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用大爱,为世人上课(1 / 1)

丽莉已经成为人们谈论的焦点,她的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段佳话。上学期间,她让大家知道什么是坚强和乐观;在工作岗位上,她告诉大家怎么去爱学生,爱自己的工作;生活中,她教大家怎么做好妻子、好女儿;现在,她用自己的生命告诉人们,什么是坚强,什么是人间大爱。

全中国几亿人都在关注着丽莉,到处都在传颂着她救人的英勇故事,她的大爱与坚强让人们为之赞叹,为何在关键时刻她能做出这样的反应?救人瞬间她会想些什么吗?为什么知道腿没有后还能坚强地微笑?她以后能否勇敢地面对人生?这是很多人的疑问,更是很多心理学家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那一瞬间,她来不及思考”

丽莉在车撞过来的瞬间,用自己的身体救了面临危险的学生,在生死瞬间,她选择救学生。在这样危急的状况下,人的大脑会产生危险信号,它要求人进行自我保护,在这一过程中,大脑会调动身体对危险的来源发起攻击或是掉头逃跑,这种“战或逃”的反应模式很多人都很熟悉。

“一般情况下,这是有个过程的,不是危险情况一出现,人就会攻击或逃跑的。这个危险事件我们称做压力源,人的反应称做压力反应,从压力源到压力反应这一个过程中,人是有心理活动的。”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心理系教授蔡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是说。

“这个过程中,人会不会紧张,会想些什么,生理和心理会发生哪些变化,这里面有一个重要的评价。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认为,其中涉及两个评价,一个是初级评价,一个是次级评价。初级评价就是说,事件发生时,人要先看看这个情境跟我有没有关系,这件事对我来说是不是好事,它的应激性是怎么样的,对我来说有没有损失或者伤害。然后才是第二个评价,也就是次级评价,看我有没有能力和资源去应对这件事,我能做什么,我应该做什么,这些想法会决定我们之后所采取的行动,所以这个认知评价在人的应激反应里面还是起到一个非常关键的作用。”

在心理学中,这种突然发生、会给人造成强烈的情绪反应的事件,我们称之为应激事件,或者压力事件。那么,如果按照蔡教授所说,丽莉在车撞向学生和自己施救的瞬间,她要思考这么多吗?

“张丽莉在这么短暂的时间里,做出这样的反应,她来不及思考。”蔡教授肯定地说,“这是张丽莉老师的本能反应。”

二、本能的背后

丽莉的救人行为,有很多人认为这是她的本能,就像“最美妈妈”,她拼命接住了从楼上掉下来的孩子,这是作为母亲的本能。而张丽莉救学生,就是老师的保护学生的本能。张丽莉的救人行为,也让很多人开始思考。

在佳木斯市职教学院405心理咨询中心,20多位成年人正在探讨着有关张丽莉的话题,话题的主人公曾经是他们最为亲密的人,而那“痛彻心扉”的自我反思与剖析更让室内的气氛都凝固了。

“丽莉的这种行为你们都意外吗?”丽莉曾经的班主任周艳秋老师,面对自己的学生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她的眼睛环顾着四周,这些曾经同在屋檐下奋斗,而如今又多在教育领域工作的弟子们,是怎样看待自己的同窗,那个曾经美丽动人、双眸明亮的丽莉呢?

有种痛苦叫不忍回首,有种思念叫望眼欲穿。这些一同走过16至21岁青春年华的“好哥们”,头脑中永远都是那个爱说、爱笑、爱玩、爱学的朋友,无论如何都不愿相信报纸上、广播里、荧屏中、网络上那个不断出现的女子就是“她”。

但是,大家却又忘不掉赶到哈医大一院时隔着重症监护室的玻璃看到的场景。病**浑身插满管子伴随一闪一闪的仪器缓慢呼吸的人,不正是从前电话中俏皮地跟老师聊天“老周,最近怎么样”,称呼哥们儿“阿三,工作找得怎样啦”的丽莉吗?看着病**的丽莉,他们注意到双腿位置的空空****,泪水顺着眼角流过两腮,滑落在地上。

