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发展的主要模式
当前,我国国际贸易学科发展主要有五股重要的力量,分别是工科院校、综合大学、财经院校、外贸院校和高职高专。由于这五类院校都有一些自身的办学特色,不妨将它们概括为国际贸易学科发展的五种模式,即工科院校发展模式、综合大学发展模式、财经院校发展模式、外贸院校发展模式和高职高专发展模式。
1.工科院校发展模式
20世纪80年代初,为了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扩大我国机电产品的出口,加快高教改革的步伐,一批工科院校试行设置了工业外贸本科专业。1986年,原国家教委正式批准设立工业外贸专业,许多工科院校随即正式设置工业外贸专业,培养兼具机电产品知识和外贸业务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并取得很大成功。
当时开办工业外贸专业的典型高校有湖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数十所高校。例如,湖南大学早在1981年就以“机械销售与外贸”的专业名称招收本科生作为开办工业外贸专业的试点,1983年正式采用“工业外贸”的专业名称,在完全具备了开办工业外贸专业的条件后于1985年正式申办该本科专业,1994年建立工业外贸硕士点,1996年湖南大学工业外贸专业成为原机械工业部重点专业。
工科院校开办的工业外贸专业具有其鲜明特色。由于拥有强大的理工科学科优势,很多院校都将该专业的培养目标设定为既懂工业行业知识,又懂外贸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例如,上海交通大学经济学院明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根据国际化要求,旨在培养集工程、外经贸业务、外语于一体的复合型的国际经济与国际贸易方向的高级国际商务人才”。武汉理工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则强调专业学习与现代科技行业技术特点相融合。天津科技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的毕业生“既掌握国际贸易基本理论和实际业务技能,又了解相关产品学知识,并能熟练地应用英语从事经济贸易活动,能够较快地适应企事业单位的岗位要求”。
相应的,工科院校在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和科研上也特别注重理工渗透,强调数理方法的应用。例如,湖南大学国际贸易专业的一个重要特色在于实行了多学科交叉,文、理、工渗透,突出数理方法与实证研究。在科研、教学中广泛引入数学、信息科学和系统工程的理论与方法,强化了理论经济学的应用基础和“工业外贸”的理论特色。此即所谓的“理论—方法—技术—应用”。理论研究既着眼于原创性,又立足于解决社会经济实践中的重大现实问题;方法研究强调与国际接轨,跟踪国际上的最新成果与发展动态再创新;技术研究注重引入信息管理技术、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物流信息与仿真技术的发展动态;应用开发则追求宏观层面的决策思想及微观层面的可操作性和产业化能力,为政府宏观经济政策和企业微观经营决策提供咨询。各研究方向相互支撑,共同提升学科水平。
为了达到工科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在教学科研上的多学科交叉渗透,就必须在课程设置上重视工程技术基础以及工业部门知识的培养。典型的如上海交通大学(见表6)。这也是工科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的一个重要特色。
表6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贸易专业开设的自然科学课程
1998年,为了改革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部按照淡化专业意识、拓宽专业口径的原则,重新调整和设置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在新颁布的专业目录中,原工业外贸专业与国际经济、国际贸易、国际商务等专业一并归入新开设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因此,全国有数十所工科院校面临该专业的调整与改造。从目前各工科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的情况来看,一些院校开始淡化工业部门的行业意识,拓宽专业的口径,以增强专业和人才的适应性,从而与其他院校的国际贸易专业相比并无明显的差异;另一方面,还有很多工科院校保持了原专业特色,形成新的专业亮点,使学生既具有一般的国际经贸知识,又有一定的专长,在市场中有较强的竞争力。
2.综合大学发展模式
综合性大学通常具备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多学科性。在综合性大学里,应当包括多个学科(学院),而且这些学科须有一定程度的内在联系。虽然不能说综合性大学的学科越多越好,但学科数量太少确实不是综合性大学的本意,更不用说单科性大学。二是科学研究性。在综合性大学里,教学与科研并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科学研究工作走在教学的前面,为教学工作提供基础性的条件和支持,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研究意识和能力。三是基础性。在综合性大学里,所从事的科学研究侧重于基础科学,教学内容侧重于普通教育,重在培养大学生的基本素质。因此,综合大学的国际贸易专业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通常以基础学科发展为根基,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在我国,综合大学开设国际贸易专业主要源于1979年8月教育部召开的全国高等财经教育会议,会议要求综合大学经济与金融系积极增设部门经济专业,国际贸易专业就是其中之一。目前,综合大学开设国际贸易专业办学水平比较好的主要有厦门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
