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石河子秋色(1 / 1)

人向天的倾诉 梁衡 1102 字 3天前

国庆节在石河子度过,假日无事,到街上去散步。虽近晚秋,秋阳却暖融融的,赛过春日。人皆以为边塞苦寒,其实这里与北京气候无异。连日预告,日最高气温都在二十三摄氏度。街上**开得正盛,金色与红色居多。花瓣一层一层,组成一个小团,茸茸的,算是一朵,又千朵万朵,织成一条条带状的花圃,绕着楼,沿着路,静静地闪耀着她们的光彩。还有许多的荷兰菊,叶小,状如铜钱,是专等天气凉时才开的。现在也正是她们的节日,一起簇拥着,仰起小脸笑着。蜜蜂和蝴蝶便专去吻她们的脸。

花圃中心常有大片的美人蕉。一来新疆,我就奇怪,不论是花、是草、是瓜、是菜,同样一个品种,到这里就长得特别的大。那美人蕉有半人高,茎粗得像小树,叶子肥厚宽大,足有二尺长。她不是纤纤女子,该是属于丰满型的美人。花极红,红得像一团迎风的火。花瓣是鸭蛋形,又像一张少女羞红的脸。而衬着那花的宽厚的绿叶,使人想起小伙子结实的胸膛。这美人蕉,美得多情,美得健壮。这时,她们挺立在节日的街心,拉着手,比着肩,像是要歌,要说,要掏出心中的喜悦。有一首歌里唱道:“姑娘好像花一样,小伙儿心胸多宽广。”这正是她们的意境。

石河子,是一块铺在黄沙上的绿绸。仅城东西两侧的护城林带就各有一百五十米宽。而城区又用树行画成极工整的棋盘格。格间有工厂、商店、楼房、剧院。在这些建筑间又都填满了绿色——那是成片的树林。红楼幢幢,青枝摇曳;明窗闪闪,绿叶婆娑。人们已分不清,这城到底是在树林中辟地盖的房、修的路,还是在房与路间又见缝插针栽的树。全城从市心推开去,东西南北各纵横着十多条大路,路旁全有白杨与白蜡树遮护。杨树都是新疆毛白杨,树干粗而壮,树皮白而光,树冠紧束,枝向上,叶黑亮。一株一株,高高地挤成一堵接天的绿墙,一直远远地伸开去,令人想起绵延的长城,有那气势与魄力。而在这堵岸立的绿墙下又是白蜡。这是一种较矮的树,它耐旱耐寒,个子不高,还不及白杨的一半,树冠也不那样紧束,圆散着,披拂着。最妙是它的树叶,在秋日中泛着金黄,而又黄得不同深浅,微风一来就金光闪烁,炫人眼目。这样,白杨树与白蜡树便给这城中的每条路都镶上了双色的边,而且还分出高低两个层次。这个大棋盘上竟有这样精致的格子线,而那格子线的交叉处又都有一个挤满美人蕉与金菊的大花盘,算是一个棋子。

我在石河子的街上走着,以新奇的目光打量着它,打量着这个棋盘式的花园城。这时夕阳斜照着街旁的小树林,林中有三五只羊在捡食着落叶,放学的孩子背着书包绕树嬉戏。落日铺金,一片恬静。这里有城市的气质,又有田园的姿色,美得完善,她完全是按照人们的意志描绘而成的一幅彩画。我想这彩画的第一笔,应是1950年7月28日。这天,刚进军新疆不久的王震将军带着部队策马来到这里。举目四野,荆棘丛生,芦苇茫茫,一条遍布卵石的河滩,穿过沙窝,在脚下蜿蜒而去。将军马鞭一指:“我们就在这里开基始祖,建一座新城留给后世。”三十多年过去了,这座城现在已出落得这般秀气。在我们这块古老的国土上,勤劳的祖先不知为后世留下了多少祖业。他们在万里丛山间垒砖为城,在千里平原上挖土成河。现在我们这一代,继往开来,又用绿树与鲜花在皑皑雪山下与千里戈壁滩上打扮出了一座城,要将她传给子孙,他们将在这里享用这无数个金色的秋季。

阅读指导

文章的结构安排如同高水平摄影师手下的镜头,拍摄了秋阳下的石河子。先是**,后是美人蕉,然后由街心的美人蕉将特写镜头拉成广角,拍摄了石河子城市棋局般的布局,白杨树与白蜡树给每条路镶的双色边,最后将镜头调向更宽广的历史视角,拍摄了当年建设者气吞山河的豪情。逐步调大拉长视角,使画面越来越有立体感,画面感越强,最后以厚重的历史感来使美的表达更富有情感。

文章以舒缓的笔墨,款款地写来,在静静地描写中饱含浓烈的深情,尽显语言的优雅之美,文笔是雅洁、凝练、明丽的,调子是乐观、昂扬的。作者提倡散文要写真事,抒真情,并把散文的美分为描写的美、意境的美和哲理的美三个层次。本文具有这样的特点,并且表现意境的美,挖掘感情的内涵,创造意境的氛围,更是本篇的特色。

写街上的**,从花色、花型、布局、神色,写出了秋阳下**的热烈、艳丽,流光溢彩,尤其是“一起簇拥着,仰起小脸笑着。蜜蜂和蝴蝶便专去吻她们的脸”,更是拟人化地写出了**的可爱与柔情,渲染了石河子秋日的温馨氛围。

写花圃中心的美人蕉,个大丰满、花红像火、花瓣像一张少女羞红的脸,而衬着那花的宽厚的绿叶使人想起小伙子结实的胸膛。在作者笔下,这美人蕉“美得多情,美得健壮”,几个比喻,使美人蕉的形象既真切、又亲切。接着又用拟人手法,“她们挺立在节日的街心拉着手,比着肩,像是要歌,要说,要掏出心中的喜悦”,既传神地刻画了美人蕉的热情活泼的神情,也隐喻了石河子姑娘小伙的生活热情与生活情趣。

树叶“在秋日中泛着金黄,而又黄得不同深浅,微风一来就金光闪烁,炫人眼目”,作者写了其形后,又写其色,写其色差,并动静结合,写其形色及色差动态的美,突出了石河子秋色的梦幻般的美。

文章的最后一段必不可少,既总结了石河子美得完善,“既有城市的气质,又有田园的姿色”,如一幅色彩艳丽的水彩画,又引着读者去感受这美好生活的源头,感受当年祖国建设者的创造美好生活的壮志豪情,从而激发新一代的人们继往开来,为子孙创造更美好的未来。最后一段,增强了趣味性,深化了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