当大家再次谈论起丽莉的勇敢时,刺痛心灵的一幕还是不断地浮现出来,大家都陷入了沉默。

“我对丽莉的表现一点都不惊讶,也不吃惊。”如今从事心理辅导的周老师打破了僵局,“我是老师,你们很多人也是老师,我们能够体会教师角色的神圣,一旦决定承担起重任,就必然会有角色对教师的规范和要求,那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

周老师的话让很多同学都冷静了下来,现在研究和探讨丽莉的行为是最为重要的。孟凡森挺了挺腰板,认真地听着老师的话。

“以丽莉的性格,她就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理解好、阐释好这个角色,她在工作中的对象就是学生,是一种师生之间的互动,她要想很好地完成工作,唯一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爱她的所有学生,跟学生形成良性的互动。所以她才能爱学生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其实那不是一种本能,确切地说应该是职业的本能。”

职业规范她、约束她,所以在她的世界里都是爱。周老师对丽莉救人动机的分析获得了同学们的一致认可。

“所以在这种情感底色的大背景下,当学生面对危险的时候,她的头脑中的第一反应是学生的安全比我更重要。”丽莉的同窗补充着周老师的观点,“这些从情感上都解释得通,没有虚假的成分。”

20多人在一起还原一位曾经一起走过少年时代的同学,回忆那些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有些人不由自主地哭红了眼睛。

这时周老师提出了一个设想:“这种事情放在丽莉身上她做到了,假如是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样?”这个设想将每一位在场者瞬间放到了事发现场,那段在电视上不断播放的事故视频中出现的人一下子变成了自己,而更难马上回答的是他们知道奋力付出后的“结局”。大家又陷入到新一轮的寂静之中。

墙上的石英钟,“滴答、滴答”地走着,不紧不慢。

几个男生看着对方的眼睛,但是很快又移开了。向前一步与原地不动或者退后一步,在此刻显得难以抉择。

“王海娇,你是怎么想的?”周老师点了当年班长的名字。

“周老师,我不能说我肯定不会这样做,那一刻可能容不得多想,没有任何思考的空间,也许那一刻我们会做到,也许那时候我们被吓傻了。但是我觉得以丽莉这样的个性特点,她做得到我们并不奇怪。”

“我觉得本能不仅仅是母爱,也有作为教师的责任感,对学生有着深厚情感的老师都会挺身而出,我想大多数老师都能做得到。”一个同学说着自己的观点。

在大家各抒己见的时候,周老师也在拷问着自己的内心:“我会这样做吗?”那一刻的行为,显然是现在无法用理性思考能回答的。“我没法拷问自己得出一个真切的答案。”

相信这也是很多人一直以来的疑问,为什么丽莉老师做到了,而同样身为老师,在汶川地震中第一个冲出教室的“范跑跑”没有做到?如果丽莉的救人只是人的本能,那么,为什么两岁的孩子小悦悦两次被车碾压,经过的18个路人,竟然都没有施以援手呢?也就是说,在面对突发事件或者压力事件的时候,人的反应是不一样的。

“这个反应会根据个体状况而有差异,大量的心理学实验得出这样的结果,就是相同的应激事件,不同人的压力反应结果和强度是不同的。所以个人的心理过程就很重要了。研究发现,这些不同的心理过程跟个人的成长史、生活经验,环境因素,特别是人格特征等相关联,其中比较重要的是个人的认知评价,也就是他对这个事件是怎么评价的。我们常说这个人是怎么想问题的,它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蔡颖教授这样解答同一个压力事件出现个体差异的原因。

哈尔滨师范大学心理系刘爱书教授觉得:“张丽莉的行为也受到家庭及教育经历等成长经历的影响,她爷爷和父亲都是老师,这种耳濡目染对她的职业选择和师生交流都有影响。而且她大学期间就失去了母亲,也可能是因为她自己缺失这方面的爱,所以她在跟学生的交流中,会像母亲一样去对待学生。而且张老师是成年人,学生还小,她对孩子有保护意识。越是弱小的生命在你面前发生危险,你就越容易挺身而出。”

