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解[1]
对某些分裂机制的论述(1946)
这是梅兰妮·克莱因最重要的著作之一,首次对生命最初三个月所发生的精神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以前,这段最初的时期叫作偏执位置,在此被重新命名为偏执——分裂位置。在《论躁郁状态的心理成因》(1935)一文中,仅在与抑郁位置对比时,对其做了摘要的描述。梅兰妮·克莱因在此文中,详加陈述了早期自我的特征,及其客体关系与焦虑的形式,借此阐释了(其中最重要的)分裂状态、理想化、自我的崩解,以及与分裂有关的投射过程的本质,对于最后这一点她开始引用“投射认同”这个词(下文将会讨论这个概念),而且对于了解精神分裂症开启了一个新的纪元。这篇文章对于一些心理过程,特别是导致精神分裂的解离与去人格状态的分裂机制,提供了最早的详细说明。它也讨论了关于分析分裂状态的技术。她在晚期的著作《嫉羡与感恩》中,再次回到这个主题上。
在对偏执——分裂位置的说明中,分裂是关键的概念。追溯梅兰妮·克莱因关于分裂的想法在数年间的发展,可能相当有趣。分裂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在她最早出版的文章《儿童的发展》中,她评论了裂解客体的坏方面这一现象,以便将它以好客体来进行保存。她观察一个小男孩,他的巫婆形象是来自母亲形象的崩解,为了将她保留住,这个巫婆形象是他所爱的母亲裂解分离出来的。在《儿童精神分析》(1932)中,这种分裂的方式被视为相对的成熟过程,发生在施虐性减弱的时候。它使儿童能够复原其好客体,并且避开恐怖的坏客体。在1935年,梅兰妮·克莱因将这种分裂方式(发生于越来越现实的层次)纳入正常修通抑郁位置的过程中。
她早期的著作中,有第二个主要的思想脉络。在《俄狄浦斯情结的早期阶段》(1928)一文中,她专注于侵入母亲体内的早期幻想;在《儿童游戏中的拟人化》(1929)一文中,她也描述了焦虑可能会导致分裂,或是将超我分裂为其组成部分的形象,接着将特定的形象投射出去,以此减轻焦虑。次年,在《象征形成在自我发展上的重要性》一文中,她的这个想法更往前一步,她没有使用“分裂”或“投射”等字眼,而是以自我的某些部分被排除在外来加以描述。她认为,自我对焦虑的最早防御不是压抑(稍后才发生),而是排除(expulsion),暴力地排除施虐性,既是要让自我得以纾解,也是要攻击迫害客体。这些较早的想法一起形成了“投射认同”这个更宽广的概念的一部分,而梅兰妮·克莱因在本文中引入了这个概念。投射认同是统称与分裂及投射有关的许多过程,它们虽然不同,但彼此是相关的。她表示:在偏执——分裂位置上,应付焦虑的首要防御是投射认同,而且,投射认同建构了这个时期的特征——自恋客体关系,在这样的客体关系中,客体相当于自体被裂解而投射出去的部分。她也描述了因强行进入与控制客体的幻想而产生的焦虑,以及因为自我过度使用投射认同而导致的匮乏效应。在《论认同》(1955)一文中,她详细地研究投射认同的另外一种形式,也就是假性认同(pseudo-identity)的获得。
梅兰妮·克莱因为了继续回顾“分裂”这个机制,在1935年《论躁郁状态的心理成因》一文中,第一次描述了情绪与最初客体关系的原初分裂,这种分裂是偏执——分裂位置的根基。爱与恨被分裂了,客体关系相应地分裂为好的与坏的。此文详述了这种原初分裂的细节。梅兰妮·克莱因也第一次注意到两种影响自我状态的更进一步的分裂形式,自我在灭绝的恐惧下,将自己分裂为微小的碎片,她认为这个机制是构成精神分裂中崩解状态的基础。她也指出,当客体以施虐的方式被摄入时,它会被分裂为碎片,导致了自我的分裂。事实上,她在此文中强调的事实是:自我在分裂客体时,自己也会分裂,这对精神分裂症来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实。
