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旗袍女性为绘画题材的我,被问得最多的问题,常常是——你怎么看待旗袍?你觉得穿旗袍要注意些什么?
这几年,旗袍一下被提升到了新高度,被赋予了文化传承的意义和文化底蕴,是文化体现的最佳代表,甚至被说成承载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辉煌…… 优雅、端庄、贤淑、东方魅力等等词汇,一股脑儿用在穿旗袍的女子身上。 旗袍被端到一个过高的位置,一不小心,人在穿着上就容易拿捏不好分寸。
虽然我画旗袍多,但平素喜着便装,因为一穿旗袍正装就感觉老十岁。
有意思的是,每当一聊到旗袍,不可避免地就会搬出电影《花样年华》中张曼玉穿的旗袍,要么就是民国那几位才女的旗袍照,不自觉地,大家都以那个为现在旗袍美的标准。 可是,一边是服务于电影的服饰设计,一边是过去时代真实的穿着,我们应该参照哪个理解旗袍,应该怎么穿旗袍呢?
著名的着旗袍女子背影。香港60年代,是《花样年华》服饰的主要背景年代,改良旗袍,由此发展或演绎,更符合当下社会穿着环境。
旗袍并非《花样年华》
《花样年华》里的旗袍之美被引用过度,而人们忽视了电影的背景是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香港。
20世纪60年代的旗袍、所谓的民国旗袍和现在的流行旗袍,完全不同。
是美术指导和服装设计高手张叔平,挖掘出了“旗袍”这个元素的极致魅力。人人称赞他的设计将人心目中的完美女性和旗袍做了最佳连接。可是,他说当初设计人物苏丽珍时,并非是要将她设计为那种“优雅”的女人。
概括而言,我要的是一种俗气难耐的不漂亮,结果却人人说漂亮。以前的上海人爱面子,不管家境多不好,出去见人总要风风光光,苏丽珍应该是这样,梳好头、化好妆、穿好衣,完全是一个打扮俗艳的女人。
——张叔平回忆《花样年华》人物造型
十年前那会儿,对于旗袍美没啥标准,突然出现数十套花花绿绿的旗袍,又由“衣服架子”张曼玉穿着,不知不觉,《花样年华》里的旗袍样式俨然成了旗袍美的标准。电影如此成功,观众甚至都没在意女主角的名字,却掀起了 “张曼玉绝美式旗袍”的风潮。
而这个绝美的背后,领型是这个“绝美式”旗袍的关键元素之首。为了让视觉效果达到最佳,设计一寸七(约五六厘米)的尼龙衬料高领,卡住脖子,才衬托得出穿着者高挑的气质。旗袍在“纸片人”张曼玉身上缩了又缩,使人几乎毫无行动空间。
日常哪里可以这样呢?这便有了矛盾。
我们普通人穿旗袍,无法裹到贴身、贴地,不是越修身越好,照着《花样年华》的模式搬,有可能我们就真成了角色“苏丽珍”,而达不到“优雅”。旗袍合体不紧绷,方便日常活动为最佳。
电影《花样年华》剧照
旗袍无法复刻民国时代
人们对于旗袍最美好的想象,大多来源于当年的经典黑白电影和招贴画,还有那几位才女着旗袍的相片,我们会不自觉产生一种错觉——穿了旗袍,就仿佛回到了民国时期。
穿旗袍聚会,有时成了尤其是我等辈分的人聚会着装选择之一,形形色色、姹紫嫣红的旗袍样式集中呈现,有时候颇为“辣眼睛”,原因是什么呢?
我们离开旗袍时代太久了,大约六十年。 对于旗袍穿着的陌生,与二三十年前,我们曾疯狂模仿明星、追求流行服饰、疯狂地将品牌穿满一身而穿得不到位,是一样的。
旗袍穿着,同样与审美的成长相关。
如果我们仅仅是照着被标签化的旗袍美标准,摆摆托腮、喝茶、赏花的姿势,如果我们急于速成所谓 “旗袍礼仪”,如果旗袍没有和生活方式协调,就容易别扭。穿旗袍不必复制成民国生活。
旗袍的现代时尚搭
厌倦了流行服饰的“快”时尚后,市场终于迎来旗袍品类的复苏。
然而,正因对前面提到那两个因素的认知,造成了人们对旗袍设计的纠结。设计者仅仅提炼了旗袍几个要素就一拥而上,遍地开花的旗袍市场显得单一、个性弱、雷同多。
因此,旗袍的时尚化、年轻化、日常化,正当时。
比如我个人因为骨骼相对偏大,受限于梨形身形,通常不穿过于柔软的类似真丝料的材质,也不习惯过于艳丽的大小印花,更青睐牛仔面料和有质感的西服料,或外搭牛仔或西服外套。
配饰上,避免太过民国味儿、公主味儿的手袋,尤其避开旗袍配珍珠项链的固定搭配。有时候,借助穿着和饰物搭配,减弱民国味儿,增加时尚感。总之,混搭最好。
我国的香港长衫荟会长Anita的日常旗袍便装和流行首饰的搭配,十分时尚。
不得不说,在旗袍时尚化这方面,中国香港的一部分旗袍坚持者的一番探索,不失为可借鉴的参考。
当然,旗袍的设计与搭配穿着是个一时讲不完的话题,以后有时间再继续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