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宗海是我国著名的戏曲表演艺术家,他精通金、石、书、画,尤其是对昆曲艺术造诣深厚,被人们称为“江南曲圣”。俞宗海五十六岁时得子俞振飞,老年得子,爱若珍宝,但俞宗海却始终严格地要求自己的儿子,既是慈父,又是严师。
俞宗海对儿子读书、写字、唱曲都有严格的要求。读书必须高声朗读;写字必须姿态端正,笔笔用劲,写清楚;唱曲,更是严之又严。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这还是小事,更厉害的是有过这样的特殊规矩:重要曲子规定唱五十遍、一百遍,必须遍遍准确,字字清楚。如果唱来一字不准,即使已唱第四十九遍或第九十九遍,也必须从头再来五十遍、一百遍。此外,如吊嗓子、喊嗓子、练嗓子等,统统必须按照规矩办事。例如喊嗓子,必起五更,必上城墙。夏秋两季还可以,到了冬天,小孩子都爱睡懒觉,总想多恋会儿热被子。可是不管俞宗海平时多么疼爱自己的儿子,到了这个时候,就别想多赖一会儿,得照常起床。就是这样,俞振飞严格、刻苦、勤奋地学习了十几年。
在教儿子学曲的同时,俞宗海又请来名师吴润之给儿子讲读。吴老师知道俞家喜习昆曲,每教振飞识字,总是四字一组,分平上去仄。这样也就使俞振飞学到了四声阴阳。民国初年,俞宗海带儿子去上海为李书平先生鉴定名人书画,每次展卷,总要给儿子详细讲解,日积月累,俞振飞也学到了不少鉴别书画的本领。后来,俞宗海又请名画家陆廉夫教儿子学画。这位老先生更是严格得出奇:一块石头,依样画葫芦,要画上三个月,一朵花卉也是如此。字画和鉴赏,看上去似乎是与唱戏无关,但其实是大有好处。它能培养孩子学习中的一丝不苟的精神,扩展人的艺术眼界,并且提高美学修养和鉴别精粗美丑的能力。这些训练使得俞振飞日后能够在演艺中善采各家之长,融会贯通,并有所发展。
正是父亲的严格教育以及多方面的训练培养,再加上自己的勤学苦练,俞振飞最后终于成为我国一位杰出的戏曲表演艺术家。俞宗海对儿子的这种全面发展的教育举措,在我们现代社会中同样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