综合大学国际贸易专业的发展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强调“厚基础,宽口径”,注重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例如,南开大学国际贸易专业的基本办学思路是:强化专业基础,拓宽学习视野,提高实践能力,适应社会需求。人才培养目标的综合定位是:培养适应国际贸易与现代商务发展需要的厚基础、综合素质高、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并重的复合型现代商务人才。厦门大学国际贸易系按照“厚基础,宽口径”的原则,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跨专业大类按系招生培养并设计教学计划。浙江大学国际经济学系在教学和科研上,立足本土,面向世界,坚持“厚基础、宽口径、跨学科、复合型”的办学特色。
整合学科资源,国际贸易与世界经济互动发展。综合类大学经济学院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国际贸易系下国际贸易专业和世界经济专业密不可分,二者无论从历史渊源上还是学科发展上都存在着天然的联系。例如,厦门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系成立于2004年,是在原厦门大学国际贸易系和厦门大学经济与金融系世界经济教研室基础上整合而成的。南开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系的前身为经济学系的世界经济教研室,创建于1975年。改革开放后,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对外经济贸易发展的需要,世界经济教研室于1985年从经济学系独立出来,正式组建成立南开大学国际经济学系,当时南开大学是全国第一个设立“国际经济与金融系”的高等院校。1994年底,为适应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要求,天津对外贸易学院并入南开大学,原天津对外贸易学院外贸经济与金融系并入南开大学国际经济与金融系,国际经济与金融系改名为国际经济贸易系。南京大学国际贸易系的优势学科是世界经济,正是世界经济的发展才带动了国际贸易学科的发展。武汉大学的情况也比较类似,世界经济是国家重点学科,凭借世界经济学科的优势师资力量和学科平台,国际贸易专业也得到了很好发展。综合类大学国际贸易专业和世界经济专业资源整合,滚动发展的模式恰恰与财经类大学二者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状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倡导人才培养模式的多元化,加强学生学习的自主选择性。为了达到这一目标,综合类大学国际贸易专业主要是通过提供大量选修课程和特色课程供学生选修。例如,厦门大学教学计划中方向性课程主要是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提供的,其中又可以分为几个子方向:国际经贸理论与政策方向(培养深造型人才),国际经贸实务方向(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国际商务英语(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国际金融方向(培养复合型人才)。所有方向性课程原则上都是非限制性选修课,学生可以在教师指导下任意选择。学生通过对不同课程组合的修习,从而具备不同的知识结构,达到人才培养的多样性。浙江大学在培养方案当中要求学生修满15学分的个性课程。学生可自主选择修读全校所有专业课程、大类课程、通识课程以及各专业推荐的个性课程。建议学生跨专业修读课程,或根据个人发展需要有计划地选择修读课程(见表7)。
表7 浙江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开设的个性课程
3.财经院校发展模式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际贸易专业和国际贸易类的课程,只有财经类院校和外贸类学院才开设。改革开放以来,各类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如雨后春笋般开设起来,但与这些院校相比,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财经大学国际贸易专业学科发展仍然具备一些自身的特色。
一是与商业经济和贸易经济的天然联系。很多财经大学的国际贸易专业都是在商业经济和贸易经济学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例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在该校原商业经济、贸易经济、国际贸易等专业基础上演变发展而成的应用经济学专业。早在1959年就在贸易经济专业中开设了对外贸易课程。1978以后,又分别在本科和硕士研究生中开设了国际贸易课程。1982年,开始在商业经济专业本科生中招收国际贸易方向研究生。迄今为止,该校的国际贸易专业仍然同贸易经济、市场营销等专业一起归属于工商管理学院,在学科发展上互为支撑。上海财经大学的国际贸易专业也同商科专业联系紧密。同企业管理系、运营管理系、市场营销系等同属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因此,在专业培养目标上,财经大学国际贸易专业注重经济学与管理学的融合,强调培养具备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又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具备创新意识的管理型人才。
二是学科发展上强调内外贸一体化。这是由财经大学的国际贸易专业与原有商业经济或贸易经济专业之间的密切联系及学术渊源决定的。例如,专业拓展的内贸与外贸相结合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贸易专业的主要特色之一。在国内贸易体系基础上发展的国际贸易专业,使该校的国际贸易专业具有鲜明的内外贸一体化特点。不论在学生的专业知识体系,还是在培养学生的外贸运行和内贸流通的整体能力方面,该校的国际贸易专业都具备很强的系统性和综合性。相应的,在研究领域方面,该校国际贸易学科注重过渡型经济贸易体制改革与政策设计、市场国际化进程的制度分析及跨国营销战略研究等,形成了独特的学术风格。
