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的大学(1 / 1)

如今,不满16岁的女儿范姜国一已经迈进黑龙江大学,成为一名大学生,开启了象牙塔内的新生活。

虽然女儿刚迈进大学校门,但“大学”对她来说并不陌生,其一是前些年我曾为几所大学授过课,其二我多次到大学为学生做讲座,其三我有些朋友在大学里工作,所以孩子从出生到现在一直没离开“大学”。即便如此,她也只是一个旁观者,而真正属于她自己的大学,则要从2011年她读高三时说起。

在我的快乐教育“纵容”下,高三上半年孩子依然悠然自得地边玩边学,别的孩子投入10分劲,甚至是12分劲,可依依只用了七八分劲。直到2011年岁末,在老师的一再建议下,我才和孩子谈,让她要少玩点,在学习上多用些心思,并对她说:“爸爸不希望你用12分劲去苦学死学,但是必须使出十分劲,最终你考多少分上什么大学都无所谓,但是要对得起这段时光。”

于是,高三下半年,女儿调整了状态,经过半年苦学后走进了考场,考试的情况前文已经有所交代,此处不再赘述。

考后第二天,孩子就去山东烟台探亲度假,6月20日,女儿从山东回来,当晚侄儿国辉和我说:“21号公布高考成绩,今晚12点依依的分数就能出来了。”我说好像是22号吧,他仍然坚持说21号。

次日早6点,我和往常一样起床打开电脑,开始浏览新闻。一小时后,我突然想起昨晚国辉说的话,于是我点开了“吉林省教育信息网”,果然有高考成绩查询,输入了依依的考号和姓名后,依依的考分一下就弹了出来:“范姜国一:语文115分,数学82分,文综224分,外语117分,总分:538分。”

这个分数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孩子考完,根据她的讲述及平时学习成绩,我估计应该在475~490分之间,考好了会略超500分,最低不会低于450分。

孩子上高二以来一直是500分左右,就是说这个成绩要比平时多出30多分,而半数参加高考的孩子要比平时少一些分,有的甚至少近百分,高于平时分的不足考生数量的1/5,而高出30多分的只有2%~3%。

虽然我一直不认可应试教育,可这毕竟是孩子付出辛劳的所得,所以要第一时间与其分享。于是我轻轻地叫醒了依依:“宝宝,你的成绩出来了。”“啊?”孩子揉着惺忪的双眼问道。“你得了538分。”“啊,是吗?”随后孩子与我来到电脑前,再次确认了分数。而后她打开手机,一连几个短信,发信时间从凌晨3点到7点的都有,都是同学问依依的分数的,依依分别回复后并询问对方的分数。

早餐后,依依上网打开班里的QQ群,很多同学和老师的头像在闪耀,大家一是打听各自的分数,二是询问录取分数线。一上午我和依依不断地回答亲友和同学的询问,依依还不时地在网上与老师、同学沟通,仅就文科本科一批(重点)分数线就好几个版本:527分、523分、530分,我告诉依依这些都是不可靠的,还是等看官方公布的消息吧。

当日下午4点,吉林省文科录取分数线正式公布:“本科一批(重点)529分,本科二批(普通)435分,独立学院和民办本科(第三批)348分。”根据这一结果依依超过一本(重点)9分,二本(普通)103分。

随后我向业内人士做了咨询,超过9分属于压线,如果走较冷门的专业应该差不多,如果走自己喜欢的好一些的专业,那样很冒险,可是走二本孩子心有不甘,我也有些不平衡。本来按依依的情况,是可以参加自主招生的,除却孩子的品行和能力外,她独立出版的两部著作和发表的几十篇文章,而且还是不满16周岁的少年大学生,这些都可以作为特长生特招或参加自主招生考试降分录取,可是遗憾的是学校将自主招生名额给了学习比依依好的同学,如果依依得到加分,那她上一本自己喜欢的专业就会很轻松。于是,我想向媒体讲述这一苦衷,由此得到学校的特别招录(因为此前有这样的先例)。但是孩子不同意这样做,她说:“爸爸,我不想搞特殊,咱就按这个分走,等考研究生时我再努努力,会有更好的大学等着我。”通过沟通,我们达成一个共识:为了自己喜欢的专业,放弃一本,选择较好的二本院校(省属重点大学)。

第二天,我和孩子来到学校参加填报志愿家长会,校长和班主任老师都认为只要过了重点(一本)线就要报,千万不要放弃,并且举了几个只超过一两分的最后被重点大学录取的例子。我和孩子又商议了一下,决定采纳老师的建议,一本也报,因为二本毫无悬念。

家长会后,我们直接去吉林市玩了两天,上山采野花、挖野菜,下河捞鱼摸虾,到松花江畔观河灯,24日下午回到长春。当晚,通过网络查询相关院校的情况,最后确定一本报东北大学,二本黑龙江大学,专业均为新闻学。

次日依依到学校正式将志愿填好交给老师,据孩子说,她是所报学校最少的,很多同学都报了五六个,甚至是十来个。从学校出来,我带她回到乡下老家的庄园——东园。

在东园,写作、赏花、除草、喂鸭及和村庄小伙伴的玩耍中,依依收到了黑龙江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又经过写作、出游等假日活动,2012年8月28日,女儿满怀信心地迈进了她的大学!

以下是黑龙江大学网站及“百度百科”对该校的介绍:

黑龙江大学是一所省属综合性重点大学,连续多年进入全国高校百强行列,是黑龙江省和教育部共建高校。该校学科门类齐全,本科专业81个,其中哲学、法学、新闻学等10个专业为国家级重点专业,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博士点54个;拥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现有教职员工3100多名,其中专任教师及科研人员2000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685人。其中,获得“国家级教学名师奖”6人,位居全国高校第19名,列地方高校第一位。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34000余名(含外国留学生),研究生5000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