丽莉老师对学生的爱,以及在危险时刻的挺身而出,并没有指望得到什么回报,她只是想要帮助学生,在心理学中,这个行为被称为利他行为。有很多理论解释利他行为产生的原因,比如社会交换理论、进化心理学、本能论等,就像动物有保护幼子的本能一样,也就是亲缘保护。但是被救的学生并不是张丽莉老师的孩子,所以,说是本能还不太准确和全面。

当母亲病逝,丽莉承受着巨大的悲痛,有很多人在这种情况下无法从悲痛中走出来,但是,丽莉却可以安慰父亲和亲人,可以继续学习准备考试,这不是因为她不难受,只是她想给亲人支持和慰藉。也就是说,对于自己的情绪,丽莉是了解并且能够控制的。

“丽莉是1984年出生的,比班里的孩子也大不了多少,所以有些孩子不听她的话。”佳木斯十九中副校长靳艳萍回忆起丽莉刚接手班级工作的场景。

“就像他们班的班长张佳岩,开始很顽皮,把丽莉气哭过好几次。丽莉哭的时候挺伤心,她的同事都看到过她回教研组办公室哭。但是学生也来承认错误,也把她请回去。后来丽莉不是排斥这个孩子,而是让她当了班长,还经常跟她聊天,渐渐地,她们的关系近了,可以无话不聊。丽莉还帮助张佳岩消除各种不良情绪,她们在一起走还会手挽着手,像姐妹一样。所以说丽莉不仅有能力合理处理自己的情绪,还善于用情绪去影响和带动其他人。”

丽莉的优秀和近乎“完美”,并不是天生具备的,而是凡事坚持不懈,不断激励自己的结果。在学校,她说“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最好”,她写的文章多数都会被学校选用,因为她会一遍一遍地修改,直到自己满意;刚到工作岗位上,得不到学生和家长的认可,她能在一周内把学生的情况全部了解清楚,让所有家长心服口服;学校举行艺术节,她主动报名做主持人;青年教师赛课,她常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她会在微博中撒娇地写道:“今天练车,遭到来自老公的一顿爆批!不亚于昨天!哼!我忍了!等我出师!”这都是丽莉的不服输精神,她懂得在任何时候激励自己。

除了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经常激励自己,丽莉总是能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在家里,她与丈夫李梓烨非常恩爱,结婚两年多,从没有吵过架,与婆婆相处得像一对亲母女,让继母经常夸丽莉是懂事的孩子;在学校,她能与学生相处得像兄弟姐妹,她叫学生为“孩子们”“崽子们”,学生们则亲切地叫她“丽莉姐”,在同事中丽莉总是扮演着“开心果”的角色,跟她们一起逛街,一起谈生活、谈工作。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的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是并存的,我们说人生是苦乐为伴的,但是丽莉能去捕捉、发现美好,她会去珍惜、体验这种积极情绪。我们常说这个人有积极思维,就像是乐观,对未来有一个积极的期待,所以她这种乐观,是她的人格特质。所以她付出这么多,更多的仅是精神上的回报,但她却有幸福感、满足感,这是她的积极情绪在起作用。”

丽莉的荣誉证书

“张丽莉在那一刻的舍己救人,是有人生经验基础的,就是她的助人为乐的习惯。”蔡教授说。

就像前文提到的丽莉带着学生去看望一个生病同学的事情,大雪天,路特别滑,一辆自行车因为停不下来,眼看就要撞到一个学生,这时丽莉一把拉过了学生,自己则摔倒在地,裤子也被划破了。还有,她从自己微薄的收入中拿出100元资助贫困学生,长此以往,从未间断。就像上学时,用自己少得可怜的生活费为同学买一箱方便面,以解他们的燃眉之急,等等。这些都是丽莉人生中助人行为和经验的积累,是流淌在她血液中的重要的人格力量。

当一个人长期保持一种助人的习惯,即使是在危机时刻,也能把这个习惯保持下去。“当一个人的行为具有稳定性的时候,就变成了偏人格的东西。就像之前说的认知评价,当你第一次救人,可能会想我要做什么,我能做什么,但是这个行为长期坚持下来,就变成了一种习惯,在危机时刻不用思考就会这么做,因为之前已经思考过了。”蔡教授说道。

