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是这会儿就提醒大家为好:以下内容绝非《如何养育出好孩子》的步骤式菜谱。首先,我本人必须是一个几近完美的家长,才能自诩可以提供胜券在握、万无一失的指南,告诉别人怎么养育他们的孩子,可我不是。其次,我对这种指导方式原本就心存怀疑。那些十分具体的建议(“如果孩子说X,你要站在Y位置上用Z语调说……”)本身就是对家长,也是对孩子的失礼。养育孩子不像组装家庭影院或者烹调砂锅炖菜,只需严格遵照专家的说明书就可以;没有均码配方能对每个家庭生效,也无法预测数不胜数的可能性;的确有些书籍声称可以提供这样的配方,父母们急于寻找一招制胜而趋之若鹜,它们通常弊大于利。
我将在本章和随后的章节里,提供一些粗略的原则,一些取代传统养育模式的思路。它们脱胎于调查研究、综合了其他育儿顾问深思熟虑的成果、我的个人经验以及我对其他家庭的观察。你必须自行决定每种思想是否合理,如果合理,又如何应用到养育你的孩子身上。
坦率地说,与许多其他著作相比,我在这里提供的建议更富挑战性。确认孩子感受到无条件的爱,比仅仅只是爱他们更难;针对孩子的复杂性做出反应,比仅仅关注他们的行为更难;试着与他们共同解决问题、向他们解释正确处事的理由(更不用说帮助他们形成自己的理由)要比借用胡萝卜加大棒控制他们更难。“并肩协作”要求我们做得要比“实施手段”更多。
奇怪的是,实施“并肩协作”的理念往往被寄予更高的标准。一位研究人员观察到,低龄儿童即便在被告知停止做某事之后,通常还是继续表现不佳,而家长就会下结论,认为说话不起作用;然而惩罚,包括体罚,通常也是不起作用的。事实上,一项调查中有一半学步儿会在两个小时之内重新出现不良行为——五分之四会在当天故伎重演——无论家长第一次的反应是什么;“而区别在于,当打屁股不起作用时,家长却不会质疑其效用。”(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却普遍认为孩子需要更多传统管教手段。)
没有任何一种特定的干预行为——无论我的建议还是其他人的建议——会保证起作用。但试图将我们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却基本上肯定不起任何作用,除了能换来孩子充满怨恨的暂时顺从。(如我们在第三章所见,通常就连暂时顺从都得不到。)我将要描述的手段成功的机会更大,对孩子健康成长以及我们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所造成的风险更小。
然而,脱离旧方法的转变,必须伴随着目标的改变。确切地说,我们最关心的问题不应该是“我如何能让孩子听我的话?”而是“我的孩子需要什么?我可怎样满足这些需求?”就我的经验来看,你只要知道这两个问题中的哪一个对家长来说更重要,就能预测他们家里发生的事情。你甚至不必知道他们的答案,即他们采用了哪种方式来获得强迫服从(第一个问题)或者满足孩子的需求(第二个问题);问题本身就能说明一切。
将焦点放在孩子的需求上,与孩子并肩协作以确保他们的需求被满足,要求我们必须致力于认真对待孩子;这意味着我们需要严肃对待孩子的感受、愿望和疑问。孩子的喜好不一定总能得到满足,但它们应该永远被考虑,而不是被随意打发。至关重要的是:将孩子看作是拥有独特观点、拥有真实的(往往不同于与我们的)恐惧和担忧、拥有与众不同(而不只是“萌”)的推理方式的人。
面对某些训育专家及其随意提供的冷酷无情的建议,我不寒而栗,通常因为他们并不敬重孩子,有些甚至都不喜欢孩子。我观察其他家长时,也会运用同样的标准。我关心的,不在于他们是否做出了和我同样的选择,或采用了和我同样的方式,而是他们的行为、语言、语音、语调是否清楚地表明他们是重视孩子的。
接下来的三章将提供做到重视孩子的建议,有三种具体手段:表达无条件的爱、给予孩子更多做决定的机会、从孩子的角度看问题。不过首先,我要阐述13点指导原则;看上去言简意赅,但每一条的实用含义却更富挑战性且出乎意料。
以下是13点原则列表:
1.善于反思;
2.重新考虑你的要求;
3.专注长远目标;
4.把亲子关系放在首位;
5.不仅改变行为,而且改变视角;
6.尊重、尊重、尊重;
7.真实可信;
8.少说,多问;
9.记住孩子的年龄;
10.赋予孩子与事实相符的最佳动机;
11.无必要时,请勿说不;
12.不要死板;
