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道德的孩子(1 / 1)

儿童发展学家就此展开了大量调查研究,尤其是那些强调“亲社会”

行为(prosocial behavior,又叫积极的社会行为,它是指人们在共同的社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些有益行为,比如帮助、分享、合作、安慰、捐赠、同情、关心、谦让、互助等,心理学家把这一类行为称为亲社会行为。——译者)的专家。如果我们仔细过滤一下这些研究数据,就能萃取出关于提高儿童道德成长的关键性建议。(顺便说,这些建议在本质上与本书第七章提供的无条件养育原则严重重叠,乃非巧合。)

1.关心他们

道德发展的基石,在于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家长的所有指令和干预,必须植根于温暖、安全和无条件爱的亲子关系里。这些字眼也多见于其他专家为养育有道德的孩子所提供的指导中:安全型依恋关系、滋养、尊重、响应和共情。这些是所有人类的基本需求。当这些需求得到满足时,孩子就从对它们的关注中解放出来,可以敞开胸怀帮助他人。但如果这些需求没有被满足,它们就会持续在孩子耳边回响,导致他(她)充耳不闻别人痛苦的呐喊。

知道自己被爱的孩子,安全感更多,戒备感更少。因此,他们倾向于更有勇气向别人伸出援手,包括那些与自己完全不同的人。还有一个额外福利:对家长安全依恋的孩子,不仅对他人反应热情,同时还更加坚定自信、独立自主,从多种角度衡量,都显得富有社交能力,并且心理健康。

2.向他们展示有道德的人如何生活

即便在走路稳当之前,孩子都在吸收着你的价值观。他们从你那里学会如何成为一个人。如果他们看见你无动于衷地路过某个陷于困境的人,他们就会认定他人的痛苦与自己无关。但如果他们看见你向别人表露关心,甚至是陌生人,这就给他们上了一堂强有力的品德课。有研究显示,如果孩子看到别人向慈善机构捐献,即使是发生在很久以前,他们自己也会更容易行善;如果做榜样的人在孩子眼中温暖良善,那么其对孩子行为和思想所产生的影响就十分显著。同样,要想教会孩子诚实的重要性,家长就要做到从不对孩子说谎,尽管对孩子声称没有饼干了要比向他们解释为何不能吃饼干容易得多。

我们还可以在孩子面前树立这样一个榜样:不是所有道德决定都易如反掌。面临两种价值观(例如,诚实和同情)相冲突的情境时,往往很难把握;当自己更愿意做其他事时,该优先考虑他人到什么程度也不容易。带孩子到“后台”去,让他们看看你在经历两难境地时,是怎样思考和怎样感受的。你努力过有道德的生活,他们会从这个过程中学习,但更重要的是,他们也会明白,道德从来都不是唾手可得的。

3.让他们练习

与观察同样重要的是,人们还通过实践学习。因此,我们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机会帮助他人。让孩子负责照顾弟弟妹妹或是宠物,就是为他们提供了活生生的关心他人课程。他们不仅听到了、看到了,也做到了;这也会引导他们将自己定义为乐于助人的人。

因而,优秀教师会精心布置教室,让孩子们能够经常互相学习。许多研究结果显示,如果学生们能够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共同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他们会更加深入地思考;但他们学到的还不仅限于知识:他们还学会帮助他人。合作是最基本的人性体验,会催生参与者对他人的善意视角;它会鼓励信任、体贴、开放的交流,和最终的互惠互助。相比之下,在充满竞争或个人主义的氛围下抚养和教育孩子,不仅会剥夺孩子获得这些好处,实际上也极具破坏性;事实上,一组调查人员作出结论,“竞争抑制对他人的慷慨,合作则催生这种慷慨,前者的破坏性大于后者的建设性。” [2]

4.跟他们交谈

对家长来说,通常有两种基本手段取代滥施权力:爱和理智。理想的做法是两者结合,一个来源于内心,一个来源于头脑。无条件的爱一直是本书的核心主题;但我们也需要理解理智的重要性,尤其是与道德成长的相关之处。因为这一点稍为复杂,所以我停留于此的时间也稍长。

注重将孩子培养成举止正派者的家长,会花费大量时间予以指导和解释。我们自己拥有良好的价值观还不够,这些价值观还必须直接传达给孩子,并以适合孩子理解能力的方式传达。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孩子仍会受我们的影响,但不是我们希望的方式。例如,对孩子自私的行为什么都不说,就是在传递明确的信息,该信息所表达的对自私的接受,远远超过其所体现的非侵犯性养育行为的美德。

