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空着的那只手(1 / 1)

在大连的这段日子里,每个周末,我都要带孩子去逛街,公园、动物园、书店、图书馆都留下了我们的身影。

大连是一座美丽的滨海之城,浪漫的时尚之都。大手牵小手,我们父女行走在城市的街巷里弄。适逢周末,所到之处,经常会看到快乐的三口之家,或玩耍或就餐或购物。每每看到父母牵着孩子的手,孩子蹦蹦跳跳地在中间走着时,依依都流露出羡慕的神情。

2007年初夏的一天晚上,我们做游戏前,孩子有些怯生生地和我说:“爸爸,咱们找个阿姨吧?”“啊?”我愣了一下。

“如果咱家有个阿姨,我们就可以玩更多的游戏,我们再上街就有人拉着我的那只手了,再说,那样你有个人陪伴,省得自己一个人孤单……”“嗯,嗯”,我把孩子拥进怀里。

“你答应了。”“嗯。”

“刚开始,我还害怕你不同意呢。”“爸爸谢谢你,你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因为你是好爸爸,所以我就是好孩子啦……”

孩子说这番话之前的2007年春节,如往常一样,我赶回老家陪父母过年,不同的是,今年少了一口人,只剩下我和女儿,这个年二老过得有些黯淡,不时地叹气道:“就你们爷俩,我们怎能放心,走了也闭不上眼啊”。

为此,父母和一些亲友建议我考虑再婚。年近八旬的父母是心疼我们父女没人照顾。在一些亲友看来,我是个大男人,工作又忙,自己带着孩子太不方便,找个人终归会有个照应。别人的话我可以不听,老人的话,我不得不考虑,作为被认可的孝子,如果让父母为此操心,这也是不孝的一种表现,所以我要认真考虑此事,当然我是不赞成愚孝的。

细细想来,父母和亲友的话确有道理。如果只是在家写作倒也罢了,我每个月都有一次外出开会、讲学活动,每次少则3天,多则5日。虽然时间不长,可把一个10岁的孩子自己留在家里,我又如何放得下心。总送到战友和邻居家,一次次麻烦人家,很过意不去。再说孩子一点点长大,一个女孩子总放在别人家也不好。

在我为这些事思揣了几个月,尚未做出决定的时候,我的依依开口了。

在当时,这个世界上我最亲近的三个人——生我养我的父母和我生我养的女儿,都提议我再婚(此时,孩子妈妈早已再婚)。其实,作为一个情感正常的男人,我何尝不想有一个充满欢笑的家,去迎娶一位自己爱着,孩子喜欢的女人啊,可正是因为这样的人不好找,所以我才迟迟没有决断。

就这样,通过朋友介绍,我结识了沈阳一所大学的一位老师。为了促使我和这位老师的结合,依依付出了很多努力,比如第一次和阿姨见面,把家里布置得很有气氛,画着我们一家牵手的画,配着温馨的文字,送给阿姨带有祝福语的精美自制卡片,热情招待她用餐……

经过一段时间的交流,我和对方彼此认可,依依也很喜欢这个阿姨,于是我们结合了。因为她不可能丢弃公职而来大连,而我虽然不愿意离开大连,但对于自由职业的我来讲,在沈阳和大连对我的事业发展影响不大,就这样,我带着孩子迁至沈阳。

由于两地沟通不便利,加之结识时间短,担心处不来,最初对方建议可以像现在一些人一样,先同居合得来再登记,不然就悄悄分开。一是传统观念作祟;二是我把婚姻看得很重;三是我还带着一个孩子。如果过不多久,分开了,我怎么给孩子交代,我和孩子又何去何从。所以,我明确提出:不结婚我是不可能带孩子去沈阳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领了结婚证。

遗憾的是,一年后,因为性格原因,我们分开了,这段婚姻就这样灰飞烟灭。

要分手前,我就考虑过,我和孩子该怎么办,沈阳是没得待了,去处只有两个:大连、长春。这是两个我再熟悉不过的城市,因为我都曾在那里工作生活过,从居住环境来讲,我想回大连;从亲情来讲,我愿意回长春。但刚刚从大连出来,再这样灰溜溜地回去,心里感觉不是滋味,综合权衡我还是决定回长春。因为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我筹划了10多年的在家乡建个庄园的想法。

我一直期望,在可能的情况下,在生我养我的故园买一块地,圈一个大院,建起几间房,种些花草,养些鸡鸭,然后在那里或写作或农耕或休闲。如果庄园建成了,我就要经常回去,在大连开车回庄园要10多个小时,而在长春只需100分钟。

这样,我就带着孩子继续北上,回到我的家乡——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