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这样一个形象的比喻:学识是个“0”,爱情是个“0”,财富是个“0”,地位是个“0”……而健康是个“1”,有健康它们才能够是1000、10000、100000……如果没有健康,就都等于零。所以,孩子成长,健康最重要。
可现在的孩子有几个是健康的,长得高高大大却弱不禁风,鼻梁上架着一副度数越来越高的近视眼镜,迷迷瞪瞪地去上学,无精打采地回到家……我们身边有着这样一个庞大的孩子群体。
2011年年底,《人民日报》以《“小胖墩”为何这么多》、《“小眼镜”扎堆让人忧》、《好日子咋养出弱孩子》为题,关注中小学生健康问题,文章总结说:近视、肥胖和体质下降,已经成为扼杀我国青少年身体健康的三大“杀手”。
其实,扼杀孩子的正是我们的一些“好心”家长。为了让孩子考个“好”大学,他们逼迫孩子吃“好”,大鱼大肉、各种海鲜,外加五花八门的营养品、保健品,所以现在很多孩子都营养过剩;与之相反的是,大量的习题、作业侵占孩子的睡眠时间,很多孩子又睡眠不足,由此就出现了这样的一群“弱”孩子。
我和很多家长一样,也希望我的女儿能够健健康康,但我比大多数家长理性些,我注重的是如何让孩子“吃好和睡够”。
对于“吃好”,我有自己的理解,我认为有三个基本概念,首先是饱;其次是可口;最后是营养。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饱”的概念,如今的生活对于吃饱都不成问题;“可口”就是适合孩子的胃口,也就是孩子比较喜欢吃的,这一点大多数家长也能够满足孩子;对于“营养”,只有极少数困难家庭的孩子缺乏饮食营养,大多数是营养过剩,剩下的少部分营养适中。
在我的家庭里,孩子吃饱自然不成问题,可口也基本得到满足,孩子没有特别刁难的口味,我的厨艺略高于一般家庭的下厨家长,做的饭菜她都较为喜欢。我对营养的理解是各种蔬菜、鱼、蛋、肉和海鲜均衡,米饭和面食搭配,面食又分为馒头、花卷、包子、饺子、面条、饼等花样。女儿比较喜欢吃米饭,所以,我家的面食只是点缀,即便是点缀,我也不断地变换花样,让孩子吃得更加可口。
依依高中的三年里,住校大致有两年时间,有一年的时间是走读。住校期间,我虽然不能亲自给她做,但是她每天吃什么吃多少我基本都掌握,我对她的嘱咐是:“一定要吃好,伙食费不够,爸爸给你加!”我和孩子都知道,吃好不等于高消费,所以孩子的伙食费在班里,一直是处于中等消费水平。
高中走读的这一年和初中的三年一样,我将我的厨艺发挥到极致,调着样给孩子做可口的饭菜,这在前文中有所提及。有很多时候,孩子吃完后抹着嘴或拍着肚子说:“爸爸,又把我撑着了。”
这期间的餐饮,午餐女儿在学校吃,早餐一般是粥、牛奶、豆浆、荷包蛋配有蛋糕、面包、早餐饼、煮鸡蛋等食物,晚餐我给她做两菜一汤配米饭或面食。孩子早上6:20要到小区门口坐班车,从家下楼步行到小区门口要六七分钟,而且为了不误车还要打出提前量,这样孩子就必须要在6:10以前吃完饭收拾完毕上学。
一般情况吃早餐需要10分钟左右,所以我在6点以前必须把早餐准备好。如果喝牛奶和豆浆相对容易些,开袋加温即可饮用,可如果是熬粥就麻烦了。一个是熬粥的时间长,另一个是粥凉的速度慢,而太热的粥,孩子喝不了,为了把粥晾凉些我是煞费苦心。又是用扇子扇,又是用盘碗来回倒,还不时放在背阴阳台晾。有时折腾半天,粥到合适的温度了,孩子还没洗漱完,等一切完毕,粥又凉了,我只好再去加热,等这粥喝完了,班车也过去了,没办法我只好发动自己的车去送孩子上学。
