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美
审美文化,是艺术文化。回答美是怎么一回事,什么叫美,怎样才美,美有什么用,有这样几个要点。
美是人的本性
这个本性甚至可以追溯到动物性。你看孔雀的羽毛、老虎的花纹无不求美。公鸡好看,是因为母鸡爱美,对它长期追求、筛选的结果。爱美不要什么理由,也不受时代、阶级、环境的限制。原始人就知道用兽骨制成项链,还在岩壁上画画,后来又在陶器上画各种花纹、图案。只不过是随着文化的进步,人的精神世界的丰富,美的内容、层次也在发生变化。美是与人类的成长同步的,一部美学史即是一部社会发展史。人的爱美之心是人发展完善的一种动力,我们要承认这种本能,“**”把人的这种本能都批判了,美就是资产阶级,就是反动,“左”到否定人的本性。而人的本性是不能剥夺的,正如饿了就要吃东西的食欲,不懂就要学习的求知欲,看到美的人、美的物、美的作品就喜欢的审美欲。既然人人都爱美,都有这个本性,反过来就人人讨厌丑,不管是外表形式的丑,还是内在的精神方面的丑。当然谁也不愿被人讨厌。于是为了自己的美和欣赏外部的美,就生出一门美学,研究怎样才算美、才能美。
美的用途
农村里的一些老人常说年轻人:“描眉画红(口红)有什么用?”从发展生产、多打粮食来讲,确实没有用。“文革”前,把绿化、美化环境都看作是资产阶级思想作怪。美这个东西,既不实用,也不深刻,只作用于人的情感,让你愉悦、兴奋、激动、忧伤,改善情绪;作用于精神世界,提高道德修养。就像人身上的经络系统,没有血管、骨骼那样具体,看不见摸不着,却在起很重要的沟通、维系作用。
美学老祖宗黑格尔把人与外界的关系分为三种:一是欲望关系。消灭它或利用它,以满足自己生命的需要,是针对一个具体的完整的事物。比如你又渴又饿,看见一个苹果就想吃掉它,这时需要的不是欣赏。他幽默地说,你要是想使用一块木材或吃一种动物,画一个就不能满足。中国成语有画饼充饥,就是说欣赏代替不了实用。二是思考关系。并不要消灭它,而是研究它,找出事物规律、概念。如我们研究数学、物理的公式定理,只是要弄懂它,并不想吃掉它,也不是欣赏它。当我们解剖一只老虎时,注意力在研究它的结构功能上,而不是如在野外欣赏它漂亮的花纹和奔跑的姿势。三是审美关系。既不吃,也不深入研究,只是满足求美的心理,欣赏它。黑格尔称为“满足心灵的旨趣”。所以,美针对的既不是具体事物的全部,也不是它内涵的、抽象的道理(概念、本质、规律),而是外表的、具体的形式(形状、颜色等),通过形式让人愉悦(不是具体的实用,也不是抽象的思考)。
男女找对象,都愿意找漂亮的,先要从形式上就让人看着舒服。有一个真实的故事,一美女与甲乙两男生为大学同学,女先与甲好,到毕业前又被乙挖去,后结婚。四十年后老同学聚会,都成白发老人。回顾昔日说了真话。甲对乙说:“你知道吗,当时你娶走了她,我真想杀了你。”乙说:“你不知道,这些年我差一点自杀,跟她生活这几十年不知多么痛苦。”恋爱时是审美,结婚后讲实用,用途不同。音乐、美术、诗歌都是形式艺术,不管实用,只管审美。专门调节人的观感、情绪,进而修炼人的道德。这就是美的用途。我们无论是看画、听音乐、游山水,都能产生或宁静、安闲,或激动、振奋的心情,这就是审美、享受美。它不像具体的食物让你长身体,也不像普遍的理性让你长思想,而是让你知道怎样把自己修炼得更美,好让别人喜欢,同时你也得到尊重和方便。也让你懂得怎样去欣赏和享受外部世界的美,尊重别人。
怎样才美
一是美在真实。审美既是解决人情感上的问题,而情感是最不能被欺骗的,所以美的前提是真实。有一个真实的故事,一美女爱一靓男,后结婚。男说,我从小就没有沾过厨房的边,不会家务,女说我侍候你,两人生活了十年。一次女出差,提前到家,发现他在厨房做菜,非常熟练。原来是为不干家务竟伪装了十年。女大怒,立即离婚。