三是在人才培养上,与综合大学一样,强调“厚基础,宽口径,重应用”的办学理念。在学科知识体系上,包含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基础理论和方法、对外贸易操作技能和业务流程、企业管理的基础知识以及外贸法律,体现了经、管、法相结合的特点。以培养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富有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具备国际贸易及经济、管理和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能在企业、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从事国际贸易实务及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既掌握专业基础理论,又掌握实际操作技能;既掌握国际经济与贸易的业务知识,能从事进出口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的实务工作,又掌握经济管理知识,能从事涉外企业和部门的管理、营销、财务、统计等相关工作。
但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科的发展存在一个很大的弊端,那就是学科资源存在条块分割,缺乏有效整合。突出的表现是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这两个紧密相关的学科被分割在不同的院系(见表8)。
表8 主要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学科的分割状况
注:下文中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归为外贸院校
4.外贸院校发展模式
外贸院校是我国国际贸易专业学科发展的重要力量。目前,主要的外贸院校有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等。外贸院校同其他院校相比,在国际贸易专业学科发展上,专业优势和特色更为明显。主要体现在:
(1)教学和研究领域显著的专业特色
外贸院校在国际贸易领域师资力量雄厚,专业化程度高,从而保障了教学和研究领域的专业特色。比如,在教学课程设置上,普遍设置了外贸运输与保险、国际商贸制度、国际贸易电子化实务、国际贸易仿真等其他高校难以开设的细化课程。在研究领域上,也体现出较强的专业化特色。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学系除了在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WTO研究和国际贸易实务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还一直关注FDI、跨国公司、国际服务贸易和世界市场行情的教学和研究,电子商务、特许经营和采购学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应用研究也已显出明显的优势,建立了国际贸易和投资研究中心、国际商务研究中心和特许经营研究中心。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国际经贸学院设有WTO与多边贸易体制研究基地、区域经济贸易一体化研究基地、现代国际商务研究所、世界经济研究所、产业经济研究所、中国与欧盟经济研究所、国际经贸教育教学研究所、国际商务案例研究中心等。在WTO多边贸易体制、区域经济一体化、知识产权、进出口贸易、产业经济学等领域研究成果丰硕。
(2)较强的涉外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外贸院校很好地发挥了国际贸易专业培养的人才具有较强的涉外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这一优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贸易专业能力要求当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在听、说、读、译、写五个方面均达到较高的水平,擅长书面和口头表达”。上海对外贸易学院要求学生毕业后“能够无障碍地进行英语交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办学宗旨之一是培养“具有很强涉外业务能力的高质量外向型人才”。相应的,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外贸院校的课程设置上强化了英语课程的结构和比例。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贸易专业(全英语班)就是典型个例(见表9)。
表9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贸易专业(全英语班)英语必修课程
续表
(3)重视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这是外贸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的一个重要优势。例如,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国际经贸学院与国内外各类企业建立了广泛合作关系,已有二十多家企业成为学生的实习基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为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建立了广东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发证券、友邦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四个重要的实习基地。学院每学年都会举办一次“实践周”活动和一次暑假“三下乡”活动。
5.高职高专发展模式
目前,我国开设国际贸易专业的各类高职高专类院校估计在1000所左右,而且招生规模巨大,许多院校国际贸易专业的在校人数达到了数千名甚至上万名。这类院校对国际贸易学科发展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而且,与普通高校国际贸易专业办学模式相比,它们实施的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模式。
