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二附中2005届毕业生耿丽婷
“忧心为政,真情为文”,这是梁衡先生曾经在评价自己时总结的八个字。
当我正苦于找不到恰当的词来概括这本书时,这八个字在一篇采访中脱颖而出,立刻吸引了我,使我豁然开朗了。的确,先生的作品,不管是关怀政治的散文,还是记游的美文,无不是他用心去思索、用情感受后书写的结果,“理趣”与“情感”始终在先生的文章中交织。
一
记得在高中的一段时间里,我几乎不再会写作,那时的我,文章思路混乱不堪,写作的素材也是“囊中羞涩”,现在想来,问题出在太欠思考了。古往今来,无论是哲学家、艺术家,或是科学家,无不是在不断地沉思默想中探求真与美的诞生,只有这样,才可能在沉思中爆发灵感的闪光。
写作也一定如此。平日生活不常加思考,下笔时自然无话可说;行文前不细加思考,写出来的自然是没有思路、没有精神的文字。所以梁衡先生说,他写作基本没有什么手稿,小本上、公文纸后面都写,想到什么就临时记录下来。当思考成为一种习惯,何愁会出现“江郎才尽”的状况呢?
那么,梁衡先生思考的又是什么呢?大则至巍巍泰山,置身自然而精神满足:“难怪泰山是民族的象征,她身上寄托着多少代人的理想、情感与思考啊。”(《泰山——人向天的倾诉》);小则鲜为人知的天星桥,佳境偶得:“面对这株亭亭玉立的榕树和这块光溜溜的寻根壁,我一下子寻到了生命的美、生命的理。”(《桥那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上至王侯将相:“一个爱国臣子和封建君主的本质区别是,前者爱国爱民,以天下为己任;后者爱自己的权位,以天下为己有……”(《最后一位戴罪的功臣》);下则山村无名之人:“呜呼,人之于世,诚搏一气也,气壮身存事成,气馁则人亡事败。”(《桑氏老人》)
无论是状景或是记人,梁衡先生无不从中发出许多感悟,富于哲理的句子常常于某个清澈的湖泊里浮出水面,或者在古往今来的人们的一颦一笑中若隐若现。于是,阅读的时候往往趣从中来,时而为其绝妙的**出一笔而惊绝,时而在平淡中品味出生活的哲学……
二
有人说,阅读是一种对话,是读者与作者的交流。要实现这样的对话,首要的便是作者要敞开心扉。不愿亮出真性情的人,无法与读者以心换心,也就无法让读者用心去体味,进而感动。正如余华所说:“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因而,“理趣”之外,不得不提的,是先生在文章中、在字里行间所注入的无限深情。
回想起来读梁衡先生的文章不算早,大约在高二初,陆续读了一些,当时的初衷只为了解书本中为中学生所熟知的历史名人。但不曾想,只一篇《把栏杆拍遍》便使我沉醉了,不能释手。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辛弃疾《水龙吟》
虽然很早就开始了解辛弃疾,但我对他的认识仅止于一位著名的词人、一位壮志未酬的爱国将领,内心却并不曾为这样一位历史名人激**过。而先生的文章,让我重新阅读了一遍辛弃疾,重新感受了一次辛弃疾,从而真正认识了一位悲壮得**气回肠,执著得让人心痛不已的辛弃疾。他真真切切地站立在了我的面前。
像屈原那样仰问苍天,像共工那样怒撞不周,他临江水,望长安,登危楼,拍栏杆,只能热泪横流。
我们今天读其词,总是清清楚楚地听到一个爱国臣子,一遍一遍地哭诉,一次一次地表白。总忘不了他那在夕阳中扶栏远眺、望眼欲穿的形象。
从词中去体会当年人的心境,实现跨越历史的交流,这,是我所不曾体验过的。历史已蒙上太多的虚幻色彩,而梁衡先生用个人的丰富想象与深刻的理解为我打开了一扇窗。
那以后,我便迫不及待地去读了梁衡先生的其他文章,尤其是一篇篇对历史人物的剖析:《读柳永》,让我看到一个身不由己走向瓦肆勾栏却没有堕落的才子,最喜欢其中的一句:“为什么逆境能够成大才,就是因为在逆境下你心里想着一个世界,上天却偏要给你另外一个世界。两个世界矛盾斗争的结果你便得到了一个超乎这两个之上的更新的更完美的世界。”好一个更新的更完美的世界!这句话,在过去、现在、乃至将来,都将成为我遇到困境时的自勉。梁衡先生似乎绝不满足于只把一个人物的成就价值、身世经历展现给我们,而是非得把他们放到国家、时代的大环境中去比较烘托,并且直入其内心世界透彻分析。说到内心世界,则不可不提他为瞿秋白所写的《觅渡,觅渡,渡何处?》:“他在《多余的话》里一再表达他对文学的热爱。他多么想靠上那个码头。但他没有,直到临死的前一刻他还在探究生命的归宿。他一生都在觅渡,但是到最后也没有傍到一个好的码头,这实在是一个悲剧。”从人格上剖析秋白,一层层逼近秋白人性的最高境界,听着这样的心灵告白,眼中恐怕只剩下“真实”二字,心中则留下无限的咀嚼与触动。
读着这些散文,心灵在动**乱世中穿梭,目光在沧桑历史中徘徊,早已封尘于历史的点点滴滴被梁衡先生用一支笔勾勒出来。很佩服先生跨越时空的想象力,或者说,先生是真的用心去感悟过一番了,所谓“苦苦用情”,否则,又怎能刻画出那一个个鲜活的灵魂,将我们早已“认识”的古人化作身边的挚友,或是师长?时间和空间的遥隔,就在用心感受的同时,化作笔尖与纸的亲密了。有人说:“好散文总是以心灵的方式存在。”握笔之人必定早与笔下之人有过精神上的冲撞、思想上的交汇,才可能**心灵,直逼心灵,进而写出心灵,才能期待另一颗心灵的接引,引发读者心灵的颤动。
三
