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国际商务服务贸易概述(1 / 1)

一、国际商务服务贸易的定义及分类

(一)国际商务服务贸易的定义

商务服务业,又称“商业服务业”,是与WTO关于服务贸易12大类分类中的商业服务相对应的一类服务产业。商务服务贸易作为服务贸易中的一个大类,主要指在商业活动中所涉及的服务交换活动,既包括为个人消费提供的服务,也包括为企业和政府消费提供的服务。

商务服务业属于现代服务业的范畴,包括企业管理服务、法律服务、咨询与调查、广告服务业、职业中介服务等行业,是符合现代服务业要求的人力资本密集行业,也是高附加值服务类行业。国际商务服务贸易是国际间涉及商务活动的服务贸易形式的总称。国际商务服务贸易内涵十分丰富。

(二)国际商务服务贸易的主要形式和行业分类

人们通常意义上理解的商业服务,即提供有形商品的服务行业,是属于乌拉圭回合服务贸易谈判小组界定的“分销服务业”。本章所述的商务服务主要有以下六类服务类型:

1.专业性服务

涉及的范围包括法律服务、会计服务、工程设计服务、旅游机构提供的服务、城市规划与环保服务、公共关系服务等。专业性服务中包括涉及上述服务项目的有关咨询服务、装配服务、设备维修服务(除固定建筑物以外的一切设备的维修服务,例如成套设备的定期维修、机车的检修、汽车等运输设备的维修等)。

2.计算机及相关服务

这类服务包括计算机硬件安装的咨询服务、软件开发与执行服务、数据库服务及其他服务。

3.研究与开发服务

在合同约束下的研究与开发服务。

4.不动产服务

指不动产范围内的服务交换,但不包括土地的租赁服务。

5.设备租赁服务

主要包括交通运输设备(如汽车、卡车、飞机、船舶等)和非交通运输设备(如计算机、娱乐设备)等的租赁服务,不包括其中有可能涉及的操作人员的雇用或所需人员的培训服务。

6.其他服务

主要指生物工艺学服务,翻译服务,展览管理服务,广告服务,市场研究及公众观点调查服务,管理咨询服务,与人类相关的咨询服务,技术检测及分析服务,与农、林、牧、采掘业、制造业相关的服务,与能源分销相关的服务,人员的安置与提供服务,调查与保安服务,与科技相关的服务,建筑物清洁服务,摄影服务,包装服务,印刷、出版服务,会议服务等。

目前国家商务部所主管的服务业主要是与商务直接相关的服务,以上服务业可以统称为“商务服务业”。

二、国际商务服务贸易的特点

商务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分支行业,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商务服务业兼具知识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特征,其中多数行业以提供专业知识服务或专业技能服务为主,属于低耗、高效的绿色产业。

综合发达国家、地区和我国商务服务业发展的实践,商务服务业的产业特性主要有:

(一)高成长性

商务服务业作为现代新型生产服务业,其突出的特点就是成长性强,尤其是在工业化中后期表现出较高的增长速度,而且商务服务业是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最为强劲、最为活跃的生产性服务部门。

(二)具有高人力资本含量、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三高特征

商务服务者是新技术的密集使用者,是知识的生产者和高新技术的领跑者和创新的来源。由于商务服务业具有高技术含量和高智力密集的特性,所以其创造的附加值也高于一般产业。专业服务发达的中国香港地区,其平均附加价值占到该产业产值的66%,远高于一般工业附加值占产值30%的比例。

(三)具有顾客导向型价值增值效应

商务服务企业通过与顾客不断交流和合作,提供专业化的增值服务,使其自身蕴含的价值效应得以放大和增强。知识、经验、信息、品牌和信誉是知识密集的专业服务公司赖以创造价值的要素,也是专业服务公司各价值链的主体。

