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康教子重德著《家诫》(1 / 1)

嵇康,字叔夜,谯郡铚县(今安徽宿县西南)人,是魏晋南北朝时著名的玄学家和文学家。他幼年丧父,由母亲和兄长抚养长大,自小养成开阔、洒脱的个性和学风。他喜欢读老子、庄子的著作,对玄学颇有研究,且喜欢写文章、弹琴唱歌。他是曹操的曾孙女婿,做过中散大夫,后来司马氏控制政权,他便隐居不仕以示抗议。他与阮籍、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六人结成“竹林之游”,议论时政,切磋玄学,抨击名教,号称“竹林七贤”。他藐视权贵,公然与司马昭政权决裂,后来以思想罪为司马昭所害,年仅四十岁。他一生写了不少富有哲理性的玄学论著和文辞优美的作品,后人辑有《嵇康集》,其中《家诫》一文谈到了他的家庭教育理念。一反在其他论著中抨击名教的态度,嵇康在《家诫》中表达了他以儒家名教教子做人处世的道理。

他告诫子女说:“人没有志向,就不能算是人。”要求子女从小就要树立远大志向,将树立志向作为做人的基本要求,而且是首要的要求。

他对其子说:“你一定要做有德行的君子,在这个混浊不分善恶的世界,为人处世一定要谨慎行事,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想好事情的利害关系、前因后果之后才能做出选择,付诸行动。做事情要讲仁义,不做不仁不义无耻害人的事;要与人为善,对人有礼貌、谦让之心,不斤斤计较,争夺利益;应当谦恭、虚心,多向人学习,不可自视高大;要区分廉与耻,做清廉的人,不可因贪图享受而干坏事,有损自己名誉和社会;要做一个忠烈的人,有气节,爱国爱民。”

他不允许子女打听别人的私事,要求他们在外面要少管闲事,不要惹是生非。他要求子女在与人交往中要注意礼节,既不要强行劝别人喝酒,也不要接受别人硬劝自己喝酒,端起酒杯,装出醉醺醺的样子就行了。千万不可以酗酒,以免贪杯误了正事。

他教导子女要保全生命,必须学会保全性命的人生智慧,只有那些明智的人才有办法明哲保身,不至受损。这是针对当时政治动乱不安、社会风气污浊、人人自危的境况而说的。