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股市伤害了很多人,有人在销户前找我咨询诉苦。我问为什么,他说感觉整个市场都在跟自己过不去,自己买入哪只哪只跌、卖出哪只哪只涨,整个市场跟自己反着来,好像有人盯着他操作,专门让他赔钱。
真是太神奇了……
在市场上赔钱的人都有这种感觉,觉得整个市场都在跟他作对。既然如此,我教您一个很好的方法——把计算机屏幕倒过来180°,您不是买入就赔、卖出就涨吗,按照这个逻辑,反着看 K 线就一定可以赚钱了。
把计算机屏幕倒过来肯定是一句笑话,但有相似感觉的股民恐怕不在少数。自己就那仨瓜俩枣,却总不能如愿盈利,好像账户被人盯上,进了一个诈骗圈,难道真的有庄家在监控自己的操作吗?
这事儿真没有,监控他人账户操作是违法行为,即便庄家有这个能力,也不会为了散户几毛钱去干那些偷鸡摸狗的勾当。
股票投资最难的就是选择买卖点、选择标的(哪只股票),在一个变化的市场中一切选择都有风险。不要小看买和卖的选择,二选一,可能就是选不对;与选择买卖点相比,选择股票相对容易些,只要时机选择正确,任何一只股票都有赚钱的时候,差别还是在买卖点的把握。
问题的根本,还是落实到股民自己身上。绝大多数股民之所以亏损,是没有弄清楚下面的问题:市场到底是一片混沌,还是遵循一定的规律?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解释另一个更基础的问题:市场到底是什么?市场就是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是投资者集中买卖股票的地方?
股票市场的确就是交易所,但是,交易所只是股票交易的表现形式,不是根本。交易所里演绎的是每一个投资者对财富的贪、嗔、痴、疑、慢,如果人性永恒,市场规律将同样永恒;如果人性可知,那么市场也就是可知的。在某一个确定的时点,全世界的交易所都在演绎着同样的故事;自荷兰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建立起,任何一个时段交易的特征也都是一致的。因为,在真实的利益交换面前,人性无所遁形。
市场既然是人性的一种反应或者说表现,那么所有的股票交易就都有类似之处,不同之处只是筹码。很多股民痴心于选股,总想在1000多只股票中选出一只一飞冲天的股票,但从技术分析的角度来说,选择A股票和 B 股票不存在显著差异。对于真正的技术高手来说,所有股票的本质都是一样的,目标都是低吸高抛,都是一样赚钱的筹码,不同的只是名字而已——大盘股、小盘股、蓝筹股、白马股,可能筹码特点会有一二不同,但交易遵循的逻辑却是一样的。
悟道者从来不在意做哪只股票,只要遵循市场之道,所有股票都可以获利,区别只是筹码名称存在差异,盈利空间会出现差别。至于按照财务数据、基本面、板块来分析,这是另外一种投资模式,这里不涉及。
古人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股市中这个“道”就是每一个人对市场的感悟。
与其关心标的,不如将心思放在如何领悟市场之道。道可道,非常道,市场之道就是解读市场的方法。任何市场都有规则,变化的市场、变化的价格,永远不变的是市场的规则,是市场之道。
什么才是市场之道?
1950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有个名叫砝码(Eugene F.Fama)的教授在AER【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全世界排名第一的经济学学术期刊。】上撰文,提出了“有效市场假说”。砝码是当代金融学奠基人,这篇文章所提出的“有效市场假说”则是当代金融大厦的根基。砝码因此获得了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全世界最高权威奖项的肯定。砝码被冠以“现代金融之父”的头衔,有如殊荣,可以得出结论了吧?
“有效市场假说”简单说就是市场价格可以反映一切信息,所有知道的、不知道的、已经发生的、将要发生的,都反映到了一点——价格。价格反映一切信息,是股票市场分析的基础和前提。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砝码在全球金融界顶尖圈层并非无敌,反对他的声音很强烈,反对者也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殊荣。
2017年,美国经济学家理查德·塞勒 (Richard Thaler) 因在行为金融学提出了“输者赢者效应”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所谓“行为金融学”从基础上否定了当代经济学的根基性假设“理性人”,证据之一就是资本市场上投资者的非理性。
关于这个问题,塞勒提出:投资者总是根据过去的经验对未来进行预判,对于历史上接连出现坏消息和好消息的公司投资者总是过度评价,导致两种类型公司的股价偏离其基本价值,市场会对这种情况进行自我修正,低估的坏消息公司股价会上涨,投资者获得正的超额收益;高估的好消息公司股价会下跌,获得超额负收益。
根据塞勒的研究成果,股票投资收益可以被锁定,只要买入过去三五年内被过分悲观判断的公司、卖出过去三五年内被过分乐观评判的公司,就可以形成一个套利组合,获得超额收益。
砝码和塞勒对股票市场的观点截然相反,但他们都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投资者应该相信谁?