生活中先真才会美。人喜欢真山、真水、真花,讨厌假景。有人说话时对你拿腔拿调,嗲声嗲气,你就浑身起鸡皮疙瘩。杨朔的散文,后来人不愿看,就是总要装一个光明的尾巴。一个政治家,民众对他的判断首先不是能力大小,而是行为的真假。许多作秀、表演已让人恶心,怎么可能再去服从和追随他。
二是美在结构,这要说到外美和内美。外美,指形式的美。当事物的外形构成一种和谐比例时,看着就舒服,这就是美感。人的美,首先是五官、身体四肢的结构合理、和谐。书法的美,先讲笔画的间架结构;图画讲构图、色彩搭配;音乐是音符音色的结构配合。山水美是青山绿水、红花绿叶、石硬水柔、天高地阔、风动枝摇、花香蝶舞等自然元素的搭配。但这结构不是平均分配,常会有主次,有个性。比如我们说那个姑娘有一双漂亮的大眼睛,这正是她的个性,她的亮点。书法中的行书、草书就打破了楷书的平稳,追求结构变化个性化,常一笔出人不意,于是美就变化无穷。
内美,指人的修养、精神之美。也是讲结构,文化结构,人的知识、思想、道德修养等精神方面的结构。从而分出高尚与卑下,丰富与贫乏,高雅与粗俗等等。知识丰富的人有一种从容与幽默的雍容之美,思想敏锐而有个性的人有一种勇敢与坚强的阳刚之美。但如果有一方缺失,也会结构失衡而立马变丑。历史上曾有诺贝尔奖得主跟希特勒办坏事,好莱坞影星偷东西,像周作人那样的大文人当汉奸,都是内丑而不是外丑。
漂亮不一定美。漂亮经常是指表层的感觉,而不涉及深层结构。比如一个人穿一件粗麻布衣服,当然不如绸缎衣漂亮,但是如果衣、裙、鞋、帽搭配恰到好处,仍然美。布衣荆钗,仍不失其美。如果她的知识、才艺、思想等内在结构更丰富合理呢,就有了风度美、精神美。经常有一些很漂亮的女人,如电影明星却过单身生活,别人奇怪,怎么这样的人还没人要呢?如果男女找对象只是双方外表的结构搭配那就最好办了。但人这种东西很复杂,他还有内在结构。不是美女不漂亮,是她的内在精神:知识、精神、脾气等,和对方形不成合理的结构,互相觉得不美。
三是美在距离。美既不解决实用(不会上去吃一口),也不解决研究(不去解剖实验)的问题,只是欣赏,于是就要有一定的距离。我们在画廊看大画总是要退后几步看。《爱莲说》里讲的“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上面举到的一女两男的故事,未结婚前看恋人,怎么看,怎么美,因为有距离。俩人一结合后才发现问题不少,没有距离了。正因为有距离,审美才脱离了实用方便的庸俗的作用,而有了道德上的、艺术上的意义。道德是一种行为规范,一种自我约束。我们看见一朵漂亮的花,知道只能看,不可摘。虽然也有占为己有的欲望,但又有道德良心来克服这种欲望,于是就会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才美。人和人的交往彼此保持一定的距离,会给对方留下美好的印象。有时亲密接触,知道了对方许多缺点,就不觉美了。因为这时距离太近,如黑格尔所说,你已不只是欣赏关系而有了实用关系和研究关系。看山水也是这样,“横看成岭侧成峰”,有许多朦胧变幻的美,你一旦走进山肚子里可能又不觉得美了。朦胧是一种美,而距离正是实现它的一个重要前提。
美只管形式,不管内容。但它可以和内容结合成更复杂的形式组合,达到更高层次的美,内外一致的美。在物品,如既实用又美观的设计;在人,则是外美加上内在的思想和能力,如居里夫人;在科学和思想研究,则是深刻的哲理加上简洁优美的形式,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公式,如范仲淹表述忧国思想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当然还有更多的好诗、好画、好歌。