我国现行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两种:一种是传统的“本科压缩型”培养模式。该模式强调理论知识,拓宽专业口径,注重专业素质教育。按照该模式进行教育,国际贸易专业在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关系的处理中存在以下几种倾向:一是过分强调基础理论教学,既违背了理论教学“必需、够用”的原则,又不符合高职特征和就业岗位的实际需要;二是忽略了国际经济贸易的实用知识、新兴知识和国际贸易实践发展动态的教学;三是忽略了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尤其是忽略了实际需要的各种操作技能的培养;四是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职业道德和态度的培养。另一种是“岗位技能型”培养模式。该模式以特定岗位实际需要的专门技能为中心,以该专门技能所需的基本知识为基础,强调岗位操作技能和劳动态度的培养。按照该方案进行教育,国际贸易专业存在以下几种倾向:一是过分强调外贸业务的操作技能,忽略了基础理论知识的支撑和潜在作用,使学生独立分析国际市场环境和驾驭国际商务运作的能力较差,个人可持续发展能力更是受到局限;二是过分强调专门知识技能的学习,忽略了关联知识技能的培养,这样难免导致受教育者的知识技能过于狭窄;三是过分强调培养外贸业务员单一岗位所需的各种操作能力,忽略了行业岗位群所需知识技能的培养,势必影响受教育者的就业广度以及未来的职业迁移;四是该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受教育者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些院校已经意识到传统模式的弊端,开始在培养模式上进行探索式的创新。例如,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将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简要概括为:基本知识够,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好,直接从事国际商务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根据上述培养目标,该校把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格定位为一德、二基、三能、四证。所谓“一德”即具有从事国际商务工作所必需的良好职业道德。“二基”即具有从事国际商务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基本应用技能。“三能”即实践能力、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是指适应外贸业务岗位实际工作需要的各种操作技能的应用能力。综合能力是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独立观察国际市场形势、随机应变的能力,独立思考、分析、解决国际商务中出现的各种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具有整合性的特点,它不是某种技能或知识的单独运用,而是该专业各种技能、知识的整合运用,是国际贸易专业高级应用型人才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创新能力是指对国际贸易业务的开拓创新,对外贸实践技能的创新,而不是指贸易理论研究的创新,也可以说,这是更高层的实践能力。与实践技能的培养不同,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无法通过某门或几门具体课程的教学而直接获得,只能通过高职全程素质教育(包括专业素质教育)中各种知识技能的积累、综合、升华而逐步形成,且需要在贸易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概括而提高。这三种能力既相互区别、相互制约,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它们的有机结合,构成了国际贸易专业的能力体系。“四证”即指英语水平等级证、计算机水平等级证、国际商务职业资格证与毕业证(学历证)。
应该说,高职高专类院校在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的一些做法值得高等院校反思和借鉴。
(二)专业定位
1998年,教育部依据《关于进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修订工作的通知》(教高[1997]3号)确定的指导思想及总体部署,按照科学、规范、拓宽的工作原则,在1993年原国家教委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及原设目录外专业的基础上,经过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立项研究、分科类进行专家调查论证、总体优化配置、反复征求意见,并经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专家审定会审议后确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颁布)是高等教育工作的一项基本的指导性文件。目录规定专业划分、名称及所属门类,反映培养人才的业务规格和工作方向,是设置、调整专业,实施人才培养,授予学位,安排招生、指导毕业生就业,进行教育统计、信息处理和人才需求预测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该目录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明确为: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较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作为培养国际贸易、世界经济和国际商务等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园地,不仅要集合国际贸易、世界经济、国际金融、商务管理及相关学科的科研教学力量,更要将扎实的理论与实务功底上升为学生的创新与研究精神,最为重要的是,赋予专业建设紧跟学科前沿、适应教改趋势的能力。这就要求各类高校的国贸专业在学科整合、师资培养与科研能力上促成办学目标的变革。事实上,无论是国内综合性大学还是财经类院校,都在这三个方向上走出了独具特色的发展历程。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归属于经济类学科中偏向应用、管理方向的类别。所以,尽管其在各类高校中演进的历史不尽相同,但植根于经济学、贸易学,借力于管理学、金融学,并最终扩展为涵盖国际贸易、世界经济、国际商务、国际金融、国际经济与技术合作、国际企业管理、外贸英语等诸多方向的复合型经济学专业——这一发展脉络却是共性的,是用学科整合锻造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的综合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