梁衡先生曾说,文章一般可以分成六个层次以满足读者需求:最低层次给人以刺激,第二层次给人以休闲,第三个层次给人以信息,第四个层次给人以知识,第五个层次给人以思想,最高的层次给人以美感。我以为,先生追求和展现的应该都是后两个层次吧。
在今天这个物质的有些异化的时代,浮华与喧嚣、声色和娱乐的充斥,正逐渐使我们的心灵趋向枯竭,那就不妨于繁忙中暂时抽身出来,读一读梁衡先生的文字吧,或许,它们就是那一眼你曾经苦苦寻觅的清泉,给予你以不尽的润泽。
附录 梁衡入选语文教材和教学阅读用书作品一览
《晋祠》
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课本第五册(1982年第一版)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自读课本第四册《暗淡蓝点》(2001年12月第一版)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白天的星星》(2002年6月第一版)
河北大学出版社《初中语文课本第三册》
山东教育出版社《新课标语文课外阅读》(高一上学期用)
《夏感》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自读课本第一册《我在北极光下》(2001年5月第一版)山东教育出版社《新课程语文课本》(2005年8月第一版)
《清凉世界五台山》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等师范学校《阅读文选》第二册(1999年6月第一版)
《跨越百年的美丽》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自读课本第三册《在山的那边》(2001年5月第一版)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节选(2001年7月第一版)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2001年12月第一版)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翻过那座山》(2002年6月第一版)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下册(2006年6月)
人民卫生出版社《中等职业教育卫生部规划教材》上册(2001年9月第一版)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大语文》(2005年8月第一版)
山东教育出版社《中学生阅读文选》、《小学生阅读文选》、《中学课文课外阅读》(2001年5月)
山东教育出版社《新课程高中语文读本》(高二上学期用)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天津市中等职业学校试用教材》(2000年6月第一版)
北开明出版社《语文》学生练习册第二册,北京市各类中等职业学校试用教材(2003年12月第二版)
北师大出版社《中小学生语文补充教材阅读》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语文》高一第一册试验教材(2002年第一版)
《武侯祠:一千五百年的沉思》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大海的召唤》(2002年12月第一版)
山东教育出版社《中学生阅读文选》、《小学生阅读文选》、《中学课文课外阅读》(2001年5月)
山东教育出版社《新课程初中语文读本》七年级上册
《觅渡,觅渡,渡何处?》
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必修)《语文读本》第一册(2003年6月第一版)
人民教育出版社幼儿师范学校《阅读文选》第一册
人民卫生出版社《中等职业教育卫生部规划教材》上册(2001年9月第一版)
《从消息到通讯》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三年制)《教师教学用书》第三册(2001年4月第一版)
《青山不老》
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2006年6月)
《书与人的随想》
高等教育出版社《语文读本》第一册
江苏教育出版社《教师修养文萃》(2003年9月第一版)
《壶口瀑布》
高等教育出版社《语文》第二册(2000年3月第一版)
《把栏杆拍遍》
人民卫生出版社《中等职业教育卫生部规划教材》上册(2001年9月第一版)
山东教育出版社《新课程语文读本》(2005年8月第一版)
山东教育出版社《新课程高中语文读本》(高一上学期用)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语文》高一第二册试验教材(2003年第一版)
《我写觅渡》
人民卫生出版社《中等职业教育卫生部规划教材》上册(2001年9月第一版)
《关于写伟人》
人民卫生出版社《中等职业教育卫生部规划教材》上册(2001年9月第一版)
《关于写人物》
人民卫生出版社《中等职业教育卫生部规划教材》上册(2001年9月第一版)
《一座小院和一条小路》