怎样区分低俗、通俗和高雅
一次谈文化,有人问什么是低俗、通俗和高雅?我一时语塞。如果凭感觉来回答,当然谁都知道,再往深说,有什么理论根据呢?我就赶快回来查书和旧日的读书笔记,于是有了一点新的梳理。
谈这个问题先得承认一个基本的事实:人是由动物变来的。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说:在最初的动物中发展出脊椎动物,“而在这些脊椎动物中,最后又发展出这样一种脊椎动物,在它身上自然界获得了自我意识,这就是人”。于是人就有了两面性:动物性与人性;物质性与精神性。一般来说,“俗”是指人动物性、物质性的一面;“雅”是指人性、精神性的一面。
黑格尔在《美学》一书中将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分为三种。一是欲望关系,占有的欲望。如见美食就想吃,见好衣就要穿,一个猎人见了老虎就必定要捕杀它。欲望关系是以占有、牺牲对象为前提。二是研究关系,只想弄清对象的真相、规律,并不占有或牺牲它,这是科学的任务。如动物学家跟踪老虎,只是为了研究,绝不干涉老虎的行为。三是审美关系,只是欣赏,并不占有,也不想对它做更深研究。黑格尔称这为心灵的美感。它的特点是不把对象看作实用的个体,心中不起欲望,与其保持一定的距离,只生起一种愉悦的美感。如观众看演出,旅游者看山水。我们从欣赏角度看老虎,也只欣赏它的花纹、雄姿,而绝不会有捕杀的欲望或研究的耐心。
就是说人面对一物会有三念:占有的欲望、冷静的思考和愉悦的欣赏,就看你选择哪一种。这三种念头第一种源于人的动物性、物质性,可称为“俗”;第三种体现人的精神存在,可称为“雅”。俗与雅之间还有一个过渡地带,这就是“通俗”。
人自身的两面性与对外的三种关系,使人在行为方面产生了六种精神需求,也可称为阅读需求,从低到高分别是:刺激、休闲、信息、知识、思想和审美的需求。大致说来,前两项刺激、休闲是满足物质需求的,可归于“俗”;后两项思想和审美是满足精神需求的,可归于“雅”。中间两项比较模糊,兼而有之。但最低、最高的两项,即刺激与审美的需求却是很典型的。刺激就是勾起人的欲望,满足人的动物性,是最低的一档。这是一切黄色、凶杀、打斗、赌毒类低俗作品的心理基础和市场基础。过去我在新闻出版署工作,人们常问,扫黄、扫黄,为什么总是扫不完呢?它不可能扫完。只要人动物性的一面还存在,人与外界的欲望关系还在,它就要寻求刺激、发泄与满足。我们只能把它控制在最低限度:不公开传播,不以营利为目的,不危害青少年。相反,这六种需求的最高一档,即审美需求则是来满足精神的心灵的需要,常表现为纯艺术。其代表如已被历史洗练、陶冶过的唐诗、宋词、古典音乐、名画及一切经典作品,它没有任何物欲的刺激,全在净化心灵,这无疑是最高雅的。但是人们食人间烟火,正常的欲望还是要的,还得有作品去满足他的休闲需求、信息需求、知识需求等,这里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这就是“通俗”。通俗的标准是不刺激人的欲望心理,但又不脱离人的物质的现实。所以纯艺术、纯思辨性的作品不在通俗之列,它归于高雅;另一方面,纯刺激性的作品也不在通俗之列,它归于低俗,或名粗俗、庸俗。