为了让孩子吃好,保证不迟到,我每天必须5点起床忙活,孩子帮我定了起床的闹钟,很多时候是我叫闹钟。一阵忙活,早餐做好了,5:50我敲响依依的房门:“宝宝,早餐齐备,起床时间到!”孩子应声后,我就开始做餐前准备,一般情况孩子10分钟左右洗漱,而后我们共进早餐。那段日子,虽然苦点累点,但是看着孩子吃得香,就感觉这样的付出很值很幸福,我知道不是每个父亲都能够体验到这种幸福的。
据了解,为了应付高考,中国大多数高中生吃过相关的营养品、保健品,这些东西是我极其排斥的,所以在我的家庭里,从没有人食用过任何保健品和营养品,因为我始终认为最好的营养是——可口的饭菜和开心的好心情。这样的营养品使我们父女身心都很健康,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
说起吃食,周末的大餐不能不提及。每逢周末都有两顿大餐,一顿是家里,一般四菜一汤,我们各做两个菜,汤换着熬。虽然菜数不多,但色香味绝对俱全,这样的佳肴,必须要小酌几口,遗憾的是我不胜酒力,所以一般是饮料充当。
另一顿大餐,是到装饰典雅、有些古韵风情的餐馆,吃中国的南北大餐,京菜、川菜、湘菜、粤菜尽收;有时也应孩子的喜好吃点肯德基、麦当劳和必胜客这样的洋快餐。我们爷俩的胃口好,吃什么都香。
说完吃,我们再说说这睡。
从前文中,大家可能看到了,女儿在小学和初中期间,为了保证依依的睡眠,我三番五次(因为是不同的几所学校)找校长和班主任,请求减免孩子的家庭作业。这样保证了孩子的睡眠时间,从而使孩子的身体健康得以保证。但像依依这样幸运的孩子毕竟是少数,大多数孩子无奈地眯着眼睛写作业,打着瞌睡去上课。
现在几乎所有中小学教师都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学生上课睡觉。这个问题在高中阶段尤为突出,以上午第一节课睡觉的为最,下午第一节课次之。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状况?答案人人皆知:睡眠不足所致。
对于高中生来说,包括晚上的睡眠和午睡,一天一般要睡够八九个小时(像依依这样的“小”高中生要保证9小时)。当然睡眠有个体差异,短眠型的人可以睡少一些,但也要睡够。所谓睡够,就是睡后头脑清醒,白天不困倦,精力充沛。
但由于课业负担重,挤占孩子们的睡眠时间,睡眠时间太短,大脑得不到应有的休息,影响了大脑的反应敏感度、记忆力、思维能力,也影响孩子的情绪,依依在高中住校期间,就有过这样的症状。其实我们都知道,就孩子的成长而言,健康是第一位的,而不能保证睡眠,孩子就不可能拥有健康,所以我一直非常重视依依的睡眠。
为了保证依依的睡眠时间,在她走读的那段时间,每天晚上9点半以前必须睡觉,不管是高一高二还是即将高考的高三。为了让孩子多睡一会儿,我每天早上都是晚到不能再晚了才叫她起床,这样孩子的9小时睡眠就基本有保证了。
只保证时间还不够,还必须让孩子有高质量的睡眠,使她精力充沛,这样才能保证其健康。依依曾被半夜做噩梦和窗台落物惊醒过,为了再出现类似情况时我能第一时间赶到并安慰孩子,我们睡觉时,各自的房间都把门留一个小缝,可女儿睡觉有些像我,觉轻,稍微有些响动孩子就会醒。为了保证孩子的睡眠质量,晚上孩子睡后,我看电视把音量调到不影响她睡觉,去卫生间也是蹑手蹑脚,而第二天早起后,第一件事是先把她房间的门关严,以免洗漱、忙活早餐时把她吵醒。
老爹做女儿的好后勤,保证了孩子吃好睡够,换来一个身体强健、乐观阳光的好闺女,实在是值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