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丽莉来说,勇救学生是她无悔的选择,而在这种选择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人民教师的责任与人生价值。
一、用无悔的选择收获金色的人生
放下手中的梳子,丽莉看着镜中的自己,甜甜地一笑,对身后的丈夫说:“我们走吧。”随后,李梓烨推着妻子走出了病房。
推开重症监护室的大门,当“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出现的时候,平静的现场立即响起热烈的掌声。这位年轻的姑娘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充满青春朝气的脸庞绽放出温暖而熟悉的笑容,那一双会说话的眼睛仿佛告诉所有人:“别担心,我很好。”
面对诸多荣誉,丽莉在感谢之余也特别谦逊:“‘英雄’这个词用在我身上不是特别恰当,我真的担当不起。”在她心中,“英雄”是能够在历史中写下绚烂一笔的人,就像神舟九号三位航天员一样,他们谱写了新的航天篇章,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担当得起“英雄”二字。“我只是一名老师,师者,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多的是德高为师。”教师就是一个职业,在这一行里,有着其独特的要求与责任,丽莉的所作所为,实际上就是体现了做人的责任,做教师的责任。
责任的升华就是爱。爱与责任,相得益彰。“爱”与“责任”是师德的灵魂。“爱”是责任的体现,而“责任”是爱的化身。“爱与责任”需要教师不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续写篇章,教师在指导、鼓励、赞美、欣赏和支持学生的过程中注入了爱,这就是送给学生最好的礼物,让学生终生受益。爱的鼓励和安慰,让学生祛除心中的不安,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担负起肩上的责任,使教师的责任之心得以延续。
作为一名教师,她的爱心与责任心有多大,她的人生舞台就会有多大,可以说,有爱的责任心是金。在工作中倾注爱与责任,教师就会收获自己的金色人生。
二、奖章背后,是“师德”在闪光
2012年5月14日,教育部授予张丽莉“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5月15日,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张丽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5月16日,全国妇联授予张丽莉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丽莉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她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人血液中流淌着的最美传统——善良。牺牲自我的本能一“推”,激发着国人“以善为美”的道德标准,也让每个人灵魂深处的爱心细流汇成了各种“最美”的海洋。
“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的事迹已经家喻户晓。丽莉犹如一个时代的符号,诠释了教师的崇高品质,坚持了职业的操守。人们不仅将教师界定为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将教师的职业操守界定为“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已然成为教师的工作常态;无私奉献、教学相长,已然成为教师的工作形象。尽管如此,当丽莉舍身推开面临危险的学生时,我们还是被她的无私与牺牲震撼了、感动了,我们也切实感受到了人性的崇高与操守的伟大。当我们的心灵深处充溢感动与敬佩的情愫时,我们深切地懂得:教师是用生命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教育事业;教师也是用牺牲践履着爱生重教的职业操守。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丽莉老师既向我们展现了中国优秀教师的风采与风范,也向我们展现了中国优秀教师勇于担当的情怀。每个人都可以高谈勇敢,但并不是每个人在大危大难面前,都能做到勇敢。面对同一个危急瞬间,能做出如此勇敢之举的试问又能有几人?人对生命的渴望是本能,“最美女教师”的本能不是自己的生命,而是学生的生命。柔弱的女性,用阳刚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为人师表的深层含义。在这份勇敢背后,彰显的是师德高尚。
三、用“爱”与“善”点亮心灯
甜美的微笑、姣好的面容,这样美丽的女子,却因勇救学生而失去了双腿,令众多网友为她痛惜,为她感动,更为她祈福。事件发生后,互联网上尤其是在微博中,网友们为“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写下大量质朴的文字,把真挚的祝福赠予这位素昧平生的好人。
“最美女教师,活着就是希望,勇敢地战胜病魔吧,美好日子从不曾变。或许活下来之后的人生已经改变了,但不变的是爱你的人和越来越多爱你的人。加油!不要放弃,永远祝福你。”
满满的情感,从一颗颗温暖的心流向丽莉,也温暖了更多人的心。丽莉仿佛微博的情感“燃点”,点亮了网友们的心田,形成炽热的“微博能量”,照亮了更深邃的网络虚拟空间,感染了网上网下数不清的人。这是爱与善的力量。
没有什么比诚挚的爱与善更能打动人。丽莉的事迹在微博上汇聚起了爱与善的力量,真实地存在,坚定地生长。
一个有美好人性的形象,再加上肢体的高位截瘫,让大家觉得很不幸很遗憾,多方面的综合,使人们内心中深埋的向善情绪瞬间被强烈地激发出来。而这种举全国之力的救助,是对道德提升的一种投入,是民众留住“最美”的期待。不仅张丽莉,所有像她那样的人都值得大家去牵挂和关爱。她们用自己的道德善举竖起了文明的标杆,托举了整个社会向善的力量,向无数曾经因为各种冷漠、误解事件而变得麻木的人们证明,我们身处的世界从来不缺乏温暖,它仍然充满光明和美好,这些美好还在一直延续着。
时代的变迁,需要道德的灯塔照亮前方的道路。人民群众的心灵也因为有了道德的驻留才得到安定,有了道德社会才会稳定发展,这是关系民生的大问题,人们对道德是有需求的,人心总是向善,善举播散开来,人们自然就凝聚起来。而道德的提升恰恰需要一种自觉,这样才能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向善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