上面我们从接受角度,即人接受作品时的“两面性、三种关系、六点需求”,谈了低俗、通俗和高雅的存在基础,这样我们就知道社会上为什么会有三类截然不同的作品,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低俗的作品是从人的物质欲望出发,刺激并满足人的贪占、享用要求;高雅的作品是从愉悦人的精神出发,满足人的审美要求。低俗作品让人回归动物的、物质的一面;高雅作品让人升华精神的、道德的一面。
通俗则是低俗与高雅间的过渡地带。但我们一般说的通俗是有方向性的,它是指从高到低的过渡。就是说作品内在的思想、艺术(审美)水准已经很高,但是照顾到接受者的接受能力,兼顾到他的需求(通常叫大众需求),而采用了他能接受的方式。注意,这里的要害是“高起低落”,是从高雅的标准出发落实到一个通俗的效果,从而避免了低俗。如果反过来从低俗的标准出发,就会滑落得更低,而永远不可能达到通俗的效果。就像委派一个大学文化程度的教师去教小学,可以把小学生培养成人才;而委派一个小学文化程度的教师去教中学,则只能把人才教成废才。真正的好作品都是“高起低落”、深入浅出,专家学者看了不觉为浅,工人、农民读来不觉为深,这就是通俗。这方面著名的例子,文艺作品如中国的四部古典名著,现代作家老舍、赵树理的作品,哲学著作如艾思奇的《大众哲学》。
文化贴牌无异于自杀
前几天张家界忽将自己最著名的景点“南天一柱”改名为“哈利路亚山”。原因是美国人拍了一部电影《阿凡达》,景区就慌忙把祖宗留下的真山改为电影里虚幻的山名,还自我壮胆说,这不是崇洋媚外,是为了发展旅游。这多少有点像一个贪官在外面包了二奶,又连忙解释,我真的是为了爱。在网民的强烈反对下,这个闹剧虽然收场,但还是给我们留下了一点文化思考。
这件事不由使人想起国门打开以来的“更名热”。商品改名,民族工业中许多著名品牌不见了;人改国籍,去年曝出一部《开国大典》电影中有众多中国明星原来已不是中国人。现在却要轮到中国的名山大川换洋名了,如此下去什么不能改?只怕长江要变成亚马逊江,泰山要变成冈底斯山,老子、孔子也改做老乔治、孔耶夫了。
记得改革开放初,民间戏将老歌词“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改为“夹着皮包回来了”。这不奇怪,同处一个地球,本来就是国与国之间的你我竞争,发达国家或经济攻势,或文化攻势,都是允许的,虚心学习也是应该。当年中国积贫积弱,高喊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现在我们早已主权独立,最近传来的消息经济实力也跃居世界前三位,但还有一个“自立”没有彻底解决,即精神自立、文化自立。外国人说,中国能出口电视机,但出口不了电视节目。张家界更名一事正透出了国人在文化方面缺乏自信。湘西的一座名山,人文有贺龙、沈从文、黄永玉等,自然风光,世界独一无二,现在巍巍秀峰、铮铮石岩却要弯腰去俯就一部外国电影,一个一关电源就什么也没有的虚影子。更何况,那个电影就是在张家界采的景,就像《红楼梦》里的元春,本来就是贾家的姑娘,才嫁到宫里没几天,再回娘家,全家人就要下跪。这是一种文化的自卑,在西方发达国家不大可能发生。明天英国、法国、日本再来拍一部电影,你改名不改?
向来,改用外来地名,大多是政治原因。如英国殖民者到处命名“维多利亚”。在那些人迹未到的地方,探险者总是抢先命名上本国名字。最近我们终于出版了一本中文命名的南极地图,宣示了我们的科学探险能力。还有一种情况是为了友谊,也是政治需要,如解放初个别城市的“斯大林大街”,现在还在沿用的“白求恩医科大学”。从来还没有听说过,把自己的名牌山水又贴上一个外来地名去发财的。恐怕钱还没来,异化的名字倒先引来消费者的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