三、不是所有的人都会伸出援手

在讨论中,蔡教授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心理学的经典案例:

“1964年3月13日凌晨3点,纽约,酒吧经理基蒂·基诺维斯在即将到达寓所时,遭到持刀暴徒的侵犯,她惊恐地尖叫并恳求帮助——‘我的天啊!他刺伤了我!来人哪!请帮帮我!请帮帮我!’声音回**在宁静的夜中,显得分外刺耳。她的38户邻居,很多人走到窗户边观望了片刻,据说还有一对夫妇站在凳子上观看。直到歹徒离开,才有人打电话报警,但基诺维斯却因未能得到及时救治而很快死去。”

同样是危急状况,为什么有的人选择施救,而有些人无动于衷呢?看来,在危急状况下,不是每个人都能像丽莉一样做出利他的行为。那么什么情况下不容易出现利他行为呢?蔡教授给出了四个心理学解释。

首先,社会抑制作用(社会比较理论):社会上每一个人对所发生的事情都有着一定的看法并采取相应的行动。但每当有其他人在场时,个体在行动前就比无人在场时更加小心地评估自己的行为,把自己准备做出的行为和他人进行比较,以防出现尴尬难堪的局面。当他人都不采取行动时,就会产生对个体利他行为的社会抑制作用,就像蔡教授说的:“有的人可能会担心,这个情况没有那么危急,如果我去救了,会不会被笑话,被别人感觉傻傻的。”

其次,社会影响结果(从众心理):一个人不仅会以他人的看法来评估某一情境,而且在行为举止方面也倾向于模仿他人的行动。这种情况在特殊情况下更为突出。个体在面对紧急情况时,即使意识到有责任上前帮助,但若别人没有行动的话,个体往往会遵从大家一致的表现。

第三,多数人忽略:他人的在场和出现影响了个体对整体情境的认知、判断和解释,尤其是在紧急情况下对自己陌生的情况进行判断。人们既缺乏对行为措施的心理准备,也缺乏对行为的信息资料。因此每个人都试图观察在场每个人的行为资料以澄清事情的真相和自己的模糊认识,从他人的行为和动作中寻找自己行为的线索和依据。

第四,责任扩散:在紧急情况下,当有他人在场时,个体不去救助受难者的(社会)代价会减少。见死不救产生的罪恶感、羞耻感会减少,因为责任会扩散到其他人身上,个体责任会相对减少。我们说,为了对处于困境中的人提供帮助,个体必须感到自己有责任采取行动。但是,当有许多人在场时,就造成了责任扩散,即个体不清楚到底谁应该采取行动。帮助人的责任被扩散到每个旁观者身上,这样每一个人都减少了帮助的责任,容易造成等待别人去帮助或互相推诿的情况。

蔡教授认为,除了旁观者效应外,还有其他原因导致一些人产生不救人行为。“小悦悦事件中,除了旁观者效应外,还有很多因素在起作用,比如时间原因,还有社会文化、社会风气的原因。大家可能担心救助会给自己的利益带来侵害。”

蔡教授所说的社会风气,的确是大家比较关心的社会问题。2011年1月2日,一位叫斜晖的网易网友,发表了一篇名为《救人反被诬陷案例集》的文章,共总结出28个好心人救人,却被当做肇事者诬陷的案例。这些问题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而是长期累积的结果。这些难以理解的现象的出现,让很多人在做好事之前,要经过“一番思考”,衡量一下利弊。

在5月8日晚上,当车撞向学生的那一刻,有很多人在现场,张丽莉也可以选择做一个旁观者,她也生活在这个社会上,也自然会受到社会风气和社会文化的影响,为什么她没有选择“冷漠”?原因只有一个,因为她的心中充满了爱,这份爱太强大,太强烈,没有给不良情绪任何机会,她用自己最直接的反应伸手救出孩子。

“在利他行为研究中,除了旁观者效应外,还有示范效应。就像看到有人跳下河去救落水儿童,一般周围会有很多人来帮忙,这就是示范效应。像丽莉老师的救人行为,对社会来说,能起到很好的示范效应,能起到榜样的力量,也会影响我们整个社会的风气。”蔡教授说。

四、伤痛过后,她以微笑示人

丽莉在医院里的消息一条接着一条,一时间所有媒体的焦点都转向了她的病情。报纸、网络、电视等媒体上都是丽莉的照片,我们惊奇地发现,这些照片中的丽莉始终带着她的阳光般的笑容,一如她健康时的样子。得知失去双腿,从此将不再完整,这样大的打击,纵使再坚强的人也没办法一下子接受,丽莉可能会经历哪些心理过程和情绪反应,才让这般美丽的笑容再现?