(四)强集聚性和辐射力

国际经验表明,商务服务业高度聚集于国际大城市,强力辐射相关工业产业和传统服务业。跨国公司以高度专业化的商务服务进行全球统一管理和协调,以提高其全球和区域控制力。美国是专业服务最发达的国家,其咨询服务业营业额占全球咨询服务业市场的50%。美国纽约尤其是曼哈顿地区大公司总部云集,吸引了与之相关的各种专业服务机构,如技术咨询、会计、法律、市场营销等各类服务性咨询事务所,形成了一个控制国内、影响全世界的商务服务产业集聚中心。[1]

三、国际商务服务贸易的地位与作用

长期以来,由于会展业、信息服务业、研究与咨询业等商务服务业本身的功能与商务促进的宗旨有很强的同一性,因此,商务服务一直被视为重要的商务促进载体。这些商务服务业不仅在引导生产、促进消费、扩大内需、增加就业、创造产值与效益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显著,而且由于直接为商业活动中的各种交易活动提供服务,直接促进商品流通与服务交换,并且有着很大的“乘数效应”,因而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目前,商务服务业已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加快发展商务服务业,积极开发新的商务服务渠道和服务产品,提高商务服务质量,降低商务服务成本,扩大商务服务消费规模,提高商务服务业的比重,可以有效减少经济增长对资源的消耗及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对于节约能源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国际商务服务贸易在更广阔的范围内为商务服务业的发展提供空间和动力,因而已经和正在成为经济发展和服务贸易壮大的新兴推动力量。

阅读链接

渝中打造西部商务服务输出高地

大城市的中心区都已由过去的“工业中心”转型为“生产性服务业中心”。从美国纽约的曼哈顿、日本东京的新宿、中国香港的中环等国际惯例看,商务服

务业大都集中于国际大都市的CBD地区。渝中区发展商务服务业固然具有天然优势,但究竟应该怎样实现商务服务业的提档升级?

《重庆日报》:政府重视与否,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产业的发展水平。渝中区发展商务服务业有什么具体目标?

刘强:发展商务服务业是最大限度利用区域资源禀赋,发挥产业比较优势,是实现渝中产业提档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我们历来高度重视。

按照渝中区的“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区内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长速度,增加值占全区GDP的比重达到20%以上,高端商务服务业务收入比重达到60%以上,重点商务服务领域进入行业全国排名前100强的机构总数达到50家以上,基本建成领先和辐射西部的商务服务高地。

《重庆日报》:商务服务业增加值要占GDP的1/5难度不小。渝中区打算怎么做?

刘强:我们的战略核心就是做产业高端,确立重点领域的行业制高点地位,以此带动商务服务业产业集群形成,构建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商务服务业产业体系。

与国内外发达地区相比,渝中的商务服务业在高端化、品牌化的道路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们主要的差距表现在:一是组织体系小而散,知名品牌还可以更多一点,本地机构实力可以更强一点;二是业务层次较低,涉及战略咨询、国际商事服务等高端领域有待拓展、提升;三是机构独立性不强,政府购买专业服务等机制有待改革创新。

《重庆日报》:发展商务服务业,渝中是以香港为范本。那么,该向香港学什么呢?

唐英瑜:香港是承接全球商务服务外包的集散地,在产业上具有极强的辐射力。渝中作为西部中心城市重庆的核心城区,发展商务服务业的重心也是建立输出型商务服务业。

“十二五”期间,我们将着力实施“重点行业培育+品牌体系建设”工程,做大做强主导行业,加快发展优势行业,选商引资、大力引进国际知名品牌,培育龙头、鼎力打造本土自主品牌,进一步强化高端商务品牌聚集区地位,延伸服务半径,扩大辐射范围,基本建成领先和辐射西部的商务服务高地。

资料来源:《渝中打造西部商务服务输出高地》,2011.04.19,http://cq.ifeng.com/zhongqingquxian/detail_2011_04/19/20359_1.shtml。

[1] 郭怀英.商务服务业的产业特性与驱动机制分析.中国经贸导刊,2010(7):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