瑞典皇家科学院对两种矛盾理论同获诺贝尔奖给出了解释:几乎没什么方法能准确预测未来几天或几周股市债市的走向,但可以通过研究对三年以上的价格进行预测……这些看起来令人惊讶且矛盾的发现,正是今年诺奖得主分析做出的工作 【 来源:豆丁网。】。
砝码自己也曾说过:“有效市场假说”只是一个模型,因此并不是完全真实的。事实上,没有哪种模型是完全准确的,它们只是近似于我们的真实世界 【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2019。】。
市场是否可知,从心理学和人性的角度可以得到答案。
股票市场上无数人都跟你一样,人性的弱点同样也会出现在别人身上。所以,市场价格才会从来没有断点,哪怕是涨停、跌停、妖股,在每一最微小的时点上都会形成价格认同,如同大海的波浪从未停止。
当你情绪崩溃的时候,市场上的其他人也会崩溃;当你欣喜若狂的时候,一定也有无数人跟你一样狂热。
恐惧让你在底部卖出,贪婪又让你在高位犹豫不肯获利了结。于是,恐惧变为损失,欢喜也变成一枕黄粱。在恐惧与贪婪的轮回中,所有人的情绪都是一样的,没有人能逃过这个轮回。
在市场中,每一个人的情绪都在左右决策,在推动、影响股价,就像那句诗“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每个人既是市场的参与者,情绪又受到市场的影响。
市场可知,因为,君心似我心。市场可知是学习技术分析最需要清楚的一个前提。简单点说这是一个基本的要求,狂妄点说这是市场的道,任何人包括所谓庄家,都逃不掉的就是我将要告诉你的这些最基本的东西。
只要是市场的参与者,庄家也不例外,请接受我提出的结论:市场可知。否则您也不必进入股市,那点钱还不如去买彩票。
市场可知,并不意味着市场里的钱是谁想赚就可以随便赚的。小小散户,凭什么能从机构那里虎口夺食呢?人家机构学历高、资金规模大、研发能力强、团队作战,脑瓜都比您多好几个,学历、资金、研发能力、脑瓜……哪一项您有优势?
这样的比赛,不用猜都知道结果。
机构 VS 散户,赢在资金、人才、设备优势吗?很多人就这样认为,觉得自己的失败是因为资金太小,对抗不了庄家的大资金。
事实并非如此,机构投资者跟普通人有着一样的心境,也就一定有着一样的投资结果,看看股票型基金,不管公募、私募,熊市中哪个不跟散户一样亏损连连?难道市场就是靠天吃饭?
市场里所有的参与者都是普通人,散户是,机构也是,面对市场涨跌都会有恐惧和贪婪,都会有任何人都永远无法舍弃的贪、嗔、痴、疑、慢。所谓机构投资者落实到具体操盘手也是人,能把散户当韭菜割的高手不是没有,而是太少太少了。至于公募基金拉升股价(或做空),在某一个点位搞点老鼠仓盈利,然后留下一地鸡毛……这不是庄家,连小偷都算不上,最多是一群靠暴力抢劫的亡命之徒……当然,市场之下,就算是这样的套路也必须遵守市场的规则,否则任何一个国家的监管都不会坐视不理。
在市场中,盈亏和资金大小没有直接联系,比例都是一样的。1万元有10次翻倍就达到了千万级,1亿元十次对折也不会剩下多少。相对而言,熊市中大资金反而死得更快。市场是道,既然是道,永不可违,顺道者昌,逆道者亡。要想在这里生存下来,必须悟道,用自己的智慧去发现、规避风险,捕捉想要的猎物,否则就会成为别人的猎物。
在所有的得道途径中,关于股票技术分析的方法,对于普通散户来说是最容易学习的。
在所有技术分析方法中,不管这指标、那方法,运用的基础和前提都是价格。如果说市场是所有消息的集合,那么价格就是这种集合的最终反映——在某一个时点上,万千投资者的念力凝结成巨大的力量终究要形成一个数字——股价。
在市场上,股价可以代表一切,代表最后的输赢。
价格波动代表真金白银,一涨一跌,就是每一个人的贪、嗔、痴、疑、慢,是每一个人的喜、怒、哀、乐、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旋转着人生七彩的玄幻泡沫,也是每一个人的最真实的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