13.不要匆匆忙忙。
1.善于反思
某次感觉受挫时,妻子想明白了许多家长面临的困境,她说道:“如果不做点令自己反感的事,我不知道该如何让孩子听我的话。”这个问题并不容易解决,但有一种反应却是我们肯定应该避免的,即美化我们的一切行为,使其看起来不再令我们反感。噗!困境没有了。同样,有些家长把自己都说服了,相信他们制定的一切规章制度——即使并没有令人信服的正当理由——都是为了孩子好。
最好的家长都乐于反省,并且愿意刁难自己。我不是在建议你要变得内疚自责、感觉自己不称职,这就有些过于自我批评了(或者说毫无用处的自我批评)。但为了明天成为比今天更好的家长,我们都应该再多花一点时间反思自己对孩子的所作所为。
弄清楚是什么驱使着你形成目前的养育风格。你对自己越透明,越能更好地理解自己的需求和经历是如何影响了与孩子的互动(比如什么会让你发狂以及为什么),你就越容易进步。例如,最能引起某些家长愤怒的孩子行为,正是家长自己身上最不招人待见的特质。正如丹麦诗人兼科学家皮亚特·海恩(Piet Hein)所说的:“在别人身上最难原谅的错误,其实我们自己都具备。”
简而言之:请诚实面对自己的动机。如果你的确做了令人不安的事情,麻烦自己反思一下。请警惕某些信号,你与孩子的互动方式可能已经在你毫无意识的情况下偏向控制。
2.重新考虑你的要求
有一个令人不安的可能性:当孩子没有按照你的要求去做时,或许问题并不在于孩子,而是你提出的要求;雷人的是,鲜有育儿书籍提到过这种可能性,大部分都以读者让孩子乖乖听话为出发点,提供强迫孩子服从的技巧。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技巧包含了“正面强化”或“惩罚”,也就是贿赂或威胁;在某些情况下,它们涉及了更体贴周到、更尊重孩子的互动方法,但几乎从不鼓励家长反思自己提出的要求。
以新近出版的某书为例,它强调家长在双赢谈判中应该更积极、更巧妙;我发现这些具体提议很实用,其总体手法令人耳目一新地慈爱有加。不过在回答家长“如何让孩子整理床铺或吃蔬菜”的具体问题时,作者似乎并没有考虑到这些目标本身就可能存在问题。如果我们给孩子提供了合理健康的膳食,那还有必要强迫他们吃下某样东西吗?为什么孩子在世界上唯一属于自己的地方,还要按照家长的标准去维系呢?即使是思想相对进步的书籍,也更多关注如何、而非是否,应该让孩子听家长的话。
某些案例中,问题出在家长的要求并不符合对某个年龄段孩子的合理期望(稍后详细解释);但即使孩子可以做到,也值得质疑他是否应该做。有些家长想知道如何让孩子乖乖练钢琴,可更紧迫的问题在于:如果练琴的过程对于孩子来说痛苦不堪,那为什么还要强迫他上钢琴课?这是为他,还是为你?他会不会因此变得不喜欢音乐?这个原理适用于许多其他境况。
当然,我们期待孩子做的某些事情的确是合理的,即使我们就哪些事情才合理还存在分歧。不过我的核心观点是,在寻求让孩子乖乖听话的方法之前,我们应该首先花点时间去反思我们所提要求的价值或必要性。
3.专注长远目标
在本书开始,我邀请大家思考从长远来看你想让孩子得到什么,并且考虑这样一种可能性,即某些养育策略实际上会阻碍你实现目标。既然我们已经更加仔细地检验了其中一些方式,那就该将它们与我们认定的每个目标对照衡量。
例如,假设你想让孩子成长为一个(a)有道德(b)有能力维持健康人际关系(c)有求知欲(d)从根本上对自己满意的人。现在的功课就是自问,施用爱的撤回类技巧——暂停、选择性强化你喜欢的行为,或对孩子简单地说“因为我是家长,你就得听我的!”——是否更可能让这些目标实现?事实上,你惯常对孩子做的每一件事都应该根据你的最终养育目标加以评估。
这种反思不必每天如此系统地进行。总的来说,我们应该时刻牢记自己真正追求的是什么。我们很容易掉进日常生活的琐碎陷阱,所有的吵嘴和困惑都会让重要问题变得相形见绌。好消息是,当家长做到把更宏大的目标维系在视野当中时——当他们把焦点放在任何比强迫孩子当下的服从更宏伟的事情上时——他们就会倾向于使用更好的养育技巧,并获得更好的结果[1]。至少,我们需要顾全大局。孩子今天是否打翻巧克力奶、是否发脾气、是否忘记做家庭作业,与你的行为是否能帮助孩子成为一个彬彬有礼、有责任感、富有同情心的人相比,就没有那么要紧了。
4.将亲子关系放在第一位
说到至高无上的养育目标,亲子关系至关重要,如何强调都不过分。朋友丹尼最近总结了自己多年来身为人父的心得:“无须计较对错。”事实上,要是你一走进房间,孩子就因为紧张而变得浑身僵直,弄清孰是孰非就更无关紧要了。