我们需要建立明确的道德指南,清楚地表达我们期待什么,但尽量不使用强迫手段。是的,我们告诉孩子的话(有关应该如何对待他人)的背后一定有某种程度的强势,但重要的是,强势本身不会变成我们要传达的信息,否则我们就制造了干扰孩子学习的恐惧气氛;如果我们让孩子担心其不良行为会导致我们收回爱,那么我们充其量仅能买到暂时的顺从,孩子却没有真正领悟或产生内在动机。

但让我们再深入一步。怒吼无法教习道德,甚至说教也无效。一道简单的禁令(“不许做××”)没有多大帮助;事实上,它通常会让孩子更加小心翼翼,更不可能向他人伸出援手[3]。更为具体的语言,比如“我们不打人”,也没好到哪里去。若要支持孩子的道德成长,我们的信息不能简化为“打人不好”或“分享好”,重要的是帮助孩子理解为什么。当你不解释原因时,“不能打人”的默认原因就是“如果你做了就会受到惩罚”。[4]

耐心地阐述道理,让我们一箭双雕。首先,我们让孩子知道什么对我们来说很重要,以及为什么;其次,我们让孩子的头脑参与其中,帮助他们反思——简直是搏斗——道德疑问。讲道理增强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并向孩子明确:尽管我们想要影响孩子,但同时也想让他们自己思考。这些成果均见于调查研究:一旦长大成人,那些家长提供解释的孩子,比那些家长苛求服从的孩子,更倾向于在关键时刻表现得大公无私,也更倾向于参与政治活动和社会服务事业。[5]

因此:告知胜于怒吼,解释胜于告知。现在让我们再补充一点:讨论胜于解释,或胜于单纯的解释。学习任何东西(比如数学)不只是接受信息,人们不是被动接受灌输的容器;我们理解思想的方式,是通过由内向外地积极弄懂它们,学习数学如此,学习价值观亦然;无论怎样巧舌如簧地解释它们有多重要,我们也不太可能让孩子产生实现理想的责任感;如果不能将我们讲的道理贯穿到他们的世界观里,孩子就没有理由继续做恰当的事。如果我们想让孩子成为有道德的人,而不是唯命是从的人,那就必须给予他们自己建立公平或勇气这些概念的机会。他们必须有能力在自己的体验和质疑中重新发明它们,(在我们的帮助下)琢磨出自己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

当然,所有这些,都与我之前强调的给予孩子自主感不谋而合;这里,我的重点是强调其与道德概念的相关性。事实上,一项研究结果发现,家长不止于单方面说教,而是与孩子进行对话,他们(不同年龄的)孩子都会发生最显著的道德成长;如果家长能够通过“征求孩子意见、提出明确问题、善于释义,并检查理解力”的方式给予孩子支持和鼓励,那么结果会最好。另一项调查发现,从更广义上来讲,被鼓励积极参与决定过程的孩子倾向于显露出较高的道德推理水平。

给予孩子自主权的过程可以以不同形式出现。至少,我们应该通过认真倾听他们的观点并给予尊重的审理,明确向孩子表示他们的意见很重要。但儿童发展学专家玛丽琳·沃森还建议,我们要克制“强势摆出我们的理由,为自己的立场做辩护,因而用我们的逻辑压倒孩子”。事实上,我们应该“帮助孩子找到支持他们观点的理由,即使我们并不同意他们的看法”。

沃森还提供了一个实例:假如孩子想看你认为不恰当的电视节目,而她支持自己的理由只是“我所有的朋友都看!”当然,你可以用传统的“反证法”(说明某一命题的反面为不可能或荒谬, 以证明该命题为正确。—译者) 在辩论中获胜——“要是你所有的朋友都从房顶上跳下来呢?”但你知道她的意思是(只是无法表达)“我害怕被同龄人孤立,因为他们共享的体验我却没有”。因此你要对孩子的意图进行反应,如果没有把握,就跟孩子确认一下你的假设。“帮助她说出自己的想法”,沃森认为,“甚至从她的角度去罗列你能想到的最佳理由”,即使最终它们不具说服性,例如,正如你将要阐述的,因为这个电视节目实在太暴力了。

记住:你的最终目标不是吃定孩子。相反,你要让孩子知道,她无须像你一样能言善辩,你也会重视她的;你还想帮助她学会如何构造更有说服力的论据。只要孩子尊重我们,我们乐意孩子跟我们“顶嘴”,也乐意他们越练越好。

上述内容致力于展现我们给孩子讲道理的方式很重要。现在我想补充的是,除了解释的方式以外,我们还需要注意解释的内容。之前我曾讲到,告诉孩子伤害别人是错的还不够,我们还需要帮助他们思考为什么是错的。

好,那为什么是错的呢?

