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是孩子的基本权利。对于幼儿,玩耍就是她的全部;对于小学生,玩耍是孩子学习生活中最重要的内容;对于中学生,玩耍依然是其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所以说,玩耍对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孩子的玩耍除却幼时的独自和玩具玩耍,及小伙伴间的玩耍,还有一种不可忽视的玩耍形式——与父母玩耍,这就要求我们为人父母者,不仅要为孩子满足衣食之需,还要做孩子的玩伴。
可是,看看我们身边的一些家长,究竟拿出多少时间陪孩子玩了?我曾经就这个问题做过调查,一种回答是:“工作太忙了,天天想着挣钱养家,哪有时间陪孩子玩?”另一种回答是:“和小孩子玩,让人心烦,给他多买点玩具,让他自己玩去。”还有一种回答:“我这么个大人,陪那么小的孩子怎么玩呀?”
无论是哪种回答,都证明一点:我们的家长太忽视陪孩子玩耍的重要性了。在他们眼里,一切都比这重要。甚至很多人认为,物质上能够满足的都满足了,也从心里爱孩子,不过是没有时间陪着玩,这对其成长不会有什么不良影响的。实际上,这种只注重物质需要,而忽视精神需要的做法是片面的,情感上的疏离,会让孩子在感到孤独的同时,产生不安全感。
作为家长,不要认为把孩子送到了幼儿园、学校,给孩子买了一大堆的玩具,或者有保姆陪着孩子,就可以放手不管。既为家长,无论工作有多忙,也要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陪孩子,和孩子一起做游戏,做他最好的玩伴。
无论你的事业有多成功,你的物质财富有多丰厚,你的官当得有多大,作为父亲,不陪孩子玩,你就不配做父亲,就有辱“父亲”这神圣的名号。
其实,我每天的工作千头万绪,要说忙,我比一般的上班族要忙得多。因为每天除了撰写文稿,还要接听心理热线,采访别人或接受他人的采访,到电台、电视台主持节目,每隔一段时间还要到外地讲学、作报告、参加会议……一天忙下来,回到家还要看看书,上网查查资料。
什么叫有时间,什么叫没时间?如果你认为钞票重要、工作重要,那自然就没有陪孩子玩的时间。而如果你认为孩子的快乐重要,那你就有时间陪孩子。我的生活、工作状态如此,相对于那些天天和孩子在一起的父母来说,我和女儿相处的时间少一些,但是我可以肯定地说,我和孩子一起玩耍的时间,要比那些每天下班回家看到孩子,却不陪孩子玩的父母的时间多得多!
因为即使再忙,只要在家里,我无论如何也要抽出时间来陪依依玩耍。从依依的《玩过小学》到《范姜国一的快乐初中》,再到《一路玩来是长大》都可以了解到,我教会了依依玩各种棋牌游戏,而且成为她的铁杆棋(牌)友;每天晚上睡前的半个小时,是我和依依讲故事的固定时间。我给她讲我现编的《唐老鸭下蛋》的故事,她则把看来的故事“狗尾续貂”延伸下去;我总是在周末和假期带她出去玩,上山下海旅游观光……
和依依一起玩的时候,我把自己幻化为“大小孩”,不仅把自己童年里玩的游戏一一教给孩子,而且耐心学会现在的孩子正在玩的各种游戏,然后全身心投入其中。
很多时候,我用一天中的半天时间陪孩子。而这半天时间我可以用来写一篇稿子,或者去做一场讲座,拿回一笔酬劳;我也可以用来打保龄球、打麻将;用来读书看报,或者干脆睡觉……可我陪孩子去郊外、去游乐场,去孩子想去的地方,尽管那里没有我可玩的东西,但孩子快乐,我则幸福。
我与依依在家中玩克朗棋
现在看着日渐长大、不再那么需要爸爸陪着玩耍的依依,我突然有了难以名状的失落,而每每回想起陪孩子玩耍的那些时日,却让我感觉无限的幸福……
弹杏核儿和弹玻璃珠,是我和依依经常在家玩的游戏,这一游戏从依依两三岁开始,已经持续了10年之久。
当孩子大一些了,可以玩和文字有关的游戏,比如我和妻子常常和依依玩“造句”游戏。一个人随意说出3个互不相干的字或词语,让对方造句,并且句子中必须包含这三个字或词语。造不出来,就要被罚表演节目。依依对这个游戏很有兴趣,有时已经很晚了,我们有心停止游戏,告诉孩子该睡觉了,可她总要纠缠着:“再比一次,再比一次……”
通过各种游戏,告诉孩子要胜不骄败不馁,始终要有平和心态。这样,游戏之外的收获,对于孩子就是一笔无法计算的宝贵财富。
回顾这些年做父亲的幸福,我感觉最大的幸福不是孩子跳了级、出了书,而是因为我的陪伴,使孩子拥有快乐无比的心境和灿烂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