从纯实用角度出发,当孩子感到足够安全,可以向我们解释其错误行为的原因时,处理他们的不良行为会更容易,问题也更容易解决。孩子在遇到困难时更可能来找我们,寻求我们的建议,当他们可以选择时,也乐意与我们共处时光。另外,一旦他们意识到可以信赖我们,那么当我们告诉他们做某些事真的很重要时,他们就更可能按照我们的话去做。
当然,稳固而有爱的关系并不因为它是有用的才应该存在,而是因为它本身就是目标。所以我们需要自问,是否值得伤害我们的亲子关系,就为了让婴儿睡整夜觉、让学步儿开始使用便壶、让幼儿留心他的礼仪?有些时候,为了做正确的事情,我们不得不态度坚决,让孩子对我们感觉不爽。但在诉诸控制型干预手段之前、在给孩子制造不愉快之前、在做任何能让孩子理解为有条件爱他们的事之前,我们应该绝对保证这件事值得伤害我们的亲子关系[2]。
5.不仅改变行为,而且改变视角
无条件养育家长不仅做事方式与众不同,例如避免使用惩罚手段,他们看事情的方式也不一样。当一个孩子出现不当行为时,有条件养育家长会倾向于把它看作是一种犯规,而犯规自然应该导致“后果”;无条件养育家长则会倾向于将同一件事情看做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一个教导的机会,而非让孩子痛苦的机会。我要重申,这并不仅仅是在“并肩协作”或者“实施手段”两种反应之间做选择,这些反应的出现取决于家长如何看待发生的事情。另外,将孩子的行为看作“教机”,邀请我们将他们加入解决问题的过程,而解决方案会更有效。
6.尊重、尊重、尊重
我所说的“重视孩子”,部分上是指给予孩子尊重;我的价值判断是所有人都应该得到尊重;我的设想是当孩子感到自己受尊重时,才会更容易尊重别人(包括你)。即使是明显爱孩子的家长也不能永远做到行为上尊重孩子;有些家长的言谈带有讽刺和挖苦。他们无视孩子的要求、怠慢孩子生气的感受、轻视孩子的恐惧;他们用绝不敢施予另一个成年人的方式打断孩子,而自己被孩子打断时又怒不可遏;他们或许还会用轻蔑的口气谈论自己的孩子:“噢!她不过是在耍脾气。”“他那样你就别理他。”
尊重孩子意味着努力避免以上行为,同时也意味着意识到孩子在某些问题上比我们更有见识——不止在于他们知道哪种恐龙是食肉动物。托马斯·戈登一语中的:“孩子有时比家长更清楚自己什么时候困了或者饿了;更了解朋友的特点,更了解自己的抱负和目标,更了解各位老师如何对待自己,更清楚隐藏在自己体内的冲动和需求,更知道自己爱谁、不爱谁,珍视什么、不待见什么。”无论如何,我们不能总是臆断,仅仅因为自己更成熟,就一定比孩子更洞悉他们自己。
因此,家长告诉孩子正在经历或者没有经历什么,是缺乏尊重的行为——例如,面对孩子生气地宣布她恨弟弟,家长惊呼:“怎么这么说话?你才不恨他呢!”这种回应不仅无济于事,也容易被孩子解读成有条件认可;她会渐渐地相信她的感受不重要,拥有这种感受意味着她有毛病,只有她对妈妈允许她感觉烦心的事感到烦心时,妈妈才会爱她。
7.真实可信
有些家长遭到指责,因为他们试图成为孩子的朋友而非家长。我同意这种混淆是不恰当且无益的。尽管我们必须高于哥们儿关系,并非意味着我们不做孩子身边的凡人。我们不应该躲藏在父亲或母亲的角色之后,连我们的人性(或者说我们与孩子的人性连接)都消失了。
我不是说我们应该向孩子揭开自己生活中的所有隐私细节,有些事我们会等到他们长大才会告诉他们,而有些事则永远都不会告诉他们。但有些家长在与孩子互动中缺乏真诚的维度,而这种缺失会被孩子敏感地觉察到,即使他们尚不能认知或不能确定在与家长的关系中到底缺失了什么。
真实的人都有自己的需求,都有喜欢和不喜欢的事。孩子应该知道,真实的人有时会变得慌乱不安,或心不在焉,或疲惫不堪,他们不会永远成竹在胸;有时他们会不假思索脱口而出某些话,事后又感到后悔。我们不应该假装比真实的自己更能干,当我们把事情搞糟时,我们应该承认:“宝贝儿,我一直在想昨晚对你说的话,我想我可能错了。”我建议每个月至少两次就某件事向孩子道歉。为什么每个月两次?我不知道。这个数字听起来很适合。(育儿书籍中几乎所有的具体建议都会这样带有主观性。至少我勇于承认这一点。)
道歉的理由有两个:第一,它会树立强大的榜样。我前边说过,强迫孩子言不由衷地说对不起毫无意义;向孩子演示如何道歉,会更有效地让他们认识这一概念。第二,道歉会让你在孩子面前走下完美家长的圣坛,提醒孩子你也会犯错。事实上,道歉会让孩子看到,(对自己和他人)承认错误、承认有时是我们的过错,并不丢脸,也不会令人绝望地感觉自己无能。
