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里宁教子融入集体(1 / 1)

米哈伊尔·伊万诺维奇·加里宁是苏联著名的革命领袖和国家领导人。1875年他生于俄国特维尔省上特罗伊察村一个农民家庭,只受过初级小学的教育,后来成为一名工人,参加了秘密工人组织的革命活动,从此走上革命道路。他长期从事地下革命工作,多次被捕并流放。后来他逐渐成长为革命骨干力量和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重要领导人,为苏联革命的胜利立下汗马功劳。虽然他为苏联的革命立下大功,人民也很尊敬他、爱戴他,他却总是和人民打成一片,把自己看成人民中的一粒沙,从不搞特权,对自己要求极为严格。

加里宁对子女也总是严格要求。加里宁相对于普通百姓来说物质方面的供给要有保障一些,但他总是要求孩子们记住这是人民创造的财富,一定要珍惜,不许浪费,更不许孩子追求享受,讲排场。

加里宁有两个儿子考上了列宁格勒工业学院。加里宁要求他们好好学习,提高思想修养,尤其在生活方面要与普通同学一样,不能因为父亲的关系而享受优待。为了锻炼两个孩子,加里宁将他们送到他以前从事革命活动时的老朋友那儿去住。加里宁的这位老朋友是一个普通工人,家里的旧木房很狭窄,为此,这位老工人很难为情:怎么能让加里宁的孩子住在这样破旧狭小的房子里呢?加里宁却对老朋友说:孩子们一直在顺境中长大,就是应该让他们过普通百姓的生活,了解人民疾苦,学会独立生活,这样才能成才,才能成为合格接班人。这位老工人这才明白加里宁的一片用心。

于是,加里宁的两个孩子住进了这位老工人家,他们很尊敬这位老工人,就像他的孩子一样体贴关心他。两兄弟很勤劳,每天清早起床,然后生好火,再把一天的用水备足,然后才去上学。这位老工人总是夸他俩,他俩却很谦虚,也总是利用课余时间为老工人干活。

加里宁反对对孩子娇生惯养,认为那样会使孩子养成许多坏毛病,最终会害了孩子。他特别讨厌少爷派头和铺张浪费行为,总是要求他的孩子和平常人一样生活,而且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他寄给孩子们的生活费总是与助学金一样的数目,从不额外多寄,目的就是要孩子养成俭朴、用钱有计划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