在接下来的著作中,她在这些关于分裂的基本发现上又加了几点补充。在《关于婴儿情绪生活的一些理论性结论》(1952)一文中,她描述了抑郁位置中特有的分裂。为了防御抑郁焦虑,自我在未损伤而活着的客体与受伤垂死或死亡的客体之间制造分裂。在同一篇文章中,她讨论了分裂对整合过程所造成的一般性影响。在《关于心理机能的发展》(On the Development of Mental Functioning,1958)一文中,梅兰妮·克莱因的想法有了突然的转变:在自我与超我之间的分裂以外,她假定在心理状态中有另外一种结构性的分裂存在,也就是在深度无意识中,有一个安置最早期、最恐怖形象的裂解区域。
本文就像是对一个未知领域所绘制的第一张地图,只有大概的摘要,仍有许多有待补充之处,尤其是未说明偏执——分裂位置的病理。虽然梅兰妮·克莱因描述了过度分裂与婴儿期持续退缩的不良影响,但一直要到晚期在《嫉羡与感恩》中,经由研究显著的嫉羡在发展上的影响,她才能开始有效地区别偏执——分裂位置的正常与不正常形式。她在晚期对本篇的说明中做了两项修正:在《关于焦虑与罪疚的理论》(1948)与《对精神分裂症中的抑郁的论述》(Depression in the Schizophrenic,1960)中,她描述了罪疚感与抑郁在非常早期的形式,发生在抑郁位置之前,属于偏执——分裂位置。
将两篇文章《论躁郁状态的心理成因》与《哀悼及其与躁郁状态的关系》放在一起来看,包含了对婴儿期抑郁位置的说明,而本文成功地将发展的新理论引入精神分析,这个理论的关键概念是:发展是一项工作——经由两个主要的心理位置,活跃的自我和客体发生关联。这个理论将新的概念与假说带入精神分析,根据这些概念与假说,梅兰妮·克莱因阐释且解释了广泛的心理现象。
关于焦虑与罪疚的理论(1948)
在1943至1944年之间,英国精神分析学会对于梅兰妮·克莱因的作品安排了一系列论战,她的观点以四篇文章为代表,一篇是她自己的,题目是《特别与抑郁位置有关的婴儿情感生活与自我发展》(The Emotional Life and Ego Development of the Infant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Depressive Position),以及其他三篇由两位同僚所发表的文章:苏珊·艾萨克斯的《幻想的本质与功能》(The Nature and Function of Phantasy),宝拉·海曼的《内射与投射角色的某些方面》(Some Aspects of the Role of Introjection and Projection),以及由苏珊·艾萨克斯与宝拉·海曼共同发表的以“退行”为题的一篇文章。从梅兰妮·克莱因为该事件所发表的文章,又产生了三篇文章:《关于焦虑与罪疚的理论》《关于婴儿情绪生活的一些理论性结论》和《观察婴幼儿的行为》。这三篇与《从早期焦虑讨论俄狄浦斯的情结》(梅兰妮·克莱因在1946年发表于英国精神分析学会)一起收录在1952年出版的《精神分析的发展》一书中,这本书也包括了对苏珊·艾萨克斯与宝拉·海曼在论战中发表的文章加以延伸增订的版本,以及两篇瑞维尔的文章,因此,这本书可以说是当时克莱因理论的永久记录。
本文的兴趣并非新的观点,因为除了在下文指出的一点修正以外,此处所述的所有观点都是来自较早期的著作,这些梅兰妮·克莱因自己在本文中已经提到。不过,虽然25年来她视焦虑为一个决定性的心理因素,而且在这个主题上投入了大量的思考与工作,但这是她第一次且是唯一一篇完全以此为主题的文章。这一点让这篇文章成为一个受欢迎的综述,集合了她所有关于焦虑与罪疚的理论,包括与弗洛伊德在起源的观点上相同与相异的论点。本篇对死亡的恐惧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她的主张与弗洛伊德不同的是:死亡恐惧是所有焦虑中最根本的。