令道歉至关重要的理由,也是大多数家长无法做到的原因。毕竟,站在被孩子奉为完人的圣坛感觉很安心,它是一种至高无上且毋庸置疑的权威。说对不起会让你变得脆弱,这对于我们许多人来说都不容易做到——部分原因是我们童年时经历过极度脆弱的感觉。
另外,许多家长害怕,主动与孩子发展真诚、温暖的关系,会削弱他们控制孩子的能力。很多有条件养育的手段都源于这样一个事实:当这两种目标发生冲突时,更多人倾向于选择控制而非连接。甚至从家长与孩子保持距离的含蓄手段中,你也可以看到这种态度,比如,当孩子早就能理解人称代词之后,她们还会用第三人称称呼自己(“妈妈现在要离开了”)。
孩子依然会景仰我们,即使我们坦承自己的不足、即使我们对他们开诚布公、即使他们看到,无论成年人拥有多少特权和智慧,却依然要在世界上挣扎前行、要做正确的事、要衡量他人的需求、要不断学习——就像他们自己一样。事实上,我们与他们相处时越真实,他们就越可能真正地尊敬我们。
8.少说,多问
引导孩子表达想法、异议和感受,比向孩子发号施令(即便态度友好)更有作用。如果和孩子讨论其错误行为没有引出我们希望看到的结果,并不是因为需要诉诸更强大的惩罚手段,而是因为我们说得太多了。或许我们忙于让孩子接受我们的观点,而没有真正倾听孩子的想法。想成为一个伟大的家长,要多倾听、少解释。
安大略省的一位父亲写信告诉我,一天他4岁的女儿从学校带回了一大包零食:
她将它们扔在客厅的地板上,弄得一片狼藉,我让她把零食都装进口袋里,放在桌子上。她拒绝了。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是对我权威的挑战,她“违抗”了我,那么我就应该惩罚她,否则她今后就不会听我的话。(然而)我问她:“你为什么不想把它们收拾好?”她回答道:“因为我想吃。”问题就这么解决了。我需要说的只是:“把它们都装进口袋后你还是可以吃呀,我只是想让客厅干净一点儿。”她立即将零食装进口袋,放到了桌子上。
常规来说,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找出问题的根源,认识到孩子的需求。例如,2~3岁的儿童正处于从宝宝过渡到小人的坎坷阶段,所以会闹;他们挣扎于自由独立的**、能尝试新事物的力量感,同时还要应付行使自己意志时会遭遇令人讨厌的限制。他们渴望得到比之前更多的自主权——有时超过他们的承受能力;他们还会害怕脱离(和反对)家长;在这个动**的时期里,他们最不需要的就是把注意力放在设限和控制上的家长。
有时,麻烦行为出现的原因,仅关乎某个具体的孩子或情境;当孩子太小而无法解释原因、或在某些情况下甚至都无法理解原因时,我们就必须拼凑起所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情况的线索。儿子阿萨3岁时脾气变得很坏,而且很黏人,我们意识到这可能与保姆的离开有关,保姆从阿萨出生开始就一直帮忙照顾他;阿萨的悲伤可能还不仅仅是因为保姆,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怀疑这是不是意味着妈妈或爸爸有一天也会突然消失。命令他别闹了是没有用的,还会让事态恶化。
当孩子年龄足够大,能对我们解释为什么不爽或生气时,关键点就变成了他们是否感觉足够安全,可以对我们坦承。我们的任务就是创造这种安全感,不带评判地倾听,确保他们知道自己不会因为说实话而挨罚、或因为如实表达感受而被斥责。这样说话,不是因为我是一个相对主义者,认为人们的所有行为都是正当的,不能加以评判。这样说话,是因为我是一个实用主义者,认识到为解决问题,就必须要找到问题的根源;害怕被评判的人一定更不愿敞开心灵和你沟通,因而你也就越不容易得到理解问题根源所在的必需信息。所以,重视“少说、多问”这条原则,有助于成为一个更好的家长、配偶、朋友、管理人或朋友。
另一方面,不是所有类型的提问都同样有效。反问句就毫无意义,它本意不在真正引发孩子深思熟虑的反应:“你和别人说话时为什么不看着对方?”更加糟糕的是带正确答案的问题,意图不是让孩子反思,而仅仅是让孩子猜想你所寻求的反应是什么:“你刚撞到了妹妹,你认为你该对她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