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智贤教子自强不息(1 / 1)

朱智贤,字伯愚,江苏赣榆人,中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他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研究儿童心理发展问题,探讨儿童心理发展中先天与后天的关系、内因与外因的关系、教育与发展的关系、年龄特征与个别差异的关系等问题。他主张儿童心理学研究中国化,负责承担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中国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与教育”课题。

朱智贤个性十分好强,他也经常教导自己的子女要自立自强。他晚年疾病缠身,腰痛十分厉害,每次起床要花费个把钟头,但他不愿意麻烦别人,总是自己照顾自己,并坚持工作。他对孩子们说:“我只要能动,就要和疾病斗,你不斗它,就会被疾病整垮。”

朱智贤教工作时的拼命精神,给孩子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组织上交给了他一项任务,即用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编写一部高等学校的儿童心理学教材。当时他身体刚刚复原不久,但还是立即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为了赶时间,也为了减少人力,他就把自己的孩子们都动员起来,帮助他抄写书稿。书稿完成后,他累得又病倒了。

朱先生学识渊博,勤奋好学。他一生喜欢读书,涉猎的范围从文史哲到自然科学无所不至,在他七十多岁高龄时,还准备跟着广播学习法语。同时他还努力学习和了解高科技和新兴学科的知识,他买了很多计算机的书,向学过计算机的子女请教。在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面前,他没有固步自封,而是以甘当小学生的态度学习和钻研。朱先生治学严谨,对学问精益求精,每当孩子们问他一些问题时,他都能给予他们满意的回答。有时候孩子们把自己写的一些文章送给父亲看,朱先生不管自己多忙,也给孩子们审看,连一个标点符号也要斟酌改正。

朱智贤教授一向把金钱看得很淡,几次提级调工资他都谦让了,他说:“调我一个人的工资,就会少调几个人的工资。”直到1988年国家有政策要求,他的工资才调到395元。但他买书却从不吝啬,除了生活必需的费用,他的大部分工资都用来买书。他两次出国,别人都带回来各种洋货,而他带回来的只有书。他的房间中,书架上、桌上甚至地上都堆满了书。他总是教导子女要在事业上孜孜以求,不要在金钱待遇上斤斤计较。他没给子女留下什么遗产,但他把宝贵的精神和教导留给了他们。

北京师范大学书店的老同志都知道,朱教授几乎天天要来书店。古今中外的书,各种学科的书,他都买都读。他还经常爱给孩子们讲读书、讲事业、讲国家大事。在他的影响下,不但是他的儿女,就是他孙子辈的孩子们,也读了好多书,从而受到启迪,获得教益。朱先生不仅自己埋头钻研学问,同时还教书育人。每次,他的学生一到家里,他不顾自己身体不好,和他们一谈就是几个小时。

朱教授总是积极支持子女学习。孩子们中不管是谁,只要肯学习,他就从各方面给予支持。在慈父的鼓励下,他的子女都克服了种种困难,完成了高等学校的学业。现在,他的子女们在各条战线上都为祖国做出了贡献,他们也永远为父亲的言行所激励,奋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