面对记者的采访,丽莉总是微笑着

心理学家研究,灾难性事件发生后,人的反应可以被称为非正常状态下的正常反应,它一般分为几个阶段:

“因为这个刺激太强烈了,当情绪不能接受的时候,人首先是启动防御机制,先保护自己,所以人在得知自己受到重大创伤的时候会震惊、否认,觉得这件事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就像汶川地震的时候,人的情绪反应都是这样。”蔡教授试着分析张丽莉在得知自己失去双腿后的情绪反应状况。

“第二个阶段,就是在得知丧失了亲人或者丧失了身体的一部分的时候,人的一些情绪就会表露出来了,悲伤和愤怒是很明显的情绪反应,愤怒为什么这么不公平,等等。”

说到愤怒,张丽莉是有这个权利的,肇事司机的错误,为她带来了一生的痛苦。她是应该愤怒的。但是,在记者问她想对肇事司机说什么的时候,丽莉答道:“肇事人已受到良心的谴责,别再说了。”

“对任何人来说,由于我的工作的疏忽给别人带来那么大的伤害,这会让人一辈子都很难过、有负罪感,她会总责备自己操作不当。对于司机来讲她是一个错误操作,反映到工作上就是她不够认真负责,她心里一定会非常难过,以后她无论做什么都会很认真地去做。”听到丽莉对肇事司机的态度,哈尔滨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刘爱书说道。

对于丽莉为什么能有这样大的宽容心,蔡颖教授说:“丽莉有很好的共情的能力,就是她能理解和换位思考,那么她也有原谅的能力。丽莉在刚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会有愤怒,这是正常人的反应,要不然她就不是正常人了,但是后面她会原谅,这个就跟她的内在认知有很大关系,这是她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不是每个人都有原谅和宽恕的能力的。我看丽莉还是一个很懂得感恩的人,总说自己是幸福的小孩,感恩和原谅在心理学中都是很积极的情绪。”

摘掉呼吸机后,张丽莉生命体征平稳,她正与医生进行交流(许延庆 摄)

“震惊和愤怒后,就到了第三个阶段,就是接受已经丧失的事实,然后对已经丧失的亲人或者身体的某一部分进行哀悼,只有进行了正常的哀悼后,才能接受新的生活。”蔡教授接着说。

丽莉在知道自己双腿丧失的情况后,心理学教授分析可能会经历这样三个阶段的漫长过程,这三个阶段的情绪反应都并不轻松,但是丽莉为什么可以笑着应对呢,这是她真实的情绪反应吗?

“丽莉平时的行为,包括关爱别人和她的积极乐观,跟她救人的行为,以及在医院中能笑对周围人,是高度一致的。如果不能完全吻合,那有可能不是真实的情绪和心理,但是她前后是完全一致的,所以不会是为了作秀或者其他什么原因才笑对大家的。”刘爱书教授对丽莉的笑容是否是真实的情绪反应,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刘教授接着说:“像丽莉到现在一直还是有微笑的,从我内心来讲我非常佩服她。这微笑是假装不出来的。她说她不后悔救学生,这话我特别相信,她之所以能做出这种行为,是因为她的内心充满了爱,深沉的、无私的爱。她的话发自内心,并不是面对媒体强装出来的。因为在巨大的创伤下,人的心理和身体是没有能量来回应外界的关注的。”