人民卫生出版社《中等职业教育卫生部规划教材》上册(2001年9月第一版)
《文章五诀》
江苏教育出版社《教师修养文萃》(2003年9月第一版)
《享受人生》
江苏教育出版社《教师修养文萃》(2003年9月第一版)
《我看舞蹈的美》
河北大学出版社《语文》、《语文读本》(2005年11月第一版)
《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
河北大学出版社《初中语文》第一册
《红毛线,蓝毛线》
山东教育出版社《中学生阅读文选》、《小学生阅读文选》、《中学课文课外阅读》(2001年5月)
《大无大有周恩来》
山东教育出版社《中学生阅读文选》、《小学生阅读文选》、《中学课文课外阅读》(2001年5月)
《夜市》
山东教育出版社《新课程语文读本》(2005年8月第一版)
山东教育出版社《新课程语文课外阅读》(2006年)(高一上学期用)
《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的发现》
山东教育出版社《新课程语文读本》(2005年8月第一版)
《读柳永》
山东教育出版社《新课程语文读本》(2006年)
《海思》
北开明出版社《语文》学生练习册第四册,北京市各类中等职业学校试用教材(2004年6月第二版)
《追寻那遥远的美丽》
吉林人民出版社《大学语文》(2003年9月第一版)
《夏》
华语教学出版社《名家写景100篇》
《试着病了一回》
南海出版公司《新概念语文》
《读韩愈》
广东汕头出版社《潮汕文学读本》
《一个农民养猪专家的故事》
复旦大学出版社《当代新闻传播精品丛书》(大学教材)
《泰山——人对天的倾诉》
上海辞书出版社
媒体推荐名单
《语文报》社长、总编辑 蔡智勇
《学习报》社长、总编辑 孙志勇
《考试报》社长、总编辑 孙全生
《名作欣赏》总编辑 赵学文
《写作》主编 邱飞廉
《少男少女》总编辑 李国伟
《作文选刊》主编 马保民
《美文》执行主编 穆涛
《散文选刊》主编 葛一敏
《小说选刊》主编 杜卫东
《散文海外版》执行主编 甘以文
《课堂内外》总编辑 徐永恒
《新读写》社长?、主编 钱汉东
《海燕·都市美文》主编 古耜
《语文建设》主编 郑浩
《演讲与口才(学生版)》主编 邵天骄
《教师博览》主编 薛农基
《江西高中生之友》主编 凌美忠
《语文周报》主编 史今蝉
《作文新天地》主编 方龙云
《阅读与鉴赏》主编 郝荣斋
《中国校园文学》主编 寒小风
《语文世界》主编 王晨
中华语文网主编 邓静
语文天地网站主编 巩传士
冠华作文网主编 陆浩
教师推荐名单
北京101中学校长 郭涵
北京101中学副校长特级教师 严寅贤
北京大学附中副校长语文特级教师 程翔
邯郸市第一中学校长 高玉峰
邯郸市第四中学校长 胡振林
邯郸市荀子中学校长 赵奎书
河北隆化董存瑞中学校长 孟颜军
江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汤赛南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 凌光明
苏州景范中学校校长 顾苏云
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校长 马玉玺
呼和浩特市第一中学校长 郭晓明
江苏省第十三中学特级教师 曹勇军
江苏省常州市湖塘实验初中高级教师 胡小凡
江苏省邳州市徐楼中学优秀语文教师 曹瑞平
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特级教师 张春莲
山西省临汾市教研室主任、特级教师 张苏华
山西省实验中学教导处主任、特级教师 樊玉仙
山西省榆次一中教导处主任、特级教师 王永明
山西省昔阳中学特级教师 张同兰
山西省临汾市第一中学特级教师 杨东俊
山西省大同市北岳中学特级教师 刘晓平
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教育局教研室特级教师?石世萍
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特级教师 郭蕴璧
山西省运城市盐湖中学特级教师 赵振龙
山西省运城市临猗中学特级教师 关双全
山西省太原市三十六中省骨干教师 董秀昌
河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特级教师 周枫林
河南省周口市扶沟县包屯高中一级教师 郁政理
南昌市第十七中学特级教师 王道信
南昌市铁路第一中学特级教师 丁孝松
北京市第一二二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翁效锋
扬州市梅岭中学语文高级教师 赵瑞文
复旦大学附中特级教师 黄荣华
上海市第二中学高中语文高级教师 吕增耀
上海市中国中学高中优秀语文教师 罗继瑛
浙江省舟山市南海实验学校初中部语文教师 王海霞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回澜初中优秀语文教师 胡亚玉
黑龙江省饶河县高级中学一级教师 冯玉娟
陕西省丹凤中学优秀教师 孙书武
呼和浩特市第五中学语文教师 宋惠敏
呼和浩特市第三十九中学语文教师 于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