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活着不就是为了个性吗?
齐襄公肆无忌惮又蛮横地杀害了鲁桓公,他自己能有什么好下场吗?下面,来看看二五仔齐襄公的人生。
生在齐国,又是嫡长子,加上齐僖公时为齐国开了一个不错的局面,齐襄公可以说占尽了优势。如果说还有哪里不爽,那就是堂弟公孙无知太讨厌了。公孙无知的齐僖公同母弟弟夷仲年的儿子,兄弟俩关系异常好,齐僖公对公孙无知也疼爱有加,像亲儿子一样对待,一应待遇都和诸儿一样。好好的嫡长、第一顺位继承人没了特殊性,齐襄公只能憋着生闷气,等待以后报复。即位后,就把公孙无知的待遇来了个清仓大降价,才算出了一口恶气。
堂堂国君,处事是否太小孩气了?对,齐襄公就是这样一个人,率性而为,只为自己开心。
刚即位的时候,齐襄公忙着找隔壁纪国的麻烦,究其原因,也是因为要报仇,而且还是多重仇恨叠加的隔代仇。一来,齐僖公前面参与的那场战争,纪国好日子不过,凑到鲁、郑一起瞎闹腾了;二来,纪国一直是鲁国的跟班,干掉他们,也可以削弱鲁国的势力;三来嘛,纪国和齐襄公还有个杀父父父父父之仇。很多年前,齐国还是齐哀公在位,纪国国君跟齐国不对付,便跑到周天子那告了一通黑状,周天子一听,叔可忍侄不可忍啊,把齐哀公抓过去活活烹了。无论是报杀父父父父父之仇,还是报爹郁闷而死的仇,纪国是在劫难逃了。
此时,热心群众鲁桓公又一次跳出来想保住纪国,当然,主要目的还是在于遏制齐国的扩张。不过,金牌调解鲁桓公依然调解失败,齐襄公一声令下,让齐国边境士兵骚扰了一番鲁国。
因为有鲁国的干涉,齐襄公决定先放下纪国,瞄准和爹多次作对的鲁、郑两国。继承父志,这本来完全是少年有志的风评,可真正操作起来,齐襄公就有点控制不住自己,往一发不可收拾的路上撒野狂奔而去了。
首先是鲁国,鲁桓公在参加宴会的路上被莫名害死,而杀心突起的原因仅仅是因为文姜妹妹受了委屈。然后是郑国。郑国自从郑庄公去世后,还在乱着呢。一会儿是公子突(郑厉公)赶跑了公子忽(郑昭公),一会儿是公子突被国人赶下台,公子忽又强势回归。齐襄公支持谁呢?当然是当年最崇拜的忽哥。
齐襄公刚即位那会儿,郑国正好遇到公子突被郑国第一谋士祭仲赶跑,国人一起接着将在卫国避难的公子忽又接了回来,所以,他就没找郑国麻烦。可两年后,郑国国内一位曾和公子忽有嫌隙的大臣突然发难,暗杀了国君,立了郑庄公另一个儿子,公子亹,这可把齐襄公惹怒了,“敢杀我忽哥”,齐襄公愤愤不平。第二年(杀死鲁桓公的同年),齐襄公在卫国首止召开了一次会议,特地邀请郑国新国君来参加。
祭仲推算,当年齐僖公那么喜欢公子忽,诸儿小子也是他的铁粉,他们齐国多次自带干粮也要襄助公子忽,现在公子忽被杀,诸儿肯定发飙了,虽说约会地点在卫国,也准没好果子吃,连忙称病告假。于是,郑国新君公子亹只好带了杀死公子忽的高渠弥前去赴约。果不其然,郑国人刚到,齐襄公就不怕脏不怕累,派人杀了子亹,并把高渠弥五马分尸,算是为忽哥报了仇。
作为一国之君,别人报仇都是发动战争,两国较量一场,齐襄公偏不,小争端,小规模处理就好,把人骗过来解决掉,不是很轻松吗?
一连杀死两位诸侯国君,齐襄公的国际名声自然不会好。可是他不在乎。什么为了齐国发展,应该放下公子忽的仇,结盟郑国新团队的奉劝,这些都不如杀人报仇来得爽快恣意。虽然,为一个已死的郑国前国君报仇,对他没有任何一点好处,可只有这样,心理才舒坦些呀。郑国怎么说?祭仲觉得活该,另找了个公子当国君,完全没有报仇的想法。
解决完鲁、郑,现在再来收拾多活了三年的纪国。不用齐国怎么大动干戈,纪国就撑不住了,割地赔款,变成了齐国的附庸。
处理完爹遗留下的问题,接下来,齐襄公决定主持主持江湖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