蔡颖教授对丽莉的笑容和坚强也有自己的理解:“丽莉已经知道自己没有腿的事实了,她的生理和心理都遭受很大的痛楚,这时她还能微笑别人觉得无法理解。我理解这个时候她的笑容有两个意思,第一个意思是她以笑示人,她是让别人看到她的微笑。她对护士微笑,那么护士就会觉得她的状态挺好,说明自己照顾得还不错。这说明丽莉是一个有很好的共情能力的人,她是想告诉周围的人:‘我很好,不用担心。’所以,如果周围的人感觉是温暖的,那她的笑容就是真诚的。这个笑容还有一层含义就是,她是一个积极的人,她在特别努力地去体验积极的情绪,然后乐观地思考,积极地思考。她的阳光般的笑脸,在表明自己的一个姿态,就是她将积极地去面对这个困难,让大家看到她内在有这个力量和这个决心,她不会放弃,没有腿没有关系,生命还在。我认为,这是她以笑示人的原因,所以,她的这个笑容是她真实情绪的反映。”

五、有了坚强,以后的路才好走

丽莉的病情牵动着很多人的心,大家祈祷丽莉能够尽快恢复健康,但是,当她回到正常的生活中时,她能坦然地接受自己的状况吗?

丽莉在身体和心理上都遭受了巨大的痛苦,很有可能会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它是一种由于受到异乎寻常的威胁性、灾难性的心理创伤,导致延迟出现的和长期持续的心理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有很多临床症状,甚至存在自杀的危险。所以有很多人担心,如果丽莉回到平淡的生活中,没有了关注的目光,没有了鲜花和掌声的时候,她还能不能面对这些潜在的困难。

蔡颖教授则表示对此事不担心。“她不是因为鲜花或者光环才去救人,否则不会是以这种方式,要不是这件事出现,也许一辈子别人都不知道呢!她是很单纯地帮助别人,她通过付出而获得价值感,这是很难能可贵的。所以这些外在的东西淡去,我倒是不担心,她关注的是她的家人,还有就是她的职业,因为这是她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在得知自己没有双腿的情况下,丽莉还能笑对所有人,平时跟护士聊天,安慰家人不要太伤心,跟所有关心自己的人报平安,这说明她的内心是足够强大的,强大到让人们心生崇敬之情。因为选择救学生她无悔,所以在以后前行的路上才会无畏。7月1日,丽莉入党当天,她开心极了,没有我们担心的情绪低落甚至失控,我们看到的是她对生活、对党、对学生仍然充满浓浓的爱,这回我们放心了,因为有这份爱,丽莉以后的路就不会那么艰难。”

六、不让英雄流血又流泪

在丽莉出事后,政府和社会各界给予了她充分的关注,这是对于英雄的尊敬,更是对张丽莉大爱的回馈。接下来,她将面临着出院、康复和回归正常生活的状态,而我们还能为英雄做些什么呢?

丽莉出院后,跟她常在一起的就是她的家人,尤其是她的丈夫,他们应该做些什么呢?丽莉出事后,丈夫李梓烨一直沉默寡言,很少见到笑容,只有看到丽莉了,才能见到他温柔的微笑。

“其实他的丈夫也需要心理辅导。”蔡颖教授说道,“这也是一个灾难性的事件,她的家人也需要心理辅导。就像我们要做危机干预的时候,在危机场的人都要做心理辅导。丽莉的家人也是很震惊的,他们也需要知道,丽莉在康复期和以后的生活中,会出现哪些生理、心理的变化。比如家人不知道该怎么对待失去双腿的丽莉,可能会刻意地表现出特别的关照。丽莉跟她家人的互动是很重要的。应该定期为丽莉做心理治疗和辅导,直到她能稳定地面对她的生活,让她有一个渠道去处理这些心理方面的问题。如果可能,要让她回到她热爱的讲台,让她找到人生的价值点,这是非常重要的。”

在以后的生活中,除了家人要格外注重与丽莉的沟通外,社会仍需不断地关注她,帮助她。对于媒体是否要继续关注的问题,蔡教授觉得,应该恰当,尽量不要给丽莉造成心理压力。

丽莉用生命和大爱为世人上了重要的一课,面临险境,我们不能选择冷漠,面对伤痛,更要坚强地面对。现在,我们能做的除了给予她物质上的保障和精神上的支持外,在心理上更要小心地呵护这位美丽的英雄,让她在以后的人生路上不孤单、不害怕,勇敢地面对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