本篇对《论躁郁状态的心理成因》(1935)一文中关于罪疚感的说明,有一个修正,这是一系列修订的第一个。在那篇文章中,她主张罪疚感最早是发生在抑郁位置与全部客体的关系中,而她的新观点是:此前,在与部分客体的关系中的短暂整合状态中,罪疚感就被体验到了。后来在《嫉羡与感恩》中,她认为过度的嫉羡导致了过早的罪疚感,从而扰乱了偏执——分裂位置中焦虑的修通。在《对于精神分裂症中的抑郁的论述》(1960)中,她描述了在精神分裂症中所见的一种早期罪疚感与抑郁的形式。因此,她对于偏执——分裂位置的最终结论,包括了附带的抑郁焦虑,这相近于她的观点:抑郁位置也涉及妄想的焦虑。
关于精神分析的终止原则(1950)
在1923年,梅兰妮·克莱因注意到:每当忧虑被解除时,分析就往前迈进一大步(《早期分析》,第78页)。从那时候开始,她开始认为分析进展的关键在于对焦虑的分析。在本文里,正式且精确地以她对早期发展的理论观点来表达了这个观点,她的命题是:精神分析(它重新激活了焦虑)终止的时机,是当被害焦虑与抑郁焦虑因为修通婴儿期偏执——分裂位置与抑郁位置而减轻的时候。她进一步认为:这个标准与其他一般被接受的终止准则有关,而且是这些指标的基础。
这篇文章有长、短两个版本。
移情的根源(1952)
这是梅兰妮·克莱因唯一一篇以移情为题的文章,集合了她在其著作中经常提到的并以临床实例描述的一些想法。她对移情的概念很丰富,涉及她所说的“所有处境”。从她的观点来看,诠释必须涵盖早期的客体关系——这些客体关系在移情中被再度体验并进一步展开,也要涵盖病人在目前生活经验中的无意识元素。在《嫉羡与感恩》(1957)中,她记录了她用“存在于感觉中的记忆”来表达的那些发生在移情中的前语言阶段(preverbal)的情绪与幻想。
许多年来,梅兰妮·克莱因一直持这样的观点:客体关系从一出生就开始了。这个观点意味着自恋与自体情欲并非早于客体关系的状态,而是与最早的客体关系同时存在的。本文包含了她对自恋的唯一讨论(即使很简短),包括对她的观点与弗洛伊德的观点之间的关系提出说明。读者将注意到:在此讨论中,梅兰妮·克莱因描述了自恋状态,这是退缩到内在客体的状态。在她的用词中,自恋状态与自恋客体关系是不同的,后者是由投射认同所致,其方式在《从早期焦虑讨论俄狄浦斯的情结》中有所描述。
自我与原我在发展上的相互影响(1952)
这篇短文是梅兰妮·克莱因为一个以此为题的讨论会所提供的文章。另外一篇关于后设心理学的更重要讨论,见《关于心理机能的发展》(1958).
关于婴儿情绪生活的一些理论性结论(1952)
如同在《关于焦虑与罪疚的理论》的注解中所解释的,这篇文章是源自梅兰妮·克莱因提供给1943-1944年世纪论战那篇文章的三篇后续文章之一。
在20年前她完成早期的工作时,梅兰妮·克莱因曾试图在《儿童精神分析》的第二部分对发展提出详细的说明。在其后的这段时间里,她明确地阐释了婴儿期偏执——分裂位置与抑郁位置的理论。本文相当有趣之处在于:它是最充分地用此理论观点来观察从出生到潜伏期之间各个阶段的第一篇文章。与她较早期的说明相比,这篇文章在组织理解的科学性与一致性方面都有明显的进步。除了她在《嫉羡与感恩》(1957)中描述的原初嫉羡这一点之外,这篇文章是梅兰妮·克莱因对于早期发展的最终图像。
本文特别有趣的几个论点之一,是她对分裂的说明,在两方面补充了她以前所说的(关于分裂的概略性讨论,见《从早期焦虑讨论俄狄浦斯的情结》的注解):首先她厘清了分裂与压抑之间的关系,其次她描述了一种特别的形式,也就是发生在抑郁位置的分裂,这一点在1946年时尚未有详细的说明。本文也在最早就明确提出:由于包含敌意的双亲原始形象获得了满意的发展,所以分离的内在父母可以愉快地相处。最后一点是,在她早期的著作中,有一个假设被她后来的理论所驳斥,即施虐性达到最高点的时期是在第一年的中段,这一点在第六章有所讨论,在该处梅兰妮·克莱因陈述了她再次修订的婴儿期攻击性年表。对她早期观点的修正,也见于她为《儿童精神分析》第三版所著的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