一个可能的答案是诉诸自我利益。正如我已经说过的,这是惩罚带来的答案,不用我们明说。孩子学会了不要伤害他人的理由是:一旦被抓到,将会吃苦头。有些家长的确采用解释,而非严厉威胁,但他们提供的理由最终还是会引发相同的基本动机。“如果你让同学讨厌,就没有人想和你做朋友了。”“如果你推其他同学,总有一天也会有同学推你,甚至更糟。”这些家长也会同样解释为何帮助他人最终会让自己受益:“如果你给玛莎玩你的滑板车,或许她就会让你玩她的乐高玩具”,换句话说,你如何对待他人,他人就如何对待你。

你看到问题所在了吗?这种方法根本不会让孩子真正关心他人,其催生的是利己主义的小聪明。一旦琢磨出免吃苦头的办法,有些孩子就禁不住做伤害他人的事,他们也会想——要是得不到回报干吗还要费心帮助他人?因此家长不仅要向孩子解释理由,还要用可以让孩子成长为道德个体的方式去解释,而不是总问:“这对我有什么好处?”

在第八章我说过,表扬孩子慷慨大方会让孩子将焦点放在我们对其行为的认可上,因此我们应该让孩子关注其行为对他们所帮助的人产生的影响上。(“你让玛莎骑你的滑板车,她也会玩得很高兴,这会让她很快乐。”)孩子在做了伤害他人的事时,使用同样的方法也一样行得通:与其让他们将焦点放在我们的不认可上,我们应该温和地邀请他们思考其行为对被伤害的人产生的影响。我们可以对一个幼龄儿童说:“哎呀!看看麦克思的脸!他看起来很难过,是不是?还记得上周你摔倒时疼得大哭吗?恐怕那就是你给麦克思带来的感觉。你觉得能做点什么让他感觉好一点吗?”

“用语言表达!”这是家长对低龄儿童经常用到的指令,即使有时孩子尚未掌握确切的语言。但我们使用语言的最佳方式,就是帮助孩子看清帮助他人、不伤害他人的理由,并不是他们会从中得到什么,而是他们的行为会对他人产生影响。换个方式说,我完全支持用“后果”去教导孩子,只要我们强调的后果是那些孩子与之互动的人的体验、而非孩子自己的体验。

许多研究人员追随马丁·霍夫曼,将这种方法称之为“他人取向性”推理或“诱导性”准则(因为孩子被诱导地思考其行为对他人产生的影响)。霍夫曼发现,母亲一贯使用这种方法的孩子会显露出“超前的道德成长”。后续的调查研究结果证实了这个发现,尽管有些心理学家认为这种诱导更适合高龄儿童,但一项研究发现其会帮助学龄前儿童更具合作性、更少攻击性,并受同龄人欢迎。另一项研究发现,如果母亲习惯于向孩子解释“(他们的)行为对受害者产生的影响”,即使是学步儿也会对陷入困境的人表露出更加关心和同情的反应。

他人取向性推理也有助于重新看待礼貌一事。有时我们过多强调遵循约定俗成的社会习俗——在适当的时候说“打扰了”、在某些场合脱帽——孩子就会认为这些规范比事情本身更重要;或者更糟的是,他们会认定人类互动就是装模作样:“注意礼仪”或“现在要乖哦”(家长的临别赠言)都是在提醒孩子记住并背诵某些台词。

很久以前我曾发誓绝不做这样的家长:只要孩子得到某样东西,就鹦鹉学舌似的提示孩子“你应该说什么呀?”暗示孩子应该同样机械地回报一句“谢谢”。同样,我告诉自己绝不要在孩子要求得到某物时缠着孩子“那个魔力词是什么来着?”(“请”字的魔力仅限于我们拒绝给孩子他们想要的东西,直到他们说“请”,那这意味着我们再一次诉诸自我利益。)

在家里,我很容易做到尽量不理会这些客套话,取而代之的是更重要的价值观。但我必须要面对现实:虽然我不关心这些东西,别人却关心。轻视社会习俗是要付出代价的,不能为了表达立场而拒绝礼貌;更重要的是,我不想让我的孩子为此付出代价。现实是,他们会受到别人的评判,如果不在对话里洒上义务性社交礼貌用语,别人会判定他们不合格。

我的解决办法来自让孩子将请和谢谢看作令人感觉良好的办法,而非仅仅是客套话。我提醒我的孩子,说这些话是在做一件好事,因为人们喜欢听到它们。当然,还有更多有意义的方式去帮助别人、让别人高兴,但凡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无论大小,都去做,以便达到这个目标,不是挺好的吗?不要因为害怕你不说这句话会惹我生气而说谢谢,这是一个十分可怕的理由;也不要出于礼貌而说谢谢,这也算不上什么理由;因为这句话对他人产生的影响而说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