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菊
[宋] 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野菊
野菊不是泛指野生的**,也不是那些万千姿态的**,而是菊科菊属的一个物种,且确实为自然野生,并非人工培育而成,名字就叫“野菊”。如今**品种纷杂缭乱,但它们的源头都是华中地区野生的几种菊属野花。据著名科普作家贾祖璋先生的考证,人工栽培的**大概由两种野生种培育而成,其中一种就是野菊,后来培育的小花品种都起源于它。
野菊的花期在9月到10月,花色只有黄色一种,在山坡、河边、湿地、田边、路旁等地都很常见。司马光有《野菊》诗道:“野菊未尝种,秋花何处来。羞随众草没,故犯早霜开。寒蝶舞不去,夜蛩吟更哀。幽人自移席,小摘泛清杯。”
洛神
洛神花,正式的名字叫玫瑰茄,原产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二十世纪初引入台湾省栽培,花期在10月到11月,被称为植物界的“红宝石”。洛神花与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洛水女神并不相关,这是根据它的英文名Roselle音译而来,“玫瑰茄”则是英文名的直译。即便如此,它也担得起这美艳动人的名字。洛神花的花瓣是淡淡的粉色,中间的花心如玫瑰般鲜红。在它未开之时,紫红色的肉质花萼包裹着里面的花苞,采摘后晒干,可以用来泡茶。倒水入杯,玫瑰色在水中渲染开来,朦胧中好似洛神飘散的裙带。洛神花含有大量的天然色素,还常被用来制作果酱、果汁、冰激凌、点心等。
木樨
人们习惯把木樨科木樨属的众多树木统称桂花,实际上,它的代表物种正式名称叫“木樨”。木樨的花期在9月到10月,从秋分一直盛开到寒露时节,此时正值农历八月,八月也叫“桂月”。桂树的树皮灰褐色,纹理与犀牛角的很相像,因而得名“木犀”,后来为了表明其植物属性,变成了带有木字旁的“樨”字;又因其叶子的叶脉形似“圭”字,而得名“桂”。根据开花季节的不同,桂花分为秋桂和四季桂两大类。四季桂长年开花,白色或浅黄色,香气较淡;秋桂为白色的银桂、黄色的金桂和橙红色的丹桂,其中,以丹桂的香气最为浓郁。
桂树是雌雄异株植物,人们多种植观赏性更强的雄株,而结种子的雌株往往生长在山野里。由于种子难见,古人想象在月亮里,吴刚砍伐的那棵仙桂从天上散下种子,才长出了人间的桂树,正所谓“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