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中黄荣华
在散文写作铺天盖地的年代,在散文写作没有了“王法”的年代,在散文写作变成了许多作家与写手的文字狂欢与梦呓的时代……梁衡先生以他“一年一篇”的虔诚写作,给散文创作带来了别样的文本,也为中学生朋友带来了堪为“范本”的“工巧散文”。这就不难理解,梁先生为何会成为“健在”作家中作品入选语文课本最多的一位。目前,梁衡散文有《晋祠》、《夏感》、《觅渡,觅渡,渡何处?》、《跨越百年的美丽》等被收入中学和师范语文课本。其实,在许多同学的阅读书目中,《把栏杆拍遍》已成为必读书,他们对《追寻那遥远的美丽》、《把栏杆拍遍》、《最后一位戴罪的功臣》、《读柳永》等作品都爱不释手。
梁先生的散文受到中学语文界的追捧,我想原因主要有三:
(一)题材的选择。我们注意到,梁先生先前写山水散文,后来写人物散文,但无论是写山水还是人物,他都有独特的选择与独到的视角。他的山水散文将自然与人文有机结合,既摆脱了一些作家泛政治化的创作思维,又没有后来的某些作家那样的玄妙莫测(声称将想不清的问题交给散文),更多的是在自然与人的和谐上做文章,这正与中学生在这方面的精神成长需要相吻合。他的人物散文主要涉及两类:政治人物和历史人物。无论写哪一类,他在写作时都先有一个清晰的思想,然后再围绕这一思想去寻找材料,印证思想,或者将思想化为形象。这与目前中学语文的写作教学颇为相似,因此和师生的教与学就有了某种特别的契合。更重要的是,他笔下的人物如瞿秋白、周恩来、邓小平、马克思、范仲淹、辛弃疾、林则徐、柳永……都是中小学生比较关注并且熟悉的,是中学生写作时常常用做典型的素材,因此,他们对梁先生的散文有一种先天的亲切感、认同感。
(二)思想的阐扬。高中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支撑点是理性思维,但构筑这一支撑点的文本不可能是纯思辨性的哲学著作,于是那些既有较强思辨色彩又具有较浓文学意味的文章便自然受到中学生的欢迎。梁先生后期的散文重视理性与思辨正是中学生喜欢的重要理由。他写瞿秋白时说:“他一生都在觅渡,但是到最后也没有傍到一个好的码头,这实在是一个悲剧。”(《觅渡,觅渡,渡何处?》)他写周恩来时说:“总理这时时处处的‘有’,原来是因为他那许许多多的‘无’……啊。”(《大无大有周恩来》)再如《把栏杆拍遍》写词人辛弃疾,一方面用词诠释词人的生命历程,一方面又以词人的生命历程注释词作,两者的有机结合,为辛弃疾——“积三百年北宋南宋之动**,才产生”的,在文人中具有“唯一性”、在历史上具有“独特地位”的“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造了一座高大的铜像:“把栏杆拍遍”;在两者结合的张力中呈现了辛弃疾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面——英雄“不得不”落泪,这“不得不”落泪是抱担当之志,具担当之才,逢担当之世,得担当之理,却无担当之事。文章的这等思辨会带给中学生朋友很大的启示。
3.篇章的结构。现在很多散文写作几乎看不到章法,或者说根本没有章法,梁先生看似自然随意,实际却严谨细密,处处可寻技巧的写作就显得尤其难能可贵。还以《把栏杆拍遍》为例:第一段总起,概括指出辛弃疾的词及他这个人“在文人中的唯一性和在历史上的独特地位”。第二段紧承第一段的“以武起事”,实写辛弃疾“沙场英雄”一面。第三至十六段承第一自然段的“以文为业”,实写辛弃疾“爱国志士、爱国诗人”一面,虚写“沙场英雄”一面。第十七段,即文章最后一段,揭示是历史(政治)——“九蒸九晒,水煮油炸,千锤百炼”——造就了“把栏杆拍遍”的辛弃疾。这种前勾后连、无3一言空发的结章法,为中学生写作提供了很好的范本。有条件的同学,甚至还可以探究梁衡散文抑扬顿挫的节奏、飞扬流注的气韵。毋庸置疑,中学生写作是应当有模本的。现在高考作文淡化文体是相对于过分强调文体而动的,但不等于没有文体。事实上,如果能给学生以较好的模本,在篇章的结构方面给他们适当的引导,是非常有利于他们的写作的。
梁先生散文之“工”其实还包括许多方面,如关注历史与关照现实的有机结合,美感与思想的有机结合,人格与思想的有机结合,情与理的有机结合,等等。
或许,在一些评论家看来,梁衡散文因过于求工而影响它的自由心性,限制了它的自由发挥,但这并不影响中学生朋友的喜爱,因为中学生的写作是须先有规范而后才有可能真正走向自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