乱时候的勇猛,以及他爹为国牺牲等情况,希望能给灌夫争取点民间的同情。
事情闹到了汉武帝那,武帝内心比较钦佩窦婴,但田蚡是他亲舅舅,实在是不好处理,于是把这事交给大臣们议论。当时的御史大夫韩安国是个滑头,一会儿说魏其侯窦婴说得有道理呀,一会儿又说丞相田蚡列举的灌夫家犯罪也是事实,怎么裁判,还是看英明的圣上吧!把皮球又踢回给了武帝。
整个朝堂上,除了趋炎附势的人支持田蚡,其他人几乎都和窦婴站了一队,但当下最有权势的还是丞相,所以,除了个别钢铁直男,其他人也不敢明确发声应援窦婴。郑庄内心也是窦婴的支持者,可大家都不敢说,他就也默默做了哑巴。
这事闹到后宫的王太后知道了,王太后可不是什么正直女人,以她的见识和气魄,只知道偏袒自家亲戚,当时就气得以绝食要挟:“我还活着我弟弟就这么被人欺负,等我死了,那不是谁都可以在他身上割肉了?”搞得武帝很被动。
最后,武帝派人追查田蚡所列举的灌夫的罪状,发现很多确实是事实,于是,灌夫被判死刑,并且灭三族,而窦婴在试图帮灌夫洗脱罪名的时候,夸大了一些灌夫的功绩,也被以欺君之罪下狱接受调查。
灌夫要灭族,自己被抓,再没有人能在皇帝面前争取一下,窦婴思来想去,只有放出大招——太上皇遗诏。原来,太上皇景帝在临死之前曾给窦婴留了一份遗诏,意思是以后遇到不便的时候,窦婴可以拿着遗诏方便行事。窦婴忙递话让侄子们在家里取了遗诏给武帝看,想再和皇帝见一面,武帝看到遗诏,吓了一跳,没想到先帝还给他留了这份保障,便派人去取留存在宫里的那份遗诏档案。按当时的规矩,遗诏就像合同,必须一式两份,一份给当事人,一份留在宫里存档,可当武帝派人去查档案时,完全找不见这份遗诏。
有人说,是武帝自己不允许这份威胁自己政治生命的遗诏存在,因此私下把档案藏了起来,也有人说,是田蚡秘密监听,发现窦婴有先帝遗诏,于是提前请王太后出面去偷毁了遗诏。总之,这份遗诏就是没有双份留底,这样一来,窦婴就不只是什么欺君之罪,而变成矫诏了。最终,是没有任何人能来救援的情况下,灌夫先被灭了三族,窦婴随后也被斩首。
这场政治动**的余波,就是支持窦婴的郑庄被武帝下了降职诏书,贬为詹事。好在不久后,他又凭本事升到了九卿之一的大农令,年收入在中两千石。
当上大农令,郑庄不改想帮人牵线搭桥的本质,还是继续给朝廷不断推荐人才,可最后,郑庄的倒霉,也出在这些被推荐的人身上。
武帝中后期,正是“誓扫匈奴不顾身”的时期,而要对抗匈奴,又必须招抚四周的其他国家做辅助,无论是战争还是外交,都是个烧钱的活动,朝廷的财政逐渐变得捉襟见肘。而郑庄的大农令,在当时负责就的是中央的财政问题。
有一次,郑庄派手下人去运送物资,结果一路上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拖欠了很多款项,淮阳太守正等东西用呢,结果到手的物资少之又少,忙向朝廷打报告,郑庄因此被一撸到底,贬为了普通老百姓。郑庄一生都是个“清廉居士”,得到的工资都经常拿去招待宾客们,即使送礼给朋友们,送的也是些竹子制作的盛器,不存在贪污问题,可搞不定财政亏空,耽误了军事行动,也算是失职,只能让他背锅。
好在,后来朝廷又想起郑庄的好,重新启用他当了丞相长史,再后来,又将他派去汝南,成了当地一把手,最后终老在任上。
可以说,郑庄的一生,几乎都在为别人而活,用现在的话讲,他是个高级人力资源部经理,放在当时,他就是所有人的伯乐,但凡他有一些话语权,他就要为天下有才华的人做做“媒人”,让大家的理想都能得以实现。这,大概也是郑庄实现抱负的路径。
《史记》原文:庄为太史,诫门下:“客至,无贵贱无留门者。”执宾主之礼,以其贵下人。庄廉,又不治其产业,仰奉赐以给诸公。然其餽遗人,不过算器食。每朝,候上之间,说未尝不言天下之长者。其推毂士及官属丞史,诚有味其言之也,常引以为贤於己。未尝名吏,与官属言,若恐伤之。闻人之善言,进之上,唯恐後